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中信銀行全球銀行1000強排名升至24位

2020-12-14 新華社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7月9日電(記者吳叢司)英國《銀行家》雜誌日前公布「2020年全球銀行1000強」榜單,中信銀行一級資本全球排名第24位,較去年的第26位上升2位。

據悉,中信銀行從2001年起開始參與此項排名,一級資本全球排名從最初的第318位升至目前的第24位。

2019年,中信銀行嚴格控制資本消耗,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穩步提升。截至2019年末,中信銀行一級資本充足率10.20%,比上年末上升0.77個百分點;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8.69%,比上年末上升0.07個百分點,全部滿足監管要求。

中信銀行表示,未來將繼續積極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普惠金融,推進精準扶貧和綠色金融,加大對民營企業、製造業等支持力度,全面強化風險管理,進一步推動銀行高質量發展。

相關焦點

  • 中信銀行在「世界1000家銀行」排名升至24位
    三湘都市報7月9日訊(通訊員 李牧天)日前,國際權威金融媒體英國《銀行家》雜誌公布了最新的「世界1000家銀行排名」。中信銀行一級資本全球排名第24位,較去年的第26位上升了2位。英國《銀行家》雜誌每年發布的全球銀行1000強榜單,是國際最主流、最權威的全球銀行業排名之一,具有極高的專業性與公信力。排名原則上使用各家銀行上一年末的合併財務報表數據,從全球2000多家銀行中選出,主要考慮巴塞爾協議中規定的銀行核心資本實力,通過衡量銀行資本充足狀況反映銀行利潤增長和抗風險能力。
  • 2017全球銀行1000強發布 中信銀行排名升至第25位
    中國網財經7月6日訊 7月3日,英國《銀行家》雜誌公布了「2017全球銀行1000強」榜單,中信銀行一級資本達550.6億美元,位列全球排名第25位,較去年的第30名上升了5位。  中信銀行自2001年開始參與《銀行家》雜誌發布的全球銀行資本實力排行榜,從最初的第318名逐年提升,直到今年的第25名。
  • 中信銀行在《銀行家》雜誌「世界1000家銀行」排名升至24位
    日前,國際知名金融媒體英國《銀行家》雜誌公布了最新「世界1000家銀行排名」。中信銀行一級資本全球排名第24位,較去年的第26位上升了2位。  英國《銀行家》雜誌每年發布的全球銀行1000強榜單,排名原則上使用各家銀行上一年度末的合併財務報表數據,從全球2000多家銀行中選出,主要考慮巴塞爾協議中規定的銀行核心資本實力,通過衡量銀行資本充足狀況反映銀行利潤增長和抗風險能力。  在今年的榜單中,中國共有143家銀行進入1000強。
  • 中信銀行全球排名升至第30位
    本報訊(記者程思思 通訊員徐珊珊)近日,英國《銀行家》雜誌公布了最新「世界1000家銀行排名」,中信銀行一級資本全球排名第30位,較去年的第33名上升了3位,位列國內股份制銀行第3名。排名顯示中信銀行利潤實現穩步增長、資產規模快速提升、經營業績保持平穩、綜合競爭優勢明顯。
  • 《銀行家》雜誌「世界1000家銀行」中信銀行排名第24位
    商報訊 (記者 潘建萍 通訊員 王哲) 日前,英國《銀行家》雜誌公布了最新的「世界1000家銀行排名」。中信銀行一級資本全球排名第24位,較去年的第26位上升了2位。 在今年的榜單中,中國共有143家銀行進入1000強。中信銀行從2001年起開始參與此項排名,一級資本全球排名已從最初的第318位,上升至今天的第24位,資本實力和資產規模實現了快速增長。
  • 中信銀行全球排名上升
    本報訊(記者 周芳 通訊員 紀媛)7月3日,英國《銀行家》雜誌公布了「2017全球銀行1000強」榜單,中信銀行一級資本達550.6億美元,位列全球排名第25位,較去年的第30名上升了5位,這是該行以建設「最佳綜合融資服務銀行」為發展願景以來,經營業績穩中有進,綜合融資服務能力不斷提升的體現。
