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洗一次澡和一周洗一次澡有什麼區別?這個回答亮了!
問:一天洗一次澡和一周洗一次澡有什麼區別?
答:每次洗澡時的感覺不一樣,一天洗一次澡沒有搓泥的快感,一周一次會有滿滿的成就感,感覺稍微搓一下就都是泥。
面對這個答案,小生滿滿的佩服絕對給滿分。
不瞞各位說,小生其實也有過一周洗一次澡的經歷(想必很多人都有吧),確實如答案所說,一搓就掉泥是最直觀的感受。一周洗一次澡怎麼了?想當初在學校時,澡堂離宿舍太遠,在寒氣逼人的冬天裡,要去洗澡可是要鼓足勇氣的,一周一次很正常嘛!
◆那麼,多久洗一次澡才是正常的?
其實,關於洗澡頻率的問題是沒有明確答案的。在現實生活中,有一天洗兩次澡的人,也有一個月洗一次澡的人。到底多久洗一次澡才合適,關鍵還是得看每個人的皮膚狀況以及個人的習慣。
需知,洗澡太頻繁或是過度搓泥可能會破壞皮膚角質層,降低皮膚的抵抗能力,而洗澡周期太長也會導致皮膚新陳代謝所產生的皮屑以及表面沉積的塵土、分泌物等堵塞毛孔,誘發細菌滋生,導致皮膚疾病的發生。而我們要做的就是避免這些問題的發生,只有這樣才算是適合自己的洗澡頻率。
除了考慮個人因素外,具體的洗澡頻率也應考慮季節因素。一般而言,夏季人體代謝速度加快,皮膚分泌旺盛,出汗較多,建議每天衝洗一次。而冬季、春季、秋季人體出汗較少,洗澡頻率可因人而異。體型偏胖者、容易出汗者以及皮脂腺分泌旺盛者,可適當增加洗澡頻率。老年人群皮脂腺分泌減少,可適當降低洗澡頻率。
◆洗澡應該注意的問題
關於洗澡問題,人們更應該關注的其實是洗澡時的一些禁忌,尤其是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老年人群而言,不當的洗澡習慣可能會帶來嚴重的後果。
●注意控制水溫和時間:
洗澡水溫應與體溫接近,最適合溫度為35~37℃。
即便是在夏季,洗澡水溫也不應低於10℃。水溫過高會致血管擴張,使得心腦血流量減少而致缺氧。而水溫過低會使皮膚毛孔突然緊閉,血管驟縮,使得血壓升高,嚴重可致腦血管破裂、腦中風、昏迷甚至死亡等,尤其是對於高血壓患者而言,一定要提高警惕。
另外,洗澡時間也不宜過長,應控制在15-30min之間,以防導致心腦缺氧、缺血。
◆不適合洗澡的情況:
●血壓、血糖過低時不宜洗澡,容易出現腦供血不足,導致虛脫、休克;
●酒後不宜洗澡,酒精會抑制肝臟功能活動,阻礙糖原的釋放,酒後洗澡使得血糖得不到及時補充,易致頭暈、眼花、無力,嚴重可昏迷;
●飽餐後不宜洗澡,容易導致較多血液流向體表,而腹腔血液供應減少,進而影響消化吸收;
●勞動、劇烈運動後不宜立即洗澡,容易引起心臟、腦部供血不足,嚴重可致昏厥;
●發燒時不宜洗澡,發燒者身體較虛弱,此時洗澡容易發生意外;
●女性月經期不宜盆浴,容易引起感染。
總之,一天洗一次澡和一周洗一次澡其實是沒有太大區別的,只要自己和家人能夠忍受,只要能夠保證自己的健康,洗澡頻率因人而異。與其糾結於多久洗一次澡,還不如去關注一下洗澡時的禁忌。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