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追捧小鮮肉,把老戲骨推開?難道如今流量明星更受歡迎?

2020-12-17 青橘子兒

說起張國強,小編覺得可能大部分網友,一時間想不起來是哪位演員,但是如果小編說是電視劇《我的兄弟是順溜》在劇中出演順溜「哥哥」的陳大雷,想必不少網友有了恍然大悟的感覺,原來是他呀。對的,就是他,他的名字叫張國強,在很多影視劇中,都出演了重要角色。

今天我們要說的是,有網友爆料出來了,非常讓人不解的一幕。張國強跟某位小鮮肉一起乘坐飛機,到了機場,頓拍的記者們,為了拍小鮮肉的照片,因為張國強擋住了鏡頭,把他推開的事情。當時小鮮肉是跟張國強乘坐的同一班飛機,張國強自己不知道身後還跟著一位小鮮肉,以為這些媒體是來拍自己的,他很有禮貌的對著鏡頭打了招呼,但是該記者一把推開了站在鏡頭前的張國強,因為他擋住了自己的視線,反應過來的張國強只好尷尬地笑了笑,就離開了。

這則報導一出,小編也屬實驚訝了,為什麼現在的老戲骨卻不比流量明星呢,雖然我們都清楚都是在年輕時走過來的,但是我們也應該尊重老戲骨,為什麼這個年代的關注點都在流量明星的身上呢?這樣的關注點是因為小鮮肉身上的流量大嗎?他已經出現在你鏡頭面前了,哪怕是採訪一兩句也好是不是,不理睬搞得挺尷尬,張國強也算是國內比較出色的男演員之一,給大家帶來了很多經典的作品,難道在現在的媒體眼裡,就沒有採訪價值嗎?

小編再次,並不是一味的批判哪一方,畢竟都是為了各自的工作,小編希望我們的媒體朋友們還是在追新聞的時候注意一下身邊,畢竟就算是路人,我們也不能推開,反而應該尊重,萬一是老人等,我們豈不是給他人造成了傷害呢。

