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Dimo
蒸饅頭髮面有人用酵母,有人用雞蛋,卻不懂用它發麵,饅頭更蓬鬆!饅頭最抗餓,很多人都愛吃饅頭,小麥粉不僅可以補充能量和營養,還可以養胃!更誘人更喜歡吃自己蒸的手工饅頭,覺得機器做出來的饅頭差點味道。今天在發麵時,這樣操作,做出來的饅頭簡直不要太鬆軟。
最重要的就是用「面肥」,而「面肥」是老一輩人常用的發麵手法,年輕人不知道,首先在第一次發麵時,麵粉裡加入活性酵母水,也可以加入適量白酒。攪拌均勻用溫水和面,揉搓成麵團,發酵至原來兩倍大,做完饅頭剩下的小塊生麵團,也不用擔心會浪費,教你一招儲存方法,使用保鮮膜,將剩下的麵團裹上,確保水分不會流失,然後放冰箱冷藏進行儲藏,等到下一次做麵食的時候,直接拿出來,就可以作為發麵的面引子,可能會有一些味道,那是麵團正常發酵後的味道,並不是壞了,可以放心去用。
而且再早之前,面肥是直接放在碗裡,在常溫下發酵,這樣的面肥顏色更深,氧化得更快,蒸發糕的時候,用上一塊,也會有神奇的效果,蒸出的發糕鬆軟,掰開還有蜂窩狀的洞洞,看起來就有食慾。
用面肥發酵,發出來的面質有微微發黃,面味很濃重,吃起來口感鬆軟,而且唇齒間會有面肥的面香味。做好的饅頭用手一捏,還會再反彈回來,吃起來更有較勁一些。面肥發的饅頭越回鍋蒸餾越軟,不會出現麵皮分離的情況。老一輩人慣用這樣的手法發麵,並且展示自己的手法嫻熟,比比看誰的饅頭更大,更宣。
一般酵母並不是活性發酵物,還需要用水化開,比較費勁,而面肥拿起來就可以用,操作還方便,一小塊面肥,就可以發出滿滿一大盆面。有的老人還會在面肥中加入一些糖,一方面讓蒸出來的饅頭帶點甜味,另一方面就是加速面的發酵,減少做饅頭的時間。
隨著生活水平提高,蒸饅頭的手藝也在瞬息萬變,如果有時間可以試試自己蒸一次饅頭,就會發現自己的蒸的饅頭和外面買的饅頭,真的不一樣。自己做的饅頭,面味更香,更實惠,自己可以控制饅頭的大小,便於存放。配上湯或者是粥,都是首選。
這種傳統的發麵方式,學會了嗎?有時間真的可以嘗試一下,做出來的饅頭真的很好吃。不是不知道,一試真奇妙。您還知道哪些發麵小技巧,可以留言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