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7-9月,連續幾場大雨後,全國各地的野生菌紛紛上市。而作為翹首的雲南地區野生菌,不管是在野生菌交易市場,還是在各家餐廳裡,總有野生菌的香氣。
每年的這個時候,懂吃的人都從遙遠的地方奔向昆明,只為吃上這個季節裡難得一品的野生菌,散發著山野清香的野生菌,可真是大自然最珍貴的饋贈。
如果給你一份鮮美的野生菌,那麼你懂得如何去食用它嗎?不用急,下面在這裡給大家介紹下,有關於野生菌的N種吃法,一起來看看吧。
野生菌火鍋
說起吃野生菌,那麼火鍋當然得放在第一位,將從深山採來的野生菌放在一鍋中煮熟,打個蘸水,別提多美味了。還有就是野生菌的湯,鮮美可口,讓人一口難忘。
燴青頭菌
燴青頭菌主要的食材便是青頭菌,製作簡單,食用安全,青頭菌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清淡飄香、鮮美可口,
乾巴菌炒飯
當香氣四溢的乾巴菌遇上香甜軟糯的米飯,美味無可阻擋。
爆炒牛肝菌
幹辣椒是最好的調味品,與牛肝菌一起在油中炸裂,這將是味覺上最大的享受。
雞樅湯
鮮美的雞樅是多少人的摯愛味道,有土雞的鮮美,更有雞樅的鮮香。
碳烤青頭菌
將一朵朵頂著帽子的青頭菌放在火上進行炙烤,飄香時配上蘸水,簡直是人間極品。
松茸刺身
松茸被譽為「菌中之王」。如此珍貴而嬌嫩,甚至有人覺得焯水都會破壞掉它的自然之趣。生吃無疑是現在最流行的松茸食法,將松茸切薄片,配上佐料,即可開吃,名曰「松茸刺身」。
黃油煎松茸
美味的食材,總是讓人們想要通過這種方式烹飪,最終呈現出令舌尖愛到極致的味道,黃油煎過的松茸,就是那必品的美味。
煮谷熟菌
谷熟菌是菌群中既美味又安全的一種,熬上一鍋谷熟菌,從菌吃到湯,口中充滿著濃濃的美味。
蒸青頭菌
將青頭菌的根去掉,往菌帽中塞進鮮肉,放在蒸籠裡蒸熟,肉香侵入菌香,美味,下飯。
青椒乾巴菌
黑灰色的乾巴菌洗淨後撕成小片,配上充滿維生素的綠色青椒,爆炒出獨特的菌味。
雜菌湯
懂菌的人都知道,野生菌儘量不要混煮,否則容易中毒。而將青頭菌、谷熟菌、雞樅、奶漿菌等「煮菌」放入一鍋燴,卻是不可抵擋的美味。
油炸雞樅
雞樅洗淨,晾乾水分,再用油的熱度將雞樅的水氣徹底去除,配以香辛料、幹辣椒、八角、花椒等,幹香、酥脆的雞樅油,便於長期存放,味道也很不錯。
雞樅油可作為下飯菜,也可作為調料使用。
……
民以食為天,人們向來將吃看得很重。這就促進了對於食譜食材的研究。遍及天下的文人墨客對各地的吃法進行了推廣,讓吃變得無盡界,無限制,從「生」到「熟」,再轉至「生」,煎、煮、炸、炒 ……豈會少,而野生菌的吃法,自然也少不了這烹飪的規律。
炒
野生菌幹炒是最常見的吃法,一般都是用大火爆炒,油量適中,炒的過程中將水氣徹底消滅。牛肝菌、乾巴菌、雞樅、見手青是常見的「炒菌兒」。
幹炒呈現的最大味覺感是「香」。配以幹辣椒、青椒、大蒜,將野生菌的香氣最直接地展現出來。
煮
野生菌煮湯是為了留住它的鮮美味道,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喝鮮湯。以雞湯、排骨湯等為高湯,放入菌類,調味料一般也以清淡為首選,這樣可以突出野生菌鮮醇的口味。適合煮湯的野生菌有青頭菌、牛肝菌、猴頭菇、北風菌、雞樅、雞油菌等。
煎
把菌切成厚片,放入油鍋內慢慢煎,注意油的量不宜太多,煎的過程中注意把握火候,要兩邊翻煎至金黃,外香內鮮嫩。適合生煎的有雞樅、松茸、乾巴菌等。
炸
野生菌生炸,就是油多火旺,用這種烹飪方法加工的原料加熱之前,一般需要用調味品來醃製一下,瀝乾水分,然後再下油鍋炸至色澤金黃或者水分收幹。生炸菌的特點是香、酥、醇厚。適宜生炸的有雞樅、虎掌菌、牛肝菌、乾巴菌等。
蒸
把野生菌切片後,整齊的碼放於碗內,上蒸籠蒸熟以後反扣在盤子裡。在碼的時候可以塗抹一些雞肉泥、魚肉泥、蝦肉等。葷素搭配合理,營養均衡,味道也更加醇厚。適宜扣蒸的如青頭菌、猴頭菌等。
烤
野生菌燒烤法,就是直接把野生菌放在火上燒烤至熟。燒烤的時候注意火力的大小,不可以燒焦,也不可以塗抹油脂,這樣可以保存野生菌原汁原味的鮮香。燒烤好以後,可以搭配椒鹽、番茄沙司、辣醬油等。適宜燒烤的有雞樅、松茸、青頭菌、猴頭菌、牛肝菌等。
涼拌
涼拌是突出野生菌鮮美的方法之一,將野生菌洗淨,切成薄片,加入調味料,攪拌均勻即可品嘗。一般涼拌方法多以生拌、熟拌、混合拌為主。適宜涼拌法的有雞樅、松茸、青頭菌、猴頭菌、雞油菌、谷熟菌、奶漿菌、蕎面菌等。(野生菌多有毒,涼拌需謹慎噢)
在雲南,如今正是野生菌大量上市的季節,
所以,請盡情地換著口味享受吧!
溫馨提示
食用野生菌注意要點:不要購買和採摘自己不熟悉的菌類,尤其是顏色鮮豔的野生菌;對自己熟悉並確定為無毒菌的,也不要混雜加工食用,因為種類不同的野生菌混雜炒煮可能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有毒物質。加工野生菌一般要通過高溫煮透,降低毒性;食用野生菌時不要飲酒。
來源:昆明範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