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豬瘟(簡稱ASF)是由非洲豬瘟病毒感染引起的豬的一種急性、熱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是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法定報告的動物疫病,我國將其列為一類動物疫病。
非洲豬瘟如何如何傳播
主要有兩個途徑
1. 蚊蟲傳播:通過蜱蟲、蚊子等昆蟲傳播。非洲豬瘟病毒在這些昆蟲中能夠長期保持活性。
2. 體液傳播:豬與豬之間通過血液、體液進行傳播,傳播速度極快。
非洲豬瘟的症狀
該病有四種發病形式:最急性、急性、亞急性和慢性。最急性和急性形式可能有下列症狀:
無明顯臨床症狀突然死亡;
*死亡率常接近100%(在家豬當中);
*高燒(40.5-42°C);
*耳尖、尾尖、四肢、胸腹部有出血點,發紺;
*死前24-48小時食慾減退,精神不振;
*嘔吐、糞便表面覆蓋血液和粘液,眼、鼻有黏液膿性分泌物。
非洲豬瘟會不會感染人
非洲豬瘟不會感染人,豬是非洲豬瘟病毒唯一的自然宿主,除家豬和野豬外,其他動物不感染該病毒。雖然對豬有致命危險,但對人卻沒有危害,屬於典型的傳豬不傳人型病毒,對人體健康和食品安全不產生直接影響。
瘟豬肉是否還能吃
您買不到非洲豬瘟的豬肉。非洲豬瘟感染後死亡率100%,屬一類動物疫病,一經發現全群撲殺並無害化、用密閉容器運送屍體到專門處理廠,溼法化制或焚毀,不可能流入肉品市場。
並且,非洲豬瘟對熱抵抗力不強:病毒存在於豬的血液、組織液、內臟,及其他排洩物中。雖然,病毒的感染性在汙染的環境中可保持3天,糞便中持續數周,醃製或高溫煙燻的火腿中存活3-6個月,4℃冷藏帶骨肉中存活5個月,死亡野豬屍體中存活1年,冷凍肉中存活數年;但是,加熱被感染病毒的血液到56℃70分鐘或60℃20分鐘病毒就被破壞;脂溶劑和消毒劑也可輕易破壞。
如何防控非洲豬瘟
「十禁止」:
1.禁止瞞報、遲報、漏報、阻礙他人報告疫情。
2.禁止用泔水餵豬。
3.禁止車輛、人員等未經消毒進出養殖場、屠宰場。
4.禁止出售、收購、宰殺、加工病豬死豬。
5.禁止屠宰無有效檢疫證明和標識的生豬。
6.禁止養殖戶將異縣生豬作為本縣生豬申報檢疫。
7.禁止省內生豬調出和省外生豬及產品調入。
8.禁止通過網絡買賣沒有檢疫證明的生豬及其產品。
9.禁止疫區縣生豬進出及生豬產品調出。
10.禁止擅自傳播未經證實發布的疫情信息。
編輯:羅潔|責編:楊陽|審發:解明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