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有沒有莫名眼熟一個單詞:「Costco」?很多人已經明白咋回事了,還有一部分吃瓜群眾仍然雲裡霧裡,比如小編的這位胖友:
那麼這裡小編簡單給大家科普一下。
Costco是什麼?
開市客(Costco)是美國最大的連鎖會員制倉儲量販店,在2009年是美國第三大、世界第九大零售商。目前他們在全球七個國家設有超過500家分店,大部分位於美國境內,國外有加拿大、韓國、日本等,今年在上海開了中國大陸地區的第一家店。
他們和其他超市有啥不一樣?
其實Costco的性質不能算超市,他們屬於倉儲銷售一體化的批發商,主打會員制,但這種會員不是那種一般超市積分換購的會員,是需要提前繳納費用,成為會員後才能消費購物並享受相關福利。另外Costco自成立以來就致力於以可能的最低價格提供給會員高品質的品牌商品,通俗點說,便宜大碗就是他們的吸引力。
為啥Costco突然佔據了各大平臺的熱搜?
咳咳,主要功勞,歸功於咱們的中國大媽,不,精確點應該是上海嬢嬢(還有伯伯們)。
據悉,位於上海閔行的這家Costco昨天上午第一天開業,下午就關門了。
怎搞的呢?大爺大媽搶瘋啦!再不關門就空啦!
開個玩笑,還是給大家「還原」一下當時的盛況,乃們自行體會吧。
我想,Costco方面在開業前肯定是做過相關預估的,畢竟,咱中國消費者的強大購買力在國際上那是……
但是,他們萬萬沒想到
閔行店預備的1200個車位,僅開業1小時就陷入了等位3小時的「癱瘓」境地。而且周邊交通也完全堵塞,到哪哪「紅」。
他們萬萬沒想到
門外「萬人空巷」,門內「春運大潮」。一眨眼,茅臺、愛馬仕全沒有;一晃神,滿眼全是人。
他們萬萬沒想到
平時公交車上需要讓座的那幫人竟如此「神力」,扛起大米衝開就是百來米,搶奪生鮮總能一馬當先。
歸根結底,便宜就是硬道理,因為便宜,這家剛剛亮相上海的外來客狠狠地火了一把。
但僅僅是因為便宜這麼簡單嗎?尋常商品不足為奇,能讓大牌奢侈品、甚至茅臺酒、名表賣出明顯低於市場的價格,Costco背後的策略,值得探討。
不得不說,這家量販店,真的很神奇。
一、看輕利潤,把會員玩出花樣
據Costco官方透露,Costco非食品類的百貨商品價格低於市場價30%到60%,食品類則低10%到20%。開幕期間賣場優惠商品覆蓋包括家用電器、生鮮美食、日用品、出行裝備等在內的60種商品。如一臺夏普45英寸電視,Costco售價1755.9元,同型號產品在夏普天貓旗艦店的到手價為1899元;飛天茅臺1瓶1498元,比官方指導零售價還便宜1元……如此划算,難怪瘋搶。
搞這麼便宜,不賺錢了?誒,人家賺錢,還真不靠利潤。據悉,Costco 商品毛利率大約為11% ,重頭戲主要在「會員制」 。
比如閔行的這家Costco店,會員年費299元,辦了才有資格購物,這次他們提前以199元的低價發售了會員卡,一經發售迅速累積了萬名會員(現已恢復原價)。小編了解了一下,這個價格相比較其他國家的會費要低一些。
成為Costco的會員,不僅能購買到高性價比的品牌商品,還能享受諸如免費辦理家庭卡(2張卡可各自攜帶2名同伴入場),電子商品90天內均可退貨,用過的東西也能退換,無限量試吃等福利。
據悉,Costco的會員卡還有很多「隱藏功能」,比如他們和北美政府部門合作,可以把會員卡當做身份證在加拿大邊境管理局或是美國海關使用,這波騷操作小編真的服。
二、精選商品、重視品質
Costco並沒有走沃爾瑪和家樂福等商超「大而全」的路子,而是每一個品類只精選2—3個品牌,一家店只保有4000種左右的商品,相比沃爾瑪超2萬的SKU,只有五分之一。
較少的品類減少了Costco對門店的管理難度,同時增加他們在商品上的議價籌碼,另外,他們在此基礎上嚴選品牌,做到了「少而精」,就像你會發現,上海閔行的這家Costco便宜的不僅僅是快銷、食品、日化、不是低端產品,不是常見促銷產品,而是茅臺、大牌包包、飛利浦……而且,Costco還把一些自有品牌做成了爆款,無形中又圈了一大波「粉絲」。
三、少量做品宣,大量做商品
在賣場的經營管理上,Costco宣稱自己只做微量的廣告文宣。事實上,不論從他們的官網,還是賣場形象,你的確能發現他們的「不修邊幅」,沒有高大上的設計,沒有循環播放的音樂、沒有華麗的布置,只是實實在在的商品。而且這商品多半是大箱大盒的大包裝,此時終於理解為啥停車場那麼快滿了,沒個車,那麼大量的東西你還真沒辦法搞回家。
量上去了,上遊採購議價又能下來點,薄利多銷好不快活。再弄點會員返利政策刺激會員消費,有人調侃這波瘋搶好似大媽們的年貨節,不得不說,真形象。
除了以上幾點,Costco的商業模式還有很多值得探討的地方:
比如倉儲賣場一體化的經營模式減少了很多運輸成本;
給會員提供免費輪胎安裝 / 免費視力檢查 /較低的加油費等刺激消費的相關服務;
好到爆的員工福利
這裡就不一一細談了。
值得注意的是,開業火爆的Costco也受到了很多人的質疑。
相關人士認為:Costco的價格優勢更多體現在進口商品方面,要保持低價,對其中國供應鏈的要求很高。同時,儘管Costco價格低,但選擇少,也未必符合中國消費者的購物要求。
更有網友表示,此前,會員制超市模式在中國已經屢屢遭遇水土不服,日久見人心,在這個「什麼套路都能被堵住的神奇國度」,且看吧~
你認為Costco會水土不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