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潮汕俗話說「清明食葉」,你知道潮汕清明粿都用的什麼葉嗎?
明天就是清明了,雖然由於疫情不能上山掃墓,但是潮汕人重孝道,清明節是要祭祀祖先的,不能上山就在家祭祀,這是潮汕人的傳統,所以各家各戶這兩天都在忙著準備粿品。潮汕人講究「時節做時粿」,清明粿用什麼做?
-
清明食葉!清明時節,你吃了樸籽粿、粽子嗎?
潮汕有句老話,叫「時節做時粿」,指的是潮汕人遵循自然規律,按不同時間與節氣,利用時令植物來做粿品的習俗。清明期間,潮汕地區獨具特色的樸籽粿等應節粿品就十分熱銷。在潮汕地區,每到清明,樸籽粿就會成為很多家庭的必備粿品之一。最近,在市區各大粿品店,前來購買樸籽粿的市民不少。
-
潮汕人的端午食俗
[摘要]「清明食葉,端午食藥」是一句流傳於潮汕的飲食俗語。潮汕當地的民俗是,清明時節要吃食樸子樹葉,端午節則要吃食驅蟲良藥「聖甘枳」。「黍」是古代五穀之一,「角黍」則是後世的所謂「粽子」——這意味著粽子的起源只與「夏至」有關而與屈原無關。當代學者根據甲骨文,發現殷商古歷的「夏至」實際是新年,與「端午」是重疊的。只是到了西周改歷之後,端午與夏至才逐漸分離為兩個節日。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談論端午的民俗,要先從夏至說起的原因。「清明食葉,端午食藥」則是一句流傳於潮汕的飲食俗語。
-
潮汕人清明時節必備的「抹茶蛋糕」,原來它還有如此奇特的功效!
故潮汕地區有「清明食葉」的民諺;頗有溫舊知新之義。清明時節,氣候轉暖,草木蔭茂,樸籽樹葉滿叢嫩綠。清明食薄餅不僅潮汕很盛行,在閩南和汕尾地區也是傳統的食俗,在潮汕地區則以澄海為盛。由此可見,潮汕在明代已有食糖蔥薄餅之俗。清明食薄餅還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清康熙十四年(1675),鄭成功之子鄭經率兵圍攻閩南的漳州城,清軍守將黃芳度出兵頑抗,圍城數月,城裡居民餓死無數,屍橫街巷,存活者便用草蓆裹屍掩埋。同年10月間,清軍投降,漳州百姓為悼念死難親友,特做薄餅狀如草蓆裹屍,以此祭祀亡靈,此俗世代相傳成風。
-
這才是潮汕的清明節!踏青、祭祖,還有這獨具特色的清明小吃!
說到這清明節,首當其衝的民俗當然是掃墓啦,潮汕地區也不例外,潮汕人將掃墓稱之為「過紙」,不過不同的是,不是所有潮汕人清明時節都要掃墓的,在潮汕,掃墓的節日有兩個,一個是清明,另一個是冬至,清明掃墓叫「過春紙」,冬至的則叫「過冬紙」,而究竟是「過冬紙」還是「過春紙」,主要是看各宗族的傳統,不用去掃墓的就在家祭祖。
-
南通人嘴邊清明時節的飲食文化
這不,在跨過了2020年初的寒冬,終於迎來了暖春,給大地增加了許多的色彩,處處透發著春日的美好畫卷。最近恰逢清明時節,除去了那三月的天孩子的臉,說變就變的天氣,剩下的就是我們心心念的清明假期和美食了。作為有著悠久歷史的南通,在清明時節也是有著醇厚的飲食文化的。
-
廣東「清明時令美食」,第一個就是網紅!
搵食珠三角還有不嫌麻煩的人家用「清明蕎菜」配雞蛋絲燒肉絲炸春卷吃吃完了這些菜肉這一年的「行清」任務才算完成艾草煎蛋老廣在清明時節還喜歡做艾草煎雞蛋艾草洗淨燙水瀝乾,切碎炒一炒然後再把打好的雞蛋液,均勻地倒到碎艾草裡中小火煎一煎,艾草煎雞蛋就成了潮汕 · 樸籽粿這是潮汕人的清明美食潮汕有句食諺:「清明食葉」指的就是用樸(pò)籽葉做出的樸籽粿清明節前夕,樸籽樹發新芽
-
知識分享:清明時節宜少食竹筍
清明時節宜少食竹筍 清明時節正好是竹筍剛上市的時候,竹筍味道鮮美,許多人喜歡吃。竹筍雖然味美,但不宜多吃。 保護肝臟宜多食銀耳 清明時節,保護肝臟宜多食些銀耳。食用前最好先用開水泡發,每小時換一次水,換水數次,這樣可以去除殘留在銀耳表面的二氧化硫;切記把未泡發的淡黃色部分丟棄,這一部分請勿食用。還要注意冰糖銀耳含糖量很高,睡前不宜食用,否則會增加血液黏度。另外,當天吃不了的銀耳就廢棄掉,因為隔夜的熟銀耳會產生影響人造血功能的有害成分,因此,泡發銀耳切勿提前把第二天用的也一起泡發出來。
-
清明邂逅傳統味:薺菜養生聚財好味道
潮汕人喜歡吃「粿」,正如有一首潮汕歌所唱「潮汕人,相食粿,油粿甜粿石榴粿,面粿敢粿油炸粿,候粿軟粿牛肉粿,菜頭圓卡殼桃粿」,潮汕的「粿」系列有著龐大家族。 雖說「粿」在潮汕地區是日常點心,但他們也會根據每個節日而呈現出不同的做法,即所謂「時節做時粿」。例如過年要做「鼠曲粿」,元宵節要做甜粿、酵粿(發粿)、菜頭粿,即「三籠齊」,取其甜、發、有彩頭之意,而在各種祭拜神明或祖先的清明節則主要做樸籽粿。
-
清明那一縷樸籽香
    「梨花風起正清明, 遊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清明時節,春意情濃,氣候轉暖,草木蔭茂,萬物復甦,正是春夏交替的時候。時至一年春草綠,又是一年清明時,樸籽樹青青的嫩葉,聽從春天的召喚,悄然為大地帶來一片新綠。
-
《小當家Onweb》網談清明之殤食
所以清明時間,吃不下飯,飲食生物鐘不規律,或者吃得太飽,對胃來說,會造成「殤食」,小心胃病喲!《中華小當家Onweb》中式菜,多種多種,烹、炒、煎、炸,南北菜系全包括!http://s10.dj.weelaa.com!雖然清明被我們當作哀傷的節日,其實「清明」含有天氣晴朗、空氣清新明潔、逐漸轉暖、草木繁茂之意!是春天真正到來的象徵!
