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明星和小鮮肉不該是貶義詞,他們能成為頂流,絕不只是運氣好

2020-12-19 芊手若

相信大家都看到了像汪海林和劉信達這種打著編劇和作家的幌子到處噴流量明星,說這些人不背臺詞,只念數字,所以臺詞多少根本和他們沒有太大的關係,甚至直接將流量明星和小鮮肉說的一無是處,可小編要說的是,如果他們真的這麼差勁,那麼他們是怎麼成為頂流的?又是怎麼圈粉無數的?說白了這些人更多的是在蹭熱度吧。

前不久汪海林嘲諷肖戰獲得金掃帚獎,說人家的演技差,可是小編看了一下, 汪海林本人就是評獎人,真的是太搞笑了,自己評出來的獎,說成是大家的心聲,請不要帶上小編,我和你汪海林的想法不同,說人家肖戰的《陳情令》是靠賣腐火的,說這句話的你連人家這部作品都沒看,這真是有夠好笑的。

你們心中所謂的流量明星就是藝人年紀輕輕就擁有超高人氣,所以就相當的認為人家沒有實力,可是大家動動腦子,人家要是沒有值得大家喜歡的點,又怎麼可能成為頂流呢?沒有人僅靠顏值就能成為頂流,這只是很多人的偏見罷了,肖戰如此帥氣,可是其在出演《我的皇帝陛下》時為什麼沒有成為頂流,因為當時的他只是一個配角。

同樣的道理,王一博出演《人間至味是清歡》時又有幾個人能注意到他演了男二號這一角色呢?大家都是在其成名之後才去刷的這部劇不是嗎?所以大家口中的小鮮肉和流量明星都是憑藉一部作品火起來,當然這個作品也包括歌曲,就像吳亦凡,鹿晗和張藝興等人,他們成為頂流其實並不奇怪。

很多人說他們就是去韓國混個出道,然後回國圈錢,可是大家知不知道在韓國做練習生的國內人其實很多,能進入三大娛樂公司更是少之又少,至於能出道的更是屈指可數哦,這麼多年了,大家看到的也不過只有EXO和super junior的中國成員成為了頂流,這個概率很高嗎?只是大家想當然的覺得很高罷了。

為什麼他們在韓國的時候大家都說他們實力強,回到國內就成了流量明星了?說韓國的娛樂圈沒有實力就不能出道,那為什麼這些在韓國已經出道並回國的人就突然成為沒實力之人了呢?這其實不僅偏見,更是仇富,覺得他們如此年輕就有這麼高的人不公平,可人家付出的努力又有多少人能看到呢?

就說蔡徐坤,大家調侃人家打籃球差,長得太秀氣,可是小編覺得他在選秀節目中的表現非常出色,大家以為現在他在各大晚會上表演的東西很low嗎?小編覺得這一點都不必韓流藝人的舞臺差,那些自信的動作和舞臺掌控力難道不值得大家鼓掌嗎?要知道人家蔡徐坤並不比我們大多少啊,為什麼就是不願承認別人優秀呢?

這就像當年的周杰倫,當初他的音樂因為吐字不清,一直被年齡稍微大一點的人吐槽和抵制,可是人家現在不也是成為樂壇傳奇了嗎,試著去接受新生代的文化,其實大家會覺得這些也挺不錯的,像鹿晗的《穿越火線》和《在劫難逃》難道不好看嗎?大家是不是覺得他突然變厲害了?其實人家一直都在努力提高自己。

小編不希望大家對流量明星和所謂小鮮肉有偏見,畢竟這些標籤都是有人故意給人家貼上去的,為什麼非要要求年輕的藝人要達到老戲骨的水平,殊不知你們眼中的老戲骨也是從小鮮肉走過來的,說歌手跨界演戲是笑話,可是當年的四大天王和傳奇張國榮不也是這樣嗎?其實承認別人優秀也是放過自己的一種方式。

