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這麼「黃」,真能釣到魚嗎?

2020-12-13 釣魚七天樂

黃河是我國僅次於長江的第二長河,孕育了華夏文明,當然也有著深厚的釣魚文化。說起釣魚,大多數釣友肯定會有一個很大的疑問,就是這麼黃的黃河水,能釣到魚嗎?

如果你對此持懷疑態度的話,那肯定是大錯特錯了,就算黃河再「黃」,照樣有很多魚。但黃河相對於其它河流來說,想要有所釣獲,當然也不是一件易事。

△渾濁的黃河水

因此需要釣友們熟悉一些黃河野釣的基本作釣常識,特別是對於一些沒有在黃河釣過魚的釣友們來講,常識很重要。

想在黃河釣魚,首先要了解一下黃河的主要目標魚。

對於黃河中下遊來講,主要目標魚為鯉魚(多為放生),其次就是野生的魚類,包括鴿子魚、黃顙、牛尾巴、鯰魚、赤眼鱒以及小白條等,其中以小白條、黃顙、牛尾巴魚數量居多。

△黃河牛尾巴
△黃河鯰

黃河中的鯉魚,放生貨居多,釣起來也沒太多意義。因此這裡主要討論一下野釣黃河野生魚的一些技巧。

釣友們首先要熟悉的就是黃河的地形環境(黃河中下遊),以及可以作釣的季節等特點。黃河多流沙,因此大多數以流水作釣為主,水情是影響釣獲的一個重要因素

水流量太大時,河水渾濁、水底雜物多,拋竿困難,不太適宜釣魚。一般情況下來講,1000立方米以下的水流量,比較適合野釣,水流量太大的話,不太建議野釣初學者前去作釣,「空軍」的概率太大。

△釣友釣到的巨型牛尾巴魚

其次就是季節性。

在黃河釣魚季節性很強,一般來說夏秋兩季最為適合。黃河水流來自西北雪山,水溫偏低。黃河下遊從5月份中旬開始,魚才會慢慢開口,6、7月份一般都會遇到調沙,水量太大,到了8、9月份才是魚類最為活躍的季節,10月份以後,氣溫降低,魚類又都躲藏到深水區了。

△赤眼鱒

因此,黃河最適宜的野釣季節只有8、9月份短短兩個月時間。

黃河魚多為底棲型魚類,野釣的時候一定要釣底。如何確保魚餌到底?一定要用重鉛才可以。使用手竿釣流水的話,最低也得用20克的鉛墜,拋竿建議50克以上的鉛墜,否則根本難以抗擊水流。

鉛墜最好使用通心墜,墜子下方栓兩枚魚鉤落底,可以提升作釣效率。

在釣具的選擇上,不管是手竿還是海竿,建議採用超硬竿,否則被水流隨便衝一下就已經成「大彎弓」了。

黃河的黃顙、鴿子魚、鯰魚都為肉食性,蚯蚓當然是最好的餌料,掛鈎的時候千萬不可將蚯蚓截斷或拍死,那樣就失去了誘魚的效果,釣獲大打折扣。最好的辦法就是用魚鉤掛住蚯蚓的頭部,任其長長的尾巴在外擺動,吸引魚的注意力。

△黃河牛尾魚

如果想野釣鯉魚,也可以使用麵食。但開餌的時候,需要將餌料的狀態調整得黏一些,餌料中可以直接加麵粉,以便增加附鉤性,避免被水流衝掉。不會開餌的釣友,可以選擇掛顆粒餌料,在夏季往往比較好使,鯉魚也喜歡吃。

黃河水情、魚情一天一個樣,前一天「爆護」的釣位,第二天可能一口也沒有。因此在黃河野釣,一定要多總結,多觀察魚的活動特點,揣測其習性,並根據水情、氣溫等因素選擇作釣時機,方能有所收穫。

△黃河鴿子魚

對於在黃河老「空軍」的釣友們,只要耐著性子,多嘗試幾次,應該就能夠摸住黃河的脾氣,慢慢地你就會愛上黃河。

看了以上幾點,釣友們對黃河釣魚有信心了嗎?

