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恩情重如山---紅西路軍在肅南

2021-01-15 肅南文旅

人民的恩情重如山——紅西路軍在肅南


       紅四方面軍組織部隊過黃河時,紅三十一軍政委周純全對我說:「老左,總部要組織教導團,有人提出讓你到教導團去工作,你可願意?」我痛快地答應:「服從組織分配。」後來才知道,是朱良才政委提議讓我來教導團工作的。朱良才原是五軍團十三師政委,對我了解。

       西路軍失敗了,退進祁連山的康隆寺,還沒有住下來,接替朱良才任教導團政委的晏福生就找我說:「老左,你跟李寬和、金德元帶一個班,進山搞糧食去,部隊幾天沒吃的哪行!」李寬和是教導團的俱樂部主任,金德元是糧秣科長。我們三個人奉命帶了一個警衛班進深山去搞糧,在山裡折騰了大半天,總算在一處小山莊搞到了十多頭犛牛和一些炒麵,踏著輕快的步伐,朝部隊駐地走去。走到半路上,碰到一些被打散逃出來的戰士,慌慌張張地對我們說:「別回去,別回去了!隊伍沒有了,被敵人消滅了!」我聽了腦袋嗡的一聲,眼冒金星,我見教導團特派員丁尚伯跑過來,便急切地問:「老丁,晏政委呢?」丁尚伯氣喘籲籲地說:「慘啦,晏政委向警衛員要槍自殺,死沒死不清楚。」

    我一時不知所措。我們本想將這些犛牛和炒麵運回去,解教導團於倒懸,沒想到轉瞬之間,我們教導團就垮了,連政委都要自殺,回去顯然是送死。我和李寬和決定將這一班戰士帶進附近樹林子裡隱蔽起來。我們坐在一棵樹下商量組織遊擊隊,在山裡打遊擊。我有一種責任感,就自告奮勇:「上級不在了,我們自己封官吧,我當隊長,寬和當政委,老丁是副政委,我們三個責無旁貸。」「分封」停當,利用現成的糧食,在樹林裡架鍋造飯,先解決餓了幾天的肚子問題。

        正在炊煙嫋嫋飯香撲鼻時,林子外響起了雜沓的腳步聲,看見幾十條身影向林子裡閃進來。「有情況,準備戰鬥!」我下了命令。人影近了。我看到走在前面的是一個大漢,一隻胳膊的衣袖空空蕩蕩地甩打著,這不就是獨臂將軍晏福生嗎?我鬆了一口氣,大聲喊:「晏政委晏政委,到這邊來!」

        他們過來了,走在頭裡的是教導團黨總支書記甘玉霖。我咬著甘玉霖耳朵問:「聽說晏政委要自殺,真的嗎?」甘玉霖點點頭說:「隊伍被衝散了,暈政委怕當俘虜,向警衛員『麻雞婆』要槍自殺,麻雞婆說什麼也不給,政委才留下一條命。」晏福生原是六軍團十七師政委,打天水時胳膊受了傷,被敵人俘虜,鋸了一隻胳膊,得救了。敵人問他是幹啥的?他回答:「夥夫!」敵人見他人高馬大,黑乎乎的,像個夥夫頭,信以為真,便把他放在夥夫班吃飯。夥夫班自然鬆懈,晚上他就撒丫子跑了。有了第一次當俘虜的屈辱,他不想第二次當俘虜,所以想到自殺。

         又增加了幾十張嘴,趕緊造飯,反正雪有的是,捧進臉盆裡一燒就是水,炒麵一把一把往盆裡撒,熬成麵糊糊大家勻著喝。待大家吃飽,敵人也跟蹤進了林子,接上了火。敵我力量過於懸殊,我便對丁尚伯、甘玉霖說:「我們掩護,老丁、老甘你倆帶著小分隊,保護晏政委先走吧!」暮靄沉沉,子彈啾啾,容不得猶豫,甘玉霖痛快地答應,掩護晏福生撤離。

