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禁採砂後,一群桃花魚迅速繁殖,數量極多,這是什麼魚?

2020-12-19 騰訊網

如今,大多數江河裡已經很難看到成群結隊的野生魚出沒,許多人將其歸咎於電魚、地籠等濫捕..

其實,電魚雖然可恨,但真正對生態環境造成「毀滅性」破壞的,還數各種過度開發...

比如在廣西梧州,有釣友反映,自從前幾年禁止河道採砂後,水質慢慢變清澈,而河裡的野生魚也越來越多了...

岸邊還留有採砂的痕跡

禁止採砂後,河道恢復清澈,野生魚資源慢慢恢復

「以前根本沒法釣魚,水跟沙混在一起,像黃泥水一樣,(禁採後)現在魚很多」

當地釣友「樊師傅」感嘆說,原來河裡連小餐條、小鯽魚都很難釣到,然而現在經常能碰上大鯉魚、大草魚..

——並且,一種色彩豔麗的「桃花魚」,以前從未見過,如今迅速在河中繁殖,數量極多。

以前當地河裡沒有這種魚,如今數量卻極多

桃花魚是一種鱗片顏色極為「豔麗」的小體型魚,乍一看有些像是餐條魚,但是魚身更「粗壯」,看起來野性十足..

而桃花魚的魚嘴,則更讓人印象深刻——長滿一顆顆的小珠子,看起來頗有些「噁心」...

看起來像是嘴上長角

這是一種什麼魚?

據樊師傅介紹,桃花魚是一種雜食魚,蚯蚓、河蝦,是它們的「最愛」。

且桃花魚攝食兇猛,非常貪吃,用這些做魚餌,往往一天就能釣到幾十條,釣起來「很過癮」...

(並且這種魚肉質很細嫩,口感比常見的鯽魚、餐條更軟彈許多,因此是一種非常受當地釣魚愛好者歡迎的垂釣對象魚)

其實,桃花魚就是一種馬口魚,之所以原本河道中沒有,是因為它們對水質要求極高。

當河道水質改善之後,它們就會從棲息的山澗、溪流裡遊入河中,並迅速繁殖...

——事實上,在上世紀90年代以前,我國各地的江河裡,都有大量桃花魚的身影,因為那時候的生態更為「原始」,適合桃花魚棲息、繁衍生息...

現在喜歡釣魚的人不少,然而野生魚資源匱乏,卻常常稱為這些釣魚愛好者最苦惱的事..

其實,從這位「樊師傅」的講述可以知道,只要生態大環境改善,野生魚資源的恢復其實是很快的。

朋友們,你們家鄉近幾年來的生態環境如何?當地有沒有在做一些保護、恢復的工作?

(關注我們,隨時了解長江水生物種趣聞,也可聯繫我們爆料投稿,助力生態保護!)