相關焦點

  • 這麼黃的黃河水中有魚嗎?看到釣友的漁獲不淡定了
    △去年釣到的牛尾巴魚驅車30分鐘,到達黃河邊的時候,發現前去浮橋的路已被堵死。原來黃河又漲水了,為了安全,連浮橋都被拆除了,這下車過不去了。△泥漿似的黃河水不過,編者看了泥漿似的黃河水,直接表示懷疑:「這麼黃的水,能有魚?」
  • 釣到「魚窩子」了!鄭州釣友黃河灘釣獲數十條牛尾巴魚
    國慶假期,雖然黃河中下遊的氣溫有些低,但釣魚人絲毫沒有受到天氣的影響,還是一如既往的多。10月6日下午,黃河鄭州馬渡段,一釣友在黃河野釣時,偶遇「黃軍窩」,一下午竟然釣獲數十條牛尾巴魚,也算是打破了近段時間的紀錄。 所謂「黃軍」,就是釣友們對黃河牛尾巴魚、黃辣丁的統稱。
  • 黃河鯰吃人?釣獲罕見黃河巨鯰,一條魚攪渾一河水,網友:不能吃
    黃河無大魚?不少黃河邊釣魚的朋友,經常感嘆黃河無魚可釣,大魚更是少見。不過,釣不到不代表沒有。近日,河南一位釣魚愛好者劉先生,在黃河裡意外釣獲一條幾十斤的巨型鯰魚!一條魚攪渾一河水這種級別的黃河鯰魚,看看有多兇殘,水中翻騰,這個河岸附近渾黃一片。
  • 黃河釣到身披「黃金甲」的魚,我們叫它戈雅,你們家鄉叫什麼
    這種野生魚學名黃辣丁,記得小時候很愛捉魚,經常被這種魚扎傷,因為它身上有很鋒利的尖刺,那時候不知道這魚能吃,捉到也是直接摔死,而且這種魚隨處可見,不過現在倒是很少遇到了,沒想到前幾天去黃河野釣,意外釣到幾條黃辣丁,可把我高興壞了!
  • 貴陽釣魚人釣到「半斤馬口魚」,馬口魚真能長這麼大?
    據稱,這是貴州貴陽一位釣魚人,在城郊深山裡的一處水庫下的閘口釣獲的。這條馬口魚體型「粗壯」仿佛像是一條小草魚,一出水就把這位釣魚人給驚得不行……體長三四十公分,可能有半斤重,馬口魚真能長這麼大?(在貴州、廣西的山區,一些清澈的溪流山澗裡,馬口魚很多,但這些馬口魚的個頭都相對有限)事實上,普通釣魚愛好者平常釣獲的馬口魚,都在10公分左右,15公分以上的,就是比較少見的「大馬口魚」了。而這種幾十公分馬口魚,估計許多人別說釣到,可能連聽說都沒聽說過!
  • 黃河水位下降,釣魚人探釣黃河灘,泥漿水中藏著不少「野貨」
    「這個季節黃河的魚需要儲備能量,急流中不易藏魚,還是緩流相對更好一些!」,說起黃河的野釣經驗,釣友老張有些興奮:「已經有兩個多月沒來黃河探釣了,希望這次能有收穫。」果不其然,首先上鉤的還是黃河的黃辣丁。黃河中的黃辣丁,身材修長,滿身金黃色,漂亮極了。在這個季節,黃辣丁仍舊是黃河中的常客,第一尾魚上鉤後,陸陸續續又釣了10多尾體型類似的黃辣丁。 「黃辣丁」又見面了!這泥漿似的黃河水中,竟藏著不少「野貨」!
  • 探釣黃河「牛尾巴」魚,釣位卻被衝垮!河道北移了數十米
    由於生長環境的因素,黃河中的牛尾巴魚體色純正,沒有一絲雜色,就像身披一層「黃金甲」,這也是釣友們喜愛它的原因之一。牛尾巴魚一般都藏在黃河的深水區,比如大壩頭、橋墩下,水越深越容易藏大貨。本周看到有釣友發布黃河野釣的「漁獲」,黃燦燦的牛尾巴魚瞬間勾起了筆者釣魚的興致。去黃河深水區探釣一把「牛尾巴魚」吧!
