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永遠是身體裡最強壯的部位——易建聯點評獨臂少年籃球夢。
著名籃球運動員易建聯和前國家隊三分神射手朱芳雨對一位獨臂少年青睞有加,不吝讚美,這位獨臂少年一時風靡網絡。一段1V1籃球的火爆視頻中,視頻中獨臂少年迅若霹靂的運球、令人眼花繚亂的胯下拉球和各種運球變向令對手猝不及防。他的每一個進球都得到了對手和觀眾的由衷讚嘆。他就是張家城,一位14歲的獨臂少年,5歲時因為一場意外失去了一隻手臂。在一般人看來,失去一隻手臂的人是不幸的,生活中會有諸多不便,但張家城是怎麼練得一身過硬的籃球技巧的?
一個偶然的機會,張家城參加了一個籃球公益短期培訓,僅僅10天的訓練讓他迅速喜歡上了籃球並痴迷於籃球練習。一個人在操場、客廳從早到晚,汗流浹背地苦練運球技巧。剛開始沒有球感,球始終不聽他的指揮,手指頭也經常被戳得鮮血淋漓,但是他執拗地一次又一次用單手撿起調皮的籃球,用力地拍下……
瘋狂的訓練帶給他的不僅是球技的進步,更為他打開了一扇通向絢麗多彩籃球世界的大門。「要麼努力,要麼放棄」,這是張家城最喜歡的一句話。他用無數個日夜的努力換來了籃球場上的華麗綻放,空空的袖管隨著他敏捷的身姿急速蹁躚舞動,為他畫出了屬於自己的彩虹。
看完獨臂少年的完美蛻變,不由地想起一篇問答文章,題主說自己最近才知道所有的自卑和怯懦都是來自原生家庭父母的影響,應該怎麼解脫呢?
我讀到這個題目第一反應是題主是不是受到什麼挫折了,還是遭受了什麼打擊。每個人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時,要麼反思要麼抱怨。反思過後會奮起努力克服困難,越過挫折,而抱怨過後很有可能一蹶不振。抱怨是一場致命打擊的洪水開端,抱怨自己的運氣不好,別人怎麼就沒有遇到這樣的挫折;抱怨自己的家庭不好,為什麼別人可以在家享清福,自己就得出來奮鬥;抱怨自己的性格不好,為什麼別人每天都是豔陽天,而自己就是連陰雨;抱怨來抱怨去,找到了根源:都是父母不好,不但沒有給了自己富貴無憂的生活,反而在教育自己的過程中方法手段不科學,造成了自己性格中的自卑和怯懦,導致自己想獨立奮鬥都做不到,白白錯失了很多機會,丟掉了一條條可以飛黃騰達的青雲路。可憐的小金絲雀們,終於找到了學業不優,專業能力不強,事業之路不順,愛情之花不開的癥結所在,自以為看透了命運伏線,揪住了百轉千回的厄運小辮,面對原生家庭教育之殤開始口誅筆伐,似乎這樣就能還給自己一個心安理得。我想說的是,這樣的貌似心安其實仍然會在你午夜夢回的時候不斷撩動你焦躁不安的脆弱心弦。
看了很多研究家庭教育和心理學的專業人士分析,如果父母在教育子女的過程中,經常對子女說「你不如別人」、「你怎麼連這個都做不好」之類的話語,孩子會在幼小的心靈中埋下自卑的種子;如果父母在子女的成長過程中過於專制和強勢,孩子會失去成長的主動性,也會造成長大後的怯懦。但這些絕對不是你不成功的理由,更不是你逃避挑戰的藉口。
每個人都無法挑選自己的原生家庭,與其埋怨父母在自己成長道路上的不如人意,不如認清現實,腳踏實地的開始拼搏奮起。千萬不要在抱怨和消沉中活成了曾經你最厭惡的樣子,等到你的孩子長大了還要繼續探討原生家庭的教育之殤,那就太可笑可悲了。
小金絲雀們,當你們抱怨籠子太小,風雨太大的時候,請再一次看看獨臂少年的籃球夢,「因為熱愛,所以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