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教授黎祖福:海洋牧場與休閒漁業是一個有機體

2020-12-20 水產養殖網

中山大學教授黎祖福:海洋牧場與休閒漁業是一個有機體

2020-04-09 21:53: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海洋與漁業雜誌        瀏覽量: 2054 次 我要評論

一直以來,「風吹草低現牛羊」的草原牧場受到無數遊客的青睞,那裡不僅是重要的養殖區域,更是重要的風景名勝區。同樣,一個好的海洋牧場不僅可以給魚蝦貝藻提供一方樂園,也可以給漁民帶來優良的漁場,更可以給海洋愛好者創造一種新的遊玩體驗。

▲&nbsp黎祖福

海洋牧場與休閒漁業有何關聯呢?近日,《海洋與漁業》記者採訪了中山大學黎祖福教授。他認為,海洋牧場與休閒漁業是一個相互密切關聯的有機體。「海洋牧場的建設,給一片海域中的海洋生物提供更好的生長環境,那麼,這片海域的環境變好了,海洋生物將呈現出豐富多彩的生物多樣性,它的觀賞價值自然就提高了,將會吸引更多的人們愛海親海,更利於發展休閒漁業。」

與休閒結合有助於構建一個科學合理的海洋牧場

Q:《海洋與漁業》:海洋牧場與休閒漁業有什麼關聯?
A:黎祖福:為什麼海洋牧場與休閒漁業是一個互密切關聯的有機體呢?就海洋牧場來說,需要構建一個包括從海洋底部到中、上層的和諧的生物多樣性立體生態系統。除了生物的立體分布之外,它還要通過自然的生態系統,即生物與生物之間可以通過食物鏈、生態鏈來形成一個生物藕聯繫統。這才是一個科學合理的海洋牧場。如果一個海洋牧場破壞了水體中的生態鏈、營養鏈的話,這不應該是我們所追求的。建立海洋牧場的目的就是,在保護海洋資源的同時,能夠為海洋經濟做出貢獻。那麼在海洋牧場與休閒漁業的發展結合起來,就能互惠互利。

Q:《海洋與漁業》:如何構建一個科學合理的海洋牧場?
A:黎祖福:一個科學合理的海洋牧場的構建,要考慮海洋空間與生物的構成,要考慮構建科學合理的海洋生態鏈和營養鏈(食物鏈)。第一,要形成生物多樣性。不能全部是單一的品種,比如一個海洋牧場不能全部是藻類,也不能全部是貝類或魚類。一個「健康」的海洋牧場,應該是擁有魚蝦貝藻等各種各樣的海洋生物,形成一個共生互利的生態空間。第二,科學合理的海洋牧場,要有魚類等增養殖系統,通過人工養殖投喂,不斷補充食物,以形成良好的營養鏈。只有這樣的海洋牧場才有可能保持穩定。如果沒有了人工養殖系統的營養供給,海洋牧場就有如沙漠中的王宮,缺多了糧食,皇帝也待不住。

在考慮海洋的增養殖空間時,最主要的一個考慮就是要注重海洋的環境與生物容量。我們要根據生態鏈和營養鏈來確定海洋增養殖的容量。比如一個品種太多了,它沒有足夠的食物可以吃了,自然就不能形成很好的營養鏈。在海洋裡,最初級的生產者主要是微生物、浮遊植物等一類低等生物。它們要利用海裡面的物質(我們通常稱之為「營養鹽」),即通過吸收營養鹽來形成初級生產力。所以,構建海洋牧場,要考慮水體的基礎生產力。因為無論是魚類或蝦類或貝類也好,都需要利用這一些「基礎餌料」。既然要用到這些「基礎餌料」,那麼就要做一個本底的基礎生產力的調查,還要考慮水體的環境承載力,以確定海洋牧場增養殖的結構組成和數量。

海洋牧場在做好資源養護的同時將有利於發展休閒漁業

Q:《海洋與漁業》:海洋牧場如何處理好養殖活動與資源養護的關係?
A:黎祖福:一個不斷被優化的海洋牧場,自然要考慮提高海洋的生產力。首先,我們可以通過人工養殖活動,來不斷補充水體的基礎生產力。為什麼呢?因為如果不持續補充海洋的基礎生產力,總會消耗完的。總的來說,需要我們不斷地補充海洋生物的營養物質。因此,在這個海洋牧場裡面,最好要有養殖活動,特別是養殖魚、蝦類,通過人工投餌,可以為海洋牧場帶來豐富的營養物質。

