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不去的武漢戶部巷:漢味小吃變雜味,一碗熱乾麵12元

2020-09-21 林清鹿旅行

若說哪一條巷弄,最能代表武漢,多數人的答案都會是戶部巷

這是一條鐫刻著武漢歷史的巷弄,揚名全國的「過早」文化就誕生於此。令人唏噓的是,有400多年歷史的戶部巷,正變得越來越不像自己。

明嘉靖年間的《湖廣圖經志》裡有一幅地圖,上面清楚地標註著戶部巷的位置,由此推算,這條巷弄至少有400多年了,只是當時還不叫戶部巷。

清朝時,布政使司衙門搬到此處,主管錢糧戶籍,民間稱為「戶部」。當時的戶部巷,東為藩庫、西為糧庫,這條街正好處於中間,因此而得名。

戶部巷的位置很好,東為大名鼎鼎的黃鶴樓,西為浩浩蕩蕩的長江,戶部巷的熙攘從明朝時就沒消停過。

由於武漢九省通衢的交通地位,天南海北的商人匯聚於此,他們從長江碼頭下來,奔赴戶部巷討一口早點,之後又得趕緊回去幹活,這種儀式慢慢演變成了「過早」文化。

由於時間緊,早點鋪的老闆們,想著法縮短做飯流程,於是幾分鐘便好的熱乾麵就誕生了。

戶部巷就這樣成為了武漢「過早」文化的發源地,緊接著,各種琳琅滿目的美食孕育而生,早點攤數十年經久不衰,成了當之無愧的「漢味小吃第一巷」。

戶部巷最火的時候,有許多人寧願過江來也要吃上一碗熱乾麵,只是這種場景,現在已經看不到了。

如今的戶部巷,仿佛已丟掉了舊時的模樣,本地人很少踏足此地,除非是外地朋友要求來看,否則幾年也不來逛一會。

原因很簡單,現在的戶部巷已成了網紅美食一條街,漢味小吃變成了雜味小吃,而且價格要貴出不少。

這是我第二次來戶部巷,上一次是兩年前,當時戶部巷正在整修,外部搭了很多架子,不過顧客依舊很多,來來往往,熙熙攘攘。

這次來戶部巷已翻修完整,比之前乾淨整潔不少,兩旁的商鋪卻依舊沒啥變化。我先去吃了蔡林記,這是外地遊客到戶部巷必打卡的早餐店,我自然也避免不了。

蔡林記是戶部巷老品牌了,光這一條街上便有三家分店。門店裡人聲鼎沸,桌位得排隊才會有,店前的價格表上寫著,最便宜的熱乾麵也要12元一碗,最貴的熱乾麵是28元一碗,美名曰全家福。這價位已經將熱乾麵由平民早餐,變成「奢侈」品了。

如果你到市區轉轉,就知道戶部巷的飯菜有多貴。我在武漢吃的熱乾麵基本上是5元,最便宜的4元,相比起來,戶部巷的要翻一番,而且量也少了許多。

不僅是熱乾麵,戶部巷內的豆皮是10元一份,其他地方則是5元一份,味道我吃的還少,不敢貿然評價,其他美食也都是10元起步。

比起價格因素來,最讓人頭疼的是,巷弄裡地道的武漢美食已經很少了。

從我實際觀察來看,大部分是燒烤魷魚、烤麵筋,冒煙冰淇淋,大薯條,臭豆腐和各種奶茶,而糊湯粉、面窩、歡喜坨等傳統美食,幾乎快消失了。

友人告訴我說,如果你想吃地道的武漢早點,不要去戶部巷,而要深入各個社區裡。因為如今戶部巷商家多是外地人,他們是專門做小吃街的,跟著風氣走而不是跟著民俗走,以利益為目的而不是以文化而目的。

這仿佛成了全國小吃街的通病,哪個火一夜之間就都賣那個,更加注重賣相而不是口感,高昂的房租加劇了這種循環,於是戶部巷便沉溺於商業中,再也回不去了。

戶部巷是不缺少客流量的,它緊靠長江大橋,毗鄰黃鶴樓,北邊是曇華林,身處黃金地段的它,依舊是外地遊客追捧之地。

不過這樣的戶部巷,到底是在宣傳武漢,還是在消費武漢呢?它的破局之點,又在哪裡呢?

