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清明時節雨紛紛」 關於清明的詩詞還有哪些?這群小朋友用...

2020-12-19 上遊新聞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何浩 受訪者供圖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是我們最耳熟能詳的關於清明節的古詩詞,其實,除了杜牧這首傳唱千年的《清明》,關於清明節的詩詞還有很多。今日(3日)下午,渝中區青年之家·人和街社區市民學校開展了以「追憶先烈,築夢遠航,經典誦讀」為主題的清明節詩歌朗誦活動,轄區40餘名小朋友用中國詩歌呈現了古詩詞中的清明。

下午四點半,來自人和街轄區的小朋友身著校服,佩戴紅領巾整齊地坐在四點半課堂教室,一首葫蘆絲獨奏《侗鄉之夜》作為開場曲目,讓在場的觀眾們感受到了另一番獨特風情。

▲小朋友們用朗誦描繪古詩詞中的清明

現場,人和街社區青年工作者李秀娟率先走上舞臺,朗誦以「我們的節日——清明節」為主題的經典詩歌。接著,小朋友們開始上場了。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10歲的李偉新小朋友面帶笑容,一字一句地給大家朗誦了唐代詩人韓翃的一首七絕《寒食》。除了朗誦,李偉新告訴大家詩歌描寫了暮春時的長安城。

在中國古代,寒食節比較受重視,是在清明節前兩天的節氣,禁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稱寒食。

緊接著,張天天小朋友走上舞臺,拿著朗誦本大聲朗誦宋代吳惟信的《蘇堤清明即事》,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佳節清明的西湖,被古人的詩歌描繪得像人間天堂,美不勝收。

小朋友們輪番上場,朗誦時特別起範兒,韋應物的名句「把酒看花想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宋代詩人的《清明日對酒》,「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此外,還有「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遊衍莫忘歸。」 「今日清明節,園林勝事偏。」人和街社區四點半課堂裡朗誦聲和掌聲不斷響起。社區青年工作者朱琳也乘興朗誦了《破陣子·春景》,更是表現出清明時節,春天的活力。最後,五名小朋友組合朗誦的《緬懷革命烈士》將詩歌朗誦推向了高潮。

▲《緬懷革命烈士》將詩歌朗誦推向了高潮

人和街社區負責人陸遠秀表示,清明時節,利用清明節祭奠烈士詩歌朗誦教育為契機,不僅促進和諧社區建設,讓大家了解中國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時也激勵我們廣大青年團員、少先隊員緬懷革命先烈,以革命先烈為榜樣,以實際行動繼承先烈的革命遺志。