        臨走,甘玉霖說:「同志們,我們肯定是會失敗的,乘晏政委在,我給每個黨員寫個組織介紹信,失散回去後好接上關係。蓋上黨總支的章,寫完我就把章子燒了!」晏福生同意了甘玉霖這個頗為悲壯而獨特的動議。於是,在彈火紛飛中,甘玉霖蹲在林子裡,背靠著一棵樹,膝蓋當桌子,給每個黨員草草地寫著組織關係介紹信,然後一張一張蓋上黨總支的公章.每個黨員收藏好自己的介紹信——他們視之為比生命還珍貴的紙片,甘玉霖便當著黨員的面,將那枚黨總支的公章砸碎燒了。小財神爺金德元背著幾十塊「袁大頭」,這是教導團的經費,現在教導團垮了,眼看要各奔東西,他提議把錢分了,給大家做路費。我分得三塊,李寬和也分得三塊。

        該砸的砸了,該分的分了,該扔的扔了,大家要分手了,此一去,誰生誰死,難於預料。我囑咐甘玉霖:「到了陝北,如果只有你甘玉霖,沒有了晏政委,我可饒不了你!」甘玉霖不含糊:「放心!老左,回到延安,你能見到我甘玉霖,就能見到晏政委!」甘玉霖帶著警衛班衝開缺口.掩護晏福生政委突圍走了;我帶著十多個幹部戰士,在林子裡頂到天黑。第二天我們索性鑽出山林,在祁連山上轉了一陣子,轉到了一座小煤窯。深淺不一的煤窯裡,橫七豎八地躺著鮮血淋淋的西路軍傷病員,一片呻吟,景象很慘。我們鑽進去躲了一會,覺得不是棲身之處,馬家軍一搜山全成俘虜,趕緊又跑了出來。

        我們在荒野裡轉來轉去,轉到張掖一個叫崖子的地方,北面有條河,把我們攔住了。河邊有座磨房,我們索性鑽進去歇息,發現裡面有白面、鍋灶。「發財了!」我們歡呼起來。兩天兩夜只顧著趕路,沒有吃飯了。我們生起火來和面烙餅,打算飽吃一頓再過河。炊煙引來了老鄉,老鄉們舉著鐵鍁、叉子,呼叫著包圍了磨房。形勢一觸即發,我們趕緊在磨房裡叫喊:「鄉黨,我們是紅軍,不是馬家隊伍。」西北地區的老百姓把老鄉叫「鄉黨」,紅軍在張掖呆過,知道這種稱謂。「你們是紅軍?俺們不信!」鄉黨們叫著。我知道鄉黨們是衝著馬家軍來的,有了信心,便大聲說:「鄉黨,我們是紅軍,不信你們來看看呀!」鄉黨們不願貿然走進磨房,疑疑惑惑地站住了。我們十多個人中有兩位女紅軍,我叫兩位女紅軍站到磨房外面去,向鄉黨們招手。鄉黨們看到女紅軍相信了,便下鐵鍁和叉子.湧了過來,拉著紅軍的手說:「唉呀,你們失敗了,孽顫啊,這可怎麼辦?」我寬慰老鄉們說:「鄉黨,我們現在是失敗了,要回到陝北去找大隊伍,再打回來,我們會勝利的!」幾個鄉黨鑽進磨房,為紅軍做麵條烙餅,另外一些鄉黨則回家拿來酸菜,端來米湯,讓我們美美地吃了一頓,還烙了一些餅,讓我們帶著做乾糧。

        我們吃飽喝足,有一位老漢還帶著他的兒子趕過來一輛牛車,載我們過河。這輛牛車很大,兩條牛拉,十多位紅軍全擠進車裡去,兩葉軲轆又高又大,轔轔地滾動著,是過河的好工具。老漢一路上以自己的體驗念叨紅軍的好處:「你們一不姦污婦女,二不抓夫,鄉黨才擁護你們。你們不抓夫,找嚮導還給錢,開路條。最好的一條是不強姦婦女。馬家軍到—個地方,發瘋似的糟塌婦女,我們這裡家家有地窖,馬家軍一到,婦女就鑽進地窖躲起來……」老鄉拉我們過了河,又交待說:「走二裡路有個堡子,沒人住,你們只管進去睡一天,天黑了再走,只要不出來就沒事。過了東山口有個稅卡,你們去打也好,搶也好,興許能弄點穿的吃的。」