一個科學合理的海洋牧場,既要考慮基礎生產力,又要考慮海洋牧場生態結構。首先,我們要根據基礎生產力和環境承載力來設計海洋牧場。因為基礎生產力會不斷被利用和消耗,所以我們可以利用海洋牧場進行適當的人工養殖。譬如說,可以通過開展魚、蝦類養殖,來增加水體中的生物量;同樣,魚蝦類產生的殘餌、飼料、糞便等可以轉化為營養鹽和基礎餌料,從而增加水體中的基礎生產力,為其他海洋生物特別是貝類、藻類提供豐富的營養。這樣不斷通過增加魚類蝦類的養殖,相當於不斷改善提升海洋的初級生產力,不斷滿足水體中食物鏈的運轉,也就形成了一個不斷地有進有出的一個生態循環系統。人類可以從這個空間裡獲得數量合理的水產品。

簡而言之,海洋牧場一定要考慮到基礎生產力、營養鏈、生態鏈等幾個因素。在水體中,魚類與一些小的生物,他們既是一種競爭關係,又是食物鏈鏈條中的關係。沒有了浮遊動、植物,就沒有魚類。因此在設計的時候,我們要考慮到生態鏈與營養鏈,形成一個良好的生態系統,這樣的海洋牧場在完成資源養護的責任之餘,還可以不斷有漁獲量,不斷為人類提供優質水產品。

Q:《海洋與漁業》:海洋牧場如何助推休閒漁業的發展?
A:黎祖福:通過海洋牧場的構建,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生物多樣性,自然就為休閒漁業了提供一個好的發展空間。休閒漁業是指利用人們的休閒時間、空間來充實漁業的內容和發展空間的產業。那麼海洋豐富多彩的生物多樣性,自然會吸引更多人關注。第一,海洋牧場的發展,使得漁業的觀賞性提高了。第二,與休閒漁業結合的海洋牧場的漁獲物的獲取,跟單純的大捕大撈完全不同。海洋牧場不能用大的捕撈機器來捕獲大量的漁獲物,這是對環境的一個破壞。海洋牧場跟休閒漁業結合起來,是對其發展的一種助益。發展休閒漁業,可以通過人工方式適量的獲取漁獲物,保證適量的產品產出的平衡。可以說,休閒漁業實際上是一種輕度的、科學合理的採捕方式。比如遊釣,我釣到大的才拿回來,釣到小的依舊放回去。這樣合理的「收穫」,讓海洋牧場在達到保護環境與生物的同時,也為人類提供優質的海洋產品。

海洋牧場與休閒漁業結合可形成一個有機體

Q:《海洋與漁業》:有休閒漁業功能的海洋牧場可以帶來哪些好處?
A:黎祖福:海洋牧場可以為人類提供健康營養產品的同時,也賦予漁業新的內容。目前發展休閒漁業的條件已經較為成熟,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熱愛海洋以及海洋生物的人很熱衷於漁業休閒活動,已經有相當一部分人喜歡漁業體驗式旅遊活動,這樣的群體還在不斷增大。對這部分人來說,休閒漁業能夠給他們提供較好的體驗。可以說,休閒漁業滿足了這方面民眾的需求,也同時賦予了漁業新的功能。傳統漁業的功能,大抵就是怎樣養怎樣撈。但是,除了養與撈,在第三產業崛起之時,漁業增加了休閒旅遊的功能後,潛水、遊釣、體驗海上捕撈等等都可以作為海洋旅遊業、濱海旅遊業的一個重要內容。

除了增加產業內涵外,還可以向更多民眾普及海洋科學知識。譬如,當你去到一個地方,你會去了解那片海,了解那裡的自然環境,包括它的地形地貌、生物組成,以及各種海洋狀況。這樣你就加深了對海洋的了解。再就是通過這些方面的活動,民眾不單是懂得對海洋的熱愛,更懂得去保護海洋,保護漁業資源。在遊玩的同時,人們還可以增加一些海洋科學知識,慢慢地,人們就在潛移默化中學習了這些知識。同時,也讓普通民眾了解到海洋生物一定要在保護的前提下利用,比如珍貴的保護品種不能捕撈,只有能被利用的品種才能食用。這樣才能增強大眾對海洋生態、海洋環境的保護意識。

Q:《海洋與漁業》:政府應該怎樣看待海洋牧場與休閒漁業的結合?
A:黎祖福:目前珠海桂山、萬山、外伶仃島,以及惠州巽寮等地已經開始賦予漁業新的功能,嘗試了多種做法,比如體驗漁船活動、遊釣等。有時候,一些海島上500元/天的旅店都訂不到。這些都是發展休閒漁業的一些範例。因此,我建議政府應該將發展休閒漁業與海洋牧場一起考慮,把它作為漁業發展的重要一項來抓。我國的海岸線很長,發展濱海休閒漁業大有可為。而將海洋牧場與休閒漁業結合起來,可以形成一個有機體,互惠互利。


