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在潮汕——中國美食的一個寶貴孤島

2020-12-21 懸壺小兒科

《舌尖上的中國》導演陳曉卿曾經說過:「潮汕是中國美食的一個特別寶貴的孤島,如果一個中國人說他是美食家卻沒去過潮汕,那他不算是真正的美食家。」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能夠讓閱盡天下美食的大行家都心服口服,潮汕美食到底有什麼別樣的魅力?

記得初來潮汕的時候,第一次和同學上館子,在菜單上點了一個湯叫「酸菜豆腐魚湯」。待到這盤湯端上桌後,我用長湯勺翻了又翻,只看到酸菜和魚,有點疑心店家是不是偷工減料沒放豆腐。於是叫來老闆娘指著湯問:是不是忘了放豆腐?老闆娘一聽便知我們是剛來的外地人,笑盈盈地解釋說:菜都齊了!這種魚就叫豆腐魚,跟豆腐一樣嫩。

我們端詳著這種平生第一次遇著的豆腐魚,在奶白色的湯汁中被切成段狀,長得比豆腐還白。細細品嘗,果然像豆腐一樣嫩滑無比,就連魚骨也綿軟無力,嚼兩下就可以吞下肚子。

原來,豆腐魚裡沒有豆腐,它只是把這種魚比喻成豆腐。在潮汕,類似的還有魚飯,乍一聽讓人以為是魚和米飯製作的食品,其實魚飯非飯,魚飯就是魚。

過去漁民在海上捕獲了很多魚,沒有現代的冷藏技術,怎麼把魚儘可能的長久保存?漁民上岸後,迅速把魚去鱗拋肚,然後擺放碼好在竹籃裡,用海鹽水煮熟,從而延長魚的保存期。這些新鮮煮好的魚,是漁民賴以裹腹的口糧,相當於米飯在農民心中的地位,因而得名——魚飯。

這種用極簡方式製成的魚飯,仿佛能用最快的速度鎖著海的味道,放涼後食用,味道驚為天人。三兩條魚飯,一小碟普寧豆醬,配幾碗白糜(白粥),這是最潮汕的吃法。

無論用哪一種魚做成的魚飯,肉質都緊緻鮮美,吃起來很有「魚味」。類似於廣府人最愛的白切雞,用最簡單的烹飪方式,不加修飾地把走地雞特有的鮮味鎖住,吃起來肉質緊緻、鮮甜有味。

魚飯之所以成為傳承的經典,跟白切雞一樣,關鍵在於好的食材。用來做魚飯的魚,必須要新鮮,捕撈上岸馬上製作,此外,潮汕人吃魚還講究當時、當季。民間創作了漁歌,告訴後人什麼時候吃什麼魚最當時,比如下面這首《南澳魚名歌》。

南澳魚名歌

誰能數得天頂星?誰能數得海魚蝦?

相伴月娘有七星,南辰北鬥出秋夜。

正月帶魚來看燈,二月春只假金龍。

三月黃只遍身肉,四月巴浪身無鱗。

五月好魚馬鮫鯧,六月沙尖上戰場。

七月赤棕穿紅襖,八月紅魚作新娘。

九月赤蟹一肚膏,十月冬蠐腳無毛。

十一月墨斗放煙幕,十二月龍蝦持戰刀。

海蜇頭戴大白帽,烏魚夾身上穿烏襖。

潮菜喜歡吃食材的原味,崇尚用簡單的烹飪方式把食物本來的味道原原本本地表現出來。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除了簡單製作的魚飯,潮人平日喜歡將新鮮的海蝦、魷魚白灼,蘸點醬油就能吃得有汁有味。

當地有一種配酒佳品叫血蚶,是貝殼類海鮮,當地人用剛燒開的開水泡三兩分鐘,泡至殼口微張,即將開水倒掉,無需任何調味品,直接吸入口中,頃刻間,味蕾無不為之傾倒。

潮人敢於用極簡的方式處理食材,品味食物的本味,底氣源自對食材品質的絕對信心。這就好比總是敢於素麵朝天的女孩子,往往是因為本來就長得天生麗質;而總喜歡濃妝豔抹的,往往是在掩飾著什麼。同樣的道理,如果食材本身的品質不佳,是不適合拿來清煮或白灼的,否則效果如同東施效顰。

