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當下經歷和感知,才能將認知轉化為覺知,那是自我療愈的鑰匙

2020-12-13 了凡心療愈

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曾說幸福的童年可以療愈一生,不幸的童年要用一生來療愈,原生家庭跟心理問題的關係非常的緊密,意識療法裡面歸納總結包含了三個層面:愛不被滿足,行為不被肯定需求不被重視導致的不安全感,自卑感不配感以及匱乏感,會以各種形式禁錮你的心身,同時會在命運的輪盤上刻下深深的痕跡。意識療法提到的覺知就是從更高的維度去看待這件事情,你就會發現控制他人的人實際上也曾被他人所控制,施加傷害的人曾經也是一個被害者。

父母無意識無覺知施加在你身上的傷害,實際上也是他們未曾被解決的心理衝突的投射。當然這種情況如果不在你這裡加以終止,它還會以不同的形式遺傳給你的下一代。你所缺失的部分已經不會再從你父母那裡可以得到了,即便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造成的傷害也很難得到彌補。將自己從過去的卡點釋放出來,試著讓自己的心理成長起來,不再糾結與低維度的愛恨情仇。這樣你才能夠跟他們和解,只有這樣你才能夠終止遺傳性。所以療愈也不是為了你自己,更是為了你的下一代

當你覺知你就會意識到父母教導目的並不是為了綁架控制你的心身,只是出於不同形式的愛。為了讓你避免生活當中的危險,讓你有更好的未來,給你人生一個參考罷了,如果你奉為圭臬刻板地當成行事標準,任何不符合這個標準的事物都會給你帶來心理上的衝突,特別是這些規則的制定人突然破壞了這些規則和信念的時候,衝突會大到你難以承受,從另外一個角度也反映了自我心身整合能力的缺失!

所以你必須學會整合心身變得覺知。意識療法認為當一個動作反覆進行了27次以後,它就會形成一種條件反射機制,這個動作會固化在你的潛意識層面,就好像一個人揮動球拍,不斷練習擊打的這個動作一樣。開始覺知了你就從過去的卡點裡面,將自己釋放出來,你的心理就會開始成長,你就會看見事實的真相,不執著於某一個標準不放。那麼當別人在踢你第一腳的時候,你就應該意識到你的個體意識跟獨立人格受到了侵犯,避免自己成為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受害者。無需感恩戴德也無需震驚惶惑。

意識療法提倡的覺知就是打破限制性信念的方法,當你開始覺知你不受過去思維模式的限制的時候,你變得覺知,你才能擺脫習得性無助。意識療法裡面分為三個步驟:首先你要臣服於這種狀態,先不要想著如何去改變它,只有這樣你才能有意識地去觀察它!第2個步驟你必須要回到當下,當下不存在你的頭腦思維當中,它存在於你的感知當中,任何問題它都可能隨著你的行動而帶來改變。只有在當下你才能夠以不變應萬變。第3個步驟你必須要重塑頭腦,讓頭腦變得更加的可塑以及自上而下的精神協調性,這樣你才能夠為接納新的思維模式打下基礎,這樣就可以改變你的命運。

看到問題的癥結,看到潛意識層面的真實,看到思維模式跟限制性信念。再通過經行合一靜坐有方法,讓自己的意識回到當下,在當下興建新的思維模式跟條件反射機製取代舊有的思維模式,條件反射機制,這個過程就是療愈,這一切都要順應本能,意識療法裡面提到的所有的方法都是順應本能的方便法門!