相關焦點

  • 「小鮮肉」和「流量」真的是貶義詞嗎?
    明星效應對我們的生活有越來越大的影響,這一點我們並不否認,也有很多人一邊說不屑於看那些藝人,一邊又抱著娛樂新聞看個沒完。所以,隨著明星效應進入我們的生活,「小鮮肉」和「流量」這兩個詞,我們也並不陌生。「小鮮肉」這個詞一早我是從吳亦凡,鹿晗那裡聽來的,那也就是形容長得帥,年輕青春的人,「流量」是最近了解到的詞,是形容有很多粉絲基礎,有通告,可以賺人眼球的人。可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這兩個詞似乎和我當初認知的不一樣了。
  • 影視「小鮮肉」為何一度成為貶義詞的真正原因
    就憑一張臉就把自己列入演員行列,一下子把「小鮮肉」這個詞推到輿論的風口浪尖,在我們吃瓜群眾中掀起了「演技派」「硬漢」與「小鮮肉」的大討論,當然,最終結果肯定硬漢風佔據了絕對上風,似乎「小鮮肉」這個原本火遍影視圈的詞在我們大家眼裡成了僅是靠臉吃飯的貶義詞。
  • 許光漢官宣新電影,繼《想見你》之後,臺灣明星能成為頂流嗎?
    許光漢作為主角,憑藉精湛的演技和陽光帥氣的形象,迅速在內地走紅。繼《我可能不會愛你》之後,臺灣劇在大陸沉積了許久,《想見你》以網播形式走紅,讓大家看到了臺灣劇的進步和變化。許光漢作為臺灣演員,在內地能成為又一代流量明星嗎?許光漢憑《想見你》出名後,在內地的發展和合作也緊跟著。近日,許光漢官宣了新電影《你的婚禮》。
  • 漫畫少年王俊凱脫離組合還是頂級流量嗎?他只是流量,已經不是頂流
    《少年的你》其成就,是讓觀眾也改變了對流量明星的偏見,及其對他演技認可,還弄個金像獎。有優秀作品加身、有優質人脈資源、加上完美的人設,使易烊千璽成為三小隻裡最強的一個。 但是,愛豆除了長得好還需要包裝,這樣粉絲才有一點點吹噓的資本的,這資本不該來自飯圈本身,而應該來自愛豆其人。2020年上半年和央媽緊密合作。摘星少年,夜空中最亮的星,抗疫,心連心,五四,高檢等等,都是他在努力增加自身的籌碼。相對比兩個隊友,他成長得不夠快,無法驚豔到路人!
  • 小鮮肉似乎已變成貶義詞,多次被網友攻擊,而他為何被網友放過?
    現如今是一個看臉的時代,在娛樂圈中更是如此,近年來湧現出不少小鮮肉,但是漸漸小鮮肉似乎已變成貶義詞,多次被網友攻擊,而他為何被網友放過?小鮮肉之所以成為貶義詞,是因為有些人沒有什麼實力,但靠著一張臉卻有很高的流量,還能拿著高薪,所以才被大家攻擊,但是同為小鮮肉,卻有一人被網友放過了,他就是張藝興。
  • 流量明星也可有演技,老戲骨也可有熱度,演技和流量從不是反義詞
    而他對於流量明星降低了影視劇標準的這個解讀,乍一聽很有道理,但是完整聽下來就是四個字「以偏概全」。偶像選秀節目,他先說了101,然後變成男子偶像組合,再到男偶像演戲專業度不夠,臺詞都需要配音,最後又繞到了肖戰身上。「有人說他們演的什麼,肖戰什麼,他們演的戲,都不是小鮮肉本人說的話,都是配音演員演的。」
  • 想成為國家一級演員有多難?流量小鮮肉表示汗顏
    一說到演員,很多人想到的基本上都是所謂的流量明星,因為他們經常出現在鏡頭裡,而且片酬也是非常嚇人的,動輒就是千萬級,以至於現在娛樂圈烏煙瘴氣,很好的劇本因為演員片酬的問題,最後質量只能大打折扣,而我們也經常聽到國家一級演員這個稱號,那麼想要成為國家一級演員有多難?它有哪些標準呢?
  • 2020頂流名單出爐,有2位新人男星,楊紫跌出榜單
    娛樂明星之所以成為網友、粉絲和媒體所關注的焦點,主要得益於網絡的快速發展,追星、看劇似乎成為不少年輕人生活的一部分。在高度發達的網絡時代,娛樂圈已經有很多明星成贏家,好比迪麗熱巴、楊紫、易烊千璽、肖戰和王一博,這些全是90後、00後新生代。
  • 流量鮮肉李易峰,人設崩塌後,破繭成蝶
    它以抗戰勝利後國共內戰時期為背景,描寫了在建國初期時代的社會變革下,小人物的蛻變和成長。用青春的熱血守衛信仰,傳遞溫暖,與時代同頻共振。《隱秘而偉大》收視大紅成為黑馬,連續21天拿下藝人新媒體指數榜!網絡播放量接近25億,不溫不火的李易峰再次回到大眾視野中,再次火了起來。
  • 奮戰在一線的從來不會是流量明星小鮮肉,而是李蘭娟提到的他們
    武漢中心醫院護士長唐莎說得很對:「哪有什麼白衣天使,不過是一群孩子換了一身衣服,學著前輩的樣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搶人罷……」雖說救死扶傷是他們的天職,但我們也要知道,沒有了疫情,對他們好點。生病住院了,別動不動就拿醫生撒氣,別動不動就拳打腳踢、別動不動就砍傷醫護,他們真的太辛苦了,他們心存醫者父母心,你們卻以怨報德。
  • 泛95後小鮮肉,和初生代「流量」很不一樣
