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種植「水果之首」畝產1500斤,一斤60元,年賺幾十萬!

2020-12-21 小雷說農

櫻桃對於大家來說並不陌生,不但營養健康而且很貴,是高檔水果中的一類,被人們稱之為「水果之王」,現在正是櫻桃成熟季節,我們常見的櫻桃顏色一般都是深紅色的, 廣西漿田村的農民江小黑就種植了一種「黃色」櫻桃,一斤價值60元,畝產1500斤,年賺幾十萬!

圖中的櫻桃看上去是不是有點像桔子,其實是——黃蜜大櫻桃,為中國農科院培育而成的品種,適於荒山、沙地和坡崖地栽植,農民江大哥就種植了近10畝地黃蜜大櫻桃,該品種長勢中庸,易形成花芽,他管理得當第二年就產果了,單果重10克左右,畝產高達1500斤。

櫻桃是一種比較好的養生的水果櫻桃,具有緩解貧血的作用,對於經常貧血的女性朋友多吃櫻桃,對於身體有好處,櫻桃的好處比較多,櫻桃營養可豐富了,櫻桃的含鐵量特別高,位於各種水果之首,農民江大哥的種植基地每天都有近百人遊客前來採摘購買。

櫻桃大家都知道很貴,但農民江大哥種植的這種「黃色」櫻桃就更貴了,一斤可賣到60元,每畝地可以產一千五百餘斤,按照當前60塊錢一斤的價格來說,江大哥一畝就可以收入9萬元,拋出各種成本,每畝大櫻桃淨收入可以達到7到8萬元左右,一年淨賺幾十萬!