記者:廖靜
美術編輯:周帆
審核:呂華當




 資訊分類

相關焦點

  • 廣東海洋大學深圳研究院副院長肖寶華:發展海洋牧場 助力休閒漁業
    《海洋與漁業》記者日前採訪到廣東海洋大學深圳研究院副院長肖寶華,他指出,開發海洋牧場是發展休閒漁業的必由之路。打造全生態鏈海洋牧場如果說蔚藍生態是海島的最大優勢,海洋牧場就是維持這一優勢的重要方式。在肖寶華看來,海洋牧場是利用海洋生態系統原理,在特定海域通過人工漁礁、增殖放流等措施,構建或修復海洋生物繁殖、生長、索餌或避敵所需的場所,增殖養護漁業資源,改善海域生態環境、實現漁業資源可持續發展。他指出,海洋牧場應該作為一個系統工程,包括生態修復、生態產業、生態宣教、生態制度、生態社區等多個方面。
  • 順豐陽光海洋牧場:從淺灘走向深藍,休閒漁業轉型升級
    集海洋牧場智能管護、休閒漁業觀光旅遊、海上垂釣、科研等多種功能於一體>日訊(記者 李婷)休閒漁業在日照已經從一個概念變成現實近年來,隨著旅遊富市的發展,日照順風陽光海洋牧場創新休閒漁業創新發展模式,將增養殖業與旅遊、休閒相結合,推動休閒旅遊轉型升級,打造漁業產業結構調整和漁民直接受益的海洋牧場,
  • 海洋牧場+休閒旅遊!青島著力推進現代漁業融合發展
    大眾報業·半島新聞半島全媒體記者 李紅梅11月26日,記者從青島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為了落實市委關於向濱海休閒度假旅遊、海上觀光旅遊轉型的要求,實現漁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市政府近日印發《青島市推進海洋牧場與休閒旅遊融合發展實施方案
  • 30餘家媒體聚焦煙臺 看海洋牧場如何帶動休閒漁業
    8月7日,「媒眼看煙臺·聚焦品牌農業」全國媒體行採訪團來到位於煙臺牟平區的東宇海洋牧場,通過實地體驗了解該牧場如何致力於海洋漁業發展和海洋生態健康發展,堅持「科技開發,生態應用」,帶動休閒漁業等相關行業發展。
  • 「海洋牧場是發展趨勢」 《青島市推進海洋牧場與休閒旅遊融合發展...
    目前有13處海洋牧場被評為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居全國第三,佔全國總量的1/9。為了貫徹山東省人民政府《山東省海洋牧場建設綜合試點方案》精神,落實市委關於向濱海休閒度假旅遊、海上觀光旅遊轉型的要求,推進青島市海洋牧場與休閒旅遊融合發展,實現漁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青島市制定了《實施方案》。
  • 廣西建海洋牧場促海洋漁業轉型升級
    編者按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支持集約化海水健康養殖,發展現代化海洋牧場。大力推進海洋牧場建設,是優化海洋生態的重要舉措,也是實現漁業轉型升級、推動漁業供給側改革的有效途徑。
  • 海洋牧場+休閒旅遊!青島海洋產業在跨界融合中加速崛起
    青島海洋自然資源豐富、海洋科研優勢突出、海洋裝備製造業發達、休閒漁業發展基礎良好,發展海洋牧場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條件。當前,青島市漁業處於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旅遊業面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嚴峻考驗。如何將青島市海洋牧場發展優勢與濱海旅遊城市優勢結合起來,讓二者相互帶動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 ...與漁業監督監察支隊黨總支組織老幹部參觀現代漁業園區及海洋牧場
    大眾網·海報新聞通訊員 蘇日強 日照報導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10月24日,在重陽節來臨之際,日照市海洋與漁業監督監察支隊黨總支組織退休老幹部到紅旗現代漁業產業園(濤雒)和嵐山順豐陽光海洋牧場參觀交流。
  • 科學認識漁業資源增殖、海洋牧場、增殖漁業內涵及其發展定位
    在驗收會上,專門針對「漁業資源增殖、海洋牧場、增殖漁業」等常用科學基本術語的差別和各類增殖活動發展定位等問題進行了深入討論,明確了漁業資源增殖、海洋牧場、增殖漁業三個概念並無科學意義上的差別;縱觀國際一個半世紀的增殖漁業史,實現資源恢復意義的增殖比較難;世界海洋漁業資源數量波動的歷史也表明,自然界的漁業資源恢復是一個複雜而緩慢的過程;提出了實事求是,準確、適當地選擇增殖漁業(海洋牧場)發展定位,採取一類一定的精準單向措施來保證增殖目標實現的建議
  • 農業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張顯良局長到山東日照調研海洋牧場建設和...
    農業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張顯良局長到山東日照調研海洋牧場建設和休閒漁業發展2016-10-13 11:51:00 &nbsp&nbsp&nbsp&nbsp10月10日,農業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張顯良帶隊赴山東省日照市就海洋牧場建設和休閒漁業發展情況進行調研
