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第二波疫情的影響,北京很多涉疫地區的健身房已經關閉,暫時安全的區域很多健身房也實行了預約控流制度。基本上每天每個會員去健身房的時間只有1小時。
所以我們今天要給大家講的就是如何在1小時內充分利用在健身房鍛鍊的價值。當然這也適用於健身時間緊張的其他朋友。
記住一個原則:當我們沒有更多時間去擴充訓練容量,咱來聊聊還有哪些方法,能提高訓練的含金量。
隨著身體不斷適應,一種訓練方式練久了,就會失去當初的效果,肌肉的增長也會遇到瓶頸。這時,我們總要做一些改變,給肌肉找點新的刺激。除了調整負重,改善訓練節奏,引入新動作。
以下三個方法:
1、控制間歇
如果以增加肌肉圍度為第一目標,那麼除了調整訓練負重和訓練量,對休息間歇的控制也十分重要。
一般情況下,控制組間間歇在30-90秒之間,通常採用60秒左右。
在保證了較短組間歇後,第二組、第三組和第四組可以視情況,通過減少一定重量來保證完成的動作次數和質量。
不要通過延長間歇時間來讓自己做的更多,那是力量舉或者舉重運動員採用的策略。
組間休息時,別急著去玩手機,可以針對剛剛訓練的目標肌肉,進行簡單的靜態拉伸,不僅有助於你對休息時間的把控,也有助於更快建立「神經—肌肉」的連接,增強訓練泵感。
2、調整動作順序
是的,你沒看錯,合理調整訓練中動作順序,對最終訓練效果,也會有所影響。
如果目標是增強總體肌肉量:先做大重量的複合動作,再做適中重量的孤立動作。這樣做的好處在,在訓練開始,力量比較充沛的階段,可以讓所有參與動作的肌肉,得到更充分的發揮。
如我們今天打算練胸肌,先來幾組80kg槓鈴臥推,再做幾組20kg的蝴蝶機夾胸,這樣對整體的力量和肌肉生長會更加有利。
適用人群:需要增加整體肌肉力量和圍度的一般訓練者。
3、高強度訓練法
前面提及了控制休息間歇,優化訓練順序,對我們健身效果的幫助,這裡再給大家介紹三種高強度訓練法,進一步強化對肌肉的刺激。
金字塔組
顧名思義,我們要讓訓練中的負重變化,像一個金字塔。先從小重量遞增上去,到達最大重量後再進行遞減組。適合肩部,腿部,手臂等耐受度較高的肌群。
以啞鈴側平舉為例,先選定最大重量,一般為正常訓練動作的70-80%(如果平時使用10KG做側平舉,建議選擇金字塔組最大重量為7.5KG)之後選擇3個依次減小的重量,5KG、2.5KG、1KG或徒手。
動作執行時,依次用以下重量進行啞鈴側平舉:徒手—2.5KG—5—7.5KG—5KG—2.5KG—徒手,每組8-10次,中間無休息。7組動作進行完後,休息60-120秒再進行下一個循環,做4個循環。
練法優點:可以最大化刺激目標肌群,負重由輕到重不易受傷。
超級組
所謂超級組,是指把兩個鍛鍊相互對抗肌肉部位的動作,連在一組來做,以達到強化訓練強度的目的。常見組合有:臥推+高位下拉(胸+背)、二頭彎舉+繩索下壓(二頭+三頭)等。
以二頭彎舉與繩索下壓為例,選擇10-12RM的重量,一組二頭彎舉後緊接著進行一組繩索下壓訓練,中間無休息。
二頭彎舉與繩索下壓都進行8-12次,一共進行4組超級組,每組超級組之間休息60-90秒。
練法優點:節省時間,提高訓練效率,提高心率及肌肉耐力。
變速組
變速組類似於跑步訓練中的變速跑,慢速的訓練可以增加肌肉的控制能力,以及最大化肌肉收縮效果,大部分訓練動作都可以採用。
以平板啞鈴臥推為例,每組進行18次訓練,其中前6次為正常速度,下落2秒,上推1秒;中間6次為慢速,下落4秒,上推1秒;最後6次為正常速度。一共進行4組,組間休息60-90秒。
一般選擇15RM的重量,如果平時平板啞鈴臥推使用20KG,建議變速組選擇17.5KG或15KG進行。
法優點:可增加訓練強度,提升肌肉控制力與耐力,適合進階訓練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