相關焦點

  • 農民種植的「生薑」畝產500斤,每斤500元,年賺幾十萬!
    隨著森林資源的緊缺,國家對森林資源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大,很多大山野生的無論是動物還是植物都受到保護,而很多靠山吃山的農民就相對少了一份額外的收入,正因為這樣很多山上的野貨在市場是少之又少;來自新疆農民李川西抓住這個商機,野生的受到保護,但可以自己來開發種植,他種植了一種「生薑」,一斤可賣
  • 農民種植的小青果,畝產2000斤,一斤40元,一年收入幾十萬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農民種植的小青果,畝產2000斤,一斤40元,一年收入幾十萬生活在農村的地區的農民可以見到各種各樣的水果,常見的就是蘋果、香蕉、橘子、梨等,但有很多不常見的水果,往往價格高,數量少,珍稀而珍貴。
  • 農民大棚種植的「它」,畝產4千斤,每斤2元,年賺幾十萬!
    在農村以前農民都是靠自家的一畝三分地,來種植農作物作為家庭經濟收入的來源,現如今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農民為了日子過的安逸,很多人都選擇外出打工,導致很多農村田地都荒廢在那裡;在廣西富川石田村的農民唐松,他抓住商機,把農村荒廢的土地承包下來種植「它」,畝產4千斤,每斤
  • 農民種植的「土豆」,一斤價值500元,畝收益3萬,年賺幾十萬
    土豆對於大家來說都不陌生,即可以當菜來下飯也可以當粗糧來吃,在市場一斤也就兩三左右,在雲南江坑村的農民梁坤種植的「土豆」一斤卻價值五百元,畝收益3萬元,年賺幾十萬!圖中的它就是農民梁大叔種植的「土豆」,無論是從外形還是顏色看上去所有人都會以為是土豆,其實它是一種名貴的中藥材——天麻,以前都是野生採集,隨著市場上對天麻的需求,人工種植的越來越多,很多人都對天麻的種植前景非常關心,農民梁大叔就是其中一個成功種植的人。
  • 農民把西瓜「吊」著種,畝產高達5000斤,年賺幾十萬!
    西瓜是大家非常喜愛的水果,夏天吃上一塊可以降溫避暑,在市場一直處於暢銷狀態,近年來果農為了追求產量,各種種植技術都嘗試,有種在地裡的有種在田裡的也有種在山上的,但產量就是上不去,在廣西玉林農民胡達昆就嘗試出了一種新型種植方法,畝產5000斤,一年四季均可種植,一年賺幾十萬!
  • 農民種植新型「紫番茄」畝產3000斤,每斤3元,年賺幾十萬!
    食品安全一直是大家關注的焦點,在過去很多種植戶為了產量高、賣相好,會對一些農作物進行一些催熟、打藥、甚至轉基因等方法來打進市場,如今導致很多消費者購買時都會顧慮很多,而且也讓很多無辜農民種植的農作物難以得到消費者認可導致銷售不出去;在廣西玉林康田村的農民柳長學
  • 農民魚塘不養魚,用來養「它」畝產2000斤,一斤15元,年賺幾十萬
    隨著產業結構調整,國家對農業的重視和支持力度加大,農民創業者逐漸增多,在農村我們常見的魚塘養殖一般都是魚,但隨著養魚人越來越多,市場價值也逐漸增大,銷售難是農民面臨的一問題,所以很多農民都不選擇養魚;在江西景縣嘎底村的農民江大寬魚塘不用來養魚,而是用來養殖「它」,畝產2000斤,一斤
  • 農民種植這種葫蘆型水果,畝產6000斤,年賺二十多萬
    土地是農村寶貴的資源,是農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如今,隨著農業技術的不斷進步,農民可種植的農作物日益增多。只要稍微用點心,在土地是就能實現致富的夢想。南方某省農村農民張明明在地裡種植的這種葫蘆型型水果——羊角蜜甜瓜,畝產6000斤,年賺二十多萬。
  • 農民種植蟠桃品種中白色的它,35元一斤畝產8000斤
    因為平時我們吃的桃子但是粉紅色的,而白色卻是第一次聽說,現在也有不少的農民朋友嘗試種植它,種植前景廣闊,一斤35元,成為了農民手中的致富果。凸家溝村就有兩位農民是種植這種奶白色的桃子的,據他們說一年能賺幾十萬元。這種奶白色的桃子叫牛奶蟠桃,果型和蟠桃一樣,就是果肉的顏色不一樣,為奶白色的,而且汁水飽滿。
  • 農民種植的「迷你蘿蔔」30天就可採摘,畝產萬斤,年賺幾十萬!
    春天是播種的最佳季節,很多農民都會在這個季節抓緊播種,我們常見的瓜果蔬菜種植少則三個月多則五個月才能成熟,但在湖南婁底洛江村的農民羅大長就種植了一種不佔空間,容易上手,而且一個月就能長成熟的「迷你蘿蔔」,畝產萬斤,每斤3元,年賺幾十萬!
  • 農民種植來自中美洲的「紅心果」,一斤賣10元,年賺幾十萬!
