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出狀元」 博士生賣雞排駁郭董「浪費說」

2020-12-13 東方網

  頂著政大博士生的光環,宋耿郎回故鄉臺中豐原賣雞排。他歡迎找不到人生方向的博士生,加入賣雞排行列。

  東南網3月15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人生很複雜,無法事事盡如人意!」被郭臺銘批評「浪費資源」的賣雞排博士生宋耿郎說,臺灣不能保證博士一定找得到「容身之地」,轉個念,經營其他行業也不錯,行行出狀元,他呼籲準博士生們:「如果看不到未來,歡迎加入賣雞排!」

  42歲政大博士生宋耿郎,今年1月間,回到臺中豐原家鄉,花50萬(新臺幣,下同)積蓄改裝父親經營60多年的鞋店,轉行賣炸雞排,還把兩年前念政治大學博士班的學生證,當成是招攬生意的「活廣告」,經媒體報導後,吸引不少民眾上門,生意比平日成長兩倍。不過,顧客都免不了好奇問他:「博士幹麼賣雞排?」

  鴻海董事長郭臺銘本月12日到三峽愛物園祭拜亡妻林淑如時,談及有博士生放棄助教職位擺攤賣雞排,感慨地說,這樣是教育資源浪費,應課教育資源浪費稅。

  臺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理事長許湘鋐對郭臺銘的說法很不以為然,「賣雞排有甚麼不好?賣雞排也能變英雄。」他舉例說,臺灣的「超級雞車」連鎖品牌,在