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牛尾巴魚來了,追著黃辣丁一直咬!很難馴服

2020-12-11 釣魚七天樂

「黃軍」是釣友們對牛尾巴魚、黃辣丁的統稱,因為它們渾身赤黃,如果種群數量足夠多,咬鉤的時候往往也是一撥接一撥,讓人應接不暇。這兩種魚特別貪食,如果遇到可以吃的東西,往往會窮追不捨,一口吞下,有種「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

黃辣丁

黃辣丁和牛尾巴魚都屬於鯰形目、鱨科魚類,也算是近親了。所以它們不光是外形上很相似,連生活習性也基本一樣,一般人是傻傻分不清楚。但它們二者之間一個明顯的區別,就是牛尾巴魚的尾巴細長,尾部的形狀有些圓滑,而黃辣丁的尾巴和身體之間分隔不是特別明顯,且尾巴形狀屬於典型的「燕尾」。

牛尾巴魚

在黃河中下遊地區,這兩種魚數量較多,每年6-10月份都是垂釣的好季節,串鉤掛上蚯蚓,拋到黃河壩頭的深水區,這些「黃軍」便會排隊咬鉤,有時候一天可以釣到數十條。在黃河魚類被電工、網工「清剿」差不多的情況下,這兩種喜歡生活在深水區的底棲型魚類,好像並未受到影響,這不得不算是一件幸事。

黃辣丁
牛尾巴魚

為了更好地了解這種魚的習性,筆者家中的魚缸裡也養了一條牛尾巴魚。但不得不說的是,作為一名黃河野釣者,對於養魚這件事還是非常不專業。魚缸中的魚都被養死的差不多了,最後只剩下幾條草鯽魚。但自從這條牛尾巴魚遷入魚缸之後,情況就更加糟糕了,幾條草鯽魚、以及為了清理魚缸放養的泥鰍,前段時間都被這條牛尾巴魚給欺負的夠嗆,有幾條也被活活咬死。沒辦法,只能將其餘的魚趕緊放生,僅留一條牛尾巴魚孤零零地躺在魚缸裡。

躲在魚缸底部的牛尾巴魚

沒有了其它魚作伴,這條牛尾巴魚顯得有些孤寂,一整天一動不動地躲在魚缸底部。想給它找幾個小夥伴,又怕它們之間難以相處,無奈只好作罷。在上周末去黃河野釣的時候,釣到不少黃辣丁,這種牛尾巴魚的近親,應該它們之間會更好相處一些,於是就帶回家放入了魚缸中,準備讓它們做個伴。

見到有新夥伴到來,這條牛尾巴魚頓時活躍起來,圍著這幾條小黃辣丁開始四處亂轉。看到這一幕,筆者懸著的心也算放了下來,有了這個「親戚」作伴,魚缸裡也顯得有些熱鬧,這條餵養了許久的牛尾巴魚,也不再顯得「寂寞」。

這條魚也被牛尾巴給咬傷

不過,這一切寧靜很快就被打破了!這條黃河裡的牛尾巴魚,開始變得不安分起來,一直追著小小的黃辣丁,開始「親密」互動。黃辣丁則一直躲著,好像很不情願。第二天下班回來,眼前的一幕讓人驚呆了,只見這幾條黃辣丁有氣無力地浮在水面上,身體上出現多處傷痕。體色也由之前的黃色變成灰白色,有幾條已奄奄一息,看來這又是牛尾巴的傑作!

