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魚在我國賣幾塊錢,潮汕人懂它的烹飪,到日本搖身一變成貴族魚

2020-07-13 大舌頭美食家

在中國人的飯桌上魚是大受歡迎的美味佳餚,不過魚也有千差萬別,沿海地區的人們習慣了海魚的味道,會嫌棄內陸淡水魚,內陸人愛把淡水魚味道濃重的燒制,卻無法接受簡單白灼或清蒸的海邊的魚,覺得腥味太重。


這魚在我國賣幾塊錢,潮汕人懂它的烹飪,到日本搖身一變成貴族魚


中國人對魚深諳其道,有些魚很出名,深受廣大顧客的歡迎,野生的幾乎被盡數捕撈,市面上銷售的是靠人工養殖的產品,而且價格居高不下,長江刀魚、野生黃魚就是如此。然而還有些魚藉籍籍無名、鮮為人知,在大多數地方都賣不到好價錢,在市場上看見了也無人知曉,不過這種魚到了日本,卻轉身變成了魚中的貴族,一般人買不到,需要預定才有貨,這種魚叫鯒魚。


這魚在我國賣幾塊錢,潮汕人懂它的烹飪,到日本搖身一變成貴族魚


鯒魚都有什麼樣的特點呢?表面上看鯒魚全身呈棕褐色,猛的一看感覺長得很難看,要是在水裡藏著,就會和水底褐色的土壤渾然一體,看不出來在何處。為此,知道鯒魚的人寥寥無幾,由於它頭大、尾巴小,和清朝男子的辮子頭相似,於是又叫它「老頭辮子魚」。


這魚在我國賣幾塊錢,潮汕人懂它的烹飪,到日本搖身一變成貴族魚


在中國,市場上難以尋覓到鯒魚的蹤跡,因為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它,因此也無法銷售出令人滿意的價錢。即使銷售出去,也是以幾塊錢的低價出手,來買的人也非常罕見。只有在對吃非常喜歡和講究的潮汕地區,人們才能想出烹飪鯒魚的好方法,那就是必須要加入菜脯。


這魚在我國賣幾塊錢,潮汕人懂它的烹飪,到日本搖身一變成貴族魚


所謂的菜脯並非是稀罕之物,它的本質就是蘿蔔乾。潮汕地區的人們在每年冬天的時候把白蘿蔔切成條,放入食鹽醃製好,再把它們暴曬在陽光下直到水分大量消失,變成類似鹹菜的菜脯。


這魚在我國賣幾塊錢,潮汕人懂它的烹飪,到日本搖身一變成貴族魚


菜脯的口感又鹹又香,乾脆爽口,通常是作為小菜就著粥喝的,也可以和雞蛋一起炒成菜,別有一番風味。據說當地的一名資深食客,不經意間把菜脯和鯒魚放在一起燜煮,結果美味異常,令人垂涎三尺。這道菜脯燜鯒魚也自然而然成為潮汕人飯桌上的名菜佳餚,且做起來十分容易。


這魚在我國賣幾塊錢,潮汕人懂它的烹飪,到日本搖身一變成貴族魚


那麼具體怎樣做菜呢?首先將鯒魚清除內臟,洗乾淨,放進油鍋中小煎一會兒即可。在另一隻油鍋放入姜蔥蒜熗出味,加進菜脯炒至香氣撲鼻,再把鯒魚放進去,料酒、少量鹽、少量生抽、少量清水隨後加入,在鍋裡燜煮差不多十分鐘關火撈起,一道香噴噴的名菜就上桌了。

在烹飪方法上,鯒魚如果清蒸味道欠佳,因為魚本身的腥味太重了。也有人拿來燒烤,這也不是最理想的方法,因為魚的水分流失後肉變幹變硬,太難入口。最好的方法是紅燒,做的魚最讓人滿意。


