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這五種道理,就不怕在黃河釣不到魚!值得收藏!

2020-12-23 釣魚七天樂

黃河為中國第二長河,也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素有「一瓢河水半瓢沙、一石河水六鬥沙」之說。因此在黃河河道釣魚,倘若沒有一技之長,就算是黑坑高手,到了黃河也肯定是一籌莫展!

釣友老韓可以算得黃河上的資深釣魚大師,十多年來一直保持著對黃河野釣的熱愛,沒事到黃河垂釣,便成了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件事情。每次朋友們和他一起出釣,魚獲最多的永遠是他,這其中肯定有不少奧秘。下面就給廣大釣魚愛好者分享一下!

1、釣餌篇:選對釣餌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黃河河道食物匱乏,魚兒往往飢腸轆轆,只能以水中漂浮的雜草、小昆蟲以及上遊衝刷下來的農作物為食。由於黃河河道較長,魚的密度較低,黃河的急流也註定無法通過打窩誘魚,在此種情況下,釣餌的重要性就顯而易見了。魚類雖然是雜食動物,但嗜葷性是黃河魚的共同特點,因此在選餌上,腥味釣餌為首選。

(1)蚯蚓作餌:蚯蚓獲取比較方便,一般的漁具店都有售賣,黃河野釣時需選擇個體中等的蚯蚓,太小的很容易被水衝掉,太大的魚又不易入口。蚯蚓在掛鈎時很有技巧,有的釣友往往嫌扭動的蚯蚓掛鈎困難,將其拍死或截斷後再掛鈎,這是非常錯誤的做法。死後的蚯蚓在水中很難引起魚兒的注意,垂釣效果便大打折扣。因此在掛蚯蚓時,可將魚鉤掛在蚯蚓的頭部,任其尾巴在水中來回擺動,吸引魚兒前來吸食。這樣拖著長長尾巴的蚯蚓,一旦被吸入口中,魚兒感覺上當時想吐出已不太容易,上鉤率比截斷的蚯蚓高出許多。

蚯蚓掛鈎方法

(2)小魚作餌:黃河中有很多掠食性魚類,如翹嘴、鯰魚、赤眼鱒、團頭魴都是比較兇猛的肉食性魚類,這種魚往往和河道中的小魚作為食物,因此在選擇釣餌時可以因材施釣,將釣上的小魚截斷掛鈎,這樣就很好的避開了小雜魚鬧鉤,釣上的往往都是鯰魚、翹嘴等大型的魚類。

(3)商品餌選擇:黃河魚都有嗜葷性,因此選擇商品餌料時,可用腥味較大、含有紅蟲粉、蚯蚓粉、蝦粉等成分的餌料,開餌時千萬要注意不宜放過多的水,比在水庫、池塘時少三分之一即可,可加入一定數量的拉絲粉、或麵粉,讓魚餌更黏一些,避免被水流衝走。由於是流水作釣,若2分鐘內無魚咬口,就要進行換餌,避免魚鉤上長時間無餌,影響垂釣效果。

(4)蠐螬作餌:蠐螬是一種莊稼害蟲,但它卻是野釣的天然餌料,採用這種蟲子去野釣,上鉤的往往都是草魚、鯰魚、翹嘴等大型魚類,讓商品餌顯得相形見絀。不過現在使用這種蟲子釣魚的人越來越少了,畢竟一是它看起來實在太醜陋,讓人不寒而慄,二是這種蟲子也難以獲得,只有在莊稼地或者糞坑等地方才能尋得。因此,只有上了年紀的釣魚人,才會用這種釣餌。之前有老漁民採用這種釣餌,用拉砣釣法,將蟲子掛在鉤上,一頭系線,最下面掛上鉛砣,將砣扔到水中,線的另一頭栓到岸邊的樹枝上,第二天過來收線,上鉤的往往都是大魚。

莊稼地裡的蠐螬

使用這種魚餌,有諸多優點:一是不招小魚,小魚往往難以吞下,給了大魚上鉤的機會。二是蟲子入水後不易死亡,誘魚時間長。三是氣溫穿透力較強,能引來大魚咬鉤。當然,如果能用火將蟲子輕微烤一下,燒出那種脂肪的香味,往往讓水中的魚兒難以抗拒。

2、釣位篇:深淺結合,不宜死守

選址是野釣的精髓,好的釣位往往能否戰勝一切神餌,尤其是在黃河流域,水多魚少,釣位的重要性就凸顯出來。黃河河道有不少回水灣、攔河壩以及亂石較多的坑和坎,這些地方都是魚兒藏匿的最佳場所。根據老韓多年的野釣經驗,在黃河壩頭的亂石堆作釣,選擇4-5米的深水區,釣到的往往是個體較大的黃顙魚、牛尾巴、鯰魚、鯉魚等魚種。而在水流較緩的回水灣,上鉤赤眼鱒、花妞的機率較大。有時在一個釣位若一個小時無魚開口,應果斷更換釣位,選擇人找魚的方式,往往能獲得喜人的漁獲。

