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雲陽濱江碼頭的捕蝦人

2020-12-20 慢新聞

天還未亮全,城裡的人都還在熟睡,碼頭上卻已經熱鬧起來,冬泳,洗衣服,擺攤兒賣魚。

重慶是一座山城,也是一座江城,江山之城自有江山品格。在大江大河之間,無論是水漲水落,在重慶人的記憶中,總有那一葉扁舟,碼頭方寸之間的生活百態,浸潤著重慶人濃濃的鄉愁。

今天,是船夫們春節前最後一天收網,在雲陽的濱江碼頭,蝦船將靠岸,這一口江蝦,是庫區人的情懷。

春節必來買蝦的小夥子

清晨6點,靠岸的第一隻漁船來了,船上下來一對中年夫妻,漁夫帶著頭燈,漁婦把圍腰緊緊套在身上,兩人的臉被寒風凍得通紅,他們使出渾身力氣,把一盆盆凌晨打上來的江魚,抬到碼頭臺階上,搓著手等待買家。盆裡的魚活蹦亂跳的,黃辣丁、水米子、鯉魚、草魚,新鮮得很。

「不要以為它們翻白了就不新鮮了 長江裡的魚性子急 翹殼兒魚猛的很」

「師傅,沒蝦呀?」天微亮,一個帶著眼鏡的小夥子來問蝦。

「小兄弟,你曉得,雲陽的蝦俏,買蝦憑運氣,今天我只有魚。」漁夫建議小兄弟,要不再等一等,或許下午還有船要來。接著,漁婦從船上端來兩碗冒著熱氣的雞蛋面,兩口子蹲坐在碼頭,匆匆吃完。

「我只有魚沒有蝦」

這小夥子在主城上班,每年回雲陽老家過年,都要來江邊買蝦買魚,他的家從農村搬到了縣城,父親曾也是捕魚、捕蝦為生的漁夫。

「從小,我的父親就愛捕魚,無論是小河溝還是大江流,釣魚、網蝦的技術都很好釣起很多水米子和黃辣丁。後來三峽蓄水,他和姐姐同時考上大學,父親便把捕魚作為生計,漁船的裝備從一個輪胎、一張小網,到沒有蓋和頂的小鐵船,最後到安裝了發動機的大船。在這期間,父親也捕獲過大魚,39斤的鯰魚,當時我背著背簍去裝魚,魚尾巴不停地拍著我的頭,那條魚賣了900多元。」他說,那些年來,他的父親除了禁漁期,幾乎沒有停過工,每日凌晨兩點起床撒網,即便冬天手被冰冷的江水刺得龜裂,仍然會堅持做這件事。

「父親的船,撐起的是我和姐姐的夢想,也是一個男人對家庭的責任。」小夥子說,如今父親年齡大了,不再捕魚了,但是他每年春節回家,都必定要吃這口蝦。他要記住父親給的愛。

米蝦就得晶瑩剔透。

每年為女兒捕蝦的大叔

上午10點左右,一個穿著黃色皮外套,身背皮挎包的人出現了,老遠就跟漁夫打招呼。

「兄弟,生意好喲今天!」這人發出爽朗地笑聲。

「最後一天,回家過年咯!你耶?」漁夫問他。

「我也最後一天,放了3天蝦籠,該收了。今年怪了,蝦少,不曉得這回打好多。」說完,他利索地登上旁邊一隻漁船,開船去收網。

「有錢別買臘月貨,明說我今天漲了五塊,但是我漲了價,你們還不一定買得到,我要帶一些到重慶給我女兒。」黃平把蝦稱好遞到市民手裡時笑了起來。

這人50歲出頭,叫黃平,主要捕蝦為生。之前是開船的,後來為了供娃兒讀書,當了捕蝦人。

直到下午3點,黃平的船才靠岸歸來,不出他所料,江邊早有人等他的蝦。這次,只有8斤,都是米蝦,活的,他賣30元一斤。

把死蝦挑出來再賣。

半個小時內,他的蝦就購買一空,其實,他早已挪出兩斤,準備今天坐夜車去主城,給兩個寶貝女兒帶去。

「我兩個姑娘從小就愛吃蝦,尤其愛吃我捕的。」黃平的女兒打小就跟他出船,尤其寒假的時候,一旦父女都留在船上過夜,他就要用厚厚的棉被,把兩個女兒裹得像粽子,儘管這樣,女兒還是冷得清鼻涕直流……每每想念女兒,黃平滿臉是笑,春節到了,終於可以一家團聚。

