《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漢中判官》道:「冰雪淨聰明,雷霆走精銳。」成語「冰雪聰明」便出自於此。確實,古人的聰慧是我們難以想像的,他們不依靠現代的高科技依然能建起萬裡長城,織造華麗衣裳,放到如今都是國之瑰寶的存在。如此強大的動手能力,已經超過了我們的想像,真想親眼看看他們到底是怎麼實現這些創作的。
雖然我們不能穿梭古今看到古人的製作場景,卻可以通過口口相傳的俗語窺見一二。古人喜歡用「4大緊、4大松、4大嫩、4大蔫」來形容一些生活常見現象,如果沒人解釋,還真沒人知道指的啥。
四大緊指的是新買的鎖、鞋子、螺絲帽和用水過的繩子。為什麼會說這四樣東西是四大緊呢?
首先,新買的鎖和鑰匙之間是第一次碰撞,兩者之間沒有進行磨合,所以第一次使用的時候很緊。同樣,新買的鞋雖然是按著腳的尺碼來買的,但同樣的,兩者之間也會有差異,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才會合腳。
螺絲帽和螺絲釘之間也需要相互磨合才能發揮出作用。至於繩子,則是因為剛買回來做工比較粗糙,泡過水之後就能變得更加緊緻,在之後的使用過程中才不會出現問題。
而四大松指的是女生的腰、棉花、曬過的柿子和楊柳。
女生的腰之所以會被認為是松,是因為在古代,女生的腰摸起來很柔軟,像沒有骨頭似的,很多人把女子的細腰比作水蛇,因為她們的腰又細又軟。不過有些女生天生比較胖,沒能擁有水蛇腰是她們一生的遺憾,有些微胖的女子不服輸,於是就用一些絲帶纏繞在腰部,以此顯示自己的腰細,這從另一方面也說明了腰比較松,纏一纏也就成了細腰。
棉花被稱為松就比較好理解了,人們經常會把棉花和雲朵放在一起做比較,雲朵很輕所以它們飄在天上,而棉花雖然長在地上,但它們也能像雲朵一樣柔軟、蓬鬆。
柿子一開始長紅的時候是硬的,這時候雖然也可以吃,但入口會有一些澀澀的感覺口感,所以人們在吃它之前會將其放在太陽底下暴曬,待它們變得鬆軟時,口感也最佳。
因柿子變軟而被人們吃掉的這一特點,「軟柿子」也被人們拿來形容一些弱小的人,被一些強大的人挑著先欺負。
楊柳被說成松,是因為柳梢很細很軟,被風吹時還會隨風舞動,所以有時候跳舞的女子也會被比作隨風舞動的楊柳枝。
四大嫩說的是新茄子、新豆角、新韭菜、新麥苗。
這四種農作物是當時老百姓最常吃的食物,茄子苗長大結出的小茄子嫩得發亮,一看就很有食慾,不過這時候人們不會去採摘下來,畢竟長大以後的茄子更能填飽肚子。新豆角也是大家愛吃的蔬菜之一,豆角掛在豆角藤上,隨著豆角藤的攀爬越長越高,到最後,豆角能高到人們都難以摘到的地方去。
新韭菜給人的感覺就是剛出土,嫩黃色的小綠苗,伴隨著風雨慢慢長大,到最後出現在人們的餐桌上。新麥苗在經過凜冽寒風之後破土而出,象徵著生的希望。這四種植物是當時人們農耕的主要作物。
最後要說的就是這四大蔫了,第一蔫是遭受霜打草。
一開始被霜覆蓋的草很堅硬,但等霜化了之後,它就會因溫度太低而喪失一些生理機。第二蔫是被關在籠子裡的小鳥。鳥兒的世界是廣闊的天空,如果把它們捉來關進籠子裡,讓他們失去自由,這無疑是剝奪了它們的快樂,失去快樂的鳥兒怎麼可能有精神,自然也就蔫了。
第三蔫的就是和人打牌後,輸完錢的人。而錢輸完了再回家難免會心虛,而心虛的人往往都是心不在焉的,不蔫兒才怪。
最後一蔫是被鹽醃製過後的豆角。因為鹽影響了豆角細胞內外的滲透壓平衡,導致豆角細胞內的水分流失,就變蔫了。
這四大緊、四大松、四大嫩、四大蔫是古人總結多年的生活經驗得出來的,是古人智慧的結晶。乍一看不知所云,細細思量一下倒是別有趣味。
《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漢中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