黃河回水灣

3、釣具篇:手竿、拋竿相結合,提升垂釣效率

在選擇釣具時,可以結合釣位情況,因地制宜的選擇拋竿、手竿等施釣。岸邊為淺灘時,手竿無法施展,可以選擇拋竿作釣,在橋底、壩頭等水位較深的區域,選擇5米4以上硬調性的手竿即可。當然也可以手竿、海竿相結合,手竿專注深水區、海竿打向旁邊的淺灘,既互不幹擾,又能釣上不同類型的魚。黃河裡的水是流動的,大多數情況下無法用魚漂,看漂釣魚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因此應該選擇看竿稍判斷魚口,竿稍抖動下拉,為魚吃鉤的典型動作,這時候要立即提竿!可以在竿稍處系一小紅布條,更加醒目,便於觀察。在選擇拋竿時,最好選用稍微硬一點的海竿,以便對抗黃河的水流,竿子過軟往往容易被水流衝刷拉彎,不宜觀察魚兒咬口的動作。

拋竿回水灣作釣

4、水情篇:落水出釣效果好

與其他自然水域的「漲水魚、落水蝦」不同,黃河河道漲水時,往往將岸邊的垃圾一併衝起來,水中漂浮物過多,且含沙量較大,一是容易掛鈎,二是魚兒很少開口,出釣效果差。因此若黃河水位較前一日大漲,出釣往往效果較差。尤其是在6-8月份的汛期,水位漲落無常,出釣前可到網上查詢一下近期水位及水流量變化情況。黃河河道最理想的水情為水流量在500立方米每秒左右時,水流緩慢,岸邊的灘涂露出水面,河水清澈,水域面積變小,魚的密度相對增大,為出釣的大好時機。

黃河落水鯰魚

5、氣溫篇:高溫好於低溫

黃河河道的水溫低於其他河流,早春時,其他自然水域的魚兒已陸續開口,但黃河河道的魚兒,直到「五一」前後才會陸續開口。因此5月下旬到9月底都是較為理想的作釣時間,尤其三伏的高溫天氣裡,黃河水溫剛好能達到20多度,此時河中的魚兒食慾最為旺盛,往往瘋狂咬鉤,運氣好的話,還能釣到甲魚。但氣溫過高人容易中暑,需選擇有風的天氣,此時黃河河道的風能驅走炎熱的高溫。但防曬服、防曬霜、遮陽傘這些肯定也是必不可少的裝備。11月份以後,氣溫轉涼,此時往往只能釣到花妞等冷水性的魚,出釣效果大不如前。

黃河冷水魚-花妞

以上是釣友老韓帶來的五點黃河野釣經驗分享,如果您有更好的野釣秘籍,歡迎在留言區分享給大家,祝願大家都能釣到大魚,漁獲滿滿!