     種瓜未必得瓜,種豆未必得豆,就是這位掩護過十多位紅軍的老漢,解放後卻為這件事付出了生命。他用牛車送我們過河後,遭到馬家軍的盤問:「你們把一車共產拉哪裡去了?」老漢為了搪塞馬家軍,撒了一個彌天大謊:「我把他們扔到河裡淹死了!」當地有人信了這謊話,解放後鎮壓反革命時,有人告發老漢「淹死」了十多位紅軍,「罪惡滔天」,當地政府便把他鎮壓了。冤哉枉也!我後來得知此事,懊悔未與老漢早點聯繫,救命恩人冤屈而死,我心裡痛苦極了,立即給當地政府去信,證明老漢是紅軍的救命恩人,建議追認為革命烈士,為老鄉立碑誌銘。當地政府為老漢平反了,可我心裡老是得不到安寧,那輛高大的牛車仍時時在我眼前閃過。

         我們按照老漢的指點,轉過東山口,果真看見一個稅卡,稅長已逃之夭夭,卡子裡連個鬼都投有,卻有一匹馬。我們闖進卡子搜羅一空,還拉走了那匹馬。這匹馬相當於好幾袋麵粉啊。我們翻過一架山,天已黑了,肚子也餓了,便在山溝裡歇下來,把這匹馬殺了,燒起一堆篝火烤馬肉吃。血糊拉拉的馬肉塊烤得流油,香得不行,雖然裡頭的肉還帶著血絲,嚼咽起來也是回味無窮。

         裝飽一肚子馬肉,又起程出發。走不多遠,一位女紅軍喊肚子痛,捂著肚子哎喲哎喲地落到了後面。警衛班的那位陳班長,對這位女紅軍頗為留意,見她掉了隊,自然心焦,自告奮勇地掉頭去接女紅軍。可這位老兄去了半天,不僅沒接來女紅軍,連自己也沒了蹤影。我叫李寬和領著大家先走,我自己留下來接應他倆。我蹲在路邊等了好些時辰,眼看天亮了,還不見那兩位的影子,便去追趕前面的同志,可怎麼也追趕不上了。我這位自封的遊擊隊長,現在競成了光杆司令,真是哭笑不得。

         我在荒漠裡飄泊,來到山丹地界。沒有指南針,辨別不了方向,就沿著殘敗的土長城向東走。一個流落紅軍當然不敢去找房子住,躺在曠野裡寒冷不說,那飛揚的沙塵非把你埋掉不可。躺在長城垛子裡則妙不可言,既能擋風又能擋沙,還有安全感,但沒吃的。肚子餓久了不行,便到附近的莊子裡去討吃。多數老鄉不會讓我失望,剩飯剩湯多少總能施捨一點。也有的老鄉窮得什麼都不剩,我只好空著肚子走。餓得急了,對什麼都產生食慾,我看見老鄉在門口切土豆種,走上前去,揀起老鄉丟掉的爛土豆塊生咬著吃,老鄉們看著可憐,一把奪過,說:「這能吃嗎』」就叫進家去,喝水、吃饃。渴比餓更難受,大沙漠裡和戈壁灘上走路,消耗體內的水分特別多,既沒有河溝也不見水井,何處覓水喝?在長城附近尋找飲羊的小水坑,羊喝了水又拉屎拉尿,髒兮兮的,用手捧起來,一股羊糞味,噁心得無法往嘴裡放;趴下去喝,可是水層太淺,喝著喝著,羊糞就泛了上來。這時,想出了一個辦法:撥一根空心草,把實芯拔出,製成一個吸管,就銜著到水坑裡吸水,情況好多了.