黃辣丁被咬傷
被牛尾巴魚咬傷的黃辣丁

看似呆萌的牛尾巴魚,竟然同類相殘,追著黃辣丁一直咬!真是很難馴服。鯰形目的魚類是不是都有類似的習性?作為一名釣魚愛好者,在養魚這方面,顯然是有些外行。這條連續傷害了多條草鯽魚、黃辣丁的黃河牛尾巴魚,想給它找一個伴,估計也只能尋找比它體型相當或體型更大的魚類了。否則,只能讓難以馴服的它繼續孤零零地待在魚缸中。

牛尾巴魚

具體該讓誰來和它作伴呢?恐怕也只有鯰魚、黑魚能勝任這個角色了。本文編輯:黃河守望者。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釣到「魚窩子」了!鄭州釣友黃河灘釣獲數十條牛尾巴魚
    國慶假期,雖然黃河中下遊的氣溫有些低,但釣魚人絲毫沒有受到天氣的影響,還是一如既往的多。10月6日下午,黃河鄭州馬渡段,一釣友在黃河野釣時,偶遇「黃軍窩」,一下午竟然釣獲數十條牛尾巴魚,也算是打破了近段時間的紀錄。 所謂「黃軍」,就是釣友們對黃河牛尾巴魚、黃辣丁的統稱。
  • 黃河一碗水半碗沙,卻有很多牛尾巴魚!70歲釣翁:野釣竅門很簡單
    △黃河黃辣丁 -01-「黃軍」是釣友們對黃辣丁、牛尾巴魚的統稱,黃河中的這兩種小魚,體色更加純正,完全沒有野塘裡的那種黑褐色,這也許是環境的因素吧。
  • 黃河大幅落水,收穫「黃辣丁」的季節來了
    △黃河落水後大量河灘露出水面不過,今年由於調沙持續時間較長,這個野釣的季節相比往年來得要晚了一些!但好歹還是來了,這個季節,黃河的主要對象魚便是「黃辣丁」!黃辣丁學名黃顙,有的地方也稱「黃軍」、「黃鴨叫」、「昂刺」、「戈雅」。黃河中的黃辣丁,在這個季節數量最多。尤其是在調沙剛剛結束,河水仍舊渾濁的情況下,也只有黃辣丁肯開口覓食。
  • 野釣黃河「牛尾巴」魚的好日子來了!
    如果水溫偏低,技術再高的釣魚人也很難保證不「空軍」。因此,經驗老道的釣魚人一般在5月份之前都不會輕易前往黃河。他們會養精蓄銳,在5月下旬之後,才會慢慢出動。釣魚人的等待,就是為了黃河的「牛尾巴」魚!「牛尾巴」魚,算是鱨科的一種,此種魚身體細長,吻部較小,尾巴頗似一條牛尾,故得名。很多釣魚人會將其和「黃辣丁」混為一談,這其實是不正確的。牛尾巴魚和黃辣丁之間最明顯的區別就在於尾部形狀的不同,黃辣丁的尾巴和「牛尾巴」魚相比起來,明顯是短了很多,屬於「剪刀尾」。黃河的牛尾巴魚,食性異常兇猛。
  • 寒露後,黃河魚情如何?釣友帶來探報:黃辣丁接連上鉤
    應該是有魚在咬鉤,提竿後一尾漂亮的黃辣丁上鉤了!看來,黃辣丁仍舊是黃河的常客,在這個季節,開竿魚就能夠釣獲這麼漂亮的黃辣丁,算是一個好的兆頭。在黃河流水區作釣,浮漂無法站立,因此只能通過觀察竿稍的動作,來判斷是否有魚咬鉤。這就要求釣者能夠準確區分竿稍的抖動,到底是因為水流的衝擊而產生擺動,還是因為魚的拖拽而產生的抖動。
  • 這麼黃的黃河水中有魚嗎?看到釣友的漁獲不淡定了
    △去年釣到的牛尾巴魚驅車30分鐘,到達黃河邊的時候,發現前去浮橋的路已被堵死。原來黃河又漲水了,為了安全,連浮橋都被拆除了,這下車過不去了。去年那個爆護黃辣丁的地方,算是過不去了!」老魚說,準備再開闢一個新釣場。這對於經常「廝混」的黃河邊的釣魚人來說,簡直就不在話下。