責編 歐鴻 審校 黃豔春 總值班 官毅

相關焦點

  • 十首清明詩詞: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今天是清明節,杜牧說: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是一個感傷的節日,雖然有各式的踏青春日活動,可詩人們還是很惆悵,他們憂傷歲月、感慨人生浮沉,十首清明詩詞,訴說著詩人們內心的坎坷與無奈。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 「清明時節雨紛紛」,清明又稱「鬼節」,掃墓踏青習俗怎麼來的?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到了一年一度吟誦杜牧這首詩的時候了,又是一個清明節,清明節還沒到,昨天路上就已經有了清明悽涼清冷的氣氛了。清明節,又被稱之為「鬼節」,是我國三大鬼節之一,也是大家最為重視的一個鬼節。
  • 「清明時節雨紛紛」的別樣表達:「東欄雪」與「蓬蒿丘」
    燕子飛來,又是一年清明時。說起清明,很多人第一時間會想到「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但就像英雄各有各的偉大之處,關於清明的詩詞,也有很多,並且,蘊含其中的感情,不止是哀思。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細細了解,「清明時節雨紛紛」的另外兩種表達方式。(一)人生雖短,但守護美好的決心,可以很長很長。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 清明時節雨紛紛,唯有「青團」解憂思
    一連幾天,細雨綿綿,加之抗「疫」時期,每個人都自覺避開多人聚集,這個清明真真應了杜牧唐: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踏青郊遊是不可能了,掃墓祭祖也少了往日的熱鬧,今年的清明節也格外「清明」了,即便如此,清明特有的吃食「青團」卻是萬萬不可少!
  • 清明時節雨紛紛的下一句是什麼?作者是誰?詩意是什麼?
    中考語文天天練之古詩詞學習之《清明》各位學子們,大家好,這裡是尖子生數理化教育,借著清明佳節時期,尖子生數理化教育帶著大家來學一下《清明》這首古詩以及相關的考點。希望學生們能夠牢牢掌握!1 《清明》一覽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作者:杜牧。2 作者詳解杜牧:唐朝詩人,字牧之。號樊川居士。
  • 「清明時節雨紛紛」,為何清明總下雨?原來背後有個悽美愛情傳說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杜牧這句千百年來流傳的詩中,描寫了清明節時總是細雨紛紛,讓人心情沉重,古人傳言是因為故去的靈魂回到世間所以讓太陽的光芒不再那麼強烈。到如今,許多曾經未知的現象有了科學的解釋,俗話說「十年清明八年下」,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清明節的時候,10年有8年會下雨,那麼為什麼清明節總是下雨呢?中華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總將許多現象與神話故事相結合,古有牛郎織女、嫦娥奔月的故事,對於清明時節的雨紛紛,也有一個動人的故事。
  • 詩詞賞析:這幾首關於清明的詩詞,有熱鬧有離別有人生的感悟
    發現更大的世界,傳播人生智慧,點一個關注,收穫一片森林詩詞賞析:這幾首關於清明的詩詞,有熱鬧有離別有人生的感悟詩友們,感謝您點進這篇文章,跟小編一起品讀詩詞。今日小編為您帶來的是三首寫清明的詩。大家可能比較熟悉的是杜牧寫的清明時節雨紛紛,感覺清明應該是充滿悲傷和雨水的季節,其實清明除了祭祖也還有遊園,今天小編要講的第一首詩就是一首歡快熱鬧的清明詩。
  • 「清明前後,種瓜點豆」,關於清明節氣,還有哪些農諺?
    由於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從古至今流傳下來很多關於清明節氣的農諺。其中,最膾炙人口的一句農諺要數是「清明前後,種瓜點豆」了。那除了這句經典,還有哪些關於清明節氣的農諺呢?筆者就帶大家一起來回顧一下:「清明前後,種瓜點豆」這句農諺說的是,到了清明節前後,溫度開始慢慢回升,農民朋友們就可以開始準備種各種各樣的瓜類和豆類了。在農村,除了糧食作物,老農們還總是要種一些瓜果蔬菜來食用。在這裡,「瓜」通常指的是黃瓜,菜瓜和甜瓜;而「豆」指的就是四季豆和長豆角。
  • 清明時節雨紛紛!為什麼清明節前後總是會下雨?
    自古以來,仿佛每個清明節的前後都會下雨,而古人仿佛早就已經知道清明節前後總會下雨了,因為在唐朝,就有了「清明時節雨紛紛」的詩句,不得不說,古人總是有大智慧,仿佛一切都看得很透徹,那為什麼清明節的時候,老天總是要下雨呢?
  • 詩詞遇見了宋朝的清明,當然遠不止「雨紛紛」一種解法
    這一刻,我們應該能體會到傳統節日在現代社會裡的強大生命力,它們早已植入了我們的血脈。所以我們從小就會傳唱那些詩歌,"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暮春裡,悵望北山陲",還有"風光煙火清明日,歌哭悲歡城市間"。