  • 青島推進海洋牧場與休閒旅遊融合發展
    □記者 白曉 報導  本報青島訊 11月26日,青島市政府舉行發布會透露,青島市近日出臺《青島市推進海洋牧場與休閒旅遊融合發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推動實現漁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 2015年漁業裝備發展與海洋牧場構建技術研討會在莆田召開
    【每日科技網】   10月25日,由中國水產學會漁業裝備技術委員會、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裝備與工程委員會主辦,福建省水產研究所承辦的「十三五」漁業裝備發展與海洋牧場構建技術研討會在福建莆田順利召開。
  • 大海深處有「良田」 海洋牧場正在改變傳統漁業生產方式
    在萊州灣東部的明波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一個距離海岸10公裡、周長400米、有著16萬立方米水體的圓形生態圍網內,斑石鯛、半滑舌鰨、紅鰭東方魨真鯛、黑鯛等名貴魚類在此生長。  「依託核心育種技術和海洋牧場的養殖條件,公司現在年產半滑舌鰨、紅鰭東方魨斑石鯛、石斑魚等高檔水產品1000噸,每年產值1個億,利潤達到3000萬元。」公司副總經理李文升對記者說。
  • 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名單公布:三亞蜈支洲島海域海洋牧場上榜!
    02:22來自三亞發布日前,農業農村部公布了第五批24個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名單,三亞蜈支洲島海域海洋牧場榜上有名。這也是海南首個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實現了零的突破。2010年,蜈支洲島開始海洋牧場建設工程,並先後開展了人工魚礁投放、海洋環境修復、珊瑚移植等工作,以此來推進海洋生態系統的恢復和保護。「海洋牧場相當於通過投放人工魚礁給海洋生物修建房子,為其提供休息、隱蔽、生活和繁殖的場所。
  • 加強海洋牧場建設管理 打造海洋牧場青島樣板
    信網1月2日訊 日前,農業農村部公布了第五批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名單,青島靈山灣海域聚大洋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等3家青島市海洋牧場獲此殊榮。至此,青島市已獲批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13處,佔全國總數近1/8。
  • 《青島市推進海洋牧場與休閒旅遊融合發展實施方案》發布!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鄭凱 青島報導  11月26日,市海洋發展局在青島國際新聞中心舉行青島市推進海洋牧場與休閒旅遊融合發展實施方案發布會
  • 海洋牧場能帶來什麼?
    本報三亞5月17日電(記者王成誠)海洋「牧場」能給三亞帶來什麼?專家介紹說,「海洋牧場」是對傳統漁業的一次革新,對減少海洋汙染,促進廢物資源利用和節能減排,修復近海海域生態,發展低碳經濟非常有效,並為現代化的生態旅遊提供遊釣、海底觀光等休閒漁業的旅遊產品,能有力促進傳統漁民的轉產轉業。
  • 智慧海洋論壇嘉賓建言海南——高標準做好海洋牧場建設規劃
    8月22日下午,在世界頂尖科學家三亞論壇暨三亞市院士聯合會成立大會分論壇之一的智慧海洋論壇上,與會專家學者給出了建議意見。中國科學院院士、天津大學教授姚建銓表示,海南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良好的生態環境,可以發展海洋休閒觀光產業,例如航海觀光、休閒垂釣等,可以推動海洋產業與旅遊產業深度融合發展。
  • 中國漁業行業塑造者吳厚剛向全球推介海洋牧場模式
    現任獐子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大連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中國漁業協會副會長、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副會長、遼寧省漁業協會副會長、大連海參商會會長、大連市工商業聯合會副會長。生於、長於距離大連市65海裡黃海深處的小島——獐子島,是土生土長的漁民的後裔。經歷了獐子島人建設「海上大寨」、轉戰海外從事遠洋捕撈的艱苦創業階段,在成長中經歷並熟悉、了解海洋一線的各項工作。
  • 建設海洋牧場 保障藍色糧倉
    發展海洋牧場,不僅可以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對海產品的需求,也是恢復漁業資源、改善海洋生態環境的有效途徑。  什麼是海洋牧場  通常意義來講,海洋牧場是指在一個特定的海域內,為了增加和恢復漁業資源而人為建設的生態養殖漁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