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缺鈣會引起臍腐病發生,知道了發病原因,防治就容易多了

2020-12-22 農業志士

番茄,就是我們日常所吃的西紅柿,是城鄉居民家庭餐桌上常見的蔬菜,因其果實顏色鮮亮、口感發沙、含有非常豐富的維生素,又可以作為水果食用,是一種果菜兼用的植物果實。番茄的種植的方式多種多樣,最常見的就是露地栽培和保護地栽培。番茄在種植過程中會出現多種病害,其中臍腐病就是一種常見的生理性病害,設施栽培的番茄發病尤其嚴重,有的保護地栽培番茄發病率高達80%以上,給農業生產帶來了嚴重的影響。那麼到底發生臍腐病的原因有哪些呢?日常管理過程中有哪些防治措施呢?

一 臍腐病在番茄上病狀表現

1、發病地塊表現:番茄臍腐病,又稱蒂腐病,是番茄上常見的病害之一。臍腐病是一種生理性病害,可在全地塊內發生,但不傳播蔓延。如果不加以防治,臍腐病發生的果實病斑感染了其它雜菌,這些雜菌會在田裡擴散蔓延。保護地、露地均有發生,但保護地重於露地,沙質土壤或黏重土壤發病高於壤質土。發病嚴重時常造成果實黑斑、腐爛,直接影響產量和品質。

2、在果實上的病狀:臍腐病一般在第一果穗座果之後,植株處於生育旺盛階段,開始在第一層果穗發生,以後逐步向上層蔓延,以第1、2層發病最為嚴重,以上果穗會逐漸減少。如果不採取防治措施,也會在上部果穗發病。果實發病初期在果實臍部,即頂部產生水漬狀的病斑,隨著果實生長逐漸擴大,果實頂部凹陷,有棕褐色斑點,組織變質、失綠變褐。果實上半部塌陷,下半部完好,乾燥時病部組織變成革質,果實會比其他果實提前變紅,但果實發硬、長不大。在潮溼的環境中,病斑表面生出白色、墨綠色或粉紅色的黴層,形成黑腐狀,對這種症狀一般被稱其為"黑膏藥"。這些黴層均為腐生菌,而不是該病的病原,尚未成熟的果實在黴菌的感染下開始腐爛,失去商品價值。

3、在枝葉上的病狀:番茄缺鈣時葉脈變為棕色,頂芽、莖端變軟,逐漸下垂,莖尖部分呈S型生長。幼芽及上部葉片出現黃化,葉尖葉緣萎蔫,幼葉捲曲畸形,葉柄扭曲等,嚴重時植株生長點壞死。發病嚴重的植株葉片上部葉片發黃變小,形成上黃下綠,植株生長不旺,個別葉片脫落。

4、在根部的病狀:臍腐病對根部影響不大,但發病嚴重的植株會出現根尖細胞發育不良,白色根系減少,根系顏色變褐色,最後根系壞死。

二 番茄為什麼會發生臍腐病

1.植株或土壤缺鈣: 種植番茄的土壤含鈣不足,植株無法在土壤中吸收足夠的鈣離子。一般發病期在開花後的兩周左右,由於此時番茄果實迅速膨大,體積增長較快,需要吸收大量的鈣,如果吸收鈣質不足,就會發生臍腐病。缺鈣嚴重還會發生裂果和著色不良等現象,但缺鈣一定會有臍腐病發生。

2. 施肥方法不當:施用未經腐熟的有機肥、化學肥料使用過多、施肥距根系太近,引起燒根,使根系吸水受抑制,造成生理缺水,這也是發生臍腐病的重要因素。

3、離子間的佶抗作用:土壤中的鈣是以鈣離子的形式被植物吸收利用的,而鈣離子很容易與土壤中的磷酸根離子結合形成沉澱,造成缺鈣的假象。土壤中含鉀量過高,植株吸收鉀離子的速率要比吸收鈣離子快,對鈣離子的吸收造成拮抗。若含氮量高,銨離子也易與鈣離子發生拮抗作用,導致植株缺鈣。

4、過多施用氮素肥料:氮素肥料施用過多,造成枝葉大量生長,消耗過多鈣離子,番茄不能從土壤吸收足夠的鈣和硼,造成果實臍部細胞生理紊亂,影響果實鈣素吸收。砂質土中和黏重的土壤中含鹽量較高,含鹽量大的土壤,植株吸收鈣的能力弱。土壤硼含量小於0.5ml/L就會引起鈣的吸收不足,也是引發缺鈣的一大因素。果實中鈣含量低於0.2%,都會發生臍腐病。