能夠把食物原味發揮至極致的,當然還有鼎鼎大名的潮汕牛肉火鍋。說起來有點奇怪,潮汕本地不養牛,所有的牛都是來自外地,但是論如何做出最好吃的牛肉,潮人無愧於天下第一。好比足球起源於英國,巴西人卻把它玩成世界第一,讓人不得不服。潮汕牛肉火鍋選用的牛多來自四川貴州等地,一般選用兩歲左右的黃牛,這些牛運到潮汕後,還要飼養一段時間才屠宰。

潮人對牛的鑽研功夫之深,恐怕庖丁再世也自嘆不如,他們的解牛手法令人嘆為觀止。尋常人眼中的牛肉,在這裡按照解剖位置的不同,有著各種你聞所未聞的名字:脖仁、吊龍、匙仁、匙柄、嫩肉、三花趾、五花趾、胸口朥……每個部位肉質都各有特點,這就是潮汕牛肉火鍋吃出五花八樣口感的奧秘。

在潮汕,每家有名的牛肉火鍋店都有自己的屠宰場,牛肉從開始屠宰到上餐桌,時間控制在3小時,這樣才能保證新鮮度,有時甚至可以看到分割成大塊的新鮮牛肉還在跳動。在牛肉上桌前,切肉師傅的刀工也十分重要,如何順著牛肉紋理切肉?肉片切得多厚才恰到好處?這些細節處處見功夫。

跟麻辣火鍋喜歡在湯底裡堆砌辛辣刺激的味道不同,潮汕牛肉火鍋用清澈見底的牛骨湯甚至是清開水作鍋底,清湯卻不寡味,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吃出新鮮牛肉的本味。鍋底燒開後要轉小火,跟做白切雞時要用「蝦眼水」的道理一樣,這時水溫不到100度,約摸在80度多,這樣的水溫燙出來的牛肉才鮮嫩,不會一不小心就燙得太老太柴。

有的火鍋店還會貼心指導食客燙牛肉的時間,大多數部位的牛肉薄片都是燙8~12秒即可,太久就不好吃了。精確到秒的燙肉時間,讓人驚嘆於潮人製作食物的精細,而是正是這種對待食物的極端認真態度,造就了獨一無二的潮汕味道。

一個外地人來到潮汕,要把美食嘗個遍,三天三夜都嘗不完。飯桌上酒足飯飽之後,當地人一定會熱情地請你喝上一泡功夫茶。功夫茶是潮汕一種深入骨髓的文化,潮人可以三日不知肉味,但不可一日不嘗茶味。遊客初嘗功夫茶,可能會對這種味道苦澀的濃茶深深皺起眉頭,覺得真心欣賞不來。其實功夫茶苦澀的味道過後不久,口腔很快感覺到陣陣強烈的回甘。

潮人對功夫茶的這種苦澀似乎有著天生的耐受,別人吃在嘴裡覺得特別苦的東西,他們放進嘴裡卻絲毫看不到覺得苦的表情。除了功夫茶,潮人飯後茶間喜歡生吃一顆橄欖或油柑,這些小水果咀嚼伊始都苦澀無比,但是回甘的味道很快讓口腔齒頰生香。

潮人對功夫茶的鐘愛,似乎是從中悟出了為人處世之道。苦盡甘來的味道,不正暗合著天道酬勤的道理嗎?先苦才能後甜,愛拼才會贏,只要肯吃苦,上天又怎會虧待有心人。

潮汕人多地少,自古就有很多潮汕人討生活求發展,漂洋過海到南洋、香港等地闖蕩,按人口數量來算,有「本土一個潮汕,海外一個潮汕」的說法。走出去的潮人更是湧現出了李嘉誠、謝國民、馬化騰等一大批傑出商人,為什麼那麼多潮汕人能夠揚名海外?

唐代韓愈臨潮時,對潮菜讚嘆道:「章舉馬甲柱,所以怪目呈。其餘數十種,莫不可嘆」。潮菜製作精巧,烹調技藝精細,刀工考究,講究火候和調味,這種做美食的態度不正反映了潮汕人做事的認真、堅持和精益求精,這也不就正是成功的基因嗎?

