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曾說幸福的童年可以療愈一生,不幸的童年要用一生來療愈,原生家庭跟心理問題的關係非常的緊密,意識療法裡面歸納總結包含了三個層面:愛不被滿足,行為不被肯定需求不被重視導致的不安全感,自卑感不配感以及匱乏感,會以各種形式禁錮你的心身,同時會在命運的輪盤上刻下深深的痕跡。意識療法提到的覺知就是從更高的維度去看待這件事情,你就會發現控制他人的人實際上也曾被他人所控制,施加傷害的人曾經也是一個被害者。
父母無意識無覺知施加在你身上的傷害,實際上也是他們未曾被解決的心理衝突的投射。當然這種情況如果不在你這裡加以終止,它還會以不同的形式遺傳給你的下一代。你所缺失的部分已經不會再從你父母那裡可以得到了,即便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造成的傷害也很難得到彌補。將自己從過去的卡點釋放出來,試著讓自己的心理成長起來,不再糾結與低維度的愛恨情仇。這樣你才能夠跟他們和解,只有這樣你才能夠終止遺傳性。所以療愈也不是為了你自己,更是為了你的下一代
當你覺知你就會意識到父母教導目的並不是為了綁架控制你的心身,只是出於不同形式的愛。為了讓你避免生活當中的危險,讓你有更好的未來,給你人生一個參考罷了,如果你奉為圭臬刻板地當成行事標準,任何不符合這個標準的事物都會給你帶來心理上的衝突,特別是這些規則的制定人突然破壞了這些規則和信念的時候,衝突會大到你難以承受,從另外一個角度也反映了自我心身整合能力的缺失!
所以你必須學會整合心身變得覺知。意識療法認為當一個動作反覆進行了27次以後,它就會形成一種條件反射機制,這個動作會固化在你的潛意識層面,就好像一個人揮動球拍,不斷練習擊打的這個動作一樣。開始覺知了你就從過去的卡點裡面,將自己釋放出來,你的心理就會開始成長,你就會看見事實的真相,不執著於某一個標準不放。那麼當別人在踢你第一腳的時候,你就應該意識到你的個體意識跟獨立人格受到了侵犯,避免自己成為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受害者。無需感恩戴德也無需震驚惶惑。
意識療法提倡的覺知就是打破限制性信念的方法,當你開始覺知你不受過去思維模式的限制的時候,你變得覺知,你才能擺脫習得性無助。意識療法裡面分為三個步驟:首先你要臣服於這種狀態,先不要想著如何去改變它,只有這樣你才能有意識地去觀察它!第2個步驟你必須要回到當下,當下不存在你的頭腦思維當中,它存在於你的感知當中,任何問題它都可能隨著你的行動而帶來改變。只有在當下你才能夠以不變應萬變。第3個步驟你必須要重塑頭腦,讓頭腦變得更加的可塑以及自上而下的精神協調性,這樣你才能夠為接納新的思維模式打下基礎,這樣就可以改變你的命運。
看到問題的癥結,看到潛意識層面的真實,看到思維模式跟限制性信念。再通過經行合一靜坐有方法,讓自己的意識回到當下,在當下興建新的思維模式跟條件反射機製取代舊有的思維模式,條件反射機制,這個過程就是療愈,這一切都要順應本能,意識療法裡面提到的所有的方法都是順應本能的方便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