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什麼梅啊,什麼冬梅啊,馬冬什麼?這三句明知故問式的文化可以說是深入人心了,語言的魅力永遠是挖掘不盡的,不同詞語組合雖然字還是那些個字,但是組合在一起就變了,這就是學習語文的魅力。而中國地大物博,這方言更是數不清,受方言影響在普通話中,很多地方發音還是有影響,比如l n不分,牛奶和流奶傻傻分不清,記得之前一個部隊的班長帶新兵唱歌,「這力量是鐵」新兵一直唱「這你娘是鐵」,班長快哭了都沒糾正過來。
之前有個男生失戀,在網上哭訴的時候,因為一句「藍瘦香菇」爆紅,伴隨著廣西口音的普通話讓大家在同情他的時候實在是忍不住爆笑,而「藍瘦香菇」也成為了網絡流行語,尤其是在年輕人之間,不好好說話似乎一下成為了潮流,就像是臺灣嗲嗲的口音,很多人也開始故意給字音變形,以跟進潮流。而「藍瘦香菇」就像是打開了這個閘門,讓這類的詞成為流行語。而詞的創造者韋勇也成為網絡紅人,本來只是感情的宣洩,卻變成受人關注,也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了。
在獲得大眾關注之後,韋勇也是懂得實務的人,充分利用自己的熱度積極參加各種綜藝節目,收穫了關注也賺得盆滿缽滿。不過這種流行詞就像是旋風,來得快去得也快,幾乎每過一段時間,就會有金句被爆出,成為大家的常用語,但是這風也會很快被吹走,就算是詞語還被大家記得,人物也會迅速被模糊,韋勇也經歷了這種從高點逐漸被遺忘的曲線。
因為「藍瘦香菇」韋勇的失戀也變得歡樂了許多,而且可以說是因禍得福,因為名聲大振,韋勇認識了現在的妻子,兩人修成正果,這次沒有再「藍瘦香菇」,而是歡天喜地,而且韋勇也憑藉著自己的熱度做起了直播,獲得不少流量和關注,收入也不少,可謂是家庭事業雙豐收了。
大家都很喜歡東北人的語言,因為他們的語言非常有節奏,很有感染力,都說普通話考試的時候遠離東北人,因為一個人能帶偏整個宿舍,就算是臺灣人也能給你別過來,而且東北人的語言特別豐富,你不知道該怎麼表達的話語,讓他們一說就特別形象,感覺就是那麼個事兒,其實這個東北人寒冷的天氣有很大的關係。冬天漫長寒冷,大家沒有農忙,就聚在一起聊天,語言就是在長期的聊天中積累起來的。其實語言就要多說,多表達才能更好的使用,就像我們學習英語,光會背單詞只能是紙上英語,根本就不會用,出國還是聽不懂不會說。中國語言博大精深,大家沒事多多聊天,多說多用,才能體會到語言帶來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