相關焦點

  • 老戲骨與小鮮肉上演顏技大PK
    但高清鏡頭下的他依然精氣神十足,可以說是寶刀未老,雄風不減當年,完全可以秒殺現在的一眾小鮮肉演員。知情人透露,與以往陸樹銘老師所塑造的正面熒幕形象不同的是,他此次在電影《站住!小偷》片中飾演大反派「胡九萬」。
  • 小鮮肉比不上老戲骨?對比之後發現差距如此大
    就拿之前肖戰的事情來說吧,他的爆紅一下子就得到了娛樂圈的許多資源,之後肖戰更是受到了全網黑的待遇,因為他搶了別人的「蛋糕」,所以可能遭到了別人的「陷害」,不過還好他挺了過來,如今也是鳳凰涅槃浴火重生。鐵打的老戲骨,流水的小鮮肉,不得不說,這真是一條娛樂圈真理,為什麼這麼說呢?
  • 劉德華說不是我好,是標準變了:除小鮮肉,原來老戲骨不敬業也多
    正如他所說,如今談到敬業、「好」,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老戲骨。 而小鮮肉,則一直被各種吐槽。 不可否認,確實有一些流量明星摳圖、天價片酬。
  • 流量明星也可有演技,老戲骨也可有熱度,演技和流量從不是反義詞
    又提到肖戰,汪海林為什麼會對肖戰有這麼大的惡意?而他對於流量明星降低了影視劇標準的這個解讀,乍一聽很有道理,但是完整聽下來就是四個字「以偏概全」。「有人說他們演的什麼,肖戰什麼,他們演的戲,都不是小鮮肉本人說的話,都是配音演員演的。」接著他又調侃道,「我還替他們說話當時,其實至少吻戲是人家親自演的。」言下之意,流量明星只會演吻戲。接著開始炮轟現在以女性觀眾為導向的影視劇市場,尤其是耽美劇,調侃了一圈之後,又回到了肖戰身上。
  • 天價片酬流量演員已經徹底沒有出路?實力演員的心酸崛起
    不難發現,時下電視劇中的主演陣容基本都啟用了流量演員與明星,流量演員的參演帶來了許多熱度不假,但是電視劇真正能夠火爆的原因還是在劇情的精彩程度以及製作用心程度。流量明星當道的娛樂圈,他們享受的紅利太多了,不愁戲拍有天價片酬。
  • 流量明星和小鮮肉不該是貶義詞,他們能成為頂流,絕不只是運氣好
    相信大家都看到了像汪海林和劉信達這種打著編劇和作家的幌子到處噴流量明星,說這些人不背臺詞,只念數字,所以臺詞多少根本和他們沒有太大的關係,甚至直接將流量明星和小鮮肉說的一無是處,可小編要說的是,如果他們真的這麼差勁,那麼他們是怎麼成為頂流的?又是怎麼圈粉無數的?
  • 48歲老戲骨雙膝跪地為小鮮肉擠膿包,毫無明星架子獲網友點讚
    娛樂圈裡有很多人不知名的實力派演員,當然還有很多知名的沒實力的流量明星,而這些人構成了如今的娛樂圈,如今娛樂圈的現狀也正是流量明星盛行,實力派演員卻不被關注。出道至今,王硯輝參演了很多的電影與電視劇,演技一流並且不輸黃渤,話劇也特別棒,得到過話劇中最高的獎項文華表演獎,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肯定,但是王硯輝論實力是有的,但是名氣卻不如當紅小鮮肉的一半。
  • 國家一級演員名單公布,流量明星未佔一席,小鮮肉遭打臉?
    國家一級演員名單公布,流量明星未佔一席,小鮮肉遭打臉? 如今的娛樂圈被流量明星充斥著,演員這個名字對於明星們來說都是很神聖的,但是要成為一個合格的演員,甚至是一個被觀眾認可優秀的演員確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而如今娛樂圈中的一線明星
  • 「小鮮肉」是如何從褒義詞變成貶義詞的,老戲骨們說出真相
    今天老羊給大家為大家深度剖析小鮮肉這個詞。這個詞源於2014年,是什麼麼樣的一個過程,原指年輕的男演員有活力,沒有什麼花面新聞。現卻成了沒有真真實力的代名詞了,讓這個形容詞從褒義詞變成了貶義詞呢?多位老戲骨曾多次談到現在的小鮮肉。丁志誠就曾在節目上說出了自己的觀點,現在的演員就是通過炒作在放大。宋丹丹也在微博大吐自己的不快,大體意思就是說現在的演員助理太多,沒作品沒實力,排場卻比任何人都大。
  • 華語網絡男歌手榜,入選幾乎全是小鮮肉明星,引發歌迷爭議
    華語男歌手影響力排行榜榜單,引起歌迷爭議榜單上幾乎全都是流量小鮮肉明星,真正實力派明星卻很少有人進入榜單。華語樂壇男歌手排行榜發布了榜單,入選的幾乎都是流量明星。這次男歌手評選是根據歌手影響力,受歡迎程度,和作品已經歌迷認可度幾項來進行評選。華語明星權力榜舉辦方還表示,這些榜單男歌手都是很有實力的歌手,所以才如願進入榜單。