相關焦點

  • 潮汕,中國美食界的一座孤島
    食在廣州,味在潮汕。我常常是一邊吃著香鵝肉飯一邊悔恨自己為啥不是潮汕人。對於一位真正的美食愛好者來說,潮汕是一個不能不去的地方,它是「中國美食界的一座孤島」。圓桌派有一期關於飯局的討論,陳曉卿和梁文道都對潮汕美食給出了很高評價,甚至升華到至高地位。陳曉卿說,沒有去過汕頭的人不可以自稱為美食家,因為從魚生到肥酒,那裡遺留了秦朝至宋朝的美食文化。
  • 「潮汕是中國美食孤島」的又一證明,好吃到扶牆,女神必備
    「潮汕是中國美食的孤島」,這句話不只是吃貨們憂傷的受不了啊,這是要饞死誰的節奏當然,潮汕美食不止這些大快朵頤的硬菜餅皮用的是日照充足的山東小麥,順時針揉面一個小時,這樣做出來薄而實,脆而甘香如果你心儀潮汕美食已久,但還沒能如期赴約,那就先用肚臍餅解解饞吧,相信這道開胃甜點
  • 潮汕美食被成為廣東美食孤島,這裡的美食是值得被尊敬的
    在中國,這是一個值得光顧的地方。除了順德!還有潮汕!這是一個中國美食的孤島!沒有去過汕頭的人不能稱自己為美食家在飲食上,潮汕人從未輸過!「潮汕,中國的美食之島!」,一個「多變」的美食家」據說潮汕有「三寶」:「上的了廳堂下得了廚房」的潮汕姑娘,「高雅細膩,精緻」的潮汕手工藝品,以及「想吃」的潮汕美食。
  • 為你揭秘潮汕美食——肚臍餅的正宗做法!
    《舌尖上的中國》導演陳曉卿曾忍不住評論說:「潮汕是中國美食的一個特別寶貴的孤島,如果一個中國人說他是美食家卻沒去過潮汕,那他不算是真正的美食家。」說起潮汕當地的美食,以牛肉火鍋、手打牛肉丸、牛雜最為出名,據說沒有一頭牛能夠活著離開潮汕,不過對於喜歡吃甜食的朋友們來說,一定不能錯過潮汕的另一款特色小吃--肚臍餅,餅中心有一塊深紅色的圓圈像肚臍眼一樣因此得名,肚臍餅又稱為「金錢餅」、「紅糖餅」、「雙爐餅」,外皮焦香軟脆配上紅糖餡的口感,甜而不膩又有嚼勁,沒有其他多餘的添加料,吃再多也不會擔心長肉肉哦~
  • 潮汕,一座中國美食的孤島,絕對是一個為了吃值得去一次的城市
    說起潮汕,很多人對潮汕美食的印象,還在於潮汕牛肉丸。吃過潮汕牛肉丸的人,會被它的「彈力十足」所俘虜。星爺曾主演的經典電影《食神》中的「瀨尿牛肉丸」不僅爽嫩鮮滑、入口彈牙,還能像兵乓球一樣彈來彈去。當然,在潮汕地區,不僅這所謂的「牛肉丸」有著一席之地,還有著眾多特色潮汕美食,也值得一吃。蠔烙蠔烙,是潮汕地區的一道特色小吃,外地人過來必嘗的一道美食。製作蠔烙的小店或者攤販幾乎遍地都有。這種蠔烙,是用地瓜粉溶於水,拌蔥珠,在一個平底鍋上煎制,再加上海蠣,蛋花,蘸上些許魚露吃。
  • 汕頭,美食界的一座孤島
    在中國遼闊的國土上,有一個地方,蔡瀾說:「它是中國美食屆 美食,不僅僅是一座城市的代表,更是一個地區的靈魂。而這個被譽為美食界的一座孤島的城市,給人最大的遺憾就是,「眼睛永遠在找吃的,但肚子卻是飽的」,它就是——汕頭!
  • 中國鵝肝斬獲法國大獎,陳鵬鵬滷鵝推動潮汕美食國際化!
    摘要:來自深圳的陳鵬鵬滷鵝憑藉精湛的廚藝和獨特的配方力壓法國國菜,在法國頂尖賽事「馬士杯」鵝肝大賽中斬獲亞洲首獎,將中國潮汕美食帶向國際舞臺。美食中的「勞斯萊斯」鵝肝,被譽為繼松露和魚子醬後的「世界第三大美味」。在以浪漫聞名的法國,鵝肝是法國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貴族中非常受歡迎的美食。