相關焦點

  • 鉤餌在水底的五種狀態,看懂弄明白再也不怕釣不好魚
    鉤餌在水底常見五種狀態及用法一、兩鉤餌離底兩鉤餌離底,也就可以定義為是釣浮,我們在調漂時,要根據線組情況,選用吃鉛量相對較大的浮漂,這種浮漂浮力比較大,比較適用於打浮。沒有大漂,也可以通過減輕餌料比重實現打浮。
  • 釣到「魚窩子」了!鄭州釣友黃河灘釣獲數十條牛尾巴魚
    這對釣魚人來說,也算是一個好的消息。 國慶假期,雖然黃河中下遊的氣溫有些低,但釣魚人絲毫沒有受到天氣的影響,還是一如既往的多。10月6日下午,黃河鄭州馬渡段,一釣友在黃河野釣時,偶遇「黃軍窩」,一下午竟然釣獲數十條牛尾巴魚,也算是打破了近段時間的紀錄。 所謂「黃軍」,就是釣友們對黃河牛尾巴魚、黃辣丁的統稱。
  • 新手為何經常釣不到魚?困惑的釣友看這裡
    釣魚門檻比較低,在很多新手釣友眼中,似乎覺得它很簡單,只要拿上魚竿準備釣具,掛上蚯蚓就能釣到魚!其實這樣想就錯了。它看似簡單其實還是有很多學問的,如果不注意釣不到魚就很正常。殊不知這個釣位可能都不滿足垂釣需求,想釣到魚就更別說了。要想釣好魚,首先要明白什麼是釣位,什麼是好釣位。釣魚的時候才能選擇出來,選好釣位釣魚才不難。說下我認為好釣位的標準,首先沒有障礙物,其次是氧氣容量和食物比較多,滿足這三點,就是好釣位。
  • 「越危險的地方魚越多」,這什麼道理?還有個地方魚再多也不能釣
    「越危險的地方魚越多」,這什麼道理?還有個地方魚再多也不能釣。如果你的釣齡有5年以上,我想你自己就能總結出一套關於「好釣位」的方法,小漁釣了十幾年魚了,所總結出來的方法有一個很是有趣,那便是:水下越複雜、水上越危險的地方越能上魚,在這地方釣魚總會有好漁獲,那這是為什麼呢?本期《漁課堂》來和大家聊聊。一、什麼是複雜的水下?
  • 黃河這麼「黃」,真能釣到魚嗎?
    黃河是我國僅次於長江的第二長河,孕育了華夏文明,當然也有著深厚的釣魚文化。說起釣魚,大多數釣友肯定會有一個很大的疑問,就是這麼黃的黃河水,能釣到魚嗎?如果你對此持懷疑態度的話,那肯定是大錯特錯了,就算黃河再「黃」,照樣有很多魚。但黃河相對於其它河流來說,想要有所釣獲,當然也不是一件易事。
  • 黃河邊釣到的魚,一條清晰的彩虹痕跡,叫做「虹鱒魚」
    黃河邊釣魚,如同買彩票一般,誘餌拋下就等中彩,但享受著溫暖的陽光,欣賞美景的機遇較多。黃河邊如同迷幻劑一般讓垂釣者如痴如醉、留戀忘返。
  • 黃河水野釣,釣獲「赤眼鱒」名貴魚,與魚鬥智鬥勇釣一種情懷
    黃河水野釣,釣獲「赤眼鱒」名貴魚,與魚鬥智鬥勇釣一種情懷,黃河那邊,悠然自得的享受著大自然的眷顧和恩賜,敢於獨釣的人必定不光為了魚,釣一種情懷!你看的沒錯,雖然我特別喜歡臺釣,特別樂意與魚鬥智鬥勇。特別喜歡和狡猾的魚博弈。
  • 釣友在黃河釣到一尾「怪泥鰍」,老漁民都沒見過,究竟是什麼魚?
    國慶長假第五天,鄭州釣友前往黃河釣魚,卻釣上一尾怪怪的「泥鰍」,吻部朝下,背部布滿深褐色的花紋。從遠處看,和普通的泥鰍長得非常相似。但通過仔細對比,發現這條怪魚的尾部、嘴巴、以及體色,和上面的普通泥鰍都有很大的差異。
  • 90後小夥以釣鯰魚為職業!每天雷打不動:與黃河鯰作伴很快樂
    △傑裡米維德釣到的巨鯰 網絡圖片不過,這一切都是傳說,現在黃河中見不到那麼大的鯰魚了。這對於喜歡釣魚的朋友們來說,也算是一大遺憾。筆者作為一名野釣愛好者,在黃河裡很少釣到過超過一斤的鯰魚。但這一切對於一個90後的濮陽小夥--黃河野釣者小全來說,都不是問題。
  • 探釣黃河「牛尾巴」魚,釣位卻被衝垮!河道北移了數十米
    由於生長環境的因素,黃河中的牛尾巴魚體色純正,沒有一絲雜色,就像身披一層「黃金甲」,這也是釣友們喜愛它的原因之一。牛尾巴魚一般都藏在黃河的深水區,比如大壩頭、橋墩下,水越深越容易藏大貨。本周看到有釣友發布黃河野釣的「漁獲」,黃燦燦的牛尾巴魚瞬間勾起了筆者釣魚的興致。去黃河深水區探釣一把「牛尾巴魚」吧!
  • 黃河水位下降,釣魚人探釣黃河灘,泥漿水中藏著不少「野貨」
