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造麼?紅爆網絡的「藍瘦香菇」,如今真的成了一道菜!湖南大學一食堂今日推出創意料理「藍瘦香菇」,引來諸多學生嘗鮮。據悉這道菜由西蘭花和香菇做成,「每份3.5元,做了四五十人的份,半小時就賣光了。」你還吃過啥食堂神菜?
驚呆了!湖南一高校竟把「藍瘦香菇」做成了菜…】你造麼?紅爆網絡的「藍瘦香菇」,如今真的成了一道菜!湖南大學一食堂今日推出創意料理「藍瘦香菇」,引來諸多學生嘗鮮。據悉這道菜由西蘭花和香菇做成,「每份3.5元,做了四五十人的份,半小時就賣光了。」
「藍瘦」的香菇呢?太空培育的?網上翻閱資料才知道,原來是廣西南寧一小哥失戀後的錄音,由於廣西的壯語的發音原因,難受想哭就出現了這個樣子了...這一詞語一經流行,引起了網友們的啪啪刷屏啊,更有意思的是深圳居然有兩家公司還以「藍瘦香菇」
我覺得好無聊,真是什麼都當做詼諧有趣來消費了。不過這就是網絡,什麼來的快去的也快。這不火到教授都忍不住評論了。
西南政法大學全球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蔡斐分析認為,類似藍瘦、香菇等詞語的一夜火爆,表現出網絡語言的一種流行與產生趨勢。特別是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流行,往往會出現在特定的網絡媒介傳播中表達特殊意義的詞彙,比如此前的「小鮮肉」「主要看氣質」。「網絡語言好玩、有趣、詼諧,有時候會對語言文字使用造成傷害,但這種流行在網絡間的表達方式有其合理性,適合了網絡的傳播方式,順應了使用者的應用心理。目前,網絡語言學已經成為一門相應的學科。」但蔡斐也指出,藍瘦、香菇等詞語的一夜火爆,尤其是相關遊戲的順序出現,也存在幕後推手、商業炒作的嫌疑。
其實除了這個,我覺得背後還有個問題就是普通話的地域性差異,甚至在其中,還夾雜著嘲笑,歧視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