  • 在中國 我們潮汕美食是值得被推薦的
    ,大多數人熟知的主要是這兩類——廣府美食、潮汕美食。,而潮汕美食則活在紀錄片裡。,中國美食的孤島在一部美食紀錄片裡曾經說過:「潮汕是中國美食的孤島」。說起魚露,沒有一個潮汕人會陌生,它和菜脯、鹹菜並稱為&34;,是潮汕人菜桌上必不可少調(醬)料。
  • 美食之都順德VS美食孤島潮汕,哪裡才是廣東最好吃的地方?
    但廣東省不止順德好吃的名聲在外,被《舌尖上的中國》導演陳曉卿稱為美食孤島的潮汕同樣也為廣東最好吃的地區之一,潮汕地區保留了很多傳統美食的做法,這些美食的味道經歷多年仍未曾有過變化,固守著原來的樣本一直在延續著美味。
  • 潮汕美食,天下第一!
    粵東地區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潮汕地區,多指為汕頭、潮州、揭陽三個城市。潮汕美食,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了!就連 「食神」蔡瀾都說,潮汕是一個不能不去的地方,因為這可是「中國美食界的一座孤島」。作為一座「美食孤島」,任憑歷史變遷,這裡的味道和飲食傳統,幾乎沒被影響到絲毫。潮汕人吃東西講究一個「鮮」字,注重時令與新鮮度,不需要重油辣醬,只需撒上一點鹽,便是這世間最美的味。從古至今潮汕人依海而生,與海結情。潮汕人對海鮮的烹飪和吃法,也有著獨到特別的見解。
  • 尋城|潮汕:食在廣州,味在潮汕
    從魚生到蠔烙,從燻鵝到粿汁,潮汕的美食到底能有多好吃?作為一個匆忙呆了兩天但連吃二十來樣不重複食物的人來說,從落地的那一刻開始,這座「中國美食界的孤島」就在用它臥虎藏龍的技藝,不斷挑戰著我對於瘋狂攝入的罪惡感。牛肉火鍋精選好牛,再經刀工精湛的師傅專業分解,潮汕人對於牛肉食材的深入研究已經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 潮汕美食,你愛了嗎?
    《舌尖上的中國》導演陳曉卿曾說過:「潮汕是中國美食界的一座孤島。如果一個中國人說他是美食家,卻沒去過汕頭,他就不叫美食家。」俗話說食在廣州,廚出鳳城,而「味」在潮汕。而潮汕味在哪裡呢?現在就由小編跟大家介紹幾種潮汕美食吧。
  • 陳鵬鵬滷鵝法國鵝肝大賽斬獲亞洲首獎,彰顯潮汕美食新匠人風採!
    摘要:陳鵬鵬滷鵝以響亮的名字走上國際舞臺,開啟潮汕味道國際化的新徵程。法國菜素來被譽為最高級的菜,「鵝肝」則是大眾公認的法國國菜,在美食界地位卓群。同時也在大賽中一戰揚名,讓更多的歐洲人品嘗到了中國鵝肝毫不遜色於法國鵝肝的獨特風味,刷新了全球對中國鵝肝菜的認知,同時也打開了一扇潮汕味道國際化的大門。潮汕美食一直在中國美食中佔有重要地位,《舌尖上的中國》導演陳曉卿曾經說過:「潮汕是中國美食的一個特別寶貴的孤島。」陳鵬鵬滷鵝此番攜潮汕味道走出國門,演繹了一場潮汕美食文化與國際美食文化舌尖上的對話。
  • 日食記|一戶潮汕家庭的年「味」
