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女性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都不應該被別人定義。
文 |餘亦婷 楊璐 王嫻張振龍
編輯 | 小豆
前段時間網友們喝完林有有的「綠茶」,被氣得無法言語。這兩天又被集體科普餵上了「紅茶」,讓人在發懵的同時不禁想問問「茶藝大師」,到底還有多少種茶?
事情起源於某微博大V曬出的跟自己堂弟的聊天記錄。
堂弟向博主哭訴他的感情生活,雖然自己已經有女朋友了,但有一個女生強硬向他表白,還和自己的女友約定公平競爭,讓堂弟夾在中間無法抉擇。
更讓人感嘆的是,博主的堂弟竟是一個準備上初一的小學生,網友們在感嘆初一小朋友的成熟的同時,也終於理解了堂弟的「痛苦」之處……
在還是初中的堂弟的一番解釋和教導後,網友們終於抓到了「紅茶」的精髓。
什麼是「紅茶」
在網絡上,大家熟悉的「綠茶」是指在相處中看似軟弱可愛,實則綿中帶刺,讓人氣的牙痒痒也難以將對方怎麼樣的女孩兒,且有時喝綠茶者甚至什麼都不知道,從頭到尾被蒙在鼓裡。
相比於綠茶,網友們認為,「紅茶」就是把心機赤裸裸地寫在臉上,明擺著告訴大家她就是第三者。不同於綠茶在男人面前裝可憐,紅茶和男生稱兄道弟,裝大大咧咧,陪他們玩遊戲聊心事。紅茶不會表現出女性細膩的想法和百轉千回的心思,而是用一種男性更能理解的方式,大方直接地與他們相處。
於是也就出現了像博主堂弟女朋友和女同學之間的公開、公平競爭。簡單來說,綠茶會通過心機手段達到不道德的感情目的,而紅茶更直接,明爭暗搶,喜歡就要下手,管他有沒有對象。
對於紅茶們來說,最具有殺傷性的武器或許不是外表,而是以朋友的名義不斷入侵別人的邊界,而且這種入侵大多是悄無聲息的。在朋友的包裝下,就連女生可能都會對她很有好感,因為表面上看,這種大大咧咧的女生似乎並不具備威脅性。
然而,紅茶之所以是紅茶,就意味著有很大的欺騙性。對男生她們有時會展現溫柔一面,有很多小花招讓男生開心,同時,她們敢於表達自己的欲望,對於習慣直線思維的男生來說,這樣的女生不繞彎子,相處更輕鬆。對於男生來說,這樣的紅茶比綠茶更難分辨。
在心理學中,有一個概念叫做印象管理,也就是通過控制或管理他人獲得的信息,來影響他人對我們的印象。這一點對紅茶尤為重要,她們通過和男生稱兄道弟、打遊戲、陪喝酒等行為,其實釋放了自己性格爽朗的信號,給他人留下大大咧咧的印象,從而達到「我就是大大咧咧,所以我和男生勾肩搭背,你不能說我吧」的效果。
紅茶行為大賞
如果按照網絡上的定義來理解,影視劇中的祖安級「紅茶」大師肯定就是《回家的誘惑》中的艾莉。
作為感情中的第三者,她直接表達愛、熱烈追求激情。眾多影視劇著名臺詞中,相信沒有人不熟悉那句「既然追求刺激,那就貫徹到底」。
而青春偶像劇《一起又看流星雨》中的女二號蔣媛,也有著類似性格,愛好賽車,大方爽朗。她可以毫不羞澀地跟慕容雲海說想得到一個吻。
她可以在楚雨蕁吃醋時,絲毫不掩飾地對她說:「我跟雲海的關係,比你想像的要親密得多。」
從頭到尾,蔣媛在楚雨蕁面前從不示弱裝可憐。病中和楚雨蕁對話,也在一再強調她的勝利。最終蔣媛成功地讓楚雨蕁跟雲海之間產生了嫌隙。
不要再給女生貼標籤了
當然,在影視劇中為了展現角色衝突,編劇會刻意地加重人物標籤,塑造人物特色來推動劇情的發展。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給女性貼標籤,從大熱的綠茶風,到現在的「紅茶」,大家樂此不疲。甚至還有網友根據紅茶延伸出了女生的其他茶品種。
1、既不是綠茶也不是紅茶
2、又A又颯的阿薩姆奶茶
3、鬧出烏龍的烏龍茶
面對大家源源不斷的創作浪潮,有不少人表示很憤慨,有網友評論道:
不可否認的是,確實有些女生可能會有這種心機行為,但是直接用綠茶、紅茶來形容女生,將一種物品單獨拎出來和性別捆綁起來的行為,是讓人反感的。
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綠茶跟紅茶,大家第一反應就是指女生,如果是男生,一定會在前面加個男,比如「男綠茶」來顯示群體的特殊性。
這種稱謂在某種程度上是來源於刻板印象,並且反過來會加深刻板印象。以後看到女生的某些行為,會不會下意識就是:「你覺得她是綠茶/紅茶嗎?」
楊瀾在《乘風破浪的姐姐》中提問「女人味是誰來定義的呢」,黃曉明回答:「我覺得每個女人,都應該由自己,來定義女人味。」
每一個女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女生的魅力從來都是自然而然表露出來的,是不被別人定義的。
紅茶也好,綠茶也好,大家在玩梗調侃的同時也要注意尺度。畢竟每個女生都有自己的性格和態度。
來源|南都周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