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社區團購又熱鬧了。
據說,快手在湖南長沙調研社區團購兩個月了;前段時間,已經被否定的新聞「今日頭條將加入社區團購做今日買菜」,又捲土重來,字節跳動莫非真的要做社區團購了?
而京東則整合了友家鋪子、蛐蛐購等四部門業務,發力社區團購:
滴滴、美團、拼多多三大巨頭這半年來在社區團購領域的兇猛進攻,已經讓很多地方社區團購神經緊張了,最近一個月,他們在西南、東南、華中等區域市場,頻頻拿下某省某市的第一,行動力令人咋舌。
如果再算上阿里京東這兩大巨頭的布局,快手、字節、滴滴、美團、拼多多,七巨頭齊刷刷進入社區團購,把興盛優選、同程生活、十薈團、食享會等行業傳統格局(社區團購企業有兩百多家,各個地方都有地方小巨頭),衝擊的七零八落。
據供應商給調皮電商透露,他們來自興盛優選的單量下降不少,20%是有的,而興盛四川一帶的城市經理,都被抽調回長沙,參加長沙保衛戰!
戰事正酣,抽身回看,惟騰訊躲在「叢中笑」!
02
騰訊為啥偷著樂呢?
第一,目前的社區團購混戰中,佔據優勢地位的,多多少少都站隊騰訊,或者是外界認為的騰訊系。
美團,騰訊持股12.18%,為公司第一大機構股東;
拼多多,騰訊持股16.9%,為第一大機構股東;
京東,騰訊持股17.9%,為第一大股東;
滴滴,雖然阿里騰訊都有股份,但騰訊的股份佔比高於阿里;
興盛優選,也是公認的騰訊系,騰訊2019年給予戰略投資,不過沒有透露金額,興盛今年7月的8億美元融資中,騰訊也跟投:
此外,騰訊還投資了社區團購第二梯隊同程生活、食享會,不過投資數額不大。食享會是騰訊2019年10月投資的B+輪,同程生活是騰訊2018年投的天使輪數千萬人民幣,還是和同程旅遊一起。
如果快手再入局社區團購,那騰訊系就更生猛了,騰訊佔快手B類流通股21.57%(快手招股書顯示,B類股份中,騰訊股東共同持有本公司已發行在外股份總數約21.57%;5Y Capital持股16.66%;DCM股東持股9.23%;DST股東持股6.43%;百度持股3.78%。)。
至此,社區團購的戰場上,美團、拼多多、滴滴(算半個吧)、京東、興盛優選、同程生活、食享會、快手(準備入局),都跟騰訊關係密切。
戰場的另一端,阿里投資十薈團,目前風頭正勁,僅在今年就連續三次融資:
阿里在2018年底就已經投資了十薈團的A輪,是早期投資者,對其支持很大;不過阿里還是親自下場參與戰鬥,據媒體《開曼4000》報導,盒馬已經在北京上海招兵買馬,大肆網羅社區團購精英,準備避開三四線以及下沉市場,在一二線城市圈地。
但相比騰訊系來說,阿里系在社區團購的力量稍微薄弱了一些;字節跳動方面,還未真正動身;目前發展最猛的美團、滴滴、拼多多、興盛優選,都跟騰訊關係密切。看來未來的市場第一,基本就是在這四家裡面選了。
何況,滴滴的程維、美團的王興、拼多多的黃崢三個一把手都說投入不設上限,一定要贏得社區團購之戰。興盛優選啥話不說,低頭猛幹,其他家超越其中一兩家還有可能,想全部超過這四家,有點不太現實。
在一個賽道裡有六七個選手都是一個金主領銜,但是有實力爭排位賽的,攏共也就是八、九個潛在選手吧……你說,咋看這局勢?
什麼?既然都是騰訊系,那豈不是在內鬥內耗?
似乎是!
