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是當之無愧的火鍋之都。
自古巴渝人民「尚滋味」「好辛香」,兩江交匯的朝天門,回民屠宰牲口只取肉、骨、皮,而將牛內臟棄之不用,碼頭船工、縴夫將其撿回, 加入辣椒、花椒、姜、蒜、鹽等辛辣之物,煮而食之,一來飽腹,二來驅寒、祛溼。久而久之,形成了獨一無二的重慶火鍋。
作為重慶「十大文化符號」之首,同時也是地域特色和城市名片,重慶一直在致力於把火鍋發揚光大。夜幕下的重慶,整座城市大街小巷飄揚著火鍋的香氣,成為這座城市最自豪、最獨特的人間煙火。
秉承弘揚火鍋文化,在政府、企業、行業的多方參與下,重慶策劃舉辦了獨特的中國(重慶)火鍋美食文化節。到今年,已經是第十二屆。這屆火鍋節的一大活動,就是舉辦2020中國火鍋影響力盛典,評選出「2020中國火鍋影響力品牌TOP100」。
這屆評選盛典,由中國飯店協會和美團從全國火鍋品牌中綜合評選。評選的標準,綜合了消費大數據、經營規模、全網好評率、經營效益、社會責任、品牌形象、行業影響力等。
這樣的一份榜單,對於火鍋之都重慶來說,既實至名歸,又不免平生幾分尷尬。實至名歸,在於重慶火鍋品牌上榜的數量,上榜的100家火鍋品牌來自全國近20個省份,重慶上榜了23家,當之無愧的上榜品牌數量第一。這些上榜品牌,幾乎囊括了重慶比較知名的一些連鎖火鍋企業企業品牌,包括:劉一手火鍋、德莊火鍋、庖丁家鮮牛肉火鍋、秦媽火鍋、朝天門火鍋、魯西肥牛、小天鵝火鍋、九宮格火鍋、珮姐老火鍋、渝味曉宇火鍋等。
不過,讓人尷尬的是,最具影響力品牌前三強,居然沒有一家重慶火鍋!!發源於四川的海底撈佔據了榜首,來自北京的呷哺呷哺排在了第二,成都的小龍坎火鍋排在了第三。重慶的劉一手和德莊分別排在了第四、第五,無緣前三強。
對於重慶來說,這有幾分難以接受。相信出席頒獎盛典的重慶市商務委,包括重慶火鍋協會會長、小天鵝火鍋的創始人也不免幾分尷尬。
不過,尷尬歸尷尬,別人的影響力也是實打實的。比如海底撈,它的影響力,體現在營收,體現在成長性。2019年,海底撈實現收入265.56億元,同比增長了56.5%,淨利潤23.47億元,同比增長42.3%。2019年底全球門店達到了768家,僅僅當年就新開了308家!在火鍋的大本營重慶,海底撈登陸一年多,就在重慶來福士、時代天街、萬象城、源著天街等商圈開出了多家店面。
比如名字拗口的呷哺呷哺,重慶人並不熟悉,但這也絲毫不影響它的品牌影響力。2019年,這家公司實現營收60.3億元,同比增長27.4%,淨利潤接近3億元。2019年全年新開了243家餐廳,累計已有1022家餐廳。
成都的小龍坎,很多人會把它誤認為重慶品牌,因為重慶本地就有小龍坎的地名。實際上,這家企業最早確實起源於重慶沙坪垻,卻在四川成都扎了根,獲得了發展。2018年小龍坎收入接近50億元,門店超過了800家。
重慶火鍋是響噹噹的地方品牌,但是,具體到火鍋店的品牌影響力,我們必須承認,還有很多差距。無論德莊也好,劉一手也好,在品質化與規模化的道路上,如何平衡,從而打造成全國獨一無二的品牌,仍然值得深思。餐飲連鎖要做到一定的規模,要走向更大的市場,除了堅守特色外,改良當然也是必不可少的。
重慶有著全國最挑剔的火鍋食客,同時也有全國最不講究的食客,並且這看似矛盾的二者,常常就毫無違和的統一到同一群體身上。他們的挑剔,在於對火鍋的味道,他們的不講究,可能對餐廳的環境、氛圍並沒有那麼在意。但是對於很多來到這座城市的遊客、對於很多的新興消費群體,他們的消費觀念可能並不如此。重慶曾經戲稱為海底撈不敢來的城市,然而海底撈卻已經開到了家門口,並且這一年看起來活的還不錯。對於很多本土品牌來說,可能你玩得轉本地市場,但一旦走向外面,很可能都不知道自己怎麼死的。
從海底撈身上,從呷哺呷哺身上,自然有很多值得重慶火鍋企業學習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