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際網路時代,每一個流行的背後,都是滿滿的套路。但也不乏佔據天時地利人和於一身的被動傳播,此種現象級事件,我們姑且稱之為「被網紅」。
與那些一門心思「傍熱點」,無所不用其極只為成「網紅」的「心機婊」不一樣的是,在廣西南寧有位「無心插柳柳成蔭」的「失戀哥」,一不小心竟成了「網紅」。而他,正是最近被朋友圈刷爆屏的「藍瘦香菇」的締造者。
「藍瘦香菇」究竟是什麼梗?
小編我好像得了一種一看不懂微博上大家都在用的詞語就很焦慮的病。最近,到處都在刷藍瘦,香菇……
上網搜索了一番,恍然大悟!原來,「藍瘦香菇」出自南寧一小哥失戀後錄的視頻,小哥因為女友和他分手了,他很難受也很想哭!視頻中,小哥聲淚俱下地說道:「藍瘦,香菇,本來今顛高高興興,泥為什莫要說這種話?藍瘦,香菇在這裡。第一翅為一個女孩使這麼香菇,藍瘦。泥為什莫要說射種話,丟我一個人曬這裡,香菇,藍瘦在這裡,香菇。」
網上隨即就有南寧的朋友將小哥的話作了專業的翻譯,內容如下:
以上就是「藍瘦香菇」的真實出處。而它的走紅,不論是小哥本人,還是毫無關係的「吃瓜群眾」都是始料未及的。但不管怎樣,「藍瘦香菇」就這麼迅速躥紅了,活躍在了人們的視野裡。小編提醒:又一個網絡流行語誕生,趕緊get起來!
2016年最新網絡流行語 不懂你就out了!
在網際網路迅速發展的情況下,眾多詞彙已漸漸被賦予了更深層次的含義。那一年,菊花只是一種花;那一年,2B只是一支筆;那一年,杯具只是用來刷牙的;那一年,天上人間只是一部電視連續劇……來到2016年,又有更多防不勝防、意想不到的網絡流行語橫空出世,如果不悉心學習,一不小心和別人聊天的過程中就會暴露自己OUT的本質。今天小編帶大家科普一下時下最IN的網絡術語,還不趕快UPDATE!
【網絡詞彙:瑪德之章】
意同:媽的智障。網上的流行語。是表示對旁人的不屑一顧、不贊同的表現。
【網絡詞彙:帶我裝逼帶我飛】
比喻那個人很牛,想要跟著他混,和他在一起感覺整個人就很高大上,感覺就是自己裝了逼以後的造型,帶我飛就是很嗨的感覺。
【網絡詞彙:寶寶】
「寶寶」指「我」,「嚇死寶寶了」就是「嚇死我了」。女生受到驚嚇時常用此語來賣萌。後來「寶寶」獨立單用,只要說話氛圍協調,幾乎在任何語境中,女生都可用「寶寶」或「本寶寶」來稱呼自己,如「樂死寶寶了」「笑死寶寶了」「本寶寶這廂有禮了」「本寶寶拜託了」等等。
【網絡詞彙:CP】
CP盛行於網絡,通常是觀眾給自個所喜愛的螢屏情侶的稱號,通常都是想像的情侶或配偶。現今也常出現於《球球大作戰》遊戲中,意為尋找搭檔(未來情侶)的意思。
【網絡詞彙:撩】
原意有掀起、撩動的意思;網絡用語中帶有調戲、撩撥的意思。比如:撩妹、撩漢。
【網絡詞彙:友誼的小船】
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是最近主流社交網絡上比較流行的網絡流行語。來自於漫畫作家喃東尼最開始創作的漫畫「友誼的小船」。寓意友誼經不起考驗,說變就變。
【網絡詞彙:狗帶】
狗帶一詞源自前EXO成員黃子韜的英文rap。狗帶是純音譯,狗帶=go die,就是「去死」的洋氣點的說法。
【網絡詞彙:老司機】
「老司機」原本意指在各個網站、論壇裡接觸時間比較長,熟悉站內各種規則、內容以及技術、玩法,並且掌握著一定資源的老手。後來一首雲南山歌《老司機帶帶我》讓老司機這個詞爆紅,「老司機帶帶我」也成了新晉網絡段子。
【網絡詞彙:洪荒之力】
源自於熱播劇《花千骨》。洪荒之力是最厲害的法力,擁有洪荒之力之人便得天下。後奧運會期間因「洪荒少女」傅園慧的採訪而爆紅,不僅成為了各大品牌借勢的金句,也成為了聊天必備和表情包必備的神句!