  • 探釣黃河「牛尾巴」魚,釣位卻被衝垮!河道北移了數十米
    牛尾巴魚,對於釣友們來說,應該是比較熟悉了。這種屬於鱨科的無鱗魚,因其尾部極像一條長長的牛尾,故得名。黃河中的「牛尾巴」,和其它自然水域的牛尾巴魚相比,有一個明顯的區別,那就是身體的顏色更加「金黃」。由於生長環境的因素,黃河中的牛尾巴魚體色純正,沒有一絲雜色,就像身披一層「黃金甲」,這也是釣友們喜愛它的原因之一。牛尾巴魚一般都藏在黃河的深水區,比如大壩頭、橋墩下,水越深越容易藏大貨。本周看到有釣友發布黃河野釣的「漁獲」,黃燦燦的牛尾巴魚瞬間勾起了筆者釣魚的興致。去黃河深水區探釣一把「牛尾巴魚」吧!
  • 黃河水位下降,釣魚人探釣黃河灘,泥漿水中藏著不少「野貨」
    沒辦法,目標魚只能鎖定為黃河中的無鱗魚——牛尾巴、鯰魚和黃辣丁。「這個季節黃河的魚需要儲備能量,急流中不易藏魚,還是緩流相對更好一些!」,說起黃河的野釣經驗,釣友老張有些興奮:「已經有兩個多月沒來黃河探釣了,希望這次能有收穫。」
  • [供方]黑龍江牛尾巴魚批發價格,撫遠牛尾巴魚市場報價
    「牛尾巴魚」的體長最長時可到達1米多,魚兒越長體型越細小,故此有了「牛尾巴魚」這一獨特的名字,但它的正式學名叫「烏蘇里擬鱨」,是不是既繞口又很難讓人記住呀,所以大家更喜歡叫它牛尾巴魚。 相比於黃顙魚,牛尾巴魚對生長環境有著更為苛刻的要求,它們喜歡在那種更為純淨的水質中生活,常在岸邊有峭壁或巨石的地方活動,在國內少部分地方分布。
  • 江西上饒釣魚人,水庫釣起「一尺長」黃辣丁,網友:牛尾巴
    「黃辣丁真能長這麼大嗎?這怕不是條牛尾巴」...... ——牛尾巴是一種外形跟黃辣丁相似的魚種,但體型更大,極限體型可以長到60-70公分。 (黃辣丁和牛尾巴的對比) 不過,牛尾巴和黃辣丁仔細看的話,區別還是很大的
  • 用鴨腸垂釣了一整天,收穫了一條一斤多的牛尾巴魚,難得一見
    有不少釣友可能都分不清黃顙魚和牛尾巴魚的區別,其實只要將兩種魚稍微對比一下,就會發現兩種魚的差別還是很大的。所以在說正事之前,先給大家說說這麼分辨黃顙魚和牛尾巴魚,首先最直觀的就是,牛尾巴魚的身體明顯比較細長,而黃顙魚相對較短一些,身體也會粗壯一些。其次就是背鰭,黃顙魚的背鰭上有一根硬刺,刺到人會很痛,而牛尾巴魚沒有。
  • 小溪有一魚,人稱「黃辣丁」,好吃又好釣,吃起來味道
    導讀:小溪有一魚,人稱「黃辣丁」,好吃又好釣,吃起來味道香在農村,可能很多朋友都會去釣魚,特別是現在外出打工或者學習工作的農民朋友回家老家,免不了會釣魚消遣消遣,而農村多數為小溪,小溪有一魚,人稱「黃辣丁」,特別好釣
  • 夏天的美味,拔絲地瓜,軟燒黃辣丁,大家不妨一試
    夏天的美味,拔絲地瓜,軟燒黃辣丁,大家不妨一試我聽完後就跑到外面的黃河邊在岸邊看大人們摸魚了,我們家離黃河特別近,所以到了夏天到黃河邊上摸魚的人特別多,我們還經常的去黃河邊上釣魚,你們可能想不到,我們小時候用的漁具就是一根比較直的竹竿,在前面綁上一套2毛錢的魚線,在地裡用鐵楸挖點蚯蚓,蚯蚓這種動物喜歡生活在溼潤的土壤裡
  • 夜釣黃辣丁,懂得如何打窩引魚和釣法,才是釣黃辣丁的關鍵所在!