  • 黃河水野釣,釣獲「赤眼鱒」名貴魚,與魚鬥智鬥勇釣一種情懷
    黃河水野釣,釣獲「赤眼鱒」名貴魚,與魚鬥智鬥勇釣一種情懷,黃河那邊,悠然自得的享受著大自然的眷顧和恩賜,敢於獨釣的人必定不光為了魚,釣一種情懷!你看的沒錯,雖然我特別喜歡臺釣,特別樂意與魚鬥智鬥勇。特別喜歡和狡猾的魚博弈。
  • 梭鱸魚現身黃河,多名釣魚人釣獲,會破壞黃河生態嗎?
    然而近日,有多人在黃河裡發現一種頭小、嘴尖、眼大的「怪魚」,疑似兇猛外來物種,引起不少人的擔憂……「釣了兩條,一大一小……鱖魚不像鱖魚,鱸魚不像鱸魚,嘴巴又尖眼睛又大,非常兇,嘴裡有尖牙,這個太罕見了」山西一位釣魚人郭先生在網上發帖,展示出兩條從黃河裡釣到的「怪魚」。
  • 寒露後,黃河魚情如何?釣友帶來探報:黃辣丁接連上鉤
    根據筆者推斷,天冷之後,趨溫的本性迫使大部分魚類魚都遊往水位較深的地方了。因此,本次打算改變作釣策略,選擇深水區下杆,希望能有好的收穫。黃河水位較深的區域,只有大壩附近了。這些地方經過水流的常年衝刷,有的地方水深達到四五米,應該魚類理想的藏身之處。筆者和釣友來到黃河大橋附近的一處大壩附近,選好位置開釣。
  • 黃河邊釣到的魚,一條清晰的彩虹痕跡,叫做「虹鱒魚」
    黃河邊釣魚,如同買彩票一般,誘餌拋下就等中彩,但享受著溫暖的陽光,欣賞美景的機遇較多。黃河邊如同迷幻劑一般讓垂釣者如痴如醉、留戀忘返。
  • 釣友在黃河釣到一尾「怪泥鰍」,老漁民都沒見過,究竟是什麼魚?
    國慶長假第五天,鄭州釣友前往黃河釣魚,卻釣上一尾怪怪的「泥鰍」,吻部朝下,背部布滿深褐色的花紋。從遠處看,和普通的泥鰍長得非常相似。但通過仔細對比,發現這條怪魚的尾部、嘴巴、以及體色,和上面的普通泥鰍都有很大的差異。
  • 黃河牛尾巴魚來了,追著黃辣丁一直咬!很難馴服
    牛尾巴魚在黃河中下遊地區,這兩種魚數量較多,每年6-10月份都是垂釣的好季節,串鉤掛上蚯蚓,拋到黃河壩頭的深水區,這些「黃軍」便會排隊咬鉤,有時候一天可以釣到數十條。在上周末去黃河野釣的時候,釣到不少黃辣丁,這種牛尾巴魚的近親,應該它們之間會更好相處一些,於是就帶回家放入了魚缸中,準備讓它們做個伴。見到有新夥伴到來,這條牛尾巴魚頓時活躍起來,圍著這幾條小黃辣丁開始四處亂轉。看到這一幕,筆者懸著的心也算放了下來,有了這個「親戚」作伴,魚缸裡也顯得有些熱鬧,這條餵養了許久的牛尾巴魚,也不再顯得「寂寞」。
  • 黃河一種「嘴巴朝下」的魚,常被誤認為是鴿子魚,認識嗎
    不過,從1月份到現在,已經有一陣子不能出去釣魚了。不能釣魚的日子,總感覺有些乏味和無趣,但為了不給社會添亂,也只能在家裡窩著,期盼著這種日子儘快結束。既然不能去釣魚,那就來說一說黃河裡的魚吧。在黃河裡釣了這麼多年魚,筆者對各種魚的習性也算都有一些研究。