    加上有了初代流量們的種種試錯和教訓,能安全避開粉絲掐架、黑粉橫行、經紀團隊地震等等雷區。比如TFboys的不解散式單飛安全著陸,完全沒有產生想像中的破壞力。它似乎天然帶著一絲貶義,因此藝人以及背後團隊當然不喜歡這樣的稱呼,幾乎每一個被冠以「小鮮肉」的藝人都急著和「鮮肉」劃清界限。2014年暑期,媒體發明了另外一個詞彙形容他們——流量。  2014年暑期播出了一部由知名遊戲改編的電視劇,而男主角的扮演者依賴在社交平臺上高曝光率,打造了一種人氣秒遍全中國的氣勢,改變了藝人營銷的歷史。
  • 靠演技成為頂流的三位明星,任嘉倫當之無愧,而他倆實至名歸
    任嘉倫、肖戰、王一博等越來越多的流量明星開始被觀眾們所追捧。帥氣陽光的長相加上令人驚嘆的才華,讓他們成為了人們眼中的優質偶像。不過隨之而來的除了讚賞外還有外界的質疑聲。一些路人的質疑,一些演員的質疑。在《演員請就位》第二季中,演員馬蘇曾說過一句話令人印象深刻:「當下流量當道,導演選人不看演技。」。流量當道確實沒錯,無論是當下比較紅的電視劇,還是當下比較火的綜藝節目,導演都會選擇個別流量明星加入。不過「導演選人不看演技」卻無法被人接受。
  • 他們是「小鮮肉」,但不是拙劣藝人
    「小鮮肉」何時成為了一個貶義詞?「小鮮肉」是一個網絡用語,本意是形容那些年紀輕、長相帥氣的男性,這也是官方對「小鮮肉」的定義,那麼放到娛樂圈裡為什麼就成為了貶義詞?很多老戲骨痛批「小鮮肉」演戲不作為,不記臺詞、害怕吃苦還耍大牌,那麼是不是就有一些以偏概全?娛樂圈裡算得上「小鮮肉」的藝人有很多,但並不意味著「小鮮肉」就是拙劣藝人。易烊千璽。
  • 千璽慶生小細節戳人心,有他們頂流不再是貶義詞
    不過這些毛毛雨都不重要。兄弟之間的感情好才是最關鍵的。小編覺得這裡非常有必要看看千璽和千紙鶴們的互動,畢竟用四字弟弟還是很寵粉的,怎麼說呢,發展穩定以後,幾乎每年的生日會。易烊千璽都會用心準備十七歲生日會由他親自手寫的「今天要開心」卡片和玫瑰花。十八歲生日會有玫瑰花瓣的婚禮和十一號入口的約定。
  • 套路流量原本不是貶義詞
    有數據顯示,《都挺好》的觀眾70%為女性,劇組是否有投其所好之嫌?王三毛說:「我們在創作時並不帶任何收視群體的觀念,因為我們還是忠實於人物、忠實於故事,看能否給觀眾帶來思考、震撼、共鳴。」如果有時候,有的套路真成了問題,鄭曉龍的解決方案是「從細節上著手」,「套路通常只是情節,而精彩的細節能讓情節的套路變得合情合理又高級」。
  • 為什麼追捧小鮮肉,把老戲骨推開?難道如今流量明星更受歡迎?
    說起張國強,小編覺得可能大部分網友,一時間想不起來是哪位演員,但是如果小編說是電視劇《我的兄弟是順溜》在劇中出演順溜「哥哥」的陳大雷,想必不少網友有了恍然大悟的感覺,原來是他呀。對的,就是他,他的名字叫張國強,在很多影視劇中,都出演了重要角色。
  • 鹿晗被罵慘,吳亦凡遭群嘲:過氣的流量明星不值得同情!
    當年還不時興「流量」這個詞,像鹿晗、吳亦凡這種長得好看又有人氣的,一般都被稱為「小鮮肉」。誰也沒有想到,這群出口轉內銷的「小鮮肉」竟然引領了國內長達數年的流量時代。只是如今六年過去了,當年風靡一時的「流量」們並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變得更好。
  • 頂流鮮肉皆男團出身?UNIQ王一博,X玖肖戰,蔡徐坤組合了不得!
    王一博和肖戰就是乘了影視劇《陳情令》的東風,在這部電視劇播出之後,兩人一躍成為備受關注的頂流藝人。在此之前這兩位藝人沉寂了非常久的時間,他們早期都是男團出道,可是兩人所在的組合最終都沒有成為圈內頂流。原本非常具有發展潛力的組合如今成為了一個糊團,不得不讓人惋惜不已。不過好在肖戰在內娛混出了名堂,一躍成為熱度頗高的頂流,並且各種資源也是接到手軟。除了肖戰之外,其他成員也都有了各自的發展路線。夏之光、焉栩嘉和趙磊選擇繼續選秀成團,如今在R1SE裡也混得不錯,人氣比之前漲了不少。
  • 2020年,這兩位頂流鼻祖,改變了我們對小鮮肉的看法
    但頂流top1的地位還未被蔡徐坤取代。 那一次採訪中,談到了他對音樂、演戲的看法。 對音樂,他說的是—— 「夢想成為一個能唱能跳的歌手,但沒有想過要留下什麼,因為太難了,很難留下一個能讓大家記住的作品。」
  • 流量明星都沒演技?從唐國強到鹿晗,揭露國產奶油小生的進化史!
    如今的小鮮肉,好像並不同於曾經的流量小生,後者是對年輕藝人或演員實力和顏值的認可,而前者,似乎成為一種"諷刺"。 小鮮肉在大多數網友心目中的印象是:空有顏值沒有實力,只追求人氣和流量,卻沒有足夠的能力來讓自己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