5、水分供應失衡:土壤水分供應失調或供應不穩定,或忽旱忽溼。一是乾旱時根系吸水能力弱情況下,果臍部爭奪不到足夠的水分,導致果實大量失水,頂部果肉壞死,形成臍腐。二是生長旺盛期葉片蒸騰作用較強,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分,導致果實內的水分被奪走,果實生長發育受阻,形成臍腐。三是是土壤過溼情況下,蒂部細胞膨壓過大會導致細胞破裂,細胞內充水,組織壞死,形成臍腐。四是中耕或者除草等農事活動中傷根,或者使用化肥濃度過大和未腐熟的有機肥燒傷根系,造成水分吸收不足,也能形成臍腐。

6、田間管理不科學:耕作層過淺,耕深不夠,土壤有機質含量低,土壤板結,使根系生長困難,阻礙了水分吸收。番茄旺長期之前澆水過多,果實膨大期乾旱缺水,土壤通透性差,造成了植株體內水分失調。設施栽培地內高溫、整枝期間傷流嚴重引起的生理性缺水,導致發病。

三 臍腐病對番茄的危害

番茄臍腐病的發生不一定是缺鈣,但番茄的生長過程中要是鈣質供應不充足,一定會發生臍腐。臍腐病對番茄的危害有三個。

一、對果實的危害:果實臍部失水變質,失去商品價值,嚴重的地塊發病率高達70%-80%左右,過溼的環境還會在病果上產生其他腐生菌類,在番茄種植地裡蔓延,引起其他病害大面積發生。

二、對枝葉的危害:臍腐病雖然發生在果實部位,但臍腐病大多是由土壤缺鈣引起,此時植株表現萎生長點在受阻,枝葉變形,不能正常生長,影響了產量。如果是由於果實在對水分和養分競爭中得不到足夠的供應,植株會出現旺長,結果量少,形成結果少-旺長-結果少的惡性循環。

三、對根系的危害:由於臍腐病發生後,番茄表現為缺鈣,會導致根系細胞不能分裂,最終導致根系生長點壞死,根的前端變為,整個根系變黑腐爛。

四 番茄臍腐病發病條件

1、土壤鈣元素較少,又沒有補充鈣肥,尤其是可溶性的鈣不足時,鈣質吸收不足,容易發病。試驗表明果實內鈣含量低於0.08%(乾物質量)時,分裂組織的細胞原生質和一些細胞器官被破壞、損害了細胞膜的構成或引起細胞膜機能紊亂,從而造成組織壞死。

2、地塊不平整、排水不良、土壤板結的地塊、落差大的地塊。化肥使用過量導致的酸化、鹽鹼化土壤條易發病。土壤有機質含量塊少,土壤質黏重,砂質土、土層薄的地快容易引起番茄易發病。

4、番茄在開花期至枝葉旺盛生長期,土壤溼度過大、透氣性差,或者土壤過度乾旱,不能及時灌溉的土壤也容易發病。

5、追肥過晚(尤其是鈣肥)或者追肥過量時,也是發病臍腐病的一個條件。土壤養分過剩或不足、缺乏水分、根系生長的環境較差,天氣乾旱蒸發量大的情況下也容易引起番茄發病。

五 科學防治措施

1、選擇抗病品種:我們在當地種植過程中發現金鵬系列的品種在春夏保護地種植過程中臍腐病發病率遠遠大於紅禧這個品種。因此選擇抗病性強的品種,對於預防番茄臍腐病起著一定的預防作用,在臍腐病發生重的地區,應購買果皮光滑、果實比較尖的品種。

2、起壟覆膜:起壟可以在土壤澆水的情況下,使根系的呼吸旺盛得到有效的保障。覆膜能夠保持土壤的水分處在一個穩定的水平,能減少土壤中鈣質養分淋失。

3、加強中耕:定植後至旺長期至少要進行3次中耕,既能清除田間雜草,還能起到鬆土的效果,保持表層土下經常溼潤。提高土壤透氣性、透水性,提高番茄植株自身的抗病能力,降低臍腐病發生的概率。

