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為中國第二長河,也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素有「一瓢河水半瓢沙、一石河水六鬥沙」之說。因此在黃河河道釣魚,倘若沒有一技之長,就算是黑坑高手,到了黃河也肯定是一籌莫展!
釣友老韓可以算得黃河上的資深釣魚大師,十多年來一直保持著對黃河野釣的熱愛,沒事到黃河垂釣,便成了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件事情。每次朋友們和他一起出釣,魚獲最多的永遠是他,這其中肯定有不少奧秘。下面就給廣大釣魚愛好者分享一下!
1、釣餌篇:選對釣餌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黃河河道食物匱乏,魚兒往往飢腸轆轆,只能以水中漂浮的雜草、小昆蟲以及上遊衝刷下來的農作物為食。由於黃河河道較長,魚的密度較低,黃河的急流也註定無法通過打窩誘魚,在此種情況下,釣餌的重要性就顯而易見了。魚類雖然是雜食動物,但嗜葷性是黃河魚的共同特點,因此在選餌上,腥味釣餌為首選。
(1)蚯蚓作餌:蚯蚓獲取比較方便,一般的漁具店都有售賣,黃河野釣時需選擇個體中等的蚯蚓,太小的很容易被水衝掉,太大的魚又不易入口。蚯蚓在掛鈎時很有技巧,有的釣友往往嫌扭動的蚯蚓掛鈎困難,將其拍死或截斷後再掛鈎,這是非常錯誤的做法。死後的蚯蚓在水中很難引起魚兒的注意,垂釣效果便大打折扣。因此在掛蚯蚓時,可將魚鉤掛在蚯蚓的頭部,任其尾巴在水中來回擺動,吸引魚兒前來吸食。這樣拖著長長尾巴的蚯蚓,一旦被吸入口中,魚兒感覺上當時想吐出已不太容易,上鉤率比截斷的蚯蚓高出許多。
(2)小魚作餌:黃河中有很多掠食性魚類,如翹嘴、鯰魚、赤眼鱒、團頭魴都是比較兇猛的肉食性魚類,這種魚往往和河道中的小魚作為食物,因此在選擇釣餌時可以因材施釣,將釣上的小魚截斷掛鈎,這樣就很好的避開了小雜魚鬧鉤,釣上的往往都是鯰魚、翹嘴等大型的魚類。
(3)商品餌選擇:黃河魚都有嗜葷性,因此選擇商品餌料時,可用腥味較大、含有紅蟲粉、蚯蚓粉、蝦粉等成分的餌料,開餌時千萬要注意不宜放過多的水,比在水庫、池塘時少三分之一即可,可加入一定數量的拉絲粉、或麵粉,讓魚餌更黏一些,避免被水流衝走。由於是流水作釣,若2分鐘內無魚咬口,就要進行換餌,避免魚鉤上長時間無餌,影響垂釣效果。
(4)蠐螬作餌:蠐螬是一種莊稼害蟲,但它卻是野釣的天然餌料,採用這種蟲子去野釣,上鉤的往往都是草魚、鯰魚、翹嘴等大型魚類,讓商品餌顯得相形見絀。不過現在使用這種蟲子釣魚的人越來越少了,畢竟一是它看起來實在太醜陋,讓人不寒而慄,二是這種蟲子也難以獲得,只有在莊稼地或者糞坑等地方才能尋得。因此,只有上了年紀的釣魚人,才會用這種釣餌。之前有老漁民採用這種釣餌,用拉砣釣法,將蟲子掛在鉤上,一頭系線,最下面掛上鉛砣,將砣扔到水中,線的另一頭栓到岸邊的樹枝上,第二天過來收線,上鉤的往往都是大魚。
使用這種魚餌,有諸多優點:一是不招小魚,小魚往往難以吞下,給了大魚上鉤的機會。二是蟲子入水後不易死亡,誘魚時間長。三是氣溫穿透力較強,能引來大魚咬鉤。當然,如果能用火將蟲子輕微烤一下,燒出那種脂肪的香味,往往讓水中的魚兒難以抗拒。
2、釣位篇:深淺結合,不宜死守
選址是野釣的精髓,好的釣位往往能否戰勝一切神餌,尤其是在黃河流域,水多魚少,釣位的重要性就凸顯出來。黃河河道有不少回水灣、攔河壩以及亂石較多的坑和坎,這些地方都是魚兒藏匿的最佳場所。根據老韓多年的野釣經驗,在黃河壩頭的亂石堆作釣,選擇4-5米的深水區,釣到的往往是個體較大的黃顙魚、牛尾巴、鯰魚、鯉魚等魚種。而在水流較緩的回水灣,上鉤赤眼鱒、花妞的機率較大。有時在一個釣位若一個小時無魚開口,應果斷更換釣位,選擇人找魚的方式,往往能獲得喜人的漁獲。
3、釣具篇:手竿、拋竿相結合,提升垂釣效率
在選擇釣具時,可以結合釣位情況,因地制宜的選擇拋竿、手竿等施釣。岸邊為淺灘時,手竿無法施展,可以選擇拋竿作釣,在橋底、壩頭等水位較深的區域,選擇5米4以上硬調性的手竿即可。當然也可以手竿、海竿相結合,手竿專注深水區、海竿打向旁邊的淺灘,既互不幹擾,又能釣上不同類型的魚。黃河裡的水是流動的,大多數情況下無法用魚漂,看漂釣魚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因此應該選擇看竿稍判斷魚口,竿稍抖動下拉,為魚吃鉤的典型動作,這時候要立即提竿!可以在竿稍處系一小紅布條,更加醒目,便於觀察。在選擇拋竿時,最好選用稍微硬一點的海竿,以便對抗黃河的水流,竿子過軟往往容易被水流衝刷拉彎,不宜觀察魚兒咬口的動作。
4、水情篇:落水出釣效果好
與其他自然水域的「漲水魚、落水蝦」不同,黃河河道漲水時,往往將岸邊的垃圾一併衝起來,水中漂浮物過多,且含沙量較大,一是容易掛鈎,二是魚兒很少開口,出釣效果差。因此若黃河水位較前一日大漲,出釣往往效果較差。尤其是在6-8月份的汛期,水位漲落無常,出釣前可到網上查詢一下近期水位及水流量變化情況。黃河河道最理想的水情為水流量在500立方米每秒左右時,水流緩慢,岸邊的灘涂露出水面,河水清澈,水域面積變小,魚的密度相對增大,為出釣的大好時機。
5、氣溫篇:高溫好於低溫
黃河河道的水溫低於其他河流,早春時,其他自然水域的魚兒已陸續開口,但黃河河道的魚兒,直到「五一」前後才會陸續開口。因此5月下旬到9月底都是較為理想的作釣時間,尤其三伏的高溫天氣裡,黃河水溫剛好能達到20多度,此時河中的魚兒食慾最為旺盛,往往瘋狂咬鉤,運氣好的話,還能釣到甲魚。但氣溫過高人容易中暑,需選擇有風的天氣,此時黃河河道的風能驅走炎熱的高溫。但防曬服、防曬霜、遮陽傘這些肯定也是必不可少的裝備。11月份以後,氣溫轉涼,此時往往只能釣到花妞等冷水性的魚,出釣效果大不如前。
以上是釣友老韓帶來的五點黃河野釣經驗分享,如果您有更好的野釣秘籍,歡迎在留言區分享給大家,祝願大家都能釣到大魚,漁獲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