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心裡,魚子醬像是食材裡的愛馬仕鱷魚皮鉑金包:貴!
世界最大的魚子醬生產商,Agroittica Lombarda集團旗下這款產品,兩盒魚子醬,每盒30克,要賣358歐。算下來的話將近5萬一公斤。
後來我看到新聞說魚子醬這幾年價格下降了,於是上某寶一搜:貴依然是貴,但似乎是我也買得起的那種貴。
為什麼在不同的地方,魚子醬價格會相差四五倍之多呢?
要知道魚子醬的價格是怎麼下來的,我們先來了解它為什麼這麼貴。
簡單來說:數量少、成本高。
一、過度捕撈讓鱘魚瀕臨滅絕
最早是波斯人開始從裏海捕魚吃魚卵,然後魚子醬出現在俄國宮廷的宴會餐桌上,隨後流行於歐洲各個國家。
19世紀時美國人也開始吃魚子醬,因為當時美國的水域裡生活著大量的鱘魚。有意思的是,當時魚子醬在美國是作為免費小吃在酒吧裡供應的,因為魚子醬很鹹,顧客吃多了自然要點飲料。
後來因為過度捕撈,好幾種鱘魚瀕臨滅絕,魚子醬的年產量一度從最高峰的2000多噸猛跌至4噸左右,2001年時CITES(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還禁止了野生鱘魚子的交易。所以現在看到的魚子醬,都是養殖場出品。
但即使是養殖,鱘魚數量依然很少。
二、時間成本太高
嚴格來說魚子醬是鱘魚的卵製品。鱘魚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魚類之一,壽命長、體型大,共有20多個種類,但只有少數幾種的卵可以用來做魚子醬。
養殖一條鱘魚,要十幾年才能收割魚卵。有的品種,比如白鱘(Beluga)則需要20年以上。
這麼多年裡,養殖場該有的開支卻一個不少:場地、人工、飼料、設備等等。不是財力雄厚的話,真是不敢做這個生意。
三、人工成本高
魚子醬的製作方法看起來不複雜:取出魚卵後,清理乾淨後用鹽醃(鹽含量通常低於3%)。熟成幾個月後分裝成小盒出售。
但對工人的熟練程度要求很高,這樣的工人薪水自然不低。
今年2月,《商業內幕》的一篇報導稱:目前中國佔據了全球魚子醬市場的1/3,而且因為中國產魚子醬進入市場,從2012到2018的這六年裡,魚子醬的批發價格下降了58%。由於價格下跌,美國一些小型的鱘魚養殖場壓力山大。
其實早在2014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聯合有關單位在浙江千島湖創立的一個魚子醬產業公司,就已經成為亞洲第一、世界第四大魚子醬企業。而且產出的魚子醬品質很好,出現在不少歐洲米其林的餐桌上。
除了千島湖,在東北、雲南等地也有鱘魚企業。產量一增加,魚子醬過去那種非常稀少的局面就被打破了,能夠遊入尋常百姓家(但也不能天天吃)。
在餐廳裡,魚子醬通常放在菜品上做點綴。如果在家裡買回來嘗鮮,最好的方法是拿一把非金屬材質的小勺,直接舀起來吃。
先不說網傳的絲滑、爆漿、奶油香等口感,一開始吃魚子醬,感受到的應該更多是鹹、腥、鮮、甜。
對於這樣口感刁鑽的小妖精,我推薦用香檳來收服它:
香檳的高酸度可以解除腥味,帶出魚子醬的鮮甜感;同時香檳的酸度被魚子醬的鹹味中和,還能更好地發揮出烤麵包和杏仁的香氣;而且香檳的氣泡和本來的檸檬、蘋果等香氣可以讓味覺再次清醒過來,更好地承受第二口魚子醬的暴擊。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想問:這麼貴的東西,竟然不是第一口就好吃得能讓人飛起來?
畢竟魚子醬不是鵝肝,它的高價靠的本來就不是口感,而是稀缺性。現在價格便宜多了,大家想試試嗎?
完結撒花。
感謝您閱讀今天的文章,
如有不當或錯誤之處,歡迎批評指正。
要是覺得還不錯,轉發評論鼓勵一下吧。
關於作者
棉棉的葡萄酒日記:WSET 3/奢侈品管理專業/常住法國/吃喝圈非著名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