        一天拂曉,我晃晃悠悠地走到了永昌縣水磨關。在晨曦中,我佇立在—座木板橋頭,心情複雜地眺望著橋對面那個黑黝黝的莊院。我對這個莊院太熟悉了,因為大軍西進時,我曾以勝利者在這裡駐紮一個多月,與莊院的主人建立了蠻不錯的交情。莊院的主人屬於紅軍要打倒的剝蒔階級,在階級屬性上是敵對的,回憶起化敵為友的過程,還十分有意味。

        這個莊院是一座大土圍子,森森的大門進去有七座院子七座門,每座門都用粗壯的橫栓插著,森嚴壁壘。院子的主人姓郝,是清朝遺老,當過撫臺一級的大官,民國後告老還鄉,雄踞一隅。他兒孫滿堂,權勢炙手,五個孫子就有三個在鄰近當縣長。據說他家有三個牧場,牛羊成群。西路軍渡過黃河西進時,教導團開進這座莊院住下,光他家糧食,就供三個紅軍團吃了半個多月。我也隨教導團住進了莊院,恰好住在郝老頭的臥室裡。

        有一天,圍牆外打得熱鬧,我拎望遠鏡爬上圍牆去觀戰,觀望了一會又爬下圍牆,走進臥室,輕輕推開門一看,愣住了,一位白髮蒼蒼的老頭正趴在桌子上偷看紅軍的地圖。我的腳步很輕,老頭看得專心,居然沒有發現有人進來。「老大爺,你眼力不錯嘛,看得清嗎?」怕嚇著老頭,我儘量壓低嗓門,輕聲問道。老頭回頭一瞧,看見一位紅軍站在身後,嚇得三魂出竅,膝蓋一軟,「噗嗵」一聲跪了下去,叩頭如搗蒜:「長官饒命!長官饒命!」我看那老頭,七十有餘,瘦高的個子,白鬍子長得很威嚴,氣度不凡,見他嚇成這個樣子,挺過意不去,彎下腰把他扶了起來:「老大爺,別這樣,別這樣,快請起!」

     被宣傳成「青面獠牙」的紅軍竟如此和藹,也是肉眼凡胎,既不怪異,也不兇悍,顫抖的老頭鎮靜下來了,搭訕著問:「紅軍先生,聽您的口音,貴梓好像在南方?」我直率相告:「我是江西老表。」老頭髮青的臉色緩過神來,高興地說:「不瞞先生,我在貴省九江當過撫臺哩」。我沒有使用政治標籤式的語言,隨便地用家常話說道:。「噢,我們還是半拉老鄉哩!你當過我們家鄉的父母官,幸會」。         

      老頭誠惶誠恐地說:「父母官不敢當,我自認為官還比較約束,當然也難免有罪惡,內心一直愧疚。先生貴姓?」我回答:「免貴姓左,大爺尊姓?」老頭說:「不敢,小的姓郝。」我忽然問道:「郝老先生這些日子住哪?剛才從哪裡出來的?」郝老頭又誠惶誠恐起來:「罪過罪過,我是不了解貴軍,你們一來,我就鑽了地道,剛才是從地道裡出來的。」他指指屋角的地道口:「慚愧,慚愧!望先生寬宥老夫冥頑無知。」我揮揮手說:「沒什麼,沒什麼,叨擾您了,還望先生諒解。」

         郝老頭受了感動,喘動著乾癟的嘴唇道:「左先生,有件事不知當問不當問?」我鼓勵他:「你說吧!我們是半拉老鄉,我現在又借住在貴舍,你還顧慮什麼?」郝老頭終於說:「我家老小不知在哪?他們可有長短?我當即說:「你隨我來!」我走出門去,郝老頭疑疑惑惑地跟著。到了後院的一間屋子前,我跟門口的哨兵嘀咕了幾句,便領老頭走進屋去。屋裡的十多位婦女一見郝老頭,七嘴八舌地叫爸喊爺,把郝老頭樂得鬍子直翹。一位孫子媳婦對他說:「爺爺,紅軍長官對我們可好啦,在門外派了崗,不準一個紅軍進來。我們在屋子裡吃住自由,一點不為難我們。」「仁義之師,仁義之師!欽佩,欽佩!」郝老頭感動得不得了,嘖噴讚嘆。我趁此時機,把紅軍的宗旨講了一番,然後說:「老先生,前幾天在地道裡委屈你了。你不要再鑽地道了,就跟我睡一個炕,晚上沒事了,好好嘮嘮!」郝老頭受寵若驚:「好好好,先生如不嫌棄,我晚上就多聆教了。」