  • 中信銀行攜手麥當勞推出聯名卡 全球麥當勞餐廳盡享專屬優惠
    這是麥當勞在中國內地首次推出的品牌專屬聯名卡,持卡人可以在遍布全球的麥當勞餐廳享受專屬優惠。 對於聯名卡的推出,中信銀行長沙分行副行長隋浩表示:「價值創造是連接中信銀行和股東及各位合作夥伴的紐帶。中信和麥當勞將發揮集團協同效應,優勢互補,創造更大的價值。除了聯名卡的率先發布以外,雙方還將在支付結算、品牌營銷、供應商現金管理、資金收付等多方面展開合作,為麥當勞提供多元化綜合金融服務。」
  • 上海農商銀行排名升至中國銀行業百強榜23位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銀行業協會日前發布「2019年中國銀行業100強榜單」,上海農商銀行按照核心一級資本淨額排序,位列中國銀行業前100家商業銀行第23位,較上年進一步提升,位居國內所有農商銀行第2位。「2019年中國銀行業100強榜單」遵循簡單、客觀、專業原則,參考巴塞爾協議和監管機構對銀行業資本實力的相關要求,以核心一級資本淨額作為評價標準,並對中國銀行業前100家銀行的經營規模、盈利能力、運營效率及資產質量進行全方位的評價,具有權威性、專業性、廣泛性等特點,上榜的100家銀行佔商業銀行總資產的96.87%。
  • 全球銀行TOP 1000——中國銀行業不必妄自菲薄
    來源:雪球7月1日,英國《銀行家》發布2020年全球1000家大銀行榜單,為連續第50年發布。《銀行家》雜誌(The Banker)源於英國《金融時報》集團,是為世界範圍內的銀行界和企業界的財務決策者提供基本金融信息的知名讀物。
  • 銀行機構微博影響力哪家強?民生信用卡跌出前十
    來源:新浪財經銀行機構微博影響力哪家強?新浪財經聯合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主管的唯一工作日報《中國銀行保險報》推出「中國銀行業微博影響力排行榜」。綜合來看,各家銀行之間的排名變化不大。建設銀行、農業銀行和工商銀行繼續包攬本期榜單前三甲;興業銀行超越平安銀行,排名升至第五;中信銀行和浦發銀行均下滑1名;廣發銀行上升5位,重回榜單前十。此外,招商銀行和民生信用卡排名下滑,無緣本期周榜前十名。
  • WEMONEY研究室朝聞:中信銀行完成對中信百信銀行增資持股達65.7%...
    來源:WEMONEY研究室(ID:wemoney1)中信銀行完成對中信百信銀行增資 持股達65.7%12月3日,中信銀行發布公告,近日,該行收到中信百信銀行通知,其已收到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作出的《中國銀保監會關於中信百信銀行增資擴股方案及有關股東資格的批覆》(銀保監復〔2020
  • 中國四大銀行是哪幾個四大銀行實力如何排名?
    中國四大銀行排名第一:中國銀行中國銀行是中國四大銀行中歷史最悠久的銀行,於1912年1月24日由孫中山總統下令批准成立,至今已有百年的歷史。也是國內全球化、多元化程度最高的銀行,機構遍及中國內地及51個國家和地區,[主要經營商業銀行業務,包括公司金融業務、個人金融業務和金融市場業務等。
  • 2020中信銀行春季校園招聘公告
    中信銀行以建設最佳綜合金融服務企業為發展願景,充分發揮中信集團金融與實業並舉的獨特競爭優勢。截至2019年末,中信銀行在國內151個大中城市設有1,401家營業網點,並下設中信國際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信銀(香港)投資有限公司、中信金融租賃有限公司、浙江臨安中信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信百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為中信銀行與百度公司發起設立的國內首家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直銷銀行)、哈薩克斯坦阿爾金銀行6家附屬公司。