4、水分管理:定植後要灌足定植水,保證花期至結果初期枝葉和果實有足夠的水分供應。在果實膨大期,結合土壤墒情,適時澆水,採用膜下滴灌技術,杜絕大水漫灌,降低空氣溼度,減少積水後透氣不良現象發生。

5、科學施肥:增施有機肥,改善土壤理化性狀,有條件的地塊,在種植前畝施用4000-5000kg腐熟的有機肥,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鉀肥,底肥中以腐熟的有機肥加磷、鉀肥。用硝酸鈣或鈣鎂磷肥與腐熟的有機肥作基肥,能明顯增加土壤的含鈣量,提高土壤中鈣的活性,有利於番茄根系的吸收利用、避免番茄生長發育過程中缺鈣

6、化學藥劑防治:在番茄臍腐病發病過程中,補鈣的作用不如科學管理的作用大。如果在初期發生臍腐病可噴施1%-3%過磷酸鈣浸出液,葉面噴灑0.3% ~0.5%硝酸鈣水溶液,或0.1%~0.2%氯化鈣水溶液,或600~800倍螯合鈣水溶液,或500~600倍胺基酸鈣水。根據發病情況,可多次噴施,中間間隔7天-10天左右,噴藥過程中,可以接觸葉片和果實,直接噴施到番茄上更加利於鈣的吸收。使用氯化鈣及硝酸鈣時,不可與含硫的農藥及磷酸鹽(如磷酸二氫鉀)混用,以免產生沉澱。