相關焦點

  • 貴州黔南禁絕電魚後,馬口魚泛濫了,數量極多
    比如在貴州黔南,有當地釣魚人爆料稱,自從「電鬼」消失之後,當地河裡的馬口魚,數量極多,幾乎泛濫成災了……清澈見底的河裡,馬口魚成群結隊馬口魚、桃花魚等溪流山魚,是山澗水域中的頂級掠食者,遊動迅速靈活,也被釣魚愛好者稱為溪流精靈。
  • 廣西一水庫廢棄後,一種「黑毛魚」迅速繁殖,兇猛數量多已成水庫霸主
    然而近日,有廣西梧州網友稱,當地發現一種更兇猛、體型更大的「新型羅非魚」,正在迅速繁殖... 山上的荒廢水庫 這位網友口中的「黑毛魚」是個什麼魚?
  • 廣東釣友,河道重窩誘魚,沒想到卻引來一群「巨蝦」,數量極多!
    但令劉先生失望的是,他周末去釣魚半天,一條魚也沒釣到「這是一個很小的信號(浮動),沒有大魚吃魚鉤。我已經想完了。都是小魚在築巢。」劉先生介紹說,當時他很難過。他判斷水下聚集著各種各樣的小魚,所以他不得不更換小魚鉤和魚線……常釣魚的人都知道,野河爭養大魚時,有時正好相反,吸引一群小魚雜魚聚集……然而,劉先生從他沉重的巢穴中誘捕的並不是想像中的「小雜魚,而是一種他從未見過的大蝦」。小鉤子,抓怪「大蝦」,藍鉗子,什麼樣的「怪大蝦」?
  • 甘肅定西非法採砂猖獗 企業打河道清理項目旗號採砂
    然而兩年多過去,記者近日在定西市調查採訪發現,不少採砂企業仍然無證經營,偷採亂採現象有所反彈,而在安定區等部分縣區,非法採砂還很猖獗。但是,砂場把砂挖走之後,並沒有把地用土墊平,蘇春輝家一畝多的地,現在成了深約一米六、七左右的大坑。「坑」的另一頭,連著四十多畝農田。東邊是一條「鹼溝」,南邊是西河,蘇春輝擔心,一旦發水,洪水可能漫過蘇春輝的地,將農田都淹沒。  蘇春輝告訴記者,這個地比外面的河道低,下雨的時候水大得很,前面土根本擋不住,水從這下來這些地區全都淹了。
  • 工程叫停河道「慘不忍睹」 修復河床變瘋狂採砂
    8月27日,有群眾反映,在蕩澤河觀音寺鄉孤山村段,大量砂石在河道中間堆積,阻攔正常洩洪,危及村民生命財產安全。魯山縣群眾反映的情況也是中央環保「回頭看」督察組發現的問題,督察組向當地交辦一批案件,其中就有非法採砂、損壞河道、破壞生態等內容。9月下旬,記者赴魯山縣採訪,發現沙河、蕩澤河滿目瘡痍,河道治理依然存在嚴重問題。
  • 護住綠水青山 三清山楓林辦事處嚴厲打擊非法採砂(多圖)
    中國江西網訊 通訊員餘水榮報導:3月25日,三清山楓林辦事處快速處理兩起破壞河道沙石資源違法行為,以實際行動向河道非法採砂採石宣戰,彰顯了守護三清山綠水青山的信心與決心。>  當日7時許,楓林辦接到舉報電話,在楓林村南岸汙水處理廠附近正有人在河道裡非法採砂。
  • 羅非魚泛濫,廣州東河湧「魚比水多」,魚群聚集水面黑壓壓一大片
    「魚比水還多」是一種略顯誇張的說法,但這河面上密密麻麻的羅非魚群,確實看起來非常的「壯觀」,甚至有幾分令人頭皮發麻……附近市民直呼「噁心」這些密密麻麻的羅非魚成群聚集在水面,平時漂浮不動,有人扔下一顆石頭或者雜物,則迅速四散開來,滿河面的遊躥。
  • 浙江河道現大量「虎頭鯊」,老鄉:河蝦都被吃光了
    我國各地農村河道裡,都有大量野生魚、泥鰍、蝦蟹等,雖然大都個頭不大,但是肉質鮮美好吃。   許多老鄉閒暇之餘,會去河道裡用地籠、漁網等方式捕些魚蝦「嘗鮮」。
  • 惠州:省東江流域管理局到惠東縣監督檢查河道採砂工作
    11月24日上午,省東江流域管理局四級調研員林支偉等一行3人到惠東縣對河道採砂進行監督檢查工作。市水利局副局長毛新春等陪同。監督檢查組主要採取聽取匯報、查閱資料、實地核查和座談交流等方式進行,實地檢查了惠東縣西枝江段2019年度可採區第三標段採區現場,同時在惠東縣水利局召開座談會,詳細了解惠州市河道採砂管理及涉及採砂的清淤疏浚活動的基本狀況、制度建設情況、日常管理情況、水政執法情況、下一步工作措施等,並提出了意見建議。
  • 2019年宜昌江段中華鱘繁殖群體估算數量為16尾
    這是首次由多部門聯合發布長江流域水生生物資源及生境狀況,重點介紹了2019年長江流域珍稀特有水生生物、漁業資源、重要漁業物種產卵場、漁業生態環境及生態修復監測情況。其中公報指出,葛洲壩下宜昌江段未監測到中華鱘的自然產卵活動,該江段中華鱘繁殖群體估算數量為16尾。
  • 美國黑鱸在廣西河道繁殖迅速,釣魚人:到處是它們魚苗
    「不食三月鯽,萬千魚籽在腹中」這是許多上了年紀的漁民、釣魚人,常常念叨的「原則」,意思是每年的三四月份,應該對於產仔魚、魚苗「網開一面」,好讓野生魚在繁殖期能順利繁衍生息。不過,對於下面這種魚,許多人認為只要碰上了,就要「趕盡殺絕」!