這把刀跟黃平幾十年,從捕魚起,他用慣了不願換,原來有十幾釐米。現在磨了只剩短短幾釐米,刀把已換多次。

黃平說,好蝦,要去往返兩小時的水域捕,撒一次蝦籠,三天後才收。「長江水質好,蝦捕上來是透明的,一般河蝦,身體是黑色或者灰色的。」在黃平心裡,蝦比魚難捕,考驗耐心和毅力。

實際上,現在黃平可以不必賣蝦為生了,愛人在主城帶孫,一個女兒在醫院工作,另一個是公務員,早已不用他操心,但他還是一個人留在老家捕魚捕蝦。

長年的打魚捕蝦,長江給他恩賜的同時,也給他留下了凍瘡印記。

黃平攤開手,全是凍瘡和裂縫,耳朵上也是。有人勸他,不要幹了吧,陪女兒去。他卻說,習慣了江上的生活,停不下來了。

「再說了,女兒和孫子吃我捕的蝦,我才放心。」黃平堅守的理由,是一個男人對家的承諾。

陪老婆大清早來買菜,偶遇散步的老朋友 。

在外打拼更懂這蝦的珍貴

今天,碼頭上除了等蝦人,還有許多來江邊洗衣服、冬泳的人們。「昨天日子好,結婚的人多,我們家樓下的酒店滿滿當當。」「婆子媽說,老城還在的時候,每年過年前,她都要和鄰居去江邊洗鋪蓋。」「你看,我堅持遊泳好幾年了,幾乎不生病,我悄悄給你說,我們這些碼頭遊泳愛好者裡面,有十幾個大老闆」……這邊賣著魚蝦,那頭陌生的家鄉人熱情的閒聊著,大家在碼頭從此有了交集。

下午,一位穿著時髦的中年大姐特意來買蝦,幸運的收穫了兩斤,她見碼頭臺階上,一個賣菜的八旬老大爺獨自喝著小酒吃著葡萄乾,很是悠閒、慈祥,便主動過去向老大爺問好,順便照顧生意買了兩把水白菜。

先賣幾把菜,再眯眼呷一口自己泡的酒 ,這就是大爺喜歡的碼頭生活。

「老爺子,不用找了,這裡只會多,不會少你的。」老大爺默算著菜錢,還沒反應過來,大姐硬是把10元錢塞在他手裡。

「我是貴州人,老公是雲陽人,我們現在定居上海,每年春節回婆家一趟,我特別喜歡這裡的山水。」大姐叫王加會,當重慶媳婦20多年了,老公從小在雲陽生活,吃著江邊的魚蝦長大,每每回到雲陽,她都要到碼頭來買蝦。因為懂得在外打拼的不易,所以更懂這一口蝦的珍貴。

「大爺 還幫我加一把菜」。

一個90後的小夥子,兜兜轉轉在濱江路轉了好幾個小時。他說,從小奶奶最寵他,常常清晨到碼頭為他等蝦;後來他結婚了,為懷孕的媳婦等蝦;現在,他有了女兒,又來為女兒等蝦……

