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二千多年前《黃帝內經》就提出「五穀為養」,即「五穀」是飲食與養生的根本。中國自古以來就說:「得谷者昌,失谷者亡,食五穀治百病。」真正能養人的,就是手邊能常吃的這些最普通最便宜的東西!
中醫有五穀養五臟的說法,五穀有小米、大米、小麥、大豆、高粱。其中小米可養脾、大豆可養腎等等。中醫認為,五穀不僅可以裹腹,還是五臟食療養生的好食材。
大豆中的黑豆被稱為「腎之谷」,中醫認為它具有補腎強身、解毒、潤膚的功效,對腎虛、浮腫有較好的食療作用。
做法:泡發後打製成豆漿,或煮黑豆粥,每天早晚各一次。
又名粳米,味甘性平,具有補中益氣、健脾和胃、除煩渴的功效。冬天室內暖氣較熱,空氣乾燥,早晚喝點大米粥,可以遠離口乾舌燥的困擾。特別需要提醒糖尿病患者的是,大米不同的烹調方法對血糖的影響不同。研究表明,等量大米煮成的乾飯比稀飯對血糖的影響小。因此,糖尿病患者早餐進食乾飯有利於控制血糖。
做法:用小火熬製大米粥,直至米湯濃稠,只喝米湯不吃米粒,隨時可服用。
小米是五穀之首,味甘性平,有健脾和胃的作用,適用於脾胃虛熱、反胃嘔吐、腹瀉及產後、病後體虛者食用。小米熬粥時上面浮的一層細膩的黏稠物,俗稱為「米油」。中醫認為,米油的營養極為豐富,滋補力最強,有「米油可代參湯」的說法。
做法:熬一鍋小米粥,用湯匙撇出小米粥上層的精華——米油,空腹喝下,有很好的養脾胃的療效,每天早晚均可服用。
小麥被稱為「五穀之貴」。中醫認為它能養心安神、除煩去燥。對消除女性更年期症候群、自汗盜汗以及煩躁情緒有食療作用。此外,麥麩含高膳食纖維,對高脂蛋白血症、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痔瘡、老年性便秘、結腸癌都有防治作用。
做法:取帶皮的全小麥熬粥,或去中藥店買一些浮小麥熬水,每天早中晚服用。也可以與大米、大棗一起煮粥服食。
高粱和大豆都屬於雜糧,但卻是五穀裡不可缺的配角,高粱具有養肝益胃、收斂止瀉的功效,尤其是患有慢性腹瀉的人,持續吃一段時間後,會有良好的功效。
做法:把高粱米加工成麵粉後炒熟,用開水調成稀糊每天早晚飯前服用。
不同顏色的玉米,保健功效略有不同,這主要是因為它們含有的色素品種不一樣。與白色玉米相比,紫玉米中多了花青素,因而具有抗氧化、防衰老的功效。黃色玉米含有胡蘿蔔素和玉米黃素,對於維持視力健康有好處。不同口感的玉米,營養價值也有區別。
玉米油中的亞油酸能防止膽固醇向血管壁沉澱,對防止高血壓、冠心病有積極作用。此外,它還有利尿和降低血糖的功效,特別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美國科學家還發現,吃玉米能刺激腦細胞,增強人的記憶力。
雜糧的健康吃法 合理配對營養翻倍
根據衛生部門的建議,每人每天五穀根莖類攝取,依據不同的活動量,應達到3~6碗的份量,如果能選用五穀雜糧類,對健康更有幫助,因為它除了有人體必需的醣類、蛋白質外,更含有維持健康不可缺少的維生素E、維生素B群、鈣、鐵、硒、鎂、鋅等礦物質,及木質素、多酚等植物性化學物質以及大量的膳食纖維質。
雜糧飯所含的纖維質約是白米飯的9倍,可改善多數人因飲食不均衡所產生的便秘,膳食纖維有助於腸內有毒物質的排出、延緩血糖上升的速率,並可以增加腸胃道微生物的種類及數目,減少致癌性物質的產生,因此可以保持人體健康並預防癌症的產生。
糙米粥口感和氣味都比白粥要好,糙米最大的特點就是含有胚芽,其中維生素和纖維素的含量都很高,常吃能夠起到降低脂肪和膽固醇的作用,糙米中含鋅也很多,能夠改善皮膚粗糙的情況。
糙米詞如其意,就是粗糙的米,多數米粒還包著稻皮。糙米在一般的超市中就可以買到,外觀完整,色澤黃褐色或者淺褐色的散發香味的糙米最好。在做糙米粥之前,要先把糙米浸泡30分鐘左右,然後與做正常的米粥一樣煮就可以了。
糙米粥能刺激胃液的分泌,有助於消化和營養的吸收。但是糖尿病患者最好不要直接喝這種糙米白粥,通常情況下,直接喝白粥,可能會引起血糖的突然增高。