    肉質鮮嫩美味,一直受到很吃貨們的偏愛。黃辣丁屬於晚上活動的魚類,雖然白天也可以釣到它,但沒有晚上好釣,所以夜釣才是最好的選擇。夜釣,也被越來越多人接受,可以避開炎熱的天氣,而且夜深人靜時可以更好地享受釣魚的樂趣。黃辣丁作為淡水裡的比較好吃的魚類,經常被當作目標魚來垂釣,但想要釣多釣好,還是有一定的難度。要如何才能釣好它呢?
  • 大量鮰魚現身黃河!釣友:這是外來「入侵」物種
    近期受到上遊降雨影響,黃河下遊的水位較前段時間上漲了不少,水流量一直保持在1200立方米每秒之上。對於釣魚人來說,近期水情較為適宜,不緩不急,剛好適合拋竿。昨天一大早,就有釣友發來視頻,稱又有大量鮰魚現身黃河,早上兩個小時不到就釣了好幾條滿身帶斑點的鮰魚。
  • 黃河這麼「黃」,真能釣到魚嗎?
    黃河是我國僅次於長江的第二長河,孕育了華夏文明,當然也有著深厚的釣魚文化。說起釣魚,大多數釣友肯定會有一個很大的疑問,就是這麼黃的黃河水,能釣到魚嗎?如果你對此持懷疑態度的話,那肯定是大錯特錯了,就算黃河再「黃」,照樣有很多魚。但黃河相對於其它河流來說,想要有所釣獲,當然也不是一件易事。
  • 火鍋中的「勞斯萊斯」,獨樹一幟的黃辣丁火鍋
    有一種魚「黃辣丁」,聽起來有些奇怪,讀起來有些拗口,吃起來有點好吃~黃辣丁學名黃顙魚,在我國分布廣泛,通常喜歡聚群而居,所以才有了所謂「一溪春水泛黃頰,滿樹暄風叫畫眉」的美麗光影。這次主要講的是鮮出天際的「黃辣丁魚火鍋」,黃辣丁長得並沒有平常見的魚那麼「親切」,與眾不同的皮膚顏色看起來有點害怕,但是吃起來完全把它的長相拋到了腦後。吃火鍋當然要吃全辣鍋,來一場痛痛快快的體驗,全辣鍋裡飄著一層紅紅的辣椒,黃辣丁就藏在這鍋子彈頭辣椒熬製的鮮亮紅油裡。
  • 淺談如何垂釣黃辣丁
    說起黃辣丁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基本上都見過也釣過。小的時候河裡多的很,經常約上小夥伴一起去河裡「震魚」。就是搬起一個石頭去砸一個可能藏有魚的石頭。砸完後看水裡漂起一層層的粘液,就知道這石頭下面一定有黃辣丁了,這是關於我小時候的記憶,這種感覺再也回不來了。河水汙染的很嚴重。
  • 用40多塊1斤的河蝦,釣到了1斤多點的野生黃辣丁這值嗎?
    都知道黃辣丁用蚯蚓好釣,可前不久在漁具店聽說有人用河蝦來釣黃顙魚,效果還很不錯。特意找高手打聽清楚了用蝦子釣黃辣丁的具體釣法和相關事宜。想著哪天可以自己去試下!因為以前也釣過黃辣丁,對黃辣丁的習性也知道一點點。
  • 野釣黃辣丁,掌握這些方法,爆護將不再是夢。
    釣魚 首先要了解目標魚的進食高峰期,飲食習慣,棲息水層,咬鉤時漂相等。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黃辣丁生活習性,野釣黃辣丁的技巧。1黃辣丁黃辣丁也稱黃顙魚,因為其特有的叫聲,也稱它為黃嘎魚,黃辣丁因其肉質細膩鮮美,吃鉤動作大,比較容易釣,而且光大河流水庫都有分布,而且它沒有魚鱗,營養豐富,可以大大提高孕期媽媽產奶,熬湯味道一絕,很多釣魚愛好者都選擇黃顙魚進行垂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