  • 張光北懟小鮮肉:一部戲70多集全是替身,憑什麼一天拿走100萬
    這位老藝術家曾經發表了對於流量明星的不安,讓很多觀眾都大跌眼鏡。他甚至覺得,「這替身不錯」,要不乾脆把那誰(小鮮肉)給換了。張光北老師,拍戲全都是親自上陣,不管條件多麼惡劣,都是毫無怨言的。同時,他還是傳媒公司的CEO,身為老闆都身先士卒,而小鮮肉們濫用替身,不敬業,不把拍戲當回事,確實令人汗顏。流量至上的時代,很多的出品人投資人熱衷於對流量的痴迷,邀請了很多的流量明星助陣。
  • 如今鮮肉當道讓我們來回憶一下馮遠徵、任程偉、丁志誠的風採吧!
    沒辦法,這就是大部分觀眾的選擇:在流量王道時,戲骨就成為要滅絕的稀缺。如果不是廣電的出手,恐怕再過兩天,國內電視劇市場就只剩圈錢一個功能。在鮮肉流量當道的時代,觀眾們就格外四年戲骨,那麼那些曾帶來經典、演技卓著卻被流量搶了市場、鮮少出現在觀眾視野的戲骨們,今天就仍我們來回憶一下這些老戲骨們的風採吧?
  • 娛樂圈中「鮮肉」來歷情況,你知道多少老鮮肉?又認識幾個小鮮肉
    在娛樂圈中不是只有小鮮肉,確實還有老鮮肉。老鮮肉是近幾年出現的一種網絡用語,一般指對年齡比較大,但容顏看起來鮮潤依然年輕。形容一個人 年紀雖大,容顏卻依然鮮如嫩肉,故稱為「老鮮肉」。老鮮肉一出現就已收到眾多網友的追捧,基本是用於對出名的男明星。
  • 15萬家轎中的老司機/老戲骨/老幹部/老臘肉/小鮮肉,哪個更適合你?
    那我們買車呢,4S店套路多戲太真,我們買車如戲,全靠腦力,就看你怎樣演繹了…10-15萬家用轎車是車企必爭地,更是合資與自主的死生修羅場,面對車圈中的老司機、老戲骨、老幹部、老臘肉、小鮮肉……你是否左右為難,又是哪個更適合你呢?
  • 40位老戲骨平分4000萬片酬 而她一人靠摳圖拿2個億
    40位老戲骨平分4000萬片酬 而她一人靠摳圖拿2個億 小 大 2017-05-24 08:51:43    電影圈兒   最近大火的電視劇《人民的名義》演員片酬曝光,裡面近40位老戲骨
  • 2020年,這兩位流量小鮮肉的鼻祖,讓我改變了對小鮮肉的看法
    喜歡小鮮肉的吃瓜群眾們是否還記得鹿晗?他曾經可是最鮮的小鮮肉,當然還有李易峰。他倆在當時可是頂級鮮肉,小編相信瓜瓜們好想左一口鹿晗,右一口李易峰。花無百日好,人無千日紅。小鮮肉也有保鮮期。那他們怎麼不新鮮了,是怎麼就脫粉了呢?
  • 央視對影視製作質量出手,小鮮肉演員遭遇尷尬,金星王勁松曾狠批
    近些年,國內的影視劇行業呈現浮躁現象,寫不出好劇本那就搞翻拍,劇本質量低,就請流量明星來拉收視率,結果最終全都鬧成了笑話。就像剛剛被下架不久的一部電視劇,就把一部高亢激昂的抗戰劇生生變成小鮮肉們的偶像劇。
  • 「小鮮肉」和「流量」真的是貶義詞嗎?
    明星效應對我們的生活有越來越大的影響,這一點我們並不否認,也有很多人一邊說不屑於看那些藝人,一邊又抱著娛樂新聞看個沒完。所以,隨著明星效應進入我們的生活,「小鮮肉」和「流量」這兩個詞,我們也並不陌生。「小鮮肉」這個詞一早我是從吳亦凡,鹿晗那裡聽來的,那也就是形容長得帥,年輕青春的人,「流量」是最近了解到的詞,是形容有很多粉絲基礎,有通告,可以賺人眼球的人。可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這兩個詞似乎和我當初認知的不一樣了。
  • 國家一級演員最新名單,沒了小鮮肉,周星馳首次登榜!
    說到娛樂圈裡的娛樂明星想必大家都頗有見解,很多人在這群人中能夠找到自己喜歡的偶像,也有令人吐槽的偶像派。近日國家公布的最新的一級演員名單引起了不小的爭議,而在這份最新名單中首先看到的就是沒了小鮮肉,周星馳也是第一次登榜,但是這個六小齡童怎麼回事?
  • 泛95後小鮮肉,和初生代「流量」很不一樣
    它似乎天然帶著一絲貶義,因此藝人以及背後團隊當然不喜歡這樣的稱呼,幾乎每一個被冠以「小鮮肉」的藝人都急著和「鮮肉」劃清界限。2014年暑期,媒體發明了另外一個詞彙形容他們——流量。  2014年暑期播出了一部由知名遊戲改編的電視劇,而男主角的扮演者依賴在社交平臺上高曝光率,打造了一種人氣秒遍全中國的氣勢,改變了藝人營銷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