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上饒釣魚人,水庫釣起「一尺長」黃辣丁,網友:牛尾巴

2020-12-11 騰訊網

最近不少水庫、大閘洩洪,也是衝出不少大魚,十幾斤的鯉魚、幾十斤的青魚、鰱鱅,相信都有人「撿」到不少。

不過,下面這條魚一公斤不到,卻讓人許多人直呼「魚王」,也是瞬間「走紅」當地釣魚愛好者的朋友圈!

江西上饒釣魚人水庫釣起罕見「巨型黃辣丁」,身長竟超一尺

「一尺長肯定有了,感覺有四十多公分,(這條黃辣丁)一兩斤可能都有,絕對老成精了」

當地網友@福清青 驚嘆說,這是當地一位老釣魚人在水庫裡用蚯蚓釣鯰魚時意外釣到的,就連承包水庫養殖的老闆,都沒想到水庫裡竟有如此大的黃辣丁!

因此,這條「超級黃辣丁魚王」,也是迅速在當地釣魚愛好者的朋友圈中刷屏,有人震驚有人驚訝,甚至有人質疑「黃辣丁真能長這麼大嗎?這怕不是條牛尾巴」......

——牛尾巴是一種外形跟黃辣丁相似的魚種,但體型更大,極限體型可以長到60-70公分。

(黃辣丁和牛尾巴的對比)

不過,牛尾巴和黃辣丁仔細看的話,區別還是很大的。

上面這位釣魚人釣獲的,確實是一條非常少見的「巨型黃辣丁」。

黃辣丁真的能長這麼的嗎?

黃辣丁即黃顙魚,屬於鯰形目、鱨科下的黃顙魚屬,可以說是最常見的江河野生魚之一。

因此,只要是個釣魚愛好者,就釣過這種魚,都對它不陌生——但很顯然,這麼大的黃辣丁,許多人別說釣到過,可能連聽都沒聽說過!

(在垂釣的過程中常見的黃辣丁個體)

野生的黃辣丁一般在10-15公分左右,而養殖(魚塘、水庫)的黃辣丁,因為食物更充足,往往體型更大。

比如在魚市、超市裡,20公分、半斤以上的黃辣丁,就時常能見到。

不過,野生魚的生長速度,大都是逐年下降的,因此,長到20公分左右,體型增長的速度就極慢了,長到一尺多長,可能需要十年以上的時間......

「一尺多長的黃辣丁」是什麼概念?

在長江君看來,類比我國其他淡水魚的話,相當於50斤的野生鯉魚、80斤鰱鱅,或者120以上的青魚......

一條魚要長到這麼大,不僅需要良好的生存環境,還需要極好的運氣。

因此可見這條「黃辣丁魚王」有多珍稀了......

不過有些可惜的是,因為黃辣丁本身就是肉質新嫩鮮美的上佳食材,加上可能這麼大的「魚王」更是令人「食指大動」,因此這條「魚王黃辣丁」當天晚上就被做成美食了....

也有不少網友也是覺得惋惜,認為一條黃辣丁能長這麼大太不容易,應該放生了,任其繼續在水庫裡繁衍生息,生態保育的價值也是不小。

老司機們,你們見過這麼大的黃辣丁嗎?如果是你釣起來的,或選擇放生嗎?

(助力生態,轉發、關注、隨手點個讚都是支持,也歡迎後臺私信我們爆料、吐槽)