-
清明時節清明果,這幾種清明傳統美食,健康美味而且寓意美好
清明以至,在這個重要的日子裡,我們會前往掃墓,紀念先祖。清明節,也叫「冥節」,「鬼節」,從古代起這一天就是重要的祭祀節日。一提到「清明節」,我們就自然而然會想到祭祀和掃墓這兩件重要的事情,但是在清明節,我們除了祭祖的活動,還有其他重要的活動,各地的風俗也不一樣。
-
清明「食」節,品鮮百變青團、清明螺
我們如今所過的清明節是與寒食節、上巳節「三節合一」的清明,在掃墓祭祖之外,其食俗也愈加豐富,成為清明的一抹亮色百變青團。「相傳百五禁菸廚,紅藕青團各祭先」。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不同地方的食材和當地的烹飪愛好讓「青團」有了各種演繹,清明粿、艾葉粑粑、菠菠粿、艾粄、艾草糕、暖菇包、茨殼粿、清明糰子……並非簡單的鹹甜之爭,餡料百變,千姿百態,就連外皮的綠都來源於不同的應季野生植物,吃起來皆糯韌綿軟,清香適口。清明螺。「清明螺,賽只鵝」。
-
端午即粽子?NO!這才是潮汕人過端午的正確打開方式!
今天農曆五月初五終於迎來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俗話說的好沒有粽子的端午不是正經的端午可想而知粽子對這一節日的重要性了不過,在大潮汕這是描寫了端午節觀看賽龍舟的感受,龍舟比賽非常濃重,競技氣氛完全不輸當前的足球世界盃,從古至今,為了奪標很多商家和大戶還會贊助龍舟隊,在六甲番人看來,潮汕地區的龍舟奪標贊助或許是世界上最早的體育競技贊助活動了。
-
以「清明」之名品嘗春天:潮汕做時粿 閩南潤餅菜
文/圖 羊城晚報記者 王敏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是一年清明至,清明時節除掃墓祭祖外,也是許多春季時令食材和美食上市之時。 潮汕:時節做時粿 雖說「粿」在潮汕地區是日常點心,但潮汕人也會根據每個節日而採用不同的做法,即「時節做時粿」。每逢清明,潮汕地區的菜市場和街邊小吃店均會推出樸籽粿,持續到清明過後一周。樸籽粿的來源與潮汕當地的樹有關,這種樹叫樸籽樹,葉卵形或長橢圓形,果實大如綠豆,味甘甜,無毒,有消痰下氣之效。
-
清明「食」節丨祭祖金豬、花樣青團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清明「食」節記憶中,清明時節餐桌上少不了金豬和青團的影子祭祖金豬 888元/只*需提前兩天預定食軟糯青團時令之味晉文公重耳火燒綿山於是,青團憑藉「能事前準備、可以保留數天冷食」的優勢橫空出世。煙花三月,舌尖「嘗春」。碧綠如玉,糯韌綿軟的青團,看之心喜,食則生香。青團入口,軟糯筋道的糯米皮裡,包裹著各式餡料,唇齒之間,清新充盈口腔又透著絲絲微甜。
-
清明食物不止網紅青團 青島潮汕湖州最有個性 全國各地大不同
歷年清明小長假都是出遊的好時節。去到全國各地,就會發現在不同的地方,清明節的時令美食大不相同。一起來看看吧。上海一帶在清明時節吃青團,將艾草或者麥青汁拌進糯米粉裡,和勻了之後,包進豆沙餡兒,上籠蒸熟即可。
-
寧波人的清明美食你還記得幾樣?
又到一年清明時,除了寄託哀思,祭奠祖先外,這個季節的美食是絕對不能少的,我們稱之為舌尖上的清明。雖然現在生活富裕了,很多美食都能隨時吃到,但是在寧波,有幾樣清明美食是世代祖傳的,在這個時節是必吃的,不知道你還記得幾樣?
-
春日做湯羹 清明河蚌正當食
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時節,隴上煙雨的江南,另有一份飄散著哀愁的美感。對古人來說,無花無酒的清明興味蕭然,而對南京人來說,清明時節有一道絕不可錯過的美食——鹹肉河蚌湯。春日融融,洗手做羹湯,對南京人來說,簡簡單單一道時令菜已是挽留短暫春日的最大誠意了。
-
潮州清明時候的時令粿品
潮州清明有食葉的習俗。每年陽春三月,清明前後,各種時令野菜適時上市,各種粿品也適時而生。樸枳粿:清明前後,採樸枳樹之葉,榨汁和米漿做成一種小食——樸枳粿。因樸積有消積健胃的功效,潮汕又有清明食葉的民諺,故樸枳粿成為清明時候潮州有名的民俗粿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