相關焦點

  • 生命自我療愈的力量
    生命過程中要有自我療愈的能力,才會繼續向前。人生的道路上自然要遇到很多事情。有些事情看似是挫折、困難、失敗,其是那些不過是偽裝了的人生課題,是幫助自我完善的最好途徑。很多人可能並不知道這些上天賜予的厚禮,總是對過去的經歷耿耿於懷,這樣的理解就會讓自己總是不斷的經歷同樣的境地,而無法前行,那麼這個時候需要的是自我療愈。自我療愈是一種十分必要和實用的一種能力。無論什麼樣的創傷和痛苦的經歷在自我療愈的幫助下,變得免疫,這些經歷將獲得更強悍的人生動力,通過自身的完善而為自己和這個世界帶來更多的精彩。
  • 怡心歸元:你真的理解什麼是自我成長和自我療愈了嗎?
    這周末工作坊課程開班了,朋友小莉過來工作坊喝茶,閒聊中小莉說為了更深入了解孩子教育和親子溝通問題正在讀某院校的《兒童心理發展》高級研修班。之所以讀這個課程也是為了自我成長,而說到自我成長,我們的話題似乎更加同頻了。01/為什麼要自我成長和療愈?
  • 自我療愈關鍵的三步驟,王陽明在三百年前指出方向,你也可以做到
    在意識療法裡自我療愈體系中的三個步驟就是從心身合一到知行合一再到天人合一的漸進,從意識到覺知再到觀照的提升!譬如我們正在吃梨,先仔細觀察這個梨的顏色形狀有無蟲蛀,這就是將意識轉移到了眼睛上了,然後用手拿起這個梨,仔細體會這個梨的重量溫度觸感等,這時將意識轉移到了手掌上來了,將這個梨湊近的鼻子,仔細聞它的氣味,你這時就將意識轉移到了鼻子上來了,當仔細品嘗這梨的時候,請仔細感覺它的味道果肉的細膩程度,這就是將意識轉移到了味覺上,當你的感知能力越是打開,你就越能「用心」地去品嘗這個梨
  • 自我療愈五步法,竟然這麼簡單又神奇?
    我們需要尊重身體的規律,學會與身體對話,開啟和充分發揮疾病自我療愈的潛能。   對於想要提升生命狀態、想要自我療愈的人來講,靜心就更為重要了。   只有讓自己保持清淨的狀態,才能精準感知到內在的狀態與相關問題,從而去覺察、療愈、改變。
  • 《分手心理學》:療愈受傷的心靈,帶你走出情感沼澤,重建自我
    復旦大學心理學博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曹雪敏女士,用自己豐富的心理學知識,以及數十年來面對數千位來訪者的親身經歷,深入淺出地分析了面對分手帶來的創傷,引導讀者療愈自己,重塑自我。正如「章魚讀書」創始人陳章魚所說:「如何在分手中保護自己的感情,安撫自己受傷的心,重建破碎的自己 ,是每個人的必修課。」
  • 以愛療愈內在的恐懼——心理學書籍推薦
    今天推薦的書是《擁抱你的內在小孩》,這是一本心靈療愈的書籍,它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讓我們邊讀邊反思自己,而且每個章節後面會有一些自我療愈的問題,可以根據這些問題去思考回觀自己,是一本非常有幫助的書。本書的作者是克裡希那南達和阿曼娜。
  • 抑鬱症的自我療法有哪些?意識療法應對抑鬱症思維泛化的方法!
    但也是從這時候開始才是我真正療愈。老師讓我去觸摸去感知,去整理桌面的東西,就是去相信感覺。而不去相信頭腦思維,這個感覺就是很輕微的溫度,手上的溫度,腳掌的溫度。喝水的時候去感受水的溼潤,走路的時候感受腳的觸感,洗澡的時候去感受水溫,找的感覺越細微越好,這就是老師講的合一吧,有那麼一剎那,我切實體悟到什麼叫活在當下。
  • 「專訪」希瓦洋洋:今生只為瑜伽、只為你而來
    採訪女性能量.情緒高級療愈師、能量啟覺.覺知瑜伽研發人、身心靈高級能量療愈師 ------Sibyl 希瓦洋洋。在面對這樣的案例時,她通常會通過單獨的體式去幫她將整個情緒釋放掉,讓脈輪的能量恢復平衡,使身體不再緊張。通過專注外在的身體和內在的心靈,結合著順暢的呼吸,讓身體和心靈變得柔軟和放鬆。「當我們帶著覺知去連接身體的時候,你就會發現,我們身體的每個部位,比如手、面部、胸部…都仿佛像被保養過的充滿靈性。
  • 還好我會自我療愈
    什麼時候才能找到生命的意義?今早直屬領導邀請他的幾位上級進群後,同事們晚上的工作日誌變得格外出彩,都或多或少的有動銷。沒錯,銷售是以數字和結果為導向的,當沒有定目標,沒有費心思考如何實現銷售業績時,那工作過程就變得毫無意義。在整個片區業績為零的產出情況下,大家的危機意識和工作壓力可見一斑。
  • 如果身心的自我療愈是一齣戲,這裡有九個最魔幻的劇場
    才褪去對未來的焦慮,根除往昔的壓力,深入當下一刻。很可能,只有獲得更寧靜平和的內心。藉由嶄新的視角欣賞你眼前的世界,才能獲得真正的完美。 以下,是世界各地安縵度假村有關「寧靜和平和」的一系列特色課程,而有關其他的,你無需考慮,畢竟,紛繁嘈雜的世俗牽絆,安縵早就替你剔除在外了。
  • 最適合自我療愈的心理書籍,閱讀讓你的生活煥然一新