  • 明白這五種道理,就不怕在黃河釣不到魚!值得收藏!
    黃河河道有不少回水灣、攔河壩以及亂石較多的坑和坎,這些地方都是魚兒藏匿的最佳場所。根據老韓多年的野釣經驗,在黃河壩頭的亂石堆作釣,選擇4-5米的深水區,釣到的往往是個體較大的黃顙魚、牛尾巴、鯰魚、鯉魚等魚種。而在水流較緩的回水灣,上鉤赤眼鱒、花妞的機率較大。有時在一個釣位若一個小時無魚開口,應果斷更換釣位,選擇人找魚的方式,往往能獲得喜人的漁獲。
  • 黃河大幅落水,收穫「黃辣丁」的季節來了
    黃河漲水期間,水流太急,從上遊衝刷下來的雜物往往會纏繞魚鉤、線組,因此很難施釣。當河水流量降低到1000立方米每秒之下時,流速變緩,魚類也相對集中,這個時候才是野釣的最佳時機。△黃河落水後大量河灘露出水面不過,今年由於調沙持續時間較長,這個野釣的季節相比往年來得要晚了一些!但好歹還是來了,這個季節,黃河的主要對象魚便是「黃辣丁」!
  • 這魚能吃?礦坑裡釣起大鯽魚,黃得發亮,網友:吃硫酸銅長大
    果然,沒過多久,就傳來有魚咬鉤的信號,這位釣魚人驚喜提竿,真釣起一尾魚來——一條全身金燦燦的「半斤大鯽魚」。 這種礦坑裡竟真有魚?這些魚是哪來的? 接連從一二十米深的水底,釣上幾條魚來,幾乎都是將近半斤的大鯽魚——且這些鯽魚全身金黃,看起來野性十足,非常的亮眼。
  • 二十斤重的活餌魚真能釣到兩百斤的石斑嗎?不,還有五百斤的鯊魚
    二十斤重的活餌魚真能釣到兩百斤的石斑嗎?不,還有五百斤的鯊魚在釣魚人的世界中,古往今來都是小餌釣小魚,大餌釣大魚,就像是掛一條紅蟲永遠也釣不到幾十斤的大魚,因為還沒到水底就已經被雜魚給吃沒了,當然如果掛一個大顆粒也是永遠釣不上小雜魚正所以有這種因果關係,在釣魚人的潛意識中就已經把小餌釣小魚,大餌釣大魚牢牢的印在了心中,正所謂那句話:「大魚吃小魚,
  • 日本網友無意間釣到五彩怪魚,真不是塑料玩具?
    陪你邊玩邊學,每天漲點新知識 2020的魔幻,不僅僅體現在各種災害和奇葩新聞上,就連釣個魚都變得不尋常了起來。 最近,一位日本網友@宮城梓,就在社交媒體上曬出自己無意間釣上來的戰利品:
  • 野釣黃河「牛尾巴」魚的好日子來了!
    釣魚人的等待,就是為了黃河的「牛尾巴」魚!「牛尾巴」魚,算是鱨科的一種,此種魚身體細長,吻部較小,尾巴頗似一條牛尾,故得名。很多釣魚人會將其和「黃辣丁」混為一談,這其實是不正確的。牛尾巴魚和黃辣丁之間最明顯的區別就在於尾部形狀的不同,黃辣丁的尾巴和「牛尾巴」魚相比起來,明顯是短了很多,屬於「剪刀尾」。黃河的牛尾巴魚,食性異常兇猛。它們的食物就是河底的小雜魚、軟體動物,飢餓的時候也會吞食植物的根莖。筆者此前也曾在家裡的魚缸中放養過這種魚,結果缸裡的小魚全部遭殃,被它逐一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