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著政大博士生的光環,宋耿郎回故鄉臺中豐原賣雞排。他歡迎找不到人生方向的博士生,加入賣雞排行列。
東南網3月15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人生很複雜,無法事事盡如人意!」被郭臺銘批評「浪費資源」的賣雞排博士生宋耿郎說,臺灣不能保證博士一定找得到「容身之地」,轉個念,經營其他行業也不錯,行行出狀元,他呼籲準博士生們:「如果看不到未來,歡迎加入賣雞排!」
42歲政大博士生宋耿郎,今年1月間,回到臺中豐原家鄉,花50萬(新臺幣,下同)積蓄改裝父親經營60多年的鞋店,轉行賣炸雞排,還把兩年前念政治大學博士班的學生證,當成是招攬生意的「活廣告」,經媒體報導後,吸引不少民眾上門,生意比平日成長兩倍。不過,顧客都免不了好奇問他:「博士幹麼賣雞排?」
鴻海董事長郭臺銘本月12日到三峽愛物園祭拜亡妻林淑如時,談及有博士生放棄助教職位擺攤賣雞排,感慨地說,這樣是教育資源浪費,應課教育資源浪費稅。
臺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理事長許湘鋐對郭臺銘的說法很不以為然,「賣雞排有甚麼不好?賣雞排也能變英雄。」他舉例說,臺灣的「超級雞車」連鎖品牌,在大陸已有兩百家分店,臺灣連鎖加盟企業需要更多高學歷的人投入市場。
宋耿郎說,能夠學以致用,固然很幸福,但人生的過程本來就十分複雜,任何決定都不能太過「理想化」。他從政大碩士班畢業後,先留校當助教,月薪5萬多,但結婚9年的妻子因「個性不合」求去,並帶走3個兒子,家庭劇變讓他進退失據,才繼續念博士轉移生活重心。
但念了兩年,覺得不感興趣,加上以博士學歷謀職,企業也未必會要,毅然決然離校。
宋耿郎說,會離開臺北,回到豐原故鄉,「也想離開臺北傷心地」;回到豐原後,博士生的光環,不能幫他就業,因此選擇賣雞排,也有不錯的成績。
臺大昆蟲博士賣爌肉飯 發揮研究精神
擁有臺大博士學位的周文一,在偏遠的臺東都蘭部落開小吃店賣爌肉飯,他說,研究資源分配不均,讓他光為了研究,就自掏腰包超過1000萬元,他對學術界很失望,他現在「以研究昆蟲的精神專注在美食上」,生活反而更踏實。
昆蟲博士周文一在臺東縣東河鄉都蘭村開小吃店,賣傳統爌肉飯,他說,職業不分貴賤,服務人群很快樂,不任教職而開小吃店,生活更踏實。
周文一原本就讀空軍官校,畢業前一周休學到臺灣大學旁聽,兩年後考上臺大植物病蟲害研究所,並拿到博士學位,他專精於昆蟲研究,在昆蟲研究界中頗具名氣,尤其是天牛,他發現許多新種天牛並命名,曾出版「臺灣天牛圖監」,裡面收錄618種天牛圖片與資訊。
周文一前年舉家從臺北遷移到臺東都蘭,上月間開了一間「藥神食堂」,主打他研發的各項創意料理。他表示,從小就向阿嬤、母親學煮菜,開小吃店也是他的志向,傳承阿嬤的白菜滷與媽媽的爌肉飯。
「職業不分貴賤!」周文一說,他研究美食的精神,正如研究昆蟲般堅持。端上搭配小黃瓜、以紹興酒浸泡切薄片的豬心,他得意地說:「這盤是我研究了兩天兩夜、吃了20顆豬心研發而成!」還有特製的「六神湯」,再搭配獨門醬料的「山蘇,就醬辦」,都是精心之作,他處可吃不到。
周文一說,每天從準備食材到關店休息,工作時間超過18小時,累歸累,卻感覺生活更踏實。他並未放棄研究昆蟲,只是將研究工作從「正職」轉「業餘」,反而可以更不受幹擾與限制,完全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做真正要做的事。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