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位有兩個初中男孩的媽媽,每天都給自己的孩子做上學便當。
比起日本那些複雜而又精緻的便當,對我們這種手殘星人來說這樣的家常便當更有借鑑意義。
炸雞塊、玉子燒,秋葵竹輪卷配米飯;
雖然義大利麵配米飯的吃法不大能理解,但是搭配還是可以學一學,比如蛋黃醬、香腸、玉子燒和煎雞塊;
三色便當看上去就很豐盛,雞蛋、秋葵和洋蔥豬肉;
再簡單些,就是雞蛋、秋葵和豬排;
蛋包飯看上去有點難度,但是想一想炒一炒飯,用雞蛋皮蓋起來就完成了,是不是又簡單了很多?
飯糰就是看上去很高級的樣子,其實捏一捏也能捏出來,實在不行還可以藉助模具;
玉子燒、香腸和米飯,雖然沒蔬菜,但是多吃點肉也行;
親子丼就是雞肉雞蛋洋蔥蓋飯;
沒有比炒飯更簡單的了;
四色便當就是四種顏色的肉蛋菜炒一炒分開擺;
午餐肉玉子燒,以及喜歡的蔬菜;
可樂餅、玉子燒、香腸和蔬菜……
可以看出,這位媽媽最常搭配的蛋白質就是雞蛋了,半成品的炸物也可以放進便當裡,省時省力。但是明顯可以看出蔬菜少了一些,肉蛋偏多,這麼搭配也不是沒有理由:綠色菜更容易變黃,不但容易造成亞硝酸鈉超標,口感也變得很差,男孩子喜歡肉蛋多一些,搭配上就以肉蛋為主,操作也更加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