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向東找太陽——尋訪西路軍最後的女戰士》

2020-12-26 每日甘肅網

來源:中國作家網  作者:呂錫成  2015-04-02 10:16  編輯:晴朗

  意義多重的報告文學佳作

  拿到女作家張春燕的長篇報告文學新作《向東找太陽——尋訪西路軍最後的女戰士》後,我只用了兩三天時間,就將全書看完了。這些天來,李文英、劉漢潤、陳慧芳、牟炳貞等7位西路軍女戰士的音容笑貌在我心中始終揮之不去,她們那種跌宕起伏、沉重悲慘的人生,令我唏噓不已、感慨萬千。閱讀這本難得的報告文學作品,使我對西路軍女戰士這個群體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通觀全書,並把本書置於中國革命的宏大歷史背景和當下社會現實之中思考,這部作品的意義是很重的。

  搶救打撈出一段塵封的珍貴歷史。1936年10月下旬,21800多名紅軍戰士奉命從甘肅省靖遠縣虎豹口(今天的「河包口」)渡過黃河,經過4個多月的拼死血戰,西路軍最後慘遭失敗。從1937年3月到今天,已經整整77年過去了。1000多名西路軍女戰士,在西路軍慘敗後究竟遭受了什麼樣的非人折磨?逃出馬步芳、馬步青等西北軍閥的魔掌後,她們具體經歷了什麼樣的人生際遇?受到了什麼樣的屈辱?遭到什麼樣的歧視?歷經磨難後她們又是如何含冤隱忍、頑強生存下來的?她們最後的人生結局又是怎樣的?本書作者以一名軍隊作家的強烈責任感、使命感,懷著對西路軍女戰士這些紅軍前輩的崇敬之情,克服種種困難,走近這一特殊的群體,通過紮實細緻的採訪,以飽蘸感情的筆墨,為我們一一回答了這些問題。長期以來,因為西路軍被當作「張國燾分裂路線的產物」,受這個因素的影響,西路軍女戰士的命運和遭遇很少有人關注,更難得到人們的理解關心以及公正評價。雖說近些年來,無論是派人慰問,或者撫恤醫療,已經有所改變,但是總的說,與她們巨大的付出和犧牲,和她們對民族對國家的貢獻相比,還遠遠不夠。對此,我們作為後來人,應該心存愧疚,應該是抱著對歷史、對後人、對革命先輩負責的態度,多思考一下應該為她們做些什麼。當然,從國家層面可以繼續出臺一些更實際的政策,從當地政府層面可以多開展一些走訪慰問活動,讓這些女戰士們真正安度晚年,但是,作為一名作家,最有意義、最有價值的作為,就是像作家張春燕那樣,去搶救、打撈有關西路軍女戰士的那段珍貴歷史,去反映她們真實而坎坷的人生際遇,反映西路軍為民族解放所做出的巨大犧牲,反映她們所遭受的不公正對待,從而引起全社會人們對這一群體的關心關注,正確對待歷史,公正對待西路軍戰士。如果我們的作家們不抓緊去做這個事情,隨著這些西路軍戰士年齡越來越大,隨著她們一個個離我們而去,真實的歷史就將隨風而逝。假如真的如此,這不僅無法還西路軍女戰士們以歷史的公正,也將是我們整個民族、整個國家的悲哀。這是因為,只有敢於直面真正的歷史,牢記歷史,不斷從歷史中吸取經驗教訓,才能真正擁有未來。

  真實呈現出一組西路軍女戰士群像。衡量一部報告文學作品的成敗,最主要的是要看其所反映的人物和事件,是否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是否準確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點和時代特點。本書從不同的角度切入,多側面反映了7位(如果加上安明秀、趙玉祥、陳淑娥等,應該是十幾位)西路軍女戰士的個體命運,全方位展示了西路軍女戰士在各個歷史時期的人生歷程,也間接折射出近一個世紀以來中國社會的歷史變遷和社會進步。這些女戰士既有相同的地方,比如說,當年她們在奉命西徵過程中,雖然所處的地點和環境不同,但都有過遭敵重兵包圍、臨危不懼、血戰到底的勇敢舉動,都表現出中國婦女可歌可泣的巾幗英雄氣概;她們被俘後,都有過逃跑後被抓回的一個個驚險經歷,也幾乎都有過被凌辱、被欺負的痛苦記憶;她們在找到組織提出重新歸隊的要求後,也都有過被冷漠拒絕的深深委屈和不解;她們在「文革」中,也幾乎都有過被批鬥、被歧視的悽慘遭遇。當然,她們也有著很多不同的地方。比如,逃出馬匪軍的牢籠和婚姻之後,她們有著不同的人生經歷。像老家在四川閬中的李文英,因為勇救戰士被馬匪軍蹂躪過,結婚後受到丈夫歧視而離婚,從此帶著兒女艱難度日;像身板硬朗、激情四溢的劉漢潤,結束和馬家軍連長牛興武的婚姻後,又與景泰縣武裝部政委楊榮相遇,從而開啟新的人生旅程;像漢族女戰士吳清香被俘後,嫁給老實憨厚的回族丈夫,後來丈夫被人暗害,她帶著兩個孩子又和另外一個男人組成家庭度過餘生。