地址:漢市武昌區自由路,不收門票。

交通:乘坐573、717路公交車,在糧道街司門口站下車;或者在黃鶴樓西門下,順著人流走到戶部巷。

全國各大城市的免費景點都在這裡哦,關注作者:林清鹿,即可獲得!

相關焦點

  • 國內旅遊:武漢「戶部巷」——漢味小吃第一巷
    國內旅遊:武漢「戶部巷」——漢味小吃第一巷美食已經成了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無論是在網絡上的吃播還是在電視上播放的《舌尖上的中國》,都受到人們追捧。現在的抖音上也有很多小視頻是關於美食的,比如西安小吃街,還有成都的小吃都比比皆是,武漢熱乾麵也是很有名,這些地方吸引著全世界各地的「小吃貨」們,在旅遊的同時又可以品嘗美食,這是一種特別的旅遊方式,今天我們就來到了 武漢的戶部巷,據說這是漢味小吃第一巷,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條既有美食又有美景的小吃巷!
  • 漢味記憶,被譽為「漢味小吃第一巷」的戶部巷,如今怎麼樣了?
    戶部巷是一條長150米的百年老巷,被譽為「漢味小吃第一巷」,其繁華的早點攤群數十年經久不衰。曾經,它是是漢味小吃的標誌,是老武漢形象的縮影,是無法模仿的、絕不矯揉造作的都市裡越來越難得的市井俗情,享譽武漢。歷史上的戶部巷,知名度很高,巷子雖小,名氣卻很響亮。此巷東臨負責管理戶籍錢糧、民事財政的藩署而得名。
  • 武漢解封第四天,遊玩漢味小吃第一巷戶部巷,打卡武漢必去之地
    戶部巷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最繁華的司門口,形成於明代,清代因毗鄰藩臺衙門而得名,是一條長約150米的百年老巷。東邊是十裡長街,西靠浩瀚長江,南臨天下江山第一樓——黃鶴樓,北接都府堤紅色景區,是一處由名街名樓名景名江環繞而成的美食天堂,被譽為「漢味小吃第一巷」,其繁華的早點攤群數十年經久不衰,各種小吃鋪人潮洶湧。
  • 戶部巷「最漢味小吃」出鍋了,明天過早安排!
    300家商戶,珍饈大餐、美味小食,關於武漢美食,「漢味小吃第一巷」——戶部巷當仁不讓。它匯江漢五糧、集天下乾鮮,是遊客來漢的必打卡地。 記者葉飛豔 攝 武漢小吃品種繁多,可以一個月不重複,全國能將過早過成節日的也就武漢獨此一家。可你知道戶部巷最漢味小吃是哪幾種嗎?
  • 湯包豆絲糊湯粉……戶部巷「最漢味小吃」出鍋
    為了幫助遊客找到「最漢味小吃」,武漢市武昌區舉行「『武漢過早節 尋味戶部巷』最漢味小吃」評選活動,15家經典漢味小吃被授予「戶部巷最漢味小吃」稱號。  好吃、好看、好聽  25日上午,「最漢味小吃」線下展示在戶部巷舉行。
  • 戶部巷,漢味早點第一巷,吃遍武漢小吃,了解武漢味道,不簡單
    文/阿宏戶部巷這是武漢出名的小吃街,被譽為「漢味早點第一巷」。不過,只聽名字總覺得很像《雍正王朝》中某個阿哥住的巷子。現在看上去整條巷子差不多有1千多米,以前沒這麼長,裡面熱乾麵、三鮮豆皮等武漢各種小吃一應俱全,順帶著有很多外地小吃也在這裡落腳,比如廣東的烤豬蹄等等。戶部巷,漢味早點第一巷,吃遍武漢小吃,了解武漢味道。
  • 來武漢這條「漢味小吃第一巷」,感受漢味美食的歷史文化