洞悉網絡流行語背後的現實心態
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流行語,流行語從某種意義上就是社會心態的一面鏡子。網絡風雲瞬息萬變,網絡上的新興詞語也是層出不窮。依託於網際網路,當下的流行語得到了快速傳播,其符號互動的深度和廣度大大提升。網絡流行語一方面豐富了社會語言的表達形式,另一方面也為我們提供了打撈「沉沒的聲音」的渠道。
相對而言,網絡交流具有隱匿性,網絡由此成為一個自由、放鬆、想像的空間,網絡流行語也就有了更加幽默、簡捷、誇張的特點。同時,與面對面交流相比,通過鍵盤與屏幕進行網絡交流的表情、情緒、肢體語言在一定程度上是「缺場」的。於是,一些表情與符號自然就成了替代品,從而成為網絡語言的一部分。而一些「錯別字」或者是「諧音」之所以能成為流行語,也正是網絡「打字交流」的特性造成。網民們為了尋求速度,在打字中忙中出錯,「無心插柳柳成蔭」產生了很多令人捧腹的詞組。
如今,伴隨著社會變遷,流行語逐漸從最初的單一式、標準化、口號式發展到今天的多樣化、個性化、娛樂化。從08年初的「很黃很暴力」,到後來的「打醬油」「山寨版」;從最早的「雷」「囧」到「槑」「靐」「orz」;從「做人不要太CNN」到後來的「範跑跑」「伏地挺身」;從「賈君鵬你媽媽喊你回家吃飯」到「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這些由網絡製造的流行語,有的是網絡象形,有的是社會事件網絡熱炒後的產物,它構成了一種網絡文化現象,值得我們深思。
「藍瘦香菇」之所以被關注,最初或許是因為大家覺得它的發音搞笑,好玩,有點戲謔的成分在裡面。但它最終被廣泛流傳,甚至被引用,其實是一種精神上面的共鳴。「藍瘦香菇」幫助一些不太願意暴露自己真情實感的人,找到了很好的宣洩方式,幽默詼諧不沉重。同理,「重要的事情說三遍」的出現,則改變了過往一本正經的生硬面孔,將嚴肅的話題以娛樂化的手段呈現出來,以一種低姿態的方式實現了與他人的交流和對群體的融入,無疑更能吸引人們的注意力,大大提升了表達的效率。
再比如 「你們城裡人真會玩」這句話,並非是鄉下人的專屬詞彙,自嘲也好,自矜也罷,大家通過自我矮化與炫耀、真話與玩笑往往互相混雜,使用網絡流行語不僅是為了刷存在感,也是為了尋找歸屬感和社會認同。另外,在講究「顏值」的當下,「主要看氣質」為那些喜歡自拍、喜歡曬圖的人們,找到了一個頗具說服力的理由。當然,網絡流行語迅速走紅也離不開明星、商家的推波助瀾,社交網絡時代的強傳播、幾何裂變讓星星之火,變成「來自星星的火」。
再怎麼風靡都難逃「曇花一現」
網際網路作為一種新興的傳媒方式,打破了以往的傳統方式,必須保持它的活力,而這個活力不是其存在與否或正在運行與否,而是指其創造力。網際網路的產物,一旦失去了這種能力,最終只有兩種結局:要麼被消滅,要麼被同化。事實上,現在網絡術語的大肆風靡,雖然保留了其形式美,新鮮感,但卻斬斷了其發展的根。沒有了現實的營養,它也就成了主流當中的一個零部件,成了一個流行語,被商品化。
當老掉牙的段子再拿出來講,必然會遭致反感。網絡文化在本質上也是一種「快餐文化」,網絡流行語通常「你方唱罷我登場」。但是,面對網絡流行語,我們不能戴上「有色眼鏡」,採取「因噎廢食」的態度。網絡流行語固然有跟風從眾、用語粗俗不雅的一面,卻也有正功能的另一面——「讀懂年輕人的現實焦慮,看到蘊藏其間的積極心態」,通過網絡流行語來更好地把脈這個社會,從而更好地促進社會治理的改革與創新。
儘管「長江後浪推前浪」,儘管網絡流行語缺乏長久的生命力,但我們卻不能對網絡流行語進行忽略和漠視。網絡流行語建構了一種新的話語體系,為我們觀察社會變遷和社會心態的走向提供了一個重要的窗口。而且,作為時代的鏡子,網絡流行語也反映出民眾的利益訴求。
任何東西都是有兩面性的,有利也有弊,網絡流行語也同樣如此。至於利弊大小要看時間的裁定。新事物的出現總會有不同的聲音,但經歷了時間的洗禮後,好的就會留住,不好的就會淘汰。
本文為「文創資訊」原創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