        從此,這位前撫臺便和紅軍「長官」共處一室,抵足而臥了半個月,交情日深。紅軍要走時,郝老頭還戀戀不捨,送了一匹騾子,還要送300塊光洋。盛情難卻,我只接受了騾子,婉拒了「袁大頭」。郝老頭送到橋頭,一再叮囑:「左先生,得勝班師路過此地時,一定要進寒舍來坐坐,我們再敘談幾夜。」

    如今是回來了,可不是「得勝班師」,而是潰敗落荒。我很想踐約敲門進去,拜訪郝老頭,敘敘舊情,混頓飯吃,可又在橋頭猶豫起來:我們畢竟不是一個階級的人,過去的交情靠得住嗎?時易勢移,勝利者變成了失敗者,地位一落千丈,萬一郝老頭翻臉不認人,甚至向馬家軍告發,可就悔之晚矣了。紅軍雖然保護了他一家老小的身家性命,可畢竟吃了人家、喝了人家,叨擾不輕,他會不會報復呢?最後還是決定不冒風險,繞過莊院,三十六計走為上。

    我剛走過水板橋,正要順牆根拐彎,門吱呀一聲開了,被莊院的長工看見了。長工幾步上前,認出是我,高興地說:「這不是左司令嗎?」這位長工搞不清紅軍中的職務稱呼,就叫起我「左司令」來。「進家去,進家去!老東家常念叨你哩!」長工拽著我進了大門,便飛也似的去後院報告老東家,另幾位長工正在吃炒麵,便我盛了一碗。我肚子早餓癟了,端起炒麵嚯嚯地吃起來,幾口就報銷了一碗。

   「你可回來了,你可回來了!大喜,大喜!」郝老頭叫叫嚷嚷地跑進屋來。他兩手還在顫微微地繫著皮袍的扣子,看來是接到長工的報 告,才披上袍子趿上鞋,慌慌張張地趕出來,急切和欣喜之情溢於言表。他把我請進臥室,把坐在屋裡的男女都趕走,喜孜孜地說:「你忘了我倆睡一個炕那幾天嗎?我還一直惦著你回來敘談哩!」「大爺,我是這個樣子回來的,你沒想到吧?」我不太好意思坐在炕上。「勝敗乃兵家常事,勝敗乃兵家常事!人活著就是福啊!」他豁達地安慰著我,又把長工叫來吩咐:「你燒一大鍋水,讓左先生痛痛快快洗個澡。」又把孫子媳婦喚來:「把你丈夫的衣服都抱來,讓左先生挑件合適的換上!」郝老頭見我穿一身破破爛爛的叫化子衣服,蓬首垢面,與他當日見到的「紅軍先生」判若兩人,惻隱之心大動。

      洗涮換裝之後,又讓我好吃好喝了一番,然後,這兩位跨階級、跨年齡的朋友,坐在炕上敘談闊別之情。我被郝老頭誠摯的情意所感動,也就把心裡話掏出來:「郝老先生,要不是長工拽,我還不敢進貴府哩。」郝老頭嗔怪起來:「左先生,這您就小瞧老夫了,有恩不報如同禽獸,老夫可不是那等勢利小人!」我說:「老人家,我走時你送我一匹騾子,不是報答恩情了嗎?」郝老頭說:「我欽佩紅軍和先生的為人,凡是路過的流落紅軍,我都要請進來奉為座上賓,連我的下人都知道我的心思。」

     聊得晚了,郝老頭見我呵欠連天,便吹燈歇息。第二天吃過早飯,我想辭謝登程,郝老頭高低不肯,一天拖一天地挽留,拽著我住了一個星期,天天大魚大肉地招呼,我的元氣也很快恢復過來了。我想紅軍心切,高低不肯再留,急得郝老頭出了一條妙計:「左先生,現在路上不太平,你還是在這呆著,你寫封信給紅軍,我派人送去,把部隊調過來打嘛!」我笑笑說:「老人家把我看得太高了,我不是司令,只是一般人員,就是司令寫封信,目前也調不來部隊,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嘛!你還是放我走吧!」郝老頭無計再挽留,可讓我一人走,又不放心,便建議:「我給你買車票送你到蘭州,如何?」我連連搖手:「使不得,使不得!坐車反而不安全,查得緊,一個人沿途討飯,投人注意,雖苦一點,卻安全。」