相關焦點

  • 這魚在我國不值錢,潮汕人懂它的價值,到了日本搖身一變成高檔貨
    中國人愛吃魚,但魚也有三六九等。沿海地區的人吃慣了海魚,對內陸淡水魚就接受不能,內陸人喜歡淡水魚濃油赤醬的烹飪,到了海邊反而不愛吃簡單白灼或清蒸的海水魚,認為有一股腥味。還有一些魚,名氣太小,小到在大部分地區都不值錢,擺在菜市場也很難有人叫出它的名字,但這魚到了日本,卻搖身一變成了需要預定的高檔貨,這魚便是鯒魚。
  • 它是知名的「貴族魚」,肉質細嫩賽過石斑,卻只有吃貨才懂其美味
    那就是很多以前非常出名的食材都慢慢的開始被遺忘,就好比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個魚一樣。明明是一個知名的貴族魚,可是因為現在競爭對手多,導致它從一個貴族魚淪落到了一般人無法了解,只有真正的吃貨菜能夠懂其美味的一種魚。所以為了不讓這種現狀繼續下去,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一下關於這個魚的一生,希望感興趣的朋友能夠仔細看看哦。
  • 這種魚在國內不值錢,只有潮汕人懂吃,到了日本它就成為高檔貨
    本文導語:這種魚在國內根本就不值錢,吃的人也很少,只有潮汕人懂得怎麼吃。可是它到了日本卻成為了高檔貨。大家好,歡迎來到碧碧為食喵的美食頻道,今天碧碧給大家介紹一種普通人不知道的食用魚,這種魚的名字叫做鯒魚。
  • 這魚在我國屬次要經濟魚類,一出口便成了高級貨,潮汕人最懂吃它
    這條魚在日本很高檔,在國內卻不值錢,經潮汕人之手就是一道美味佳餚!它就是我國的常出口魚類——鯒魚,又被稱為村長魚,秘書魚。我國沿海均有產,其中黃海與渤海產量較多,以春夏兩季捕獲量最多。鯒魚在我國屬於次要的經濟魚類之一,即便如此,很多人包括美食君都沒見過這條魚,而在山東及遼寧大連沿海一帶,當地的居民稱之為「老頭辮子魚」,由於它的長相和清朝時期男子扎的辮子很像,因此而得名。而這條魚出口到日本就成了高檔魚類,不是一般人能消費得起。鯒魚的體型又扁又長,從頭到尾逐漸變細,整體呈圓錐形。
  • 潮汕人超愛吃的這種魚,在國內不值錢,一出口就變成了高檔魚類!
    我國每年的進出口魚類數量都非常可觀,而有一種作為常出口的魚類品種在國內卻賣得非常便宜並不值錢,但只要一出口就變成了高檔魚類。這種魚的官方學名叫做鯒魚,俗稱有很多種,比如狗腿魚,辮子魚、牛尾魚、拐子魚、百甲魚、箭頭子、竹甲等,不同的地區叫法有所區別,而作為最懂吃它的潮汕人又把它叫做淡甲魚。鯒魚肉質結實細嫩,屬於蒜瓣肉類型,我國沿海均有分布,其中以黃海、渤海產量最多,捕獲量最大的季節以春季和夏季為主。接下來一起認識下這種潮汕人超愛吃的鯒魚有些什麼特點。鯒魚價格多少錢一斤?
  • 這魚長相醜陋,中國人不喜歡吃,日本人卻高價收購
    而這種魚,可以說是大搖大擺出現也不怕了,因為中國人不愛吃它。鯒魚在廣東地區很常見,長得不是一般的醜,深褐色的身體,皮膚還特別粗糙,看起來真的讓人提不起食慾。而且廣東人都知道,這是一種不好吃的魚,因為廣東朋友嘴尖,吃魚特別喜歡清蒸、煮湯這樣的吃法。而這種魚因為一般野生生長時間比較長,帶有一股泥腥味,一口就能吃出來,味道非常不友好。
  • 只有潮汕人才懂吃的魚,在國內一錢不值,到日本搖身一變成高檔魚
    魚這種素材,真的是非常神奇,不管是海魚還是淡水魚,總能烹飪出不一樣的味道。甭管是清蒸、紅燒、還是做成生魚片,只要出了鍋,聞著味就讓人垂涎不已。 廣東人是比較注重飲食文化的,早在很久以前,廣東對吃就有很深的研究了,天上地下海底的,廣東人都能做出一道美食出來。
  • 這魚在國內不值錢,吃它的人特少,潮汕人才懂吃,到日本成高檔貨
    魚的種類繁多,有些魚名氣過大,吸引了一大批的吃貨,甚至吃得都快滅絕,如今只能靠人工養殖來維持市場供應,價格很貴,普通家庭根本消費不起,比如野生黃魚與長江刀魚等,還有一些魚在國內大部分地區根本不值錢,就算擺在市場上也不會有人認識它,更別提買,只有潮汕人知道它的價值,懂得怎麼去吃它,甚至它在日本搖身一變成為了高檔貨
  • 原本幾塊錢的魚,被日本廚師做成刺身後價格飆升,看是怎麼料理的
    隨著經濟和時代的發展,很多人都明顯的感覺到物價升得很快,特別是一些經常有去市場或者超市買東西的人來說,以前100塊錢可以買很多東西,而如今100塊錢想買一樣東西都困難。特別是對於一些一線城市來說,這物價簡直高到驚人,不過二三線城市卻沒有什麼影響。
  • 鱖魚是一種肉食性魚類,為何被稱為「貴族魚」,到底「貴」在哪?
    文/農夫也瘋狂 鱖(guì)魚在我們當地又叫桂魚、桂花魚,這是一種南北方都有生長的魚類。說到這種魚,估計不少吃貨朋友們想到了一道名菜——松鼠鱖魚,這是很經典的蘇幫菜,在過去只有富貴人家才吃得起。就算是在今天,去到酒店裡點一盆松鼠鱖魚的價格也不低哦!