  • 湖北枝江從嚴從重整治非法採砂 保護長江生態(圖)
    過去,該河段採砂管理秩序一度混亂。枝江對採砂工程船舶集中停靠監管 郭曉瑩 攝  2017年3月,枝江、松滋兩地設立聯合執法點,成立聯合執法專班協同作戰,打擊非法採砂。截至目前,兩地聯合開展執法打擊行動40餘次,抓獲採(運)砂船4艘次,驅趕外籍工程船舶8艘次,有效打擊了邊界水域非法盜採行為。湖北省水利廳副廳長徐少軍說,枝江創新的跨區域聯合執法模式,值得在全省推廣。
  • 閩江口違法採砂為何如此猖獗?危及河床下切、鹹潮上溯
    按照《福州市河道採砂管理辦法》等規定,未取得河道採砂許可證擅自在河道管理範圍內採砂或者在禁採範圍內採砂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扣押違法採砂船舶和違法採砂機具,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以十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的罰款。但是,這與違法採砂者的暴利相比,根本起不到震懾作用。據村民透露,一個晚上違法採砂者少說獲利幾萬元,這幾年浮岐村違法採砂者賺得盆滿缽滿,已經形成了一個利益集團。
  • 這魚有幾百個名字,以前每年春季就泛濫,如今都躲進深山
    廣東釣魚愛好者,深山垂釣,碰到一群泛濫成災的「趴地虎」,一天釣了上百條這趴地虎是什麼魚?在各地野生魚種群大不如前的如今,竟數量如此之多?甚至比羅非魚還瘋狂?是不是外來物種?讓人完全沒想到的是,這些小魚仔個頭不大,適應性卻很強,迅速在全國水域繁衍生息,數量劇增——更關鍵的是,因為趴地虎的大量出現,當地江河裡的小魚小蝦和昆蟲不夠吃,它們開始大量吞食其他野生魚的魚卵(就像如今的垃圾魚清道夫一樣),結果自然可想而知。
  • 非法採砂致使防洪堤開裂100米
    檢察官赴堤壩現場察看  本報訊(記者範躍紅 通訊員林建平 蔡躍煒)非法採砂引起防洪堤裂縫,經浙江省龍遊縣檢察院提起公訴,法院以非法採礦罪一審判處被告人楊某有期徒刑一年零六個月,並處罰金5萬元。近日,這一判決正式生效。這也是浙江省首例以「嚴重影響河勢穩定,危害防洪安全」作為非法採礦「情節嚴重」提起公訴的案件。
  • 四川河道來了一群「鯊虎魚」,滿口尖牙,村民:鮮嫩好吃
    洪水後,河裡來了一群「鯊虎魚」頭大、身體小,鱗片退化成粗糙的「鱗皮」,且滿口的尖牙——因此乍一看像是黑魚的魚苗,但身體「粗壯」看起來頗為奇怪。幾位當地的老鄉在河道裡捕魚時,都捕獲大量這種怪魚。經過辨認,老鄉們認為,這是一種現在已經比較稀少的本土魚,鯊虎魚——一種喜歡趴在江河水庫底部砂石裡的小型魚種,最大且兇猛貪吃。
  • 張文雄夫人的「砂金」生意:洞庭湖採砂亂象背後的貪腐鏈條
    半個月前,中國紀檢監察報曾刊文《「提籃子」,花樣百出的政商勾結》,其中寫道:張文雄落馬後,在湖南岳陽,一個涉及洞庭湖採砂,有著巨額利益輸送的貪腐鏈條逐漸浮出水面,而在這條貪腐鏈上,其妻塗愛芳在其中充當權力掮客角色。
  • 黃河邊採砂量8萬立方米的採砂場被查封 封丘縣「鳥語花香」背後的...
    12月10日,大河網記者來到與這兩處地方僅幾公裡之外的月牙湖附近採訪,這裡一年前是一個採砂量高達8萬立方米的採砂場,在檢察官們的努力下該採砂場最終被取締,保護了黃河的生態環境,讓鳥兒飛得更歡、花兒開得更香。12月10日,大河網記者跟隨封丘縣檢察院第四檢察部副主任劉恩鵬來到當地稱為月牙湖的原採砂場,看到以前採砂留下的採砂坑已經平整,土地已恢復原貌。
  • 農村河道裡的魚兒和螃蟹越來越少了,原來是這些原因
    記得在我小的時候,經常和村裡的小夥伴下河摸魚或者捉螃蟹,每次都能滿載而歸,帶回家的魚讓母親燒成魚湯,螃蟹做成油炸螃蟹,那美味鮮香,真的是讓人回味無窮。那麼,為什麼現在農村河裡的大魚大螃蟹越來越少了呢?1.水質汙染嚴重我認為原因之一就是水質汙染。
  • 揭秘靈壽慈河非法採砂的「利益鏈」
    10月3日下午,靈壽縣慈峪鎮橋塘沿村兩兄妹不慎掉進一個非法採砂水坑溺亡,事發後,靈壽縣有關部門稱對事發的慈河河 道採砂場進行了治理。然而日前,燕趙都市網不斷接到網友報料,稱在慈河上遊的河道內仍有不少採砂場老闆「頂風作案」。 11月2日,本報記者喬裝以購買鐵砂粉為由,深入靈壽縣北譚莊鄉南文城村一家採砂場,揭開了河道瘋狂採砂背後的利益鏈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