    對於一位真正的美食家潮汕是一個不能不去的地方因為這可是「中國美食界的一座孤島」——蔡瀾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潮汕人,在關於所有舌尖的記憶中的確,廣州的美食包羅萬象,不僅本地菜餚美味,許多小吃街更匯聚了五湖四海的美食。但讓人念念不忘的,永遠是故鄉的味道,家的味道,母親的味道。經常有人問我什麼樣的東西好吃,我總是說,媽媽做的菜最好吃,你是什麼地方的人,就喜歡什麼地方的「菜」。
  • 一個被人遺忘的經濟特區,市容像個縣城,卻是廣東的一個美食天堂
    說到經濟特區,我第一個想到深圳,一個小漁村熠熠生輝,幾十年來演變成中國最繁榮,最負盛名的城市,但是,並不是所有的經濟特區都像深圳那樣繁榮,儘管廣東有些城市是經濟特區,但現在卻被人們遺忘了。這是廣東省東海岸的汕頭,汕頭所在的潮汕地區,李嘉誠,馬化騰等有錢人,但汕頭的城市發展並不令人滿意。
  • 華輝美食人:說起吃牛肉,誰比潮汕人更有話語權?吃了就是膠己人
    潮汕,中國美食一座寶貴的孤島,就算你沒去過潮汕,也一定聽過說潮汕的美食。不少人對潮汕美食的認知,大抵是從「一天一頭牛」開始的,如今潮汕牛肉火鍋遍布大街小巷,迅速佔領了南方的餐飲江湖。說起牛肉,很多人第一時間想起的是西餐中的牛排,事實上,只有潮汕的清水火鍋,才是品味牛肉極致之味的唯一途徑。潮汕人到底有多愛吃牛肉?如果說這個世界上有一個族群把吃牛肉這道美味發揮到極致,我想非潮汕人莫屬!
  • 潮汕菜,給你最濃烈的年味兒
    潮汕菜以「色、香、味、形」俱佳而遠播海內外,深受世人讚美。1988年國家副主席王震品嘗潮菜後,欣然命筆題下「潮州佳餚甲天下」的贊語。潮汕由於潮汕籍海外華僑的往來,博採海內外名食之精華,菜式豐富多彩,質量精益求精,儒雅高檔,精工烹製,原汁原味,清淡可口,潮汕牛肉丸、潮汕粿汁、清湯蟹丸、鴨母捻、無米粿、滷水鵝腸、潮汕蠔烙、春卷、粽球等新年美食深受廣大「吃貨」的喜愛。
  • 潮汕美食,盡在潮堂,速來品味
    潮汕美食譽滿天下,被蔡瀾先生譽為「中國美食界的一座孤島」,「鮮」是其最大特點,也是我最愛的菜式之一地鐵人民廣場站14號口出,來福士廣場5樓,最好早到,排隊是常事兒「潮汕砂鍋海鮮粥」主推必點款,熱乎乎的一窩,鮮蝦蛤蜊乾貝共同烹製,不美味也難。「石鍋手打牛肉丸」上桌時色面靚麗,花刀處理,吃口韌性,且含有汁水,味美Q彈。「古法煎蠔烙」口感滑潤,可以嘗試原味及蘸醬口味,個人更喜歡原汁原味。
  • 從風味原產地潮汕帶回的蝦卷,搭配荷蘭豆炒,鹹鮮清甜,好看好吃
    【 從風味原產地潮汕帶回的蝦卷,搭配荷蘭豆炒,鹹鮮清甜,好看好吃 】《舌尖上的中國》導演陳曉卿曾經說過:「潮汕是中國美食的一個特別寶貴的孤島,如果一個中國人說他是美食家卻沒去過潮汕,那他不算是真正的美食家。」去過潮汕的人大概都會承認,這是一個美食聖地。
  • 看完《風味原產地》,立刻去吃了一個真實的潮汕
    「潮汕是中國美食界的一座孤島。如果一個中國人說他是美食家,卻沒去過汕頭,他就不叫美食家。」,鮮脆的植物質感,與豬血湯裡的各味葷腥搭配,從此代替牛肉,成為我對潮汕最心心念念的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