    這三種魚耐低氧環境,黃河調沙對其影響較小。 近期黃河鄭州段的水流量都在1700立方米每秒左右,魚應該相對好釣一些。釣友一大早就收拾好釣具,準備前往鄭州市北郊20公裡的黃河灘探釣。 黃河灘歷經將近2個月的衝刷,河床已經完全變了模樣,河道向北偏移了數十米,水流也被泥沙淤積形成的三角洲割裂成為好多分岔。
  • 為什麼總是釣不到魚?釣不到魚的主要原因分析,教你如何釣到魚
    有很多的年輕人加入釣魚的隊伍,也有一些剛退休的老同志們閒來無事學釣魚,這些人都屬於釣魚新手,在沒有領悟釣魚技巧時,釣不到魚是很正常的,但也有一些釣了幾十年魚的老釣手,卻也常常釣不到魚,讓人很是不解。下面,我們來針對這些現象,來分析一下釣不到魚的主要原因,並給大家提出一些有幫助的建議。
  • 城裡人喜歡的頂級河鮮「牛尾巴魚」,200塊一斤,這樣才容易釣到
    這種魚偏愛流水,小編也是釣魚愛好者,釣過多種水域的牛尾巴魚,還屬於黃河水域的最為鮮美。不過想要在水流湍急的黃河中釣獲上這種魚來,卻並非易事。下面就探討一下在黃河河道垂釣這種魚的幾點秘籍。具體這種釣組的用法,感興趣的話可以百度搜索一下,網上很多這樣的教程,小編就不再贅述。不過小編還是喜歡第一種釣組,3至5枚魚鉤組成一幅串鉤,既可以釣底棲魚類,又可以釣上層魚,何樂而不為呢。2、其次是釣位,這是野釣的精髓所在。
  • 黃河釣到身披「黃金甲」的魚,我們叫它戈雅,你們家鄉叫什麼
    黃河被譽為我們的母親河,不僅為我們提供了水源,還有很多魚類資源,而且黃河中的魚肉質都非常好,其中黃河鯉魚名氣最大,不過一條純野生的黃河鯉魚,現在很難見到,更別說被釣上來了。當然黃河中也有很多其它的野生魚,這魚滿身披著黃金甲,我們當地叫它戈雅,你們家鄉叫什麼呢?
  • 為什麼釣不好魚?釣不到魚的原因
    為什麼釣不好魚首先,釣技不精。釣技是釣魚的基礎,不能好高騖遠,要先把調漂、開餌、拋竿、看漂、抓口、遛魚、摘魚等這些基本功練熟,熟能生巧,當釣技爐火純青時,再去研究其他方面的釣魚知識。釣技其次,釣組不匹配。在什麼季節釣什麼魚使用什麼樣的漂?使用多大的鉤?使用多粗的主線、子線?在釣組上,配置什麼樣的太空豆、連接環?打快魚使用什麼漂?打滑魚用什麼漂?底釣用什麼漂?
  • 黃河鯰吃人?釣獲罕見黃河巨鯰,一條魚攪渾一河水,網友:不能吃
    黃河無大魚?不少黃河邊釣魚的朋友,經常感嘆黃河無魚可釣,大魚更是少見。不過,釣不到不代表沒有。近日,河南一位釣魚愛好者劉先生,在黃河裡意外釣獲一條幾十斤的巨型鯰魚!一條魚攪渾一河水這種級別的黃河鯰魚,看看有多兇殘,水中翻騰,這個河岸附近渾黃一片。
  • 在水庫釣魚,這五種常識很重要,學會才能釣好魚
    所以我總結了以下五點要注意事項餌料的保管,許多釣友習慣性垂釣時直接把餌料放在後面,卻不知這樣會讓餌料質量發生變化,如蚯蚓,紅蟲這些活餌,在陽光下曝曬,會快死死亡。那麼等在用這些沒有鮮活的活餌時,效果會大打折扣。如果是麵食拉餌,在陽光曝曬下,通常情況下而料會發酸,變質,反水。魚對香氣很敏感,餌料的香味應比窩料更濃烈。
  • 什麼魚最好吃?這6種魚好吃但不好釣,價格昂貴還買不到
    可能也是怪我沒說清楚所以很多人才理解錯了,我說哪個魚不好吃只是單純從魚的口感、味道來談自己的想法,無關水質和做法,因為如果扯上這兩點那就說不清楚了。尤其是做法這一塊,咱們國家地大物博、人才輩出,同樣一條魚可以有十幾種不同的做法,而且口味各不相同。所以,把這個放進去聊沒啥意思了,我就是根據那些家常做法來考慮的,能清蒸的那最方便,畢竟這才最能體現魚本身的味道。
  • 冬季釣鯽魚,這5種類型的釣點可能是藏魚的好標點!
    冬季釣鯽魚,這5種類型的釣點可能是藏魚的好標點! 原標題:冬季釣鯽魚,這5種類型的釣點可能是藏魚的好標點!
  • 野釣黃河「牛尾巴」魚的好日子來了!
    因此,經驗老道的釣魚人一般在5月份之前都不會輕易前往黃河。他們會養精蓄銳,在5月下旬之後,才會慢慢出動。釣魚人的等待,就是為了黃河的「牛尾巴」魚!「牛尾巴」魚,算是鱨科的一種,此種魚身體細長,吻部較小,尾巴頗似一條牛尾,故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