相關焦點

  • 櫻桃番茄(聖女果)臍腐病怎麼樣防治?營養價值有哪些?
    櫻桃番茄臍腐病又叫蒂腐病,屬於生理病害,是番茄類作物常見的病害之一,櫻桃番茄臍腐病有哪些危害?櫻桃番茄臍腐病發生原因是什麼?如何防治櫻桃番茄臍腐病發生?以下土地資源網就作詳細介紹,供網友們參考。 一、櫻桃番茄臍腐病症狀及危害 臍腐病在櫻桃番茄如拇指大小到著色成熟前均可發病,病斑只發生在果實頂端的臍部,故稱臍腐病。病斑初為水浸狀暗綠色,不久變為暗褐或黑色的直徑1~2釐米或更大的壞死斑,其下部果肉乾腐收縮,臍部凹陷,有時龜裂,果實變扁,果肉變甜。發病嚴重時病斑擴大到半個果面,果實停止膨大提早變紅,果皮柔韌、無光,失去食用價值。
  • 番茄種植術:什麼是番茄臍腐病?如何防治番茄花皮?
    導讀:什麼是番茄臍腐病?如何防治番茄花皮?對於番茄的種植,不少種植戶反應,番茄的各種病症的出現危害到番茄的生長以及番茄的質量,所以呢,今日咱們需要學習的就是關於番茄的疾病防治。這節課主要關於的是番茄的臍腐病以及出現花皮狀況的處理方式!首先我們需要了解的是臍腐病發生的比較普遍性。當病害問題出現的時候,一般輕者果實變扁、變輕、變甜失光,輕微時整個果實變白腐爛。
  • 必看|番茄卷葉病發生的原因以及防治方法!河南寶然科技
    番茄在種植過程中,會發生各種病蟲害現象,影響西紅柿質量和產量,其中西紅柿卷葉病在西紅柿種植中非常常見。番茄卷葉只是病症的外在表現,是作物應對不良環境或生物危害所作出的生理性反應。番茄不管是在露地還是在保護地種植,是農戶常遇到最多的就是"卷葉"問題,栽培管理措施不當、從下部葉片向上部葉片發展,土壤中微量元素補充不足,病蟲害和生理脅迫等原因都會造成番茄卷葉現象的發生,從而嚴重影響西紅柿的正常生長及產量形成。所以應從實際栽培管理情況入手,對症下藥。番茄該病成因以及解決方法有以下幾種。
  • 豬蹄裂病的發病原因及防治方法是什麼?
    養豬的農戶都知道,在豬生長的過程中,經常會發生豬蹄裂病的。其實豬裂蹄病是指生豬蹄甲開裂,有時裂縫會有出血情況,發病豬表現為跛行、喜臥、不願走動,驅趕尖叫、蹄尖著地,發病嚴重者甚至會癱瘓。那麼豬蹄裂病的發病原因是什麼?如何防治?
  • 難以控制的番茄潰瘍病,傳播快,危害大,如何防治更有效?
    本章節選自《番茄高產栽培法》專欄,如果想看更多,請點擊我的頭像關注我,上一節我們主要講了,番茄的臍腐病的形成,如何採取有效的預防措施?接下來這一節,我們繼續講番茄的病害防治,因為番茄的病害在蕃茄的栽培當中,佔有重要的位置,所有的功夫都投入了,結果由於病害的控制不到位,很有可能就會因某一種病害的發生,而造成前功盡棄,受到的經濟損失會更大,所以防治番茄病害,大家一定要重視起來,以預防為主。下面我們講今天的主題,番茄潰瘍病的防治方法,番茄潰瘍病是怎樣感染到番茄的呢?
  • 番茄出現潰瘍病,發病的原因是什麼,有什麼防治措施
    番茄出現潰瘍病,發病的原因是什麼,有什麼防治措施種植番茄的人會發現在眾多的疾病當中潰瘍病的出現機率是比較大的,而大家也都知道任何一種疾病的產生都需要種植人員對它們進行相應的處理,有的是採取提前控制的方式。
  • 西紅柿成熟期,果面有黑斑,那是你沒有做好這5種病害的防治工作
    西紅柿黑斑病是由半知菌亞門真菌番茄鏈格孢菌侵染的,溫度25~30℃,相對溼度85%以上容易發病,植株生長衰弱或果實有傷口容易受病原侵害。發病適溫23℃-27℃,需90%相對溼度,澆水過多或通風不及時會加重發病,果實收穫末期發病較重,受傷果發病重。
  • 裂果、日灼果、臍腐病、海綿果——可以這樣簡單防治
    最近有很多柑橘出現日灼果、裂果,李子出現裂果、海綿果,番茄出現臍腐病,果樹卷葉等症狀,其實這和我們的一種元素有關係,那就是鈣元素,今天我們不講如何防止裂果、日灼果、臍腐病,今天我們就深入研究一下鈣元素。
  • 「金色鄉村」番茄常見生理性病害症狀及預防措施
    1.發病症狀臍腐病又稱蒂腐病,發生在果實迅速膨大期的幼果上,往往在第1穗、第2穗果上發病,同一花序上的果實幾乎同時發病。2.發病原因及規律臍腐病發病的主要原因是植株缺鈣。鈣被植物吸收固定後,不易向其他部位移動,如果根系不能繼續吸收鈣,則生長旺盛部位就要出現缺鈣症狀。缺鈣時,細胞與細胞之間的膜就會發生崩解,使細胞壞死。
  • 如何判斷番茄究竟是缺鈣,缺鎂,還是缺硫?該怎麼處理
    1、缺鈣番茄缺鈣主要發生在番茄果實膨大期,表現在莖、葉的新生部位(植株上部),先發生捲曲和畸形,葉片黃化壞死,嚴重時番茄果實出現臍腐病。北方土壤一般不缺鈣元素,但是當陰雨天或者水分不足時,番茄的蒸騰作用不夠強,會影響對鈣的吸收,番茄出現生理性缺鈣。
  • 番茄病害治療辦法」夏天不再害怕番茄病蟲害