相關焦點

  • 被人戲稱「黃辣丁黨」,是喜還是憂?2點原因道出了釣魚人的現狀
    最近幾天迷上了釣黃辣丁,也就是常說的黃顙魚,黃骨魚,我們當地稱作嘎亞魚,不同叫法都是同一種魚罷了。由於天天出釣,每次都選在同一個位置,周邊的釣友一回生兩回熟,就發現我怎麼專門釣黃辣丁,並將我戲稱做「嘎牙黨」,「黃辣丁黨」。
  • 夜釣黃辣丁,懂得如何打窩引魚和釣法,才是釣黃辣丁的關鍵所在!
    黃辣丁屬於晚上活動的魚類,雖然白天也可以釣到它,但沒有晚上好釣,所以夜釣才是最好的選擇。夜釣,也被越來越多人接受,可以避開炎熱的天氣,而且夜深人靜時可以更好地享受釣魚的樂趣。黃辣丁作為淡水裡的比較好吃的魚類,經常被當作目標魚來垂釣,但想要釣多釣好,還是有一定的難度。要如何才能釣好它呢?以我的實際經驗,主要從以下幾點詳細論述分享。
  • 湖南釣魚人湘江釣起半米長的「鯽魚王」,要成精了嗎?
    然而近日,一位湖南釣魚愛好者,卻在湘江流域,釣起一條40多公分「巨型鯽魚」,許多人驚呼「要成精了」......湘江灘涂,釣起罕見「巨型鯽魚」「用蚯蚓釣起來的,力氣不是太大,跟兩三斤的鯉魚差不多,因為我竿子和線組都小,所以搞了十幾分鐘才搞起來。」
  • 嘉陵江亂石堆,爆釣特有「平嘴黃辣丁」,收穫滿滿一盆野生黃辣丁
    嘉陵江亂石堆,爆釣特有「平嘴黃辣丁」,收穫滿滿一盆野生黃辣丁,作為一名年輕野釣的愛好者,算江釣時間以有數年之久,目前主要推崇深山溪釣,但是江釣對於我來說真的太過於簡易的操作了,吹個牛,哈哈,作為今年成為孩子他爸的職位,很是激動,表達方式就是釣魚了,當然嘉陵江和長江,常見又營養的魚類野生黃辣丁算不錯的
  • 野釣黃河「牛尾巴」魚的好日子來了!
    如果水溫偏低,技術再高的釣魚人也很難保證不「空軍」。因此,經驗老道的釣魚人一般在5月份之前都不會輕易前往黃河。他們會養精蓄銳,在5月下旬之後,才會慢慢出動。釣魚人的等待,就是為了黃河的「牛尾巴」魚!「牛尾巴」魚,算是鱨科的一種,此種魚身體細長,吻部較小,尾巴頗似一條牛尾,故得名。很多釣魚人會將其和「黃辣丁」混為一談,這其實是不正確的。牛尾巴魚和黃辣丁之間最明顯的區別就在於尾部形狀的不同,黃辣丁的尾巴和「牛尾巴」魚相比起來,明顯是短了很多,屬於「剪刀尾」。黃河的牛尾巴魚,食性異常兇猛。
  • 礦坑裡釣起大鯽魚,黃得發亮,網友:吃硫酸銅長大
    果然,沒過多久,就傳來有魚咬鉤的信號,這位釣魚人驚喜提竿,真釣起一尾魚來——一條全身金燦燦的「半斤大鯽魚」。 這種礦坑裡竟真有魚?這些魚是哪來的? 確實存在這些可能——以前我們在江西上饒一處山區,就曾見過類似的礦坑,當地據說在生產隊時期,曾經投放過許多魚苗,可惜之後因為水實在太深,魚群都躲在水底,無法捕撈...
  • 釣鯽魚卻意外釣起罕見「老鱖魚」,這位上饒釣友運氣令人羨慕
    經驗豐富釣魚愛好者都知道,冬季的魚難釣,尤其是近期繼續降溫,野釣釣上魚的概率很小,這種天氣下,相信只有少數痴迷垂釣的朋友才會外出釣魚。然而,江西上饒一位釣魚愛好者,竟在城郊一條普通的小河裡釣起一尾極為罕見的「老鱖魚」,可能有近10斤,在當地非常罕見……野生鱖魚數量稀少,且作為一種肉食魚生長緩慢,一般常見個頭在半斤到一兩斤左右。
  • 鯽魚能長10斤重?江蘇釣友水庫釣到「鯽魚王」,網友:工程鯽!
    要想釣到大鯽魚,除誘魚的酒米和資源還要有運氣,尤其是釣1斤以上或者更大的鯽魚,這種都是可遇而不可求,不過江蘇就有這麼一位幸運的釣友。(筆者釣獲的小鯽魚)一、江蘇釣友人水庫釣到「鯽魚王」,一條鯽魚10重。
  • 晚春作釣鯰魚、黃辣丁,掌握這6個作釣技巧,哪樣釣獲都不少
    因其價格倍增,導致捕撈過度,現在也變得越來越少,作釣時也變的困難起來!時值晚春季節,正是黃辣丁和鯰魚覓食的第一個高峰季節!經過一冬的蟄伏,它們也開始遊向近岸,開始覓食補充體能!這時作釣黃辣丁和鯰魚,將會有一個意想不到的釣獲!不過雖說黃辣丁和鯰魚晚春比較好釣,但因數量減少,作釣時還需一定技巧。
  • 長江一帶的豆腐江釣黃辣丁技巧,中的魚兒鮮嫩無比!
    黃辣丁(黃顙魚)不僅在夏天很好釣,在秋季的垂釣效果也不低,甚至在天氣較涼爽的金秋時節,黃顙魚的吃口會更加兇猛,這是魚兒補充蛋白質增加體力的緣故。但秋季大多數魚在此時機的吃口都很好,今天就分享下長江一帶用豆腐江釣黃顙魚的幾個技巧,把握好了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 蚯蚓守釣鰱鱅,釣獲一條5斤的長江鰱鱅魚,還釣獲長江野生黃辣丁