      郝老頭聽了覺得在理,便吩咐家人給我準備了一條面袋子,裝了十三斤炒麵,還蒸了四個特大的饅頭,在每個饅頭上塗上象徵吉利的紅點,供我路上吃,並寄託著他老人家的美好願望。我從長工那裡了解到,郝老頭對每一位路過的紅軍,都給予優厚款待,臨走時也是要給幾斤炒麵、四個塗上紅點的大饅頭,殷勤相送。

     我依依不捨地告別了郝老頭,又孤身隻影地漂泊起來。我身上還有兩件寶貝,一是一枝手槍,二是三塊光洋。為了對付萬一的搜查,我把光洋纏在褲腰帶上,把手槍塞進大褲襠裡,槍柄系在褲腰帶上,走路雖然硌得慌,卻保險,不脫褲子誰也發現不了。我吃著郝老頭的炒麵,一路向東。離戰區遠了,風聲也不那麼緊了,就有些大意,大搖大擺地在白天走起路來。

      有一天路過古浪的一個鎮子,一個保長看出我是流落紅軍,高叫一聲「共產,站住!」就跑過來搜身。褲腰帶上的三塊光洋被他摸著了,拿起就跑,幸虧他財迷心竅,沒有往褲襠裡摸,我提到嗓子眼的心又放回肚裡去了。可這一切被站在遠處的—位老漢看見了,我正要快步逃走,又被這位老漢叫住了:「你往哪去?你回來!」我嚇一跳,可又不敢跑,只得轉過身來。「跟我來!」老漢命令道。我忐忑不安地跟著老漢.一直走進他的家。「保長是個壞傢伙,剛才受驚了吧?我給你做點吃的,還有點羊肉,給你做羊肉麵片吧。」

      我鬆了一口氣。吃過晚飯,老漢又讓我上炕一起睡,第二天吃過早飯,我告辭要走,老漢含蓄地暗示:「先生,你身上要是有什麼不方便的東西,先放在我炕洞裡吧,馬回子搜不去,誰也拿不走。」我明白老漢已發現了我褲襠裡的秘密,便解下褲腰帶,取出手槍交與老漢,老漢拿開炕洞的磚,把手槍塞進了炕洞:「你放心,什麼時候來取,都在這裡頭。」

      幾十年過去了,文革之後我到河西走廊去尋訪這位老漢,可惜我來晚了,老漢早已去世,孫子都成中年人,我問起槍的事,老漢孫子說:「爺爺放哪了,也沒告訴我。」但我從當地政府那裡得知,解放後老漢早把手槍交給政府了。

      郭晨整理,錄自《中華英烈》1989年第2期,收入本書時,編者作一些改動,標題也為編者所改。左葉同志,江西永新人,生於1910年.1927年參加工農革命軍,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原任紅五軍團政治部宣傳部長,紅四方面軍金川獨立師參謀長,時任紅西路軍教導團(幹部團)參謀長,後歷任團長、軍分區副司令員、旅長、師長、副軍長,中南軍政委員會交通部副部長,國務院農業部部長助理、人事司司長等職。