高粱米做粥做飯,都顯得略粗糙了一些,但是磨成麵粉做成點心,則細膩營養了很多。高粱米最適合做一種叫高粱粑的點心,就是把高粱米磨成粉後加入泡打粉、白糖、雞蛋和適量水調到黏稠,揉成麵團,把高粱麵團按平蒸熟,下油鍋稍炸,撒上芝麻即可。
高粱粑對於一些胃腸功能略差的人來說不好消化,可以嘗試做一些高粱羹,比如在做銀耳羹或者玉米羹的時候放上一點點高粱,可以讓原本就很營養的羹湯更增加一些豐潤的口感。
薏米其所含蛋白質遠比米、面高,易消化吸收,對減輕胃腸負擔、增強體質有益。中醫認為,苡米味甘淡,性微寒,有健脾、補肺、清熱、利溼的作用。現代研究證明,苡米有抗腫瘤、增強免疫力、降血糖等功效。將苡米與大米煮粥或加入適量冰糖食用,能使腫瘤患者食慾增加、減低放化療的毒副作用。此外,苡米中含有的薏苡素對橫紋肌有抑制作用,可減少皺紋,愛美的人不妨多吃。
薏米性微寒,所以並不適合煮粥或者單吃。與一些能起到溫補作用的食物一起煲湯就非常適合了,而且能起到非常好的滋補效果。薏米不容易消化,所以儘量不要多吃,尤其是老人兒童以及胃寒胃炎的人,吃薏米的時候一定要適量,不要多吃。
糯米可以用來煮粥,也可以用來做湯圓,但是最健康也最神奇的做法還是把它做成醪糟酒釀。糯米可以幫助消化,也有安神的作用,能夠緩解疲勞和頭昏眼花的症狀,糯米的這些效果在做成醪糟酒釀以後更加突出,而且食用起來也更方便,不太受使用量的限制。
我們可以用糯米、薏米、蓮子粗粉、山藥粗粉、芡實米、茯苓粗粉、酒釀曲適量混合在一起,將拌勻的原料放入搪瓷盆中,加水適量,在籠屜中蒸1小時,拿出放冷,拌入酒釀曲,把盆放在約25℃的環境中,約36~48小時,原料即發酵成為酒釀。
如果愛吃甜的可以加一些冰糖,醪糟酒釀可以在中午和晚上服用,不但幫助消化,而且鎮靜安神,也會讓胃覺得很舒服。此外,薏米健脾利溼,蓮子和山藥補脾益腎,茯苓補氣,各種原料相配,補虛強身。做成的醪糟酒釀實在是最營養健康的搭配。
燕麥通常被人們用來泡在牛奶中食用,其實偶爾用燕麥做一做八寶飯,更能起到美容養顏、延緩衰老的作用,燕麥中含有多種酶,不但能抑制老年斑的形成,而且能延緩人體細胞的衰老,是中老年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最佳保健食品。
更重要的是,燕麥豐富的可溶性纖維可促使膽酸排出體外,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含量,減少高脂肪食物的攝取,也因可溶性纖維會吸收大量水分,飽腹感很強,經常食用,減肥瘦身的效果特別好。
燕麥八寶飯是把燕麥、黑糯米、長糯米、糙米、白米、大豆、黃豆、蓮子、薏米、紅豆等加水浸泡一個小時,然後再煮熟就好了。八寶飯有更充足的食物膳食纖維和碳水化合物,適合當作主食食用。
早餐可以選擇全麥吐司、全麥饅頭、雜糧麵包取代白吐司、白饅頭、奶酥麵包、菠蘿麵包、也可飲用五穀奶、純濃燕麥、燕麥谷奶等多穀類牛奶,或衝泡各種燕麥片、大麥片、穀類脆片、原味玉米片。
飲食上多選用糙米飯、紫米飯、燕麥飯、蕎麥飯,蕎麥麵,五穀米飯、十穀米飯、小米粥各式全穀物取代白飯米、白麵條,點心也可多選擇全麥餅甘、糙米卷、小米爆米花、糙米麩、紅豆湯、綠豆湯等。
五穀雜糧類因保留麩皮,含粗纖維質,清洗後需浸泡,使其有充分時間吸收水分再烹煮,才會又Q又香口感最好。
將主食換成全穀類比較容易做到,建議您先將白米飯改成五穀雜糧飯,開始可能會不習慣,可以從添加三分之一的五穀雜糧及混合三分之二的白米,讓口感習慣,也讓腸胃適應,逐步增加雜糧的比例,或將水放多一點,讓雜糧飯柔軟一點,誘使老人家及小孩多吃,讓全家人都能保持身體健康。
現代人飲食過於精緻,導致疾病的發生,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癌症等日益嚴重。而五穀雜糧營養豐富,富含纖維素,能幫助身體排毒,預防疾病,避免肥胖。五穀雜糧不僅可以吃,還可以「喝」。用五穀雜糧為原料製作而成的「159素食全餐」方便雜糧粥,很適合都市人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