  給人印象更加深刻的是,書中所表現的西路軍女戰士們,在經歷過一個個挫折坎坷後,她們有著不同的表現和性格特點。像李文英老人對痛苦往事的不堪回首,執拗地拒絕介紹當年的屈辱經歷;像何元秀到了晚年,儘管說話口齒不清,但經常說的那句口頭禪:老子勝利了,打了幾天幾夜,把馬匪馬步芳統統消滅了;像劉漢潤老人在年輕時,為了表達對黨的忠貞不渝,儘管生活已非常艱苦,仍然一分錢一分錢地積攢黨費;像身高不到一米五的瘦小老人陳慧芳儘管歷經磨難,卻經常高唱紅軍歌曲所表現出的樂觀精神;像王定國老人晚年利用她的影響力,為解決西路軍女戰士實際困難和問題,不停奔波呼籲的可敬身影。也正是通過作者筆下這一個個生動鮮活、栩栩如生的個體,通過這一組真實的西路軍女戰士群像,讓我們後來者真切地體會到老一輩紅軍戰士那種至死而不悔的堅定信仰,了解到她們含辛茹苦仍然執著前行的堅韌精神。

  真正激發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的正能量。習近平總書記在前不久召開的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指出,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他強調,價值觀在一定社會的文化中是起中軸作用的,文化的影響力首先是價值觀念的影響力。從這個角度來說,作為一部文學作品,我們必須高度重視作品的站立點、創作動機和社會效益。客觀講,近年來,關於西路軍的史料、研究文章和文學作品,包括電視專題片越來越多。總的講,這些東西為恢復歷史的本來面目,為人們正確看待和評價西路軍歷史作出了一定貢獻,但是,有的作品尤其是網際網路上的一些所謂探討文章,也存在政治導向上的錯誤。而《向東找太陽——尋訪西路軍最後的女戰士》的作者,對此就把握得非常好。我們可以看到,雖然從局部、從個體來說,一些西路軍女戰士確實曾遭受過不公正的對待,有時候甚至給她們本人造成了非常大的傷害,她們的人生遭遇和生活狀態確實值得我們同情,甚至感到心痛,但是聯繫到當年國共鬥爭的複雜形勢,聯繫到當年戰爭年代的特殊情況,聯繫到我黨歷史上所犯過的一些錯誤,有時也是可以理解的。讓人感到欣慰的是,從書中反映的西路軍戰士晚年境況來看,近年來,隨著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我們黨和政府正以實事求是的勇氣,糾正以前的錯誤,無論是從政治榮譽,還是從撫恤政策上,都為西路軍女戰士們,包括一切為民族獨立和國家解放所犧牲的先烈們,做了大量實事和好事。倖存下來的西路軍女戰士在晚年都拿到了「光榮證」,都享受了一定數量的補助和醫療費。人們從這些事情上看到了中國人民不忘歷史、不忘革命前輩的價值觀,看到了中國正在吸取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所作出的艱苦努力。