  • 中信銀行:內地至香港跨境銀行需求顯著增強
    原標題:中信銀行:內地至香港跨境銀行需求顯著增強  新華網香港3月24日電 中信銀行(國際)有限公司24日宣布推出全港首個揭示內地企業與個人對於香港銀行服務需求變化的季度預測指數「信銀國際跨境銀行需求指數」。2014年一季度指數首次錄值63.6,遠高於50強弱分界線,顯示內地對香港的跨境銀行服務需求顯著增強。
  • 中信銀行漢中分行開業
    漢中都市網 即可免費訂閱11月19日上午,位於漢臺區西二環路與勞動西路東南漢中濱漢·公園一號的中信銀行漢中分行隆重舉行開業慶典中信銀行西安分行黨委書記、行長趙大慶,漢中市委常委柳林共同為中信銀行漢中分行揭牌。中國人民銀行漢中市中心支行及中國銀保監會漢中監管分局相關領導出席了開業典禮。中信銀行成立於1987年,是中國改革開放中最早成立的新興商業銀行之一,是中國最早參與國內外金融市場融資的商業銀行,並以屢創中國現代金融史上多個第一而蜚聲海內外,為中國經濟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
  • 貴州企業100強 貴州銀行排名第22位
    論壇發布了「貴州企業100強」「貴州民營企業100強」「貴州製造業企業100強」「貴州服務業企業50強」榜單,貴州銀行獲得「貴州企業100強」「貴州服務業企業50強」兩項榮譽稱號 其中,貴州銀行在「貴州企業100強」中位列第22名;在「貴州服務業企業50強」中位列第10名。這也是貴州銀行連續兩年登上這兩個榜單。
  • 銀行機構微博影響力哪家強?中國銀行跌出前十
    銀行機構微博影響力哪家強?新浪財經聯合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主管的唯一工作日報《中國銀行保險報》推出「中國銀行業微博影響力排行榜」。 本期榜單監測時間為12月06日-12月12日。綜合來看,各家銀行之間的排名變化較大。
  • 莫開偉:客戶個人信息被洩露 中信銀行該如何反思?
    來源:新浪財經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莫開偉對於中信銀行應對問題的態度,公眾還是比較滿意,但對事件處理的措施和結果不盡如人意,甚至讓公眾覺得有故意搪塞和忽悠之嫌。「我行將舉一反三,全面檢查,加大培訓,強抓制度執行,堅決避免此類問題再次發生,切實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對於中信銀行應對問題的態度,公眾還是比較滿意,但對事件處理的措施和結果不盡如人意,甚至讓公眾覺得有故意搪塞和忽悠之嫌。
  • 浦發銀行淨利潤432億元,超中信和平安銀行,低於招行和興業銀行
    【野火財經】11月1日訊,浦發銀行(600000.SH)2018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和淨利潤雙增長,營業收入1271億元,同比增加16.38億元,增長1.31%,淨利潤432億元,增長3.14%。同期,除工農中建交五大行外,在大型商業股份制銀行中,招商銀行(600036)盈利676億元,交通銀行(601328)實現利潤577億元,興業銀行(601166)實現利潤501億元,浦發銀行淨利潤低於上述銀行,但高於中信銀行(601998)368億元、民生銀行(600016)427億元、光大銀行(601818)278億元和平安銀行(000001)204億元。
  • 中信銀行高管薪酬幾近腰斬 多家銀行削減員工費用
    增收不增利:不良貸款持續攀升中信銀行財報顯示:2016年總營收為1537.81億,同比上漲5.96%;淨利潤為416.29億,同比僅上漲1.14%;淨利潤增速創下近四年來新低。在2013年時,中信銀行淨利潤增速曾高達26.24%。下圖為麵包財經根據中信銀行財報繪製的其總營收與淨利潤:不只是中信銀行,已公布財報的4家A股上市銀行均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