    來武漢這條「漢味小吃第一巷」,感受漢味美食的歷史文化,武漢不僅是具有歷史和文化的旅遊人氣城市,也是美食之都,想知道武漢有哪些特色美食,來看看被稱為「漢味小吃第一巷」的戶部巷。戶部巷原是長達150米的百年古巷,形成於明朝,「戶部巷」之名由清朝沿用至今,戶部巷以小吃聞名,尤其作為早餐小吃大受歡迎,許多武漢人來早吃,也是武漢最有名的「早一條巷」,戶部巷可以說是武漢老菜的縮影,所以也被稱為「漢味小吃第一巷」,能看到很多經典的武漢菜。
  • 老謙記豆絲、徐嫂子糊湯粉……戶部巷「最漢味小吃」出鍋
    為了幫助遊客找到「最漢味小吃」,武漢市武昌區舉行「『武漢過早節 尋味戶部巷』最漢味小吃」評選活動,15家經典漢味小吃被授予「戶部巷最漢味小吃」稱號。好吃、好看、好聽25日上午,「最漢味小吃」線下展示在戶部巷舉行。
  • 戶部巷,武漢最漢味小吃的代名詞
    戶部巷,位於武漢市武昌區最繁華的司門口,緊鄰武漢長江大橋和黃鶴樓,是一處由名街名樓名景名江環繞而成的美食天堂。武漢人把吃早餐叫做「過早」,戶部巷被稱作是「早點第一巷」,是武漢早點的標誌,是老武漢形象的縮影,民間有「早嘗戶部巷,宵夜吉慶街」之說,是來武漢的遊人必到的地方。在明清時代,司門口是布政使的衙門所在地。布政使主管錢糧和戶籍,和京城戶部的主要職責相同,因此民間習慣稱之為戶部。
  • 來到武漢必打卡,「戶部巷漢味小吃街」,各種小吃應有盡有!
    是戶部巷,一條必須打卡武漢網絡名人的美食街。它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最繁華的司門口。這是一條150米長的百年老街。它以「小吃」聞名,也被稱為「小吃的第一條街」。著名的黃鶴樓和文學壇華林都在附近。而且戶部巷也是來武漢的遊客必去之地。根據一些記錄,戶部巷每年接待1000多萬遊客。戶部巷起源於明代,與當時的清代湖廣組織部非常接近。
  • 武漢武昌區戶部巷,小吃眾多本地人卻不去,對此大家怎麼看?
    如果你問武漢人,或者長期生活在武漢的外地人,問他們去不去戶部巷,絕大部分人的回答是否定的。最初的戶部巷是漢味小吃一條街發展過來的,當初有著地地道道的武漢風味小吃。糯米包油條,糊湯粉,熱乾麵,湯包,歡喜坨,油香,酥餃,雞冠餃,燒麥這些最原汁原味的武漢小吃,如今在戶部巷很少看到。取而代之的,是全國景區小吃街一模一樣的品類,烤豬蹄,臭豆腐,滷味,串串,蒙古烤肉。你說為什麼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無非是全國相似的小吃在做工,原材料,製作上更簡單,更標準,更有有利潤空間。這樣才有優勢盈利。
  • 去武漢一定要去戶部巷,去了一定要吃熱乾麵,當地人為啥就不去呢
    武漢,是華中地區最大的城市,長江和漢江把這座城市劃分為三大部分,分別是漢口、武昌和漢陽。說到武漢印象,許多人都是從那一碗熱騰騰,冒著芝麻花生醬香味的熱乾麵開始。一條長 150 米的百年老巷,繁華的早點攤群20年經久不衰,更是匯集了眾多武漢名小吃。石記熱乾麵、陳記牛肉麵、徐嫂糊湯粉、李桃燒麥、今楚湯包、多乎齋豆皮等武漢本地小吃品牌,都在此起家。戶部巷在任何時候都是人頭攢動,所以在戶部巷吃東西,要有心理準備:一要不怕人擠人,二要不怕排隊等位子。
