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小溪有一魚,人稱「黃辣丁」,好吃又好釣,吃起來味道香
在農村,可能很多朋友都會去釣魚,特別是現在外出打工或者學習工作的農民朋友回家老家,免不了會釣魚消遣消遣,而農村多數為小溪,小溪有一魚,人稱「黃辣丁」,特別好釣。
第一次釣到黃辣丁的朋友,可能會不知所措,這種魚釣上來之後,會把背上的魚鰭立起來,把魚鰓下的魚鰭橫起來,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仿佛宣示:你能奈我何?
野外釣魚,最頭痛的不是釣不到黃辣丁,而是釣起來之後怎麼辦?
黃辣丁的魚鰭硬起來,頭部成為三角形的保護區,它的魚鰭尖上有毒,而且特別鋒利,不小心被刺到之後疼痛難忍。
小編給大家的建議是,釣這魚,最好不要穿拖鞋或者赤腳,小編第一次釣到這魚,也是左右不得其法,最好還是被它給蟄了,後來我就用腳踩著它,然後慢慢取魚,反正它不容易死掉,釣鉤被它吞得太深,那就找木棍把釣鉤向下頂,脫離魚肉之後,再往外取,總之,特別麻煩。
黃辣丁的被釣起來以後,由於應激反應,體表會分泌黏液,使得它更不好取下釣鉤了,資深的農民會特意多帶釣鉤,釣到黃辣丁之後直接剪斷魚線,把魚丟桶裡,重新上魚鉤,繼續垂釣,這樣會節約很多時間。
黃辣丁不好抓,不小心還會被它蟄傷,即便固定住了它,也不好取魚鉤,因為它會一口吞很深。但黃辣丁特別好釣,只要咬鉤,就一定會中魚,一釣一個準兒。
黃辣丁餌料參考:
黃辣丁是肉食性魚類,農村垂釣,往外選用蚯蚓,或者麵包蟲,需要在水有點兒渾濁的時候進行垂釣,效果會更好,清水淺水區很難釣到它。
除此以外,動物的內臟,比如雞鴨鵝的肝臟也是不錯的選擇,當然也有農民使用鴨腸或者雞腸子去掉黃辣丁,儘量把餌料弄得腥味濃一點,效果更好,當然,用河蝦是最好的,但河蝦釣到的就不一定是黃辣丁了,因為河蝦什麼魚都特別喜歡吃。
黃辣丁的分布:
黃辣丁在我國的大江南北都有,分布十分廣泛,在貴州、四川、廣東、廣西、雲南、福建、黑龍江、吉林、遼寧、湖南、湖北、河南、河北等等省份都有分布,只是各個地方的叫法不同,黃辣丁的叫法非常之多,列舉一些,方便大家認識:黃辣丁本名黃顙魚,又名岔尾黃顙魚、黃伢魚、黃骨頭、角角魚、黃蠟丁、江黃顙魚、黃鴨叫、黃顙古、昂刺、刺棍子、黃昂子、黃蜂魚、嘎鴨魚、黃頰魚等,名稱實在太多,不一一列舉了。
黃辣丁的價值
黃辣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磷,鉀,鈣,鈉,鎂等物質,還有尼克酸,碳水化合物,鉀等等,營養價值十分豐富,味道也很香。
黃辣丁怎麼吃?
1、黃辣丁煮豆腐
需要黃顙魚刨開清洗乾淨,準備姜蔥蒜等佐料,爆炒佐料至金黃,適當翻炒黃辣丁,加水和豆腐煮,味道很香,豆腐很嫩,黃辣丁魚肉也很嫩,湯非常香。
2、紅燒黃辣丁
將黃辣丁備好,爆炒佐料(姜蔥蒜,辣椒,小米辣,花椒等)至金黃,然後翻炒一下黃辣丁,加水煮,根據口味,辣椒多少自己決定,味道也非常好吃。
3、水煮黃辣丁
少油燒熱加水,把水燒開,放入清理乾淨的黃辣丁,出鍋時候適當丟一點兒蔥花,食鹽,完全吃黃辣丁原生態的味道,這是本地民間吃法,完全脫離了佐料的範疇,也是最原生態的吃法,味道也很好,肉質細嫩不腥。
可千萬別學小編,第一次釣到黃顙魚,手忙腳亂還被蟄,帶回家直接油炸,被嘲笑暴殄天物,不過,味道確實也很香。說實話,很久沒有吃到油炸野生黃顙魚了,怪想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