  • 潮汕人最愛吃的魚,非常推薦
    潮汕人最喜歡吃這種魚。它看起來柔軟、柔軟、透明。做成美味的食物後,肉特別嫩。潮汕地區有許多海鮮美食,在不同的地方,同一種海鮮有不同的做法。今天,小優將談論一種潮汕人喜歡吃的魚。這種魚看起來柔軟、嫩、透明,但製成美味的食物後,味道非常好。
  • 國內不值錢,只有潮汕人喜歡吃這種魚!出國卻成頂級美食?
    我們國家每年進出口的魚類數量都很可觀,有一種作為經常出口的魚類品種,在國內賣的很便宜,不值一文,但只要一出口就成了高檔魚。這條魚的官方學名叫青魚,俗稱有許多種,如狗腿魚,辮子魚,牛尾魚,卷子魚,百合魚,箭頭魚,竹甲等等,不同的地方叫法不同,最了解吃它的潮汕人又稱它為淡甲魚。魚肉豐滿細嫩,屬大蒜類,分布在我國沿海地區,其產量以黃海、渤海地區為最多,捕獲量以春夏兩季為主。
  • 這種魚在中國沒什麼人吃,到日本卻能賣到200塊1條,這是為啥?
    日本作為一個發達國家,那裡的旅遊資源很豐富,消費的水平也會更高一些,很多人去到日本首先去品嘗的一種美食肯定就是壽司了,畢竟壽司是日本最為有名的一種美食。在日本壽司店可以說是十分普遍的了,而且種類十分的多讓人挑到眼花,如果你準備一天的時間來試吃他們的壽司,那肯定是不夠的。
  • 這種魚在我國的價格便宜到沒人吃,但日本人卻一日三餐離不開
    現如今看來,我們先輩留下的這句話也並非是毫無意義的,魚作為沒有腿的生物之一,不僅營養價值極高,而且味道鮮美,是許多人最喜愛的食物。魚類種類繁多,價格不等,下面要說的這一條魚在我國買的十分便宜,卻依然很少有人吃,但是在日本卻一日三餐都少不了它的身影。
  • 潮汕人公認最好吃的5種魚,口味新鮮,數量還少,價格普遍偏高
    眾所皆知,潮汕人對魚那是非常懂的,同當地人都特別愛吃魚,幾乎頓頓少不了的那種,而且他們的吃魚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這是很值得大家學習的一個地方,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潮汕人公認的5種味道極好的魚,口味都特別新鮮,數量還很少,就是價格有些偏高。
  • 錦鯉——你真的懂它嗎
    因行業關係,每天接觸的是各種觀賞魚類,接觸的人是也養魚的人,懂的多但不精,每一種魚類咱也能白話白話,錦鯉、金魚、鸚鵡、羅漢、燕魚、紅箭、鳳尾咱一種一種的嘮,一點一點的嘮。今天咱先談談錦鯉。據文獻記載,錦鯉的祖先是我們常見的食用鯉,日本的錦鯉是由中國傳入的,世界上最早出現錦鯉在公元1804~1829年間,在19世紀初,日本貴族將這種顏色鮮豔的錦鯉移入庭院的水池中放養,供做觀賞。一碰到誰說日本的錦鯉如何如何,我真的是滿臉的不屑,不管你如何進化,品種如何更新,但都不能否認老祖宗是咱中國。
  • 潮汕人一年四季只吃「凍帶魚」原因「在這裡」吃貨:又學了一手
    潮汕人一年四季只吃「凍帶魚」原因「在這裡」吃貨:又學了一手我們平時吃到的一些美食,基本上都要從菜市場裡面才能選購。有一些優優質的新鮮和肉類需要到海鮮市場。每天的菜市場是每個人都逃離不了的地方。前段時間帶著閨女來菜市場體驗一下選購的美妙。
  • 這種魚,在日本賣斷貨供不應求,在我國卻因為便宜沒人吃!
    最近幾年市場上有許多的餐廳,各種各樣的美食讓人吃不過來,前幾天,小編跟隨幾個朋友去吃了一頓日本料理,不得不說,是相當的貴呀,而且許多食物根本吃不慣,但是,他們有些魚肉倒是很便宜,但是卻沒人吃。這種魚,在日本賣斷貨供不應求,在我國卻因為便宜沒人吃!
  • 一條20塊錢的魚,被日本師傅花4分鐘切片擺盤後賣到400塊,想吃嗎
    俗話說靠海吃海,這生活在海邊的朋友就比較幸運了,因為每天都可以吃到各種各樣新鮮的海鮮,而且價格還很便宜呢。不過說到吃海鮮,小優就不得不服這個國家了,當地的海鮮料理非常出名,海鮮的做法也是獨具一格,一條幾十塊錢的海鮮,簡單處理一下就被賣到了幾百塊,真是太好賺了。
  • 漢產大白刁不再是「貴族魚」 身價將與鯽魚鯿魚差不多
    在隨州經營農家樂的謝師傅說,武漢研育的翹嘴鮊成本低、生產快,存活率可以達到80%,養到3兩左右就可供人垂釣,一斤成本在6、7元,餐飲和垂釣的賣家可以賣到20元,比過去養四大家魚的收益高了兩倍多。&nbsp&nbsp&nbsp&nbsp研發出「先鋒一號」鮊魚的武漢市農科院高級工程師李清教授說,漢產翹嘴鮊與省內高山地區及外地品種相比成活率得到提升,養殖成本更低拉低了市場價,「一般鮊魚的養殖成本每斤至少在8元左右,現在漢產鮊魚只要4元,市場價也只在8元到1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