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不得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車釐子就成了街頭巷尾各大水果店裡熱推的水果了,反正在 小編的印象裡,小時候是沒吃過這種大櫻桃的。
前兩年,因為一個朋友做水果批發的,經常會弄一些水果來,這其中就有車釐子,家裡人都非常喜歡吃,於是,從那之後便經常買,但是,動輒一百多元一斤的水果,一會功夫就吃完了,家裡人有的時候也挺心疼的。但是因為孩子喜歡吃,也偶爾會買!
不知道為什麼,到春節前,車釐子就變成了一種象徵,並產生了「車釐子」自由的說法。
在此之前,聽說現在的年輕人有各種各樣的自由,比如遊戲自由,還有工作自由,可是,每一種自由的背後,其實都是選擇的權利。當你擁有足夠多選擇的權利的時候,你自由的邊界就很大。
而近期,關於車釐子自由,小編有兩個小經歷。春節前,有一次帶孩子去樓下新開的便利店,那裡也有水果,店主很客氣的問孩子,這種水果吃不吃,那種水果買不買,就說到車釐子,孩子想買,我就說和孩子說,我們家裡還有一箱沒吃完呢。店主就說,你還真捨得啊。似乎買一箱車釐子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一樣,這也表明,對於賣水果的人,也知道,買車釐子,似乎不是普通的買水果的行為。
春節期間,回老家,帶了一箱車釐子,其實也就幾百塊錢,與很多其他的東西比,並不是那麼貴。不過,帶回家後,親戚來了,家人自然就拿出來給大家吃,一看拿了那麼多,親戚們都說,哎呀,真有錢啊,買這麼多車釐子。
從這兩點上來看,至少,車釐子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並不是一件普通的水果。
但是,在節前,比較火爆的文章裡,有這樣一句話比較扎心,「有些人表面上光鮮亮麗,背地裡卻連車釐子都吃不起。」
其實,這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因為一百多塊一斤的水果,在當下的中國,吃不起的人還很多。
可是,回老家的時候,遇到一位在一線城市工作的親戚,他家裡一年收入幾十萬,有房有車,在說起車釐子自由的時候,他說道,的確是這樣,就像他家現在這樣的情況,收入也不算低,去年的時候車釐子150多塊錢一斤,小孩子要吃,還真捨不得買,今年稍微便宜點,才會買一點給孩子吃。
說起原因,他分析了一下,現在人們對車釐子自由的那麼敏感,其中,主要是某些自媒體的渲染,並沒那麼誇張,而實際上,一個年收入幾十萬,月入幾萬元的家庭,也不可能一天花幾百塊錢去吃水果,而這背後折射出的深層次的問題,至少有兩個方面:
一是,現在的生活成本在大幅度提高,要知道,車釐子的昂貴,如果算作奢侈品的化,是可以理解,但是它只是一個普通的水果,而因為單價高而受到關注,但其實大家如果去看一下,現在的其他水果,蘋果的價格,很少有低於五塊錢一斤的,就連夏天的西瓜,也幾乎沒有低於一塊錢一斤的,而過去西瓜,是一塊錢一個,價格這幾年漲了多少倍,大家可以自己去算……
在春節前,到樓下超市那種便捷理髮的地方一看,以前10塊,突然就漲到15了,而且與理髮師聊了一下,他說以後就都是15,不是春節漲價。要知道,直接漲了50%,這種生活支出,或許在消費價格指數裡,是不會統計到的。
雖然看起來收入提高了,但是生活成本的上升,這才是讓人們生活變得艱難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二是,收入規模增加了,但是質量並沒有增加,收入質量是什麼意思?很多人可能不能理解,收入的購買力,才是收入的真正價值,可是,現在身邊月入過萬的人那麼多,可是,他們真的就能輕鬆的想吃啥就吃啥嗎?顯然是不可能的,光房貸房租,就消耗掉了一大半的收入,他還有什麼好高質量消費的呢?
其實,車釐子自由的背後,是人們對高品質生活的渴望,但這也折射出來,當下社會中一個主要的矛盾,那就是人們日益增長和豐富的物質文化生活需求,與錢包的飽滿程度之間的矛盾。
同話財經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來源並保留本站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