  • 15家「戶部巷最漢味小吃」出鍋了!籠中蒸的湯包、鍋裡煎的豆皮陣陣...
    遊客在品嘗漢味小吃豆皮 記者葉飛豔 攝 近日,武昌區舉行「『武漢過早節 尋味戶部巷』最漢味小吃」評選活動,15家經典漢味小吃被授予「戶部巷最漢味小吃
  • 漢味早點第一巷,吃遍武漢小吃,了解武漢味道
    文/阿宏 戶部巷這是武漢出名的小吃街,被譽為「漢味早點第一巷」。不過,只聽名字總覺得很像《雍正王朝》中某個阿哥住的巷子。現在看上去整條巷子差不多有1千多米,以前沒這麼長,裡面熱乾麵、三鮮豆皮等武漢各種小吃一應俱全,順帶著有很多外地小吃也在這裡落腳,比如廣東的烤豬蹄等等。
  • 百米長戶部巷承載武漢味道,「漢味小吃第一街」重回人間煙火氣
    萬先生告訴記者,退休後,他常陪著85歲的母親在三鎮遊玩,「戶部巷是咱武漢的一張名片,百米長的巷子承載著武漢人的舌尖記憶」。採訪中,萬先生指著巷子兩邊的各類小吃店對記者說,「這裡不僅是漢味小吃一條街,更是『舌尖上的中國』」。
  • 去武漢一定要去吃一頓,被譽為漢味小吃第一巷,好多美食啊!
    隨著疫情的得力控制,武漢終於迎來了重啟的時刻,生活終於要慢慢走向正軌了!武漢不僅是一個有歷史文化底蘊的旅遊熱門城市,更加是一個美食之都。今天喵星萌和大家聊一聊被譽為漢味小吃第一巷,這裡有著好多的美食啊!去武漢一定要去吃一頓。一聽到戶部巷這一個名字,就有一種濃厚的歷史感撲面而來。
  • 武昌古城「十佳最漢味小吃」是哪些?明天上午十點,交給你決定
    ▏ ▎ ▍過早是熨貼在武漢人骨子裡的生活印記,也是拉開新一天帷幕的鮮活儀式。萬千煙火,皆是江城自帶英雄氣概的舌尖鄉愁。「2021武漢非遺過早節·武昌古城十佳最漢味小吃評選活動」——漢味小吃推介第四彈來襲跟我們一起走進武昌古城生機勃勃的漢味小吃江湖,品嘗美味,為喜歡的商家打call!
  • 武漢走起!這裡有「漢味小吃第一巷」美稱,體驗好吃又好玩
    疫情過後,相信武漢是很多人想要去的旅遊地。那麼,今天就讓筆者帶領朋友們走進武漢這條小吃街。說起武漢的戶部巷,對很多人來說並不陌生。它位於武漢市武昌區,是一條百年老巷,被譽為「漢味小吃第一巷」。戶部巷東靠解放路,西臨長江,南鄰黃鶴樓,北接都府堤,是一處由名街名樓名景名江環繞而成的美食天堂,是武漢最有名的「早點一條巷」,也是來武漢的遊人必到的景點之一。
  • 戶部巷漢味小吃打擂 參賽早點撐壞評委(圖)
    戶部巷漢味小吃打擂 參賽早點撐壞評委(圖) 見習記者柯皓/攝  昨日上午,戶部巷首屆名優漢味小吃擂臺賽開鑼,參賽的55家早點攤中將選出30家優勝者。  雖在比賽現場,廚師們卻絲毫不緊張。「同平常一樣,我只要把燒梅做好,不做假就是了。」陳記燒梅的陳義智老闆說。  在謝家面窩的攤前,有許多食客自願前來為其作啦啦隊。
  • 《武漢有個戶部巷》在漢籤售 生動展現武漢美食文化
    《武漢有個戶部巷》籤售現場   荊楚網消息(記者石倩 實習生邢懿銘)6月20日下午,由武漢出版社出版的《武漢有個戶部巷》籤名售書活動在武漢光谷書城舉行。作家張虹、許保華,責任編輯李俊出席籤售活動,現場氣氛十分活躍,兩位作家在籤售現場與讀者們展開了熱情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