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食三月鯽,萬千魚籽在腹中」
這是許多上了年紀的漁民、釣魚人,常常念叨的「原則」,意思是每年的三四月份,應該對於產仔魚、魚苗「網開一面」,好讓野生魚在繁殖期能順利繁衍生息。
不過,對於下面這種魚,許多人認為只要碰上了,就要「趕盡殺絕」!
廣西釣魚人,大河裡釣起許多「怪鯽魚」,個頭不大,樣子卻很古怪。
然而,這位釣魚人將這些明顯還是「小魚苗」的怪魚發到朋友圈,卻招來許多人的驚呼,稱這些魚是「生態殺手」,專吃本土小魚小蝦,因此碰上這種魚,最好「連魚苗都全部搞光」!
個頭不大,數量卻極多
原來,這種滿身墨綠色花紋的「怪鯽魚」,看起來像是鯽魚,但其實卻是一種兇猛的掠食魚,名為美國大嘴黑鱸。
作為一種食用魚,在南方地區的魚市上很常見,養殖範圍很廣。
黑鱸肉質鮮嫩鮮美,堪比本土的鱖魚、鱸魚等,且價格也不算太高,可以說是價廉味美的淡水佳品,是近年來很成功的引入養殖品種。
不過,一旦黑鱸魚在本土自然水域中出現,則顯得沒那麼美好——作為一種攻擊性很強的掠食性魚種,它會破壞本土的水中生態平衡!
「小一點的都是蚯蚓釣起來的,他們用了路亞搞到大的……魚苗尤其多,到處都是」
這位釣魚人李師傅介紹說,他發現這些魚非常的兇猛,應該是肉食魚,並且即使是手指不到的小魚苗,吃鉤也是極為兇猛,往往將魚鉤帶魚餌一起吞入腹中……
(這些小黑鱸雖然個不大,數量卻很多,這位釣魚人一下午也是釣起幾十條)
這種美國黑鱸魚,怎麼會在廣西一條不起眼的大河裡大量繁殖、數量極多?
廣西高山流水,烏江、邕江等大江橫流,非常適合黑鱸魚養殖,因此黑鱸魚養殖業在廣西地區極為發達。
不過,因為江河航道治理,許多臨水的養殖場、養殖網箱被陸續拆除,因此有不少的養殖黑鱸魚逃入自然水域中……
從上面釣魚人的遭遇可以看到,這些原本是養殖品種的黑鱸魚,已經逐漸在廣西的江河水域中繁衍生息開來了,並且種群數量已經具有一定的規模了。
毫無疑問,黑鱸魚也是一種外來入侵物種,其掠食性甚至超過了羅非魚。
對於黑鱸魚,需要如一些網友所說的「趕盡殺絕」嗎?
這個還沒有統一的定論——黑鱸魚雖然屬於掠食性魚種,但對於其在本土水域中的深遠影響,無論是水產專家、還是漁政部門,對此都暫未有科學、詳盡的調查研究,因此很難下斷言。
長江裡也有它們的蹤影
不過,根據我們團隊對於外來物種入侵多年的觀察,黑鱸魚繁殖能力雖然尚可,但比不上羅非魚。
另一方面,作為一種肉食性魚種,它們需要跟本土黑魚、鯰魚,尤其是鱖魚、鱤魚等掠食魚去競爭生存空間,並且從目前來看,相對這些本土掠食魚,黑鱸魚並沒有壓倒性的競爭優勢,因此其種群規模,不但可能像羅非魚、清道夫一樣大規模」泛濫成災」……
當然,黑鱸魚較高的食用價值,也會招來許多釣魚愛好者、漁民的「重點打擊」……
因此,長江君也是認為,各地如果出現這種黑鱸魚,不需過分擔憂,當然也用不著「趕盡殺絕」,暫將其當成一種本土掠食魚對待即可!
網友們,你們當地出現這種魚了嗎?歡迎留言跟我們分享、提供詳細信息,一起熟悉、了解這種外來入侵物種。
(最後請關注我們,隨時了解長江水生物種趣聞,也可聯繫我們爆料投稿,助力生態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