相關焦點

  • 唐志祥|西路軍的悲歌
    1月30日,30軍88師263團3營9連,共130多名戰士進駐倪家營汪家墩碉堡,頑強阻擊敵人的多次進攻。戰士們決心與陣地共存亡,經過一天一夜殊死拼殺,換防時僅剩9人。2月1日,西路軍總部根據中央指示,致電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致函馬元海:「派代表商洽一切」,國民黨未回應,馬元海未接受建議。下午,敵軍向倪家防區不斷發起進攻。
  • 西路軍在祁連山感人一幕——戰士寧願餓死,也不殺首長的馬
    開始,我們還可以碰到一些蒙古包,向牧民買到牛羊、青稞等東西吃,後來,敵人想餓死我們,下令封山,把老百姓全部趕走了。我們接連走幾天,找不到一個嚮導,只能靠指北針走路。也找不到一點可吃的東西,有時連燒的都很困難。沒有辦法,上級只得叫部隊殺馬吃。起先,一個營二百多人殺一匹馬,能吃一天。因我們長徵過雪山草地時有吃馬肉的經驗,馬一殺,先將馬骨頭和馬皮燒了吃,爾後再吃馬肉。
  • 西路軍「倖存者」之——李聚奎將軍
    我們是通過對紅軍西路軍那段歷史的了解,才真正感受到,和李聚奎一樣,很多的紅軍將士內心深處懷有一個纏繞很緊的結,這就是「倖存者」情結。 西路軍的歷史是紅軍永遠的痛,不堪回首的傷悲。 李聚奎是紅軍西路軍將領中少數的倖存者之一,但他在晚年很少講西路軍的事。
  • 西路軍女團長,兵敗被俘受盡凌辱,50年後再見,前夫已是副國級!
    西路軍女團長,兵敗被俘受盡凌辱,50年後再見,前夫已是副國級!長徵中唯一結婚的女團長,西路軍兵敗無法歸隊,為生存無奈改嫁!她是長徵途中唯一獲準結婚的女戰士,艱難的行軍途中,與新婚丈夫只有兩夜團聚。長徵勝利結束後,她成為西路軍總指揮部婦女抗日先鋒團團長,率部西進,這一別,就讓一對新人徹底「棒打鴛鴦」。
  • 鮮為人知的悲壯徵途,詳解紅軍西路軍數萬將士的血淚之旅
    革命先烈劉志丹 眼下,只能向西進攻,經寧夏、甘肅到新疆,從而打通與蘇聯溝通的通道。1936年五月底,紅軍成立了西方野戰軍,正式向寧夏進攻。由於張國燾接二連三的作妖,導致紅軍受到了重大的失敗,不得不放棄了剛剛建立了寧夏甘肅根據地,向東撤退。而國軍則抓住機會,佔領了寧夏省內全部的黃河渡口,一舉封堵了紅軍西方野戰軍的退路,自此,黃河以西的紅軍三個軍再也沒有向東回到陝北根據地的可能。
  • 紅西路軍三個軍五巨頭,後來西路軍戰敗,他們怎樣了呢?
    1936年11月10日,成立了「西路軍」,為蘇聯開闢援助中國革命的渠道。戰無不勝的西路軍,遭到「滑鐵盧」西路軍成立時,有第五軍、第九軍和第三十軍一共這三個軍,共兩萬多人。其中總指揮是徐元帥、總政委陳昌浩、副總指揮王樹聲、參謀長李特、政治部主任李卓然,被人稱為西路軍五巨頭。
  • 西路軍失敗,這支不足千人的隊伍穿越大漠,走出了百多位開國將軍
    中央軍委於11月8日提出《作戰新計劃》,命令河西部隊組成西路軍,批准成立西路軍軍政委員會,在河西創立根據地。在敵人以一個團的兵力的圍攻下,這支「幹部遊擊支隊」也被打散,最後退避入祁連山裡過起了「野人」生活。比較頑強的是李先念、程世才、李天煥率令的左支隊。這支不足1000人的隊伍,衣衫襤褸,戰馬骨瘦如柴。他們翻山越嶺,艱難前進。馬家軍緊咬追擊。為了甩脫這條討厭的尾巴,程世才安排戰士在隊伍後面邊走邊掃雪,以便把腳印清除掉掃平。
  • 部落與彎刀太陽戰士特點分析 雙手為你奉上太陽戰士BOSS打法
    部落與彎刀太陽戰士特點分析 雙手為你奉上太陽戰士BOSS打法時間:2020-02-15 16:05   來源:九遊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部落與彎刀太陽戰士特點分析 雙手為你奉上太陽戰士BOSS打法 部落與彎刀目前還處於測試階段,boss還不是很多,但是有些boss的難度還是很高的,比如最後一個太陽戰士
  • 殘害西路軍的馬家軍眾將得到了什麼樣的報應?
    2.馬元海馬元海是和西路軍交戰的馬家軍前線總指揮。1949年9月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揮軍直搗馬步芳的最後巢穴—青海。馬步芳早已帶著家屬和錢款逃之夭夭。他利用手中掌握的電臺向人民政府發出了乞降電。青海省軍政委員會出於民族團結的需要,準其投降。馬元海投降後,人民政府按照約法八章予以寬大。1951年3月,馬元海病死家中。3.韓起功殘害西路軍的劊子手之一。