相關焦點

  • 唐志祥|西路軍的悲歌
    西路軍是由紅四方軍改編的。主要軍事力量是由紅5軍、紅9軍及30軍組建,由21800多人組成。總指揮是陳昌浩、徐向前。西路軍是一支忠於黨,忠於人民的革命的軍隊;在艱苦的戰爭環境中,不怕犧牲,英勇作戰,敢打硬拼的一支英雄軍隊。
  • 我省公布100個網紅打卡地,紅軍西路軍古浪戰役紀念館和大靖古鎮榜...
    我省公布100個網紅打卡地,紅軍西路軍古浪戰役紀念館和大靖古鎮榜上有名 2020-07-29 19: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紅西路軍三個軍五巨頭,後來西路軍戰敗,他們怎樣了呢?
    但由於敵情複雜,南線敵軍衝入甘肅地區,導致紅四方面軍主力渡河失敗,黃河兩岸紅軍被敵切斷。1936年11月10日,成立了「西路軍」,為蘇聯開闢援助中國革命的渠道。戰無不勝的西路軍,遭到「滑鐵盧」西路軍成立時,有第五軍、第九軍和第三十軍一共這三個軍,共兩萬多人。
  • 西路軍「倖存者」之——李聚奎將軍
    我們是通過對紅軍西路軍那段歷史的了解,才真正感受到,和李聚奎一樣,很多的紅軍將士內心深處懷有一個纏繞很緊的結,這就是「倖存者」情結。 西路軍的歷史是紅軍永遠的痛,不堪回首的傷悲。 李聚奎是紅軍西路軍將領中少數的倖存者之一,但他在晚年很少講西路軍的事。
  • 講好西路軍故事 傳承好紅色基因 —— 古浪縣走訪慰問紅軍西路軍後代
    講好西路軍故事 傳承好紅色基因 —— 古浪縣走訪慰問紅軍西路軍後代 2020-07-03 20: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雙石:革命英雄主義的一縷血脈——記紅西路軍的高臺、臨澤之戰
    1937年1月1日,西路軍前鋒紅五軍連下撫彝(今臨澤縣蓼泉鎮,當時的撫彝縣城,亦稱臨澤——不是現在的臨澤縣城,以下統一從舊稱,均稱「臨澤」)、高臺兩城,兩座縣城的民團、保安隊要麼潰逃,要麼投降,長途轉戰的西路軍將士又得糧食又得物資,十分歡欣鼓舞。
  • 西路軍政委陳昌浩,建國後當了副局長,兒子卻成國人敬仰的大人物
    提起陳昌浩,喜愛歷史的人都對他有所了解,前半生輝煌無比,後半生跌撞坎坷,紅軍時期曾任紅四方面軍總政委,紅軍中屈指可數的大人物,而建國後卻只擔任副局長,而他的人生轉折點就是領導西路軍。
  • 當年紅西路軍三個軍,為何只30軍領導全活下來了,其餘8位都犧牲
    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勝利會師,這是一次非常宏偉的勝利,是長徵階段的一次重要轉折,這支部隊由5軍、9軍、30軍組成,被稱為「紅軍西路軍」,因此還衍生出了西路軍五巨頭,分別是總指揮徐向前、總政委陳昌浩、副總指揮王樹聲、參謀長李特、政治部主任李卓然。
  • 陳昌浩:軍事能力過硬,因為大意導致西路軍戰敗,之後他怎麼樣了
    每個人都對自己的國家充滿著感情,那些在軍中工作的人的這種感情只會更重。在戰亂時期湧現出很多優秀的人才,陳昌浩就是其中的一個。他也是在軍隊中擔任要職的人,曾經陳昌浩帶領過西路軍部隊在河西走廊有過戰鬥。陳昌浩作為部隊的總指揮,帶領著兩萬多人的西路軍去了河西走廊開始西徵。在部隊西徵的時候,在西路軍委員會內部出現了意見分歧,陳昌浩在這一場決議中低估了敵人的力量。徐向前還曾和陳昌浩講明了現在的情形一定要慎重,考慮一下現在的形勢再做決策,但陳昌浩認為敵人不需要再顧慮。
  • 甘肅肅南:祁連山下藜麥飄香
    2019年9月22日,甘肅張掖肅南裕固族自治縣馬蹄藏族鄉大嘟嘛村的藜麥種植戶們在藜麥豐收節上互相交流藜麥種植的經驗。當日,第三屆中國西部藜麥產業高峰論壇暨藜麥豐收節在位於祁連山下的肅南裕固族自治縣馬蹄藏族鄉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藜麥種植專家學者和當地的藜麥種植農戶及前來觀光遊覽的遊客一起,探討高海拔山區藜麥種植的經驗,欣賞成片藜麥結出沉甸甸一片金黃中透著火紅麥穗與美麗的祁連山交相輝映形成的壯美景色,藜麥種植戶們還躍馬揚鞭用民族賽馬來慶祝藜麥豐收。
  • 紅軍西路軍進疆紀念園,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也是國防教育基地
    歡迎來到百家號有故事的八婆婆,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景點是紅軍西路軍進疆紀念園。紅軍西路軍進疆紀念園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市哈密·新疆航空歷史陳列館西側。1937年3月,紅軍西路軍因敵眾我寡,彈盡糧絕,兵敗梨園口。