    ,莖稈流膿具有腥臭味;真菌性病害一般會形成不規則的病斑,發病部位會出現真菌的子實體,一般為黴狀物或者粉狀物;番茄軟腐病生理性病害成因相對比較複雜,一般是由於植株缺素或者受到環境逆境影響造成的。以下是番茄上出現的主要病蟲害,在治病前首先要搞清楚,是什麼原因引起的,才能對症下藥。
  • 水西紅柿常見生理性病害的發生及防治方法
    番茄生產過程中經常出現生理性病害,對產量和品質影響很大。最常見有畸形果、空洞果、臍腐病、裂果、筋腐病、日灼病、著色不良等。 畸形果 主要發生於花芽分化及發育時期,在低溫、多肥(特別是氮素營養過剩)、水分和光照充足條件下,易形成畸形果
  • 番茄種植技術:植株萎蔫的原因與對症防治
    在番茄栽培中,常因多種原因造成植株萎蔫狀態,一般多在中午時出現,早晚發生較輕,番茄植株出現萎蔫,有病理性的,也有生理性的以及肥害等原因造成的,在防治時應區別情況加以對待。在高溫高溼條件下易發病,酸性土壤最適合該細菌的生長和危害,細菌從傷口侵入植株後,在維管束內繁殖,堵塞導管,使整個導管失去輸送水肥的能力,引起植株枯萎死亡。番茄結果盛期為發病高峰,在氣溫達27-32℃時,遇上連陰雨或久晴暴雨天氣時,發病快、來勢猛,危害重。
  • 番茄葉子異常原因及防治技巧
    而發生病情後葉片上卷為船狀,嚴重的卷為筒狀。這種葉片摸上去發厚、發硬,還變脆了。由於葉片變質,光合能力下降,引起果實營養供應不足,使果實變小,嚴重時坐果率下降,品質也下降。因此生理性卷葉雖然看起來僅是葉片不展,但影響是很大的。  番茄生理性卷葉的原因有幾種,其一是整枝摘心不當。
  • 番茄缺鈣症狀和補鈣方法
    番茄生長,除了必須的肥料以外,不能缺少生長元素,缺乏元素會導致缺素症,出現不同的不良症狀,比如缺鈣,會影響果實的生長發育。具體缺鈣的表現,生長情況,以及怎麼改善,怎麼補鈣,調節。我們會在下文繼續介紹一下。
  • 種番茄,啥時補鈣效果最好?種植能手:抓準3個時期就對了
    番茄是一種適種性廣,種植面積非常大的一種蔬菜作物,近些年來,很多種植戶在種番茄時,越來越不注重有機肥的使用,只是單純的依賴複合肥來補充營養元素,導致種植過程中經常出現缺素症的發生,很多人有缺乏對缺素症的認知,不會辨別缺素症,往往以為是發生病害了當病去治,沒有及時對症下藥,結果反而更嚴重
  • 番茄葉黴病危害大、症狀、原因、防治措施要牢記
    上世紀50年代,番茄葉黴病始見於陸地栽培番茄上,80年代以後,隨著保護地種植面積的擴大,加之保護地栽培環境條件有利於葉黴病的發生流行,使得葉黴病發展成為番茄生產上嚴重的病害之一。隨著分子育種水平的提高,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葉黴病的大發生,但由於引起葉黴病的病原菌生理小種種群複雜、演潛規律不清,使得葉黴病呈現間歇暴發的特點。
  • 番茄葉黴病和缺鎂有什麼區別 如何區分
    發病後在番茄的葉、莖、花、果實上都會出現症狀,但是常見的是發生在葉片上,初期在葉片背面出現一些褪綠斑,後期變為灰色或黑紫色的不規則形黴層,葉片正面在相應的部位褪綠變黃,嚴重時葉片常出現乾枯捲縮。葉黴病多從植株下部向上蔓延,溫度在9℃-34℃之間病原都能生長發育,發病最適溫度是20℃-25℃。在最適溫度且溼度較大(相對溼度在80%以上)時,僅需10-15天就可普遍發病。
  • 引起牛蛙腹水病的發病原因是什麼?
    引起牛蛙腹水病的發病原因是什麼?楊宗英牛蛙味道鮮美,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再加上牛蛙生長快,養殖投資小,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牛蛙配合飼料問世以來,牛蛙養殖規模逐漸增大。本文根據生產實踐,針對牛蛙腹水病的發病原因及相對應的防控措施進行總結,以期為牛蛙養殖從業者提供一定的參考。一、牛蛙腹水病流行情況牛蛙腹水病的流行季節主要是春夏季,以4-8月為主,水溫20℃以上,危害對象有蝌蚪也有成蛙,一般越冬後的上年秋季蝌蚪發病率明顯高於當年春季蝌蚪。
  • 大棚番茄黃葉死苗的原因,枯黃萎死苗怎麼辦?黃葉死苗用什麼好?
    一、番茄黃葉死苗的原因1、土壤問題常見的土壤鹽漬化等土壤問題,會導致番茄黃葉死苗現象的發生,隨著番茄重茬種植,過量使用化學肥料,磷、鉀、鈣等元素會慢慢的被土壤固定,多年的積累,會導致土壤鹽鹼化。據調查顯示,大棚種植3年以上的,土壤鹽漬化發生率在30%左右,易引起番茄黃葉死苗。2、缺素番茄缺素會導致番茄出現黃葉死苗的情況,特別是番茄如果缺少了氮肥、鉀肥、鎂肥,會讓番茄的中下部葉片黃化,缺少鐵肥、鋅肥會讓番茄的頂部葉片發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