    你生命中的所有的事件,都是由人過去的思想和信念造成的,他們由你過去的想法,你在昨天、上周、上個月、去年、10年前、20年前甚至更久以前所做的決定。所以「當下」永遠是力量的源泉,所以當下就是改變的開始,是最好的時機,只要你願意。
  • 療愈童年和原生關係,真沒有你想的那麼難
    也許你聽說過一句話:「幸運的人用童年療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療愈童年。」這句話誇大了童年經歷對一生心理狀態的影響,似乎如果我們的童年經歷坎坷,就再難活得幸福了,實際的情況並非如此。 我們從現實生活中會看到,很多從小含著金鑰匙長大的孩子,也會因為成年後受到一點挫折就自暴自棄。
  • 冥想:意念調動身心的能量,療愈自我
    每天我們的身體和心理都在生滅中輪迴,而只有智者才能把握住其中的真理。----道玄(作者本人說滴)今天分享的內容都將要圍繞著這一句話來闡述。這裡其實分了兩個部分,我將盡我的筆墨儘量闡述完。我們的心理一直在成長變化,我們會盡力天真純粹,幼稚簡單,偏執自我,成熟老練,圓滑世故,圓潤通透;每隔一段大時間我們的心理會發生變化,而每天我們的心神都在變化,這是心神的生長消亡。這些都是我們在生活中所熟知的常識,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這兩種發生在我們自身的能量變化,是可以經過我們自我的熟悉掌握之後,進行掌控和改變的。
  • 頌缽療愈:用音波重啟人體內在能量!
    亞洲使用頌缽的紀錄可追溯至3000年前的銅器時代,今天頌缽在全世界普遍被運用在冥想、音樂、放鬆、個人身心調養和宗教儀式中,腫瘤學家、心理治療師、按摩師以及瑜珈練習者也很喜愛頌缽獨特的療愈效果。您可以通過下面的一段「銅缽療愈音樂」,親身感受銅缽的療愈、靜心力量。
  • 意識是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將潛意識帶入意識即為療愈
    Gazzaniga於1982年創建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並擔任主席至今,是認知神經科學的重要創始人之一,被譽為「認知神經科學之父」)認為,有意識的思維對於我們在無意識中所做出來的行為是非常有意義的,這可以重新界定我們都做過事情的看法,也就是我們的思維模式的形成過程。
  • 如何用意識療法進行自我心理療愈!
    很多人會說大道理我都懂, 我知道你們都懂這些大道理,所以我也希望不要將心理療愈等同於雞湯等同於知心姐姐,是需要自己身體力行知行合一的自我療愈,自助者天助之,如若不然,還是繼續將自己的問題全部打包交給藥物,把問題全部推給外界,然後午夜夢回的時候依舊發出哀嘆:為什麼我還是這麼痛苦!
  • 女人遭遇伴侶出軌如何自我療愈?
    女人遭遇情感背叛,往往會經歷指責對方,懷疑自己,否定過往的過程,從而產生深深的無力感和無助感等等,發生這樣的事情,女人大致會經歷以下幾點心路歷程:① 失去自我接納與認同。無法自我接納、否定自己,隨之而來的就是失去了被愛的感覺,覺得自己被丈夫拋棄了,夫妻之間沒有了「愛」,更進一步就是覺得失去了自我價值,有「人間不值得」這樣的感覺,這也意味著失去了自尊心。
  • 意識療法在自我療愈強迫症中的應用
    越是這樣,在做強迫動作時越是怨恨,越是不爽,越是負面情緒,一邊強迫,一邊怨恨自己,第一步就是臣服,《了凡心療愈》意識療法提到就是從提升意識入手,唯有意識提升你才能無條件接納,也就是常說的臣服。之後你可以告訴自己,自己已經長大了,不再需要用這種方式來獲得安全感,然後帶著強迫行為,去做你該做的事。
  • 開啟我們最高級的認知
    人的認知有兩個維度,第一個維度就是我們的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想像和語言等活動。第二個維度是對第一個維度的認知活動本身的認知。這種對認知的認知,被稱為元認知。元認知是最高級別的認知,它能讓我們觀察自己的思維活動,對自身的「思考過程」進行自我覺察、自我反省、自我評價與自我調節。也就是說,元認知的實質其實是人的自我監控。
  • 療愈手記——平靜的力量
    療愈手記——平靜的力量最近半個月遇見的個案都是和白鏡子有關係,上周是磁性白鏡,今天是自我存在白鏡子,無論是目的和衡量方式,最終想要呈現的都是「看見」。這份看見是說也說不清楚的緣分,因為偶然的出門就會拆穿一個謊言,因為情緒看見了一份背後的辛酸,這兩個個案都想從探求一個突破,但其實鑰匙都在她們手中。當下的事件就是為了曾經的積壓而從情緒或者身體上開始爆發,只要做到看見並接納,也就能夠看到這把打開的鑰匙。鑰匙近在咫尺,為何都視而不見,因為心未靜,眼迷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