  • 中國父親節專輯——節日傷懷思往事,人間父愛重如山
    下最美的女中音節日傷懷思往事,人間父愛重如山——芳苑詩友吟中國父親節關於中國父親節的由來父愛如山無處報,斷腸詩韻祭高堂。李殿國(遼寧)父親節懷念父親鶴行遠去未回還,惟有音容腦海旋。夢裡相逢床上坐,生前教誨耳邊言。
  • 殘害西路軍的馬家軍眾將得到了什麼樣的報應?
    2.馬元海馬元海是和西路軍交戰的馬家軍前線總指揮。1949年9月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揮軍直搗馬步芳的最後巢穴—青海。馬步芳早已帶著家屬和錢款逃之夭夭。3.韓起功殘害西路軍的劊子手之一。1937年初,紅西路軍徵戰河西時,韓起功的職務是旅長,防區是張掖。紅西路軍失利後,張掖成了紅軍俘虜和傷病員的集中地。韓起功對西路軍人員進行了了殘忍的屠殺。
  • 談《向東找太陽——尋訪西路軍最後的女戰士》
    本書作者以一名軍隊作家的強烈責任感、使命感,懷著對西路軍女戰士這些紅軍前輩的崇敬之情,克服種種困難,走近這一特殊的群體,通過紮實細緻的採訪,以飽蘸感情的筆墨,為我們一一回答了這些問題。長期以來,因為西路軍被當作「張國燾分裂路線的產物」,受這個因素的影響,西路軍女戰士的命運和遭遇很少有人關注,更難得到人們的理解關心以及公正評價。
  • 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組團赴西部戰區某部舉辦主題巡展
    中國張掖網訊 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1周年之際,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受西部戰區某部邀請  去年,該部曾邀請毛澤東紀念館、朱德紀念館、鄧小平紀念館等七個紀念館舉辦了"革命精神光耀戰區"巡展,今年,將先後邀請南湖革命紀念館、井岡山革命博物館、紅軍長徵紀念館、延安革命紀念館、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以及西柏坡紀念館等開展巡展
  • 通訊:「蘇丹人民永遠會把這份恩情銘記於心」——記中國專家組助力...
    新華社喀土穆6月11日電通訊:「蘇丹人民永遠會把這份恩情銘記於心」——記中國專家組助力蘇丹抗疫  新華社記者馬意翀  6月9日,蘇丹總統府,蘇丹衛生緊急事務高級委員會主席西迪克·塔烏爾在這裡舉行儀式,答謝中國援蘇丹抗疫醫療專家組全體成員。
  • 冬日肅南,雪景美不勝收
    冬日肅南,雪景美不勝收 2021-01-08 19: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西路軍成立後下轄三個軍,軍長分別由誰擔任?後來他們成就如何
    1936年紅軍三大主力在陝北會師,之後不久由紅四方面軍兩萬多人組成了西路軍,奉命西渡黃河作戰,當時西路軍總指揮由徐帥擔任,副總指揮是王樹聲大將,部隊兵力部署下轄三個軍,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三個軍的軍長分別是誰?
  • 寧夏:黨的恩情 我們永遠銘記於心
    原標題:這份恩情,我們永遠銘記於心   開欄的話   9月19日上午,中央代表團向寧夏贈送了習近平總書記題詞賀匾等12項紀念品。寧夏日報今起開設「永遠的紀念品 永遠的關懷情」專欄,陸續報導全區幹部群眾從這些紀念品中,感受到的習近平總書記對寧夏各族人民的牽掛,感受到的中央對寧夏的親切關懷和全國各族人民對寧夏的深情厚誼。這些紀念品必將激勵寧夏各族人民繼往開來、擔當作為,實現經濟繁榮、民族團結、環境優美、人民富裕,續寫塞上江南新的輝煌,與全國人民同心、同行、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會,共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 西路軍女團長,兵敗被俘受盡凌辱,50年後再見,前夫已是副國級!
    長徵途中的婚禮長徵前夕,王泉媛在鄧大姐的領導下參加了擴紅工作,並第一次認識了擴紅工作隊隊長王首道。長徵開始的時候,組織上有規定,女紅軍沒有談戀愛的不準談戀愛;長徵出發前談了戀愛的,不準結婚;結了婚的,不準懷孕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