  • 《部落與彎刀》太陽戰士怎麼獲得 太陽戰士獲取方法分享
    導 讀 部落與彎刀中的太陽戰士是很多玩家喜歡的橙武,本次就為大家帶來了部落與彎刀太陽戰士獲取方法,告訴大家太陽戰士怎麼獲得
  • 《部落與彎刀》太陽戰士怎麼獲取 太陽戰士獲取途徑一覽
    導 讀 部落與彎刀是一款帶著異域沙漠色彩的開放世界角色扮演遊戲,部落與彎刀太陽戰士要怎麼獲得呢?
  • 女紅軍家屬回憶紅軍爬雪山過草地:光腳單衣,糧食不夠嚼草根
    從1935年8月紅二十五軍進入甘肅開始,到1936年10月,紅一、二、四方面軍會寧大會師,再到紅西路軍徵戰河西走廊,紅軍的足跡踏遍了隴原大地。在經過甘肅的紅軍隊伍中,還有一支獨特的女紅軍,這就是紅四方面軍的婦女團。其中,有一位名叫何福祥的女紅軍戰士,不僅參加了萬裡長徵,而且渡河西徵,成為一名西路軍戰士,在河西走廊同敵人進行了一場場的血戰。
  • 人民的恩情重如山---紅西路軍在肅南
    西路軍失敗了,退進祁連山的康隆寺,還沒有住下來,接替朱良才任教導團政委的晏福生就找我說:「老左,你跟李寬和、金德元帶一個班,進山搞糧食去,部隊幾天沒吃的哪行!」李寬和是教導團的俱樂部主任,金德元是糧秣科長。我們三個人奉命帶了一個警衛班進深山去搞糧,在山裡折騰了大半天,總算在一處小山莊搞到了十多頭犛牛和一些炒麵,踏著輕快的步伐,朝部隊駐地走去。
  • 《太陽之女》弱女子變身女強人,勇鬥悍匪
    各種媒體都對這些女性進行了報導(比如,她們的故事是《前線》(Frontline)紀錄片的主題),《太陽之女》(Girls of The Sun)收錄了胡森採訪的一些細節,這些採訪對象都是由受害者變成的戰士。那些熟悉伊斯蘭國在過去10年左右崛起過程的人,肯定會認識到一些策略:這個恐怖組織將如何入侵村莊,射殺男子,綁架男性兒童到他們的「教育」營地,並俘虜婦女和女孩作為性奴。
  • 新四軍女戰士,被摸進來日軍一把抓住,女戰士立即大喊:有鬼子!
    1941年7月20日,日軍一萬七千多人,從江蘇東臺、興化兩地,兵分三路,向新四軍軍部所在地江蘇鹽城襲來。負責保衛新四軍軍部的,是新四軍第三師七旅。旅長彭明治將軍獲悉情報後,仔細研究了敵情,發現西、南、北三個方向,都有敵人襲來,必須馬上轉移,但新四軍軍部機關非戰鬥人員很多,轉移需要時間,怎麼辦?
  • 禹州火龍鎮東賈村和西王莊村來了兩名武警戰士!村幹部親自接見!
    感恩社會今日上午(11月30日),雖然天氣有點寒冷,但對於火龍鎮東賈村的賈皓迪(男10歲)、賈皓宇(男5歲)和西王莊村的景妍喜(女13歲)、景妍曉(女11歲)這四個孩子來說,河南省第三監獄駐警中隊班長:張向陽和戰士張恆二人的到來讓他
  • 《部落與彎刀》太陽戰士打法技巧
    太陽戰士是《部落與彎刀》最後一個BOSS
  • 女紅軍王泉媛跌宕起伏的人生路
    這九個數字是人們對老紅軍女戰士王泉媛一生的評價,提起王泉媛,很多人可能「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不知道她是何人,然而若是對她的一生有所了解,必然會被深深震撼!二、王泉媛:苦難人生的開端1936年8月,王泉媛調任西路軍總指揮部婦女抗日先鋒團團長,婦女抗日先鋒團成立於1936年,是紅軍歷史上第一支,也是最後一支正規婦女武裝,其前身是川陝根據地赫赫有名的婦女獨立師。
  • 紅軍西路軍進疆紀念園,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也是國防教育基地
    歡迎來到百家號有故事的八婆婆,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景點是紅軍西路軍進疆紀念園。紅軍西路軍進疆紀念園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市哈密·新疆航空歷史陳列館西側。1937年3月,紅軍西路軍因敵眾我寡,彈盡糧絕,兵敗梨園口。
  • 講好西路軍故事 傳承好紅色基因 —— 古浪縣走訪慰問紅軍西路軍後代
    講好西路軍故事 傳承好紅色基因 —— 古浪縣走訪慰問紅軍西路軍後代 2020-07-03 20: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