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看到了像汪海林和劉信達這種打著編劇和作家的幌子到處噴流量明星,說這些人不背臺詞,只念數字,所以臺詞多少根本和他們沒有太大的關係,甚至直接將流量明星和小鮮肉說的一無是處,可小編要說的是,如果他們真的這麼差勁,那麼他們是怎麼成為頂流的?又是怎麼圈粉無數的?說白了這些人更多的是在蹭熱度吧。
前不久汪海林嘲諷肖戰獲得金掃帚獎,說人家的演技差,可是小編看了一下, 汪海林本人就是評獎人,真的是太搞笑了,自己評出來的獎,說成是大家的心聲,請不要帶上小編,我和你汪海林的想法不同,說人家肖戰的《陳情令》是靠賣腐火的,說這句話的你連人家這部作品都沒看,這真是有夠好笑的。
你們心中所謂的流量明星就是藝人年紀輕輕就擁有超高人氣,所以就相當的認為人家沒有實力,可是大家動動腦子,人家要是沒有值得大家喜歡的點,又怎麼可能成為頂流呢?沒有人僅靠顏值就能成為頂流,這只是很多人的偏見罷了,肖戰如此帥氣,可是其在出演《我的皇帝陛下》時為什麼沒有成為頂流,因為當時的他只是一個配角。
同樣的道理,王一博出演《人間至味是清歡》時又有幾個人能注意到他演了男二號這一角色呢?大家都是在其成名之後才去刷的這部劇不是嗎?所以大家口中的小鮮肉和流量明星都是憑藉一部作品火起來,當然這個作品也包括歌曲,就像吳亦凡,鹿晗和張藝興等人,他們成為頂流其實並不奇怪。
很多人說他們就是去韓國混個出道,然後回國圈錢,可是大家知不知道在韓國做練習生的國內人其實很多,能進入三大娛樂公司更是少之又少,至於能出道的更是屈指可數哦,這麼多年了,大家看到的也不過只有EXO和super junior的中國成員成為了頂流,這個概率很高嗎?只是大家想當然的覺得很高罷了。
為什麼他們在韓國的時候大家都說他們實力強,回到國內就成了流量明星了?說韓國的娛樂圈沒有實力就不能出道,那為什麼這些在韓國已經出道並回國的人就突然成為沒實力之人了呢?這其實不僅偏見,更是仇富,覺得他們如此年輕就有這麼高的人不公平,可人家付出的努力又有多少人能看到呢?
就說蔡徐坤,大家調侃人家打籃球差,長得太秀氣,可是小編覺得他在選秀節目中的表現非常出色,大家以為現在他在各大晚會上表演的東西很low嗎?小編覺得這一點都不必韓流藝人的舞臺差,那些自信的動作和舞臺掌控力難道不值得大家鼓掌嗎?要知道人家蔡徐坤並不比我們大多少啊,為什麼就是不願承認別人優秀呢?
這就像當年的周杰倫,當初他的音樂因為吐字不清,一直被年齡稍微大一點的人吐槽和抵制,可是人家現在不也是成為樂壇傳奇了嗎,試著去接受新生代的文化,其實大家會覺得這些也挺不錯的,像鹿晗的《穿越火線》和《在劫難逃》難道不好看嗎?大家是不是覺得他突然變厲害了?其實人家一直都在努力提高自己。
小編不希望大家對流量明星和所謂小鮮肉有偏見,畢竟這些標籤都是有人故意給人家貼上去的,為什麼非要要求年輕的藝人要達到老戲骨的水平,殊不知你們眼中的老戲骨也是從小鮮肉走過來的,說歌手跨界演戲是笑話,可是當年的四大天王和傳奇張國榮不也是這樣嗎?其實承認別人優秀也是放過自己的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