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番茄炒蛋是最具有中國特色的菜,是最能代表中國的國民菜,是中國人吃的最多的家常菜之一,是最典型的媽媽做的菜。
酸甜可口,物美價廉,從南到北,無論貧富,都無法拒絕番茄炒蛋的美味誘惑。
為什麼是番茄炒蛋佔領了中國人的餐桌?番茄炒蛋與中國人又有哪些淵源?番茄炒蛋有哪些故事?
本文試著梳理清楚番茄炒蛋這道菜的前世今生,以饗讀者。
註:本文語境中的炒蛋,指的是炒雞蛋,只是雞蛋,而不是鴨蛋、鵝蛋。
番茄炒蛋是百分之百的舶來品
有人可能會覺得奇怪,因為眾所周知,番茄,也就是西紅柿,原產自中南美洲,經由西方殖民者傳到中國。
番茄當然是舶來品。
但是,雞蛋怎麼就成了舶來品了呢?
很簡單,鴨子、鵝是由原產自中國的綠頭鴨、大雁馴化而成,但是家雞不是。
世界上所有的家雞都有一個祖先,那就是來自東南亞的紅原雞(野生種已經滅絕),首先由東南亞的土著馴化成功,後來傳播到全世界。
家雞來到中國,大概是在5000年前,也就是說著名的北京山頂洞人(生存在至少1萬年以前)是吃不到雞蛋的。
英國人、西班牙人把印第安人培育的番茄帶到了歐洲,第一個吃番茄的是法國人,真正愛吃番茄的是義大利人
毫無疑問,是中南美洲的印第安人首先培育了番茄。
來到美洲的西班牙、英國殖民者將番茄帶回歐洲在皇家植物園中種植,開始西班牙、義大利等地主要把它當作觀賞植物,並採摘鮮紅的番茄擺在房間中當作裝飾品。
這段時期,歐洲人不敢吃番茄,認為它有劇毒。
17世紀初的時候,一位法國畫家,經常把番茄作為作品主題,畫的時間長了,他看著顏值這麼高的番茄,實在忍不住,於是吃了幾口,然後準備躺在床上等死,結果發現是虛驚一場,
他驚訝的發現番茄竟然這麼好吃。
於是,番茄正式進入歐洲人的餐桌,豐富了他們的飲食文化。
其中,最偉大的莫過於來自義大利的美食家。
法國人、英國人、西班牙人的想像力比較有限,不過是把番茄拿來生吃、做沙拉之類的。甚至還有一種奇葩的做法,番茄也是茄子不是麼,所以乾脆像普通的茄子那樣,裹上一層漿,然後油炸,味道可想而知。
義大利人說,你們簡直弱爆了,看我的。
到17世紀末西紅柿進入了義大利人的食譜,之後幾百年裡義大利人栽種和利用番茄製作各種義大利比薩、沙拉、意面、湯、醬汁,讓它成為了義大利烹飪的特色這一。
英國人的國菜,炸魚薯條配番茄醬的吃法,也是跟義大利人學的。
番茄炒蛋
健康功效
西紅柿:生津止渴
雞蛋:潤燥
番茄醬:保護神經系統
食材用料
番茄炒蛋的做法
1.準備食材~西紅柿切小丁,雞蛋打散,蒜切丁
2.油熱先炒雞蛋
3.雞蛋炒嫩,剛成型就乘出來待用
4.鍋內熱油,放蒜爆香
5.西紅柿下鍋,翻炒
6.加入番茄醬,和幾滴兒童醬油,一定是兒童醬油,
7.小火燉成湯汁狀
8.放入炒好的雞蛋
9.翻炒片刻加雞精,出鍋
10.裝盤,一碗色香味俱全的番茄炒蛋就做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