03
今天,社區團購的混戰,既不是騰訊的投資戰略發揮了效用,也不是他們刻意為之,至少美團、滴滴、拼多多入局社區團購,完全是個意外,是這次疫情讓他們意識到社區的戰略意義,用社區團購的方式進入。
對美團來說,社區團購在實物團購和同城零售的大方向裡;對滴滴來說,社區團購重塑滴滴價值,在打車業務上徘徊兩年之後,滴滴需要新的想像力;對拼多多來說,社區團購可以依託自己的農業產業帶優勢,還能進一步夯實下沉市場。
對京東來說,進入線下進入社區,早就摸索八百遍了,這不過是其中一次而已。
每個企業除了騰訊的背景,還有其他股東和資本體系,都是基於自己獨立的業務需求不約而同的進入同一個賽道,競爭在所難免。不過,仔細一盤你會發現,雖然這幾家都要搶行業老大興盛優選的位置,但並沒有那麼針鋒相對,美團拿下廣東第一,滴滴拿下四川第一,拼多多在江西進攻很猛,但只有十薈團在湖南進入縣級市場,以農村包圍城市的策略,一個縣一個縣的圍剿興盛優選。
所以,看起來幾個巨頭聲勢很大,都在其他地區建立根據地,雖然也去湖南開城,但攻勢有限,美團在武漢每天八九十萬單,但在長沙,每天二三十萬單,你覺得他們真的在攻長沙嗎?佔位造聲勢而已!只有阿里系十薈團重兵深入興盛優選的根據地湖南,誰跟誰是真正的對手,一目了然。
此外,據《開曼4000》報導,前段時間,中原本土三大社區團購聯合發布聲明,希望巨頭不要「不講武德」:
不過,巨頭到底如何「不講武德」,倡議書並沒有提出證據,巨頭名義上在打興盛優選,沒想到已經讓二三梯隊的社區團購企業「不寒而慄」,前幾名打架,消滅中小玩家,這種事在網約車、團購、電商等各個領域都屢次出現,在社區團購領域也不例外。
據供應商爆料,滴滴為了搶市場,把供貨價6塊的商品,定價5.99往外出,不賺錢也就算了,給團長的佣金還要自己承擔,補貼之狠,可見一斑。
社區團購說到底是流量之戰,搶團長爭流量,砸錢補貼搞流量,運營門檻,技術門檻都不高,只要敢鋪地推敢補貼,就能搶佔市場,歸根結底,又是資本戰。
前兩年,社區團購火過一次,但終究規模有限,興盛優選做了四年,2019年剛過百億,整個社區團購賽道,2020年,也不到千億(各種數據機構的預測,最多900多億),除去幾個頭部企業約佔一半,另外一半都在其他地方團購或者商超自己開設的社區團購業務中,這部分社區團購的玩家,基本都是賺錢的,要麼有門店依託,要麼懂當地市場,競爭也不大,大部分都賺錢。
如今,七大巨頭髮力,用資本掃蕩,對他們形成很大壓力,只是由於巨頭的配送體系不完善,沒有全國快速複製,明年這個時候,地方性社區團購恐怕要重新洗牌,併購、結盟不可避免,在發展空間上,基本被扼住。
所以,看起來是騰訊系「內耗」,實則不然,幾個巨頭之間的競爭,都是表皮摩擦,真正捅刀子開大炮搞圍剿的,還是針對其他玩家。
另外,最主要的一點,社區團購的主場,基本都在微信生態,大多數玩家(盒馬除外),都有微信小程序作為成交基地,因為團長的社群都是微信,在微信生態內成交,轉化率更高,自己的APP,都只是輔助或者作為長線布局,運營主陣地,就是微信。
所以,社區團購對微信電商的發展,對微信支付的推動,都讓騰訊成為這個賽道的絕對贏家。下一步,各種虛擬業務進入社區團購後,比如旅遊酒店,以及電影票飯店等本地業務,還有消費貸等業務,這些業務逐步展開之後,社區團購的想像力,才算真的打開了。
04
騰訊雖然穩贏,但社區團購不會一家獨大,阿里進入社區的決心也很大,十薈團、盒馬、零售通等一定會一波又一波的衝鋒,因為社區是電商的最後主場,爭奪將會非常激烈。
社區團購不是團購生鮮那麼簡單的事兒,我們在2018年就發過一篇文章,社區團購將成為最基本的消費場景,否則沒有出路:
所以,對社區的爭奪,才是最終目的,生鮮團購只是一個棧道,一個入局的方式,整個社區團購,都是巨頭們爭奪戰略要地的炮灰!
所以虧錢補貼,不算事!
「重點不是社區團購,是社區消費!」京東零售集團CEO徐雷前兩天在2020京東全球科技探索者大會上,一語點破這個行業的本質。
所以,很多人把社區團購理解為佔領下沉市場,或者是生鮮團購,錯了,生鮮團購在社區團購中,連一半都不到,他們是要把中國消費徹底數位化,要一個社區一個社區的拿下,把電商無法覆蓋的人群,無法覆蓋的場景,無法覆蓋的品類,統統覆蓋。
社區團購的重點,不是團購,而是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