  • 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聽風聽雨思故人
    清明節,除了是節日,也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作為節氣,清明的名稱與此時天氣物侯的特點有關。西漢時期的《淮南子天文訓》中說:「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清明風」即清爽明淨之風。《歲時百問》則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三月節,……物至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矣。」
  • 清明時節雨紛紛,吃個青團欲斷魂…(盤點國內6大傳統清明食物)
    清明,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以及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很好的表達了清明節的氛圍。
  • 陰雨綿綿如絲絛,又是一年清明時!
    「清明時節雨紛紛」,真是說得不錯啊!天一直下著綿綿細雨,讓人頻添愁緒。自古文人多詩詞!多少文人墨客為清明寫下千古詩篇。「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是,牧童遙指杏花村。」大家還記得唐代杜牧的這首詩嗎?婆婆從早忙到晚,蒸發糕、殺鴨、做扣肉,明天正式清明,要去掃墓、祭祀祖先。
  • 關於「清明」的英語怎麼說?
    但是關於清明的英語還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下的。清明節,英文「Tomb Sweeping festival(掃墓節)」或者是「Tomb-sweeping Day(掃墓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這一天緊鄰寒食節,也是祭拜祖先的日子。
  • 古詩詞裡話清明——小摘唐代詩詞以饗清明及寒食
    掃墓祭祖與踏青郊遊是清明節的兩大禮俗主題,這兩大傳統禮俗主題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寒食節,中國傳統節日,在夏曆冬至後105日,清明節前一二日,禁菸火,只吃冷食。既然清明寒食是中國由古至今的傳統節日,那麼在唐朝時人們是怎麼過這個節的呢?具體細節也許已不可考,不過由這首首膾炙人口的唐朝詩詞或許可以得窺一二。
  • 清明時節雨紛紛,家裡蕎菜香噴噴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清明時節,春風拂煦。除了祭祖踏青,不同地區還會做不同的清明傳統美食,例如青團、艾粄、蒿子粑粑、芥菜飯等等。在廣東,部分地區在清明時節有吃蕎菜的習俗,最常見的就是蕎菜炒燒肉啦。清明將至,雨水增多,正是蕎菜上市的季節。這時候的蕎菜香甜細嫩,不管是蒸炒還是煮湯,都有妙不可言之處。『蕎』音同『橋』,象徵著思念。或許是想要搭起一座思念的橋梁去追憶逝去親人,才有了這個名字。
  • 清明時節雨紛紛,祭祖拜祖宗代代傳!
    舊上海還有清明節的前一天迎請城隍神的做法。在清明節這天,城隍神要坐大轎出巡祭厲臺,以賑濟安撫孤魂野鬼,其場面十分盛大熱鬧。清明祭祀在清明前後,各地有所差異。舊時,北京人祭掃墳墓不在清明當天,而在臨近清明的「單日」進行。只有僧人才在清明當天祭掃墳墓。
  • 福州的清明習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一個追思先人的節日,一次讓我們懂得更加珍惜身邊親人的機會。 福州的清明習俗有別於其他地方。除了掃墓,折松枝和製作「菠菠粿」都是福州獨有的清明習俗。 每年清明節前後,家家戶戶都要去郊外踏青,為祖先掃墓、壓紙。
  • 六首清明詩詞,追思懷遠,緬懷先烈,致敬英雄
    又是一年春草綠,又是一年清明時。清明節對中國人來說有著很重要的意義,這一天我們寄託哀思,這一天我們緬懷先烈,這一天讓我們重新思考人生的意義,追思懷遠,緬懷先烈,致敬英雄。《清明》 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 24節氣專欄-清明
    #清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清明,三月節。按《國語》曰,時有八風,歷獨指清明風,為三月節。此風屬巽故也。萬物齊乎巽,物至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矣。02清明習俗▎掃墓祭祖在清明節前後掃墓祭祖的習俗,一直沿襲至今,是中國傳統節日。但清明作為一個節氣,本身不具有這樣的文化意義,為什麼祭祖掃墓放在清明?有一種說法是清明承載了寒食節(在清明前一日)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