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團購會結束嗎?如今已是騰訊系"獨角戲",誰會是最後贏家
社區團購儼然是這個12月的"代名詞",其激烈程度不亞於我們之前經歷過的種種網際網路大戰,因為入局資本的不同。拿外賣為例,我們前期能看到在桌面上的"玩家"是美團和餓了麼,而最終到了收官階段阿里和騰訊才浮出水面,阿里直接收購餓了麼,而騰訊與美團達成了戰略合作。而這次社區團購阿里和騰訊都是早早地就踏入了"戰場"之中。
騰訊投資行業老兵興盛優選幫助後者度過了第一輪危機,阿里雖然入局相對較晚但也是親自下場,入股了是十薈團。但就是二者的行為,直接又將社區團購的格局上升了一個維度,要知道這兩家公司可是我國網際網路企業的天花板。就像小時候大家玩遊戲,大人是不能參與的是同樣的道理,一時間"反壟斷"的聲音越來越響,最終栽了跟頭。
12月14日,騰訊和阿里都接到了來自一份處罰通知,來自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雙方均被處以最高50萬元的行政處罰。這對兩大巨頭造成的影響可遠不止這50萬元,國家這一記"重拳"可以說直接把"二馬"給打懵了,整個網際網路市場上都引發了巨大的震動,這也意味著阿里和騰訊不管如何都會放手對於社區團購的爭奪。
那麼社區團購會因此結束嗎?筆者認為很大概率不可能,社區團購現在儼然是"脫韁的野馬",想停下來已經很難了。那麼我們回過頭來看之時,會發現如今已是騰訊系的"獨角戲",因為現在還有"戰鬥力"的幾大巨頭都和騰訊有著莫大的關係,因為拼多多、京東、美團的第一大股東都是騰訊,而騰訊一直以來慣用的"賽馬機制"又一次得到了體現,那麼這三家誰會是最後贏家呢?
首先我們說美團,美團現在已經是本地生活領域當之無愧的"一哥"了,對它而言算是在自己比較擅長的領域,但是它迫切想要的到的就是藉助社區團購這個流量入口切入線上電商的領域,這樣就能便於其進行超級APP的轉化。試想一下,如果現在美團能夠有"電商服務",那對美團而言意味著什麼?
其次是拼多多,其最主要的目的還是不斷的上浮市場,我們都知道拼多多是依靠下沉市場崛起的巨頭,對它而言如果能夠進入五環以內,它將有很大的機會擊敗常年的電商霸主淘寶。騰訊雖然自己在電商領域沒有什麼造詣,但單單一個拼多多就能讓阿里束手無策
最後就是京東,我們也能看得出來劉強東是最著急做出"成績"的,因為社區團購也是自己拿手的東西。物流在社區團購當中的地位無需筆者多言,另外目前京東的處境也很尷尬,首先在市值上已經落了拼多多下風,其次就是美團早期就是靠團購起家的,所以劉強東才會宣布親自帶隊打好這一"仗",因為如果輸了,京東很可能就"掉隊"了。
其實我們不難看出這三家巨頭之間既有戰略合作的關係,即共同搭建起騰訊系的護城河,合圍的正是阿里,相互之間又是對手,而且是那種"你死我活"的較量。首先這場較量如此"血腥"的原因就是各大巨頭們已經沒有了新的流量入口,所以社區團購無疑是它們最好的翻身機會,那麼誰會是最後的贏家呢?
最大贏家我們都已經一目了然,就是騰訊,因為不管如何,最終取勝的都來自騰訊系。至於最後贏家,各位讀者朋友們,你們覺得會是誰呢?歡迎留言分享你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