    炎炎夏日來點水果不僅僅可以降溫補水還可以增加維生素,其中有一種原產地來自中美洲的熱帶「紅心果」就是很多人的最愛,在廣東中山神灣山頭上可看見一株株一米多高,形似仙人掌的果樹,緊緊依偎在T形支架上,一行行整齊地排列在畦壟中,並結出了紅紅的果實。
  • 農民別種甘蔗了,這種水果畝產4000斤,一畝就賺20萬!
    但是現在經濟作物那麼多,作為農民的我們要大膽想像,大膽嘗試種植比如辣椒,水果等,比你種植甘蔗幾百塊一噸要好多了,今天芳年就給大家介紹一種水果。這種水果很稀奇罕見,但是售價非常高,高達70塊錢一斤,關鍵是特別好吃,現在有錢人多的是,只要好吃多少錢都願意買來吃,特別是一些吃貨,所以要是農民種植出來肯定能賺到錢的。
  • 農民種植這種無籽水果,市場價20元1斤,年賺60多萬
    說起這個水果,我們每個人都不陌生,每個季節都有不同的水果上市,這其中有一種水果叫做石榴,深得人們的喜愛。但是大多數的石榴都是有籽的,或許有不少朋友會感嘆如果有無籽石榴就好了,還真有這樣的石榴。廣西農民趙平就專門種植這種無籽石榴,市場價20多塊,每年純賺60多萬。
  • 售價高達40元一斤,畝產350斤市場供不應求,農民大多不敢種植
    售價高達40元一斤,畝產350斤市場供不應求,農民大多不敢種植說到水果,估計沒有誰不愛吃吧,水果可以幫助我們補充各種身體所需的營養,幫助我們的皮膚補充水分,讓我們的皮膚更加光滑嫩白,所以很多女孩子的減肥餐就只吃水果。
  • 藥材很貴,選擇種植以下三種年賺幾十萬沒問題
    鐵皮石斛據悉,鐵皮石斛的產量每畝高達800斤左右,如果按照鮮條出售,現在市場的價格為120元一斤,即收入9.6萬元,除去成本之後每畝可賺7.6萬元。種植一畝成本才2000元左右,而產量一畝高達500斤新鮮花。金銀花的價值作用非常廣泛,市場需求量也比較大,大家都知道金銀花主要的功效就是清熱解毒。在炎熱的夏天,很多農民朋友都喜歡用金銀花泡水喝,可以解暑。
  • 畝產近萬斤,老闆上門收購,一斤3元,農民種它賺足了
    畝產近萬斤,老闆上門收購,一斤3元,農民種它賺足了。在以前,農民基本都是靠種糧食維持生計,而種糧食都是靠天吃飯,遇到旱災,幾個月不下雨,糧食基本就顆粒無收。天氣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糧食的生產,因此種糧食的農民每年都盼望風調雨順,希望年年有好收成。
  • 一種「奇蹟水果」,年畝產4000餘斤,一斤50元,農民最低收入4萬
    #導讀:一養顏水果,一斤50元以上,畝產4000多斤,最低收入4萬起步!通過嫁接技術,可以在酸梅樹上嫁接多種西梅,這是種比較快捷的種植方式。能在新疆這樣的地方存活,這西梅必定是耐旱同時又耐寒的品種,這種環境都能承受,基本上在我國就沒有成活不了的地方了,只是可能只有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中它才能長得更好吧。看來的確惡劣環境可以激發潛力呀!所以它還有個別稱叫「奇蹟水果」!
  • 1斤曾賣80元,畝產近1噸,今價格跳水10元愁銷路,農民有苦說不出
    文/豬友巴巴 畝產1500斤,1斤曾賣80元,今價格跳水10元賣不動,農民有苦難言 入秋以後,各地農產品紛紛上市,很多農民迎來了豐收
  • 原產自印度,畝產6000斤,曾是網紅菜,如今1斤8元,農民可種植?
    導讀:原產自印度,畝產6000斤,曾是網紅菜,如今1斤8元,農民可種植?近些年因為網絡技術的普及,不僅很多的人在網絡走紅了,還有好多的果蔬也憑藉著網絡走紅了,引來了很多人的追捧。同時好些農民也看到了這些網紅菜的市場前景,紛紛開始種植。
  • 農民種植「堅果之王」,市場價60元1斤,年賺三十萬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堅果的市場需求越來越大,自然就給我們農民朋友帶了新的種植契機。周家坪村的農民江海平就在山裡種植「堅果之王」——榛子,市場價每斤60元,年收益三十多萬塊。而且據現代科研表明,榛子還有抗癌防癌的作用,是難得的藥食並用的極品,屬於四大堅果之一,同時也被譽為「堅果之王」。周家坪村地處丘陵地帶,過去交通不便,勞動力基本上都外出打工。江海平也是一樣,多年在沿海一帶打工,但是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看到了別人種植榛子賺了錢,想到自己家鄉大量的荒地,而且氣候環境也非常適合種植,於是辭掉了工作回到了村裡搞起了榛子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