    隨著國家下令長江十年禁捕,對魚類的大力保護,相信這樣的政策會越來越多,魚類資源得到保護,這是我們釣魚人的美好。春天的芽兒,充滿希望,我們期待它開花結果。釣魚人,當你買了第一支魚竿,就如同枝條長出了新芽,芽兒長出後需要根去支援,你的新的興趣,新的愛好長出,需要你用心,用時間,用財力去呵護它,栽培它,終會開花結果,回報你乾淨的收穫,鮮美的魚湯,讓人流口水的魚煲等等。釣魚在戶外,空氣好,不斷地拋竿收線,鍛鍊身體,但中午往往吃得隨便,也會影響身體。釣魚後認識的人越來越多,朋友也越來越多。
  • 釣到「魚窩子」了!鄭州釣友黃河灘釣獲數十條牛尾巴魚
    這對釣魚人來說,也算是一個好的消息。 國慶假期,雖然黃河中下遊的氣溫有些低,但釣魚人絲毫沒有受到天氣的影響,還是一如既往的多。10月6日下午,黃河鄭州馬渡段,一釣友在黃河野釣時,偶遇「黃軍窩」,一下午竟然釣獲數十條牛尾巴魚,也算是打破了近段時間的紀錄。 所謂「黃軍」,就是釣友們對黃河牛尾巴魚、黃辣丁的統稱。
  • 釣到一群黃辣丁,個個一斤重,黃辣丁能長這麼大?網友:這是鮰魚
    黃辣丁,是中國江河裡分布最廣泛的淡水魚之一,各地黃辣丁體型有些微差異,名字也各不相同:黃骨魚、昂刺魚、黃鴨叫...不過,黃辣丁這種野魚,釣過的人就知道,一般常年個體,在手掌大小,最大很少超過1斤的。然而,有位老兄卻表示,出去釣魚,碰到一群黃辣丁,全是一斤~兩斤的樣子!黃辣丁能長這麼大?
  • 摸到了這些釣黃辣丁的門檻,從此鮮美的魚湯不打烊!
    黃顙魚比較常見的叫法有:昂刺、黃辣丁、黃鴨叫等等,其實都是黃顙魚,只是叫法不同而已。不過還有一種和黃辣丁長得比較像的魚,叫牛尾巴,雖然長得像,但並不是黃顙魚。黃顙魚在南方地區的各個水域,都是比較常見的,也是不少釣友喜歡垂釣的魚種,黃顙魚越來越受人們的歡迎了。
  • 釣友帶來探報:黃辣丁接連上鉤
    花園口水流量一直在2600-2800立方米徘徊,水位沒有大起大落,對釣魚人來說,算得上寒露之後,釣魚的好天氣。由於前段時間氣溫變化幅度較大,前去黃河野釣的釣友們漁獲都不算太好,十多個釣友僅有一兩個下魚護。近日在水溫、氣溫都較為適宜的情況下,黃河的魚情如何?相信是不少黃河釣魚人比較關心的一個問題。
  • 想釣黃辣丁跟鯰魚,這3個細節不容忽視,高手跟你拉開差距的關鍵
    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對於我們釣魚人來說,垂釣本身就是在跟魚兒們鬥智鬥勇,當我們對目標魚有所了解時,自然更容易成功地將它們釣獲上岸。最近有粉絲問小編,這黃辣丁跟鯰魚怎麼釣才能釣得多,其實黃辣丁跟鯰魚在一些習性上是很相近的,但在垂釣它們的時候,一些細節問題還是值得我們去注意的,這也是釣魚高手能跟你拉開差距的問題所在。
  • 釣黃辣丁並不難,掌握好三個時機,四種釣法,一項注意,魚獲豐收
    黃辣丁本來就是四川那邊的叫法,它的皮色蠟黃蠟黃的,背上的刺和兩邊的鰭張開來就像個「丁」字,比起昂刺魚來,我更喜歡這個名字。記得小時候的嘉陵江兩岸水系發達,有很多小河,下大雨的時候,小河裡的魚常常能順雨水遊到岸上,那時小河裡都是魚的天堂。
  • 探釣黃河「牛尾巴」魚,釣位卻被衝垮!河道北移了數十米
    這種屬於鱨科的無鱗魚,因其尾部極像一條長長的牛尾,故得名。黃河中的「牛尾巴」,和其它自然水域的牛尾巴魚相比,有一個明顯的區別,那就是身體的顏色更加「金黃」。由於生長環境的因素,黃河中的牛尾巴魚體色純正,沒有一絲雜色,就像身披一層「黃金甲」,這也是釣友們喜愛它的原因之一。
  • 被「忽視」的長江石扁頭,偶爾有人釣起,卻被錯當成黃顙魚
    這條魚有將近40公分,是這位釣魚人在長江一條支流夜釣時釣起來的,他一開始以為這是條少見的「大黃辣丁」,然而仔細觀看,卻發現這條魚模樣奇怪,竟是從未見過的品種。長江裡的保護魚種如今可是很多,這位釣魚人也是擔心是保護動物,因此詢問長江君,這是條什麼怪魚?
  • 新安江裡衝出「白蛇魚」,似蛇似鱔,桐廬釣魚人連續兩天釣起
    比如最近新安江水庫(即千島湖)洩洪,下遊江河裡,不少人就發現一種奇怪的「白蛇魚」出沒......浙江桐廬市民,河裡連續釣起兩條「怪魚」浙江桐廬的市民劉先生,是一名擁有多年釣齡的垂釣愛好者,即使近日暴雨、洪水來襲,他也常去河邊垂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