這裡只是碼頭生活的一處縮影,卻是每一個生活在江邊的人、每一個心中有家的人,難以割捨的的故土情結。

上遊慢新聞-重慶晚報首席記者 李琅 記者 吳娟 /文 李野/ 圖

相關焦點

  • 春節前打上最後一網長江蝦 浸潤著重慶人的鄉愁
    重慶是一座山城,也是一座江城,江山之城自有江山品格。在大江大河之間,無論是水漲水落,在重慶人的記憶中,總有那一葉扁舟、碼頭,方寸之間的生活百態,浸潤著重慶人濃濃的鄉愁。昨日,是雲陽漁夫們商定的春節前收最後一網的日子。在縣城濱江碼頭,漁船陸續靠岸。在過年時嘗一口江蝦,是當地人的眷戀。
  • 重慶北碚啟動濱江夜間經濟帶建設 老碼頭煥發新活力
    重慶北碚區濱江夜間經濟帶啟動儀式暨「碼頭沒有輪渡」跨年狂歡夜活動啟幕。新華網 歐陽虹雲 攝新華網 歐陽虹雲 攝    新華網重慶12月28日電(歐陽虹雲)這裡有365天不間斷的音樂會,這裡有重慶美食,這裡還有老碼頭的記憶與時尚的活力……12月28日晚,重慶北碚區濱江夜間經濟帶啟動儀式暨「碼頭沒有輪渡」跨年狂歡夜活動在北碚正碼頭廣場開幕。
  • 重慶雲陽開通梯城八景一日遊 邀主城市民周末深度遊雲陽
    中新網重慶新聞4月26日電(記者 劉相琳)重慶雲陽縣26日正式啟動梯城八景「一日遊」活動,由月光草坪、登雲梯、三峽文物園、磐石城、龍脊嶺生態文化長廊、下巖寺、市民文化活動中心、石來運轉公園等八個景點組成的」梯城八景」正式亮相。標誌著雲陽國家4A級景區三峽梯城開始全面運營,當地正走出一條」城區變景區」的綠色發展之路。
  • 重慶雲陽邁入「1萬+」,最貴的小區均價超過1萬/平
    重慶9月的房價也已經新鮮出爐。據房天下研究院發布,重慶9月二手房參考均價12459元/平,環比8月上漲0.94%,同比去年同期上漲1.47%。其中雲陽9月二手房參考均價11826元/平,環比8月下降0.50%,同比去年同期持平。
  • 雲陽:三峽旅遊「水上巴士」萬州至雲陽航線開通
    雲陽網訊(記者 楊梅娜)「暢遊三峽,萬州出發。」3月29日,三峽旅遊「水上巴士」萬州至雲陽航線開通儀式在萬州港舉行,這意味著萬州至雲陽航線正式開通。  開通儀式上,萬州區政府副區長劉小泉宣布三峽旅遊「水上巴士」萬州至雲陽航線正式開通運營,雲陽縣政府副縣長賀瑋參加儀式。  儀式後,兩地旅遊企業、文藝界代表、媒體記者等乘坐「水上巴士」參加萬雲旅遊路線踩線採風。「水上巴士」共有兩層。一樓休閒區,裡面有舒適的沙發座椅,還可以通過落地窗欣賞江景。二層無遮擋觀景區,能滿足遊客360度觀景需要。有茶水雅座區、露天觀光區等。
  • 2000多件石磨石缸進城 雲陽打造「石來運轉」公園
    石磨石缸等老物件進城水邊的石磨群,別有一番味道在雲陽縣,農村的石磨、石缸、石墩、豬槽等老物件從犄角旮旯走出來,裝進大卡車,它們進城了,由加工糧食的工具,變身供人追憶鄉愁的古董!這段時間,重慶各地連晴高溫,雲陽環湖綠道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唐成林,常往挽龍埡跑,這裡有他牽掛的老物件。
  • 雲陽:全力推動旅遊轉型發展升級提質
    三峽傳媒網訊(記者 徐志全)「大旅遊」是雲陽今年五大重點工作之一。1月15日,記者從雲陽縣政府獲悉,今年該縣將以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為總攬,要幹180件「大事」,全力推動雲陽旅遊轉型發展升級、提質增效、科學發展、全面發展。2018年作為雲陽旅遊年。雲陽旅遊工作將從十個方面著力,涉及重點工作任務共計180件。
  • 重慶雲陽一11歲女孩21樓墜下身亡
    4月13日下午,雲陽縣城一名年僅11歲的小女孩,不幸從21樓墜下,當場身亡。事發後,當地警方迅速趕到現場展開堪查。目前,墜樓原因正在進一步調查中。4月13日晚上,記者接到雲陽當地一網友爆料稱,當天下午18點20分左右,雲陽縣濱江大道某小區外,一名十多歲的女孩墜樓身亡。事發後,民警和120及時趕到現場進行處置。
  • 什麼是碼頭文化?有哪些老碼頭?了解這些你才能算得上是重慶人!
    重慶碼頭在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氣質,重慶碼頭文化與重慶碼頭相生相伴,共同成為重慶文化脈絡中一條重要的根系。其實重慶碼頭文化早已成了重慶人堅強不屈,韌勁十足的精神文化。作為一個重慶人,如果不了解重慶碼頭文化,那就好像在重慶沒吃過火鍋一樣,算不上真正的山城人。碼頭文化到底因何而來?碼頭文化怎麼劃分?
  • 三峽古城雲陽:搬遷二十年 縣城變公園
    重慶雲陽龍缸國家地質公園雄險俊秀醉遊人。新華社記者王全超攝新華社重慶8月2日電(記者李勇、張桂林、韓振)20年前,因三峽工程修建,庫區水位上升,擁有2300多年建縣史的雲陽縣,溯長江而上搬遷縣城至30餘公裡外的一處山坡。
  • 雲陽至重慶汽車票又降價!票價為65元/人
    近日,筆者從雲陽客運中心了解到,為響應惠民政策,嚴厲打擊黑車的違法運營行為,經雲渝線各參營公司共同協商同意決定,從2019年10月26日開始,雲陽客運中心站(億聯新車站)雲陽至重慶(豪華大巴),實行優惠票價65元/人。據了解,目前雲陽至重慶(豪華大巴)發車點為上午7:30、10:50、下午3:30。
  • 渝城論道第14期:依山傍水 重慶特色濱江商業探討(圖)
    (贏商網重慶站報導)3月26日,由贏商網舉辦的第14期渝城論道沙龍活動在鎏嘉碼頭·佳想安善美術館咖啡成功舉行。嘉賓圍繞「特色商業的開發及經營之道」主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重慶作為一個山清水秀的城市,在商業形態上能走出更多樣式。南北濱江一直都是重慶對外的一張名片。論道重慶特色商業,濱江商業絕對是一大特色。
  • 漫步黃浦濱江:十六鋪碼頭的前世今生
    十六鋪碼頭的興衰,與上海城市發展息息相關,也給上海人留下了抹不去的記憶。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佔領羅斯福碼頭,更名為江西碼頭。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政府收回碼頭,仍名金利源。 十六鋪碼頭是南洋、北洋和長江航線的樞紐,又位於法租界與華界交界處,是五方雜處之地。外地人往往從十六鋪碼頭踏進上海灘,追尋自己的夢想。上海聞人虞洽卿早年從寧波來上海學徒,在十六鋪碼頭下船後,恰逢天下大雨,赤腳前往瑞康顏料行。老闆疑為「赤腳財神」上門,便加以重用。
  • 全國唯一的桃片糕「中華老字號」不在重慶合川在雲陽
    在雲陽雙江大橋西橋頭,一家名為「前進食品」的桃片生產廠內,一塊金色牌匾被人悉心保存。在每個雲陽人心裡,這塊牌子意義非凡。目前,在全國範圍內,由國家商務部授予的「中華老字號」牌匾中,被明確認定的桃片糕類老字號,全國僅此一家——雲陽「瑞蘭齋」。
  • 這些搶手的重慶土特產,原來都出自雲陽
    萬裡長江,天生雲陽。位於重慶東北部的雲陽縣,不僅擁有5A級的龍缸景區、4A級景區張飛廟和三峽梯城等景點,是自然風光、歷史人文熱門旅遊地,還因地處三峽庫區腹心,適宜的氣候及地理環境造就了很多高品質的農產品。
  • 帶你玩轉重慶雲陽三峽梯城 龍脊嶺公園串起城市"花冠"
    逍遙悠哉的「詩仙」,在縹緲夢境中「相約」青雲梯,他不曾想到,千年以後,雲陽人在家門口就能享受這一勝景———登雲梯。  登雲梯位於雲陽縣城中央,起於水,止於山,是城市中4A級景區最好的註腳。梯道長1450米,寬30米,共1975級,垂直高差達270米。
  • 重慶不可錯過的江景 打探6條濱江路有啥耍事
    重慶這個我愛的地方,在我心中永遠都是一個美麗的豐碑。有人說愛上一座城,是因為那個城裡住著一個愛的人。愛上一座城,是因為那個城裡有很多誘人的美食美景。重慶,魂牽夢縈的地方。不信?就跟著小編去看看的濱江路!
  • 濱江有故事 | 聽,碼頭傳來了歷史的聲音
    經歷百年的歲月,徐匯濱江已由過去的廠房、水運碼頭、機場……成為了如今休閒娛樂的優質水岸。歷史的遺存仍在這裡講述著自己的故事。(徐匯濱江塔吊四季)北票碼頭,曾是上海港裝卸煤炭的專用碼頭,也曾和南浦火車站一起,作為上海唯一水陸聯運的交通運輸樞紐而存在。這裡,幾乎是伴隨著上海的工業發展一起誕生。
  • 重慶在建的一條高速公路,開州直達雲陽,橋隧比達到70.67%
    現在說到重慶大家都不會不知道,重慶這座山城已經經常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人們對重慶也有一定的了解,知道重慶火鍋很有名,重慶有很多網紅景點,重慶周圍有很多山其實這樣的評價不適合重慶, 重慶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城市,重慶境內有很多歷史悠久的城鎮, 眾所周知重慶是山城, 同時重慶也是水資源豐富的城市
  • 大濱路九濱路將連通,重慶主城長江北岸濱江路連成一線
    其中,九龍半島濱江段起點始於龍鳳寺,終點至漁鰍浩碼頭,岸線全長約7.0公裡,面積約112.7公頃;大濱路漁鰍浩段起於漁鰍浩,終於葛老溪,岸線長度約4.8公裡,面積約128.9公頃;大濱路葛老溪段起於葛老溪,終於萬發碼頭,岸線長度約3.3公裡,面積約61.5公頃。三個節點聯通後將形成約15.1公裡的貫通濱江路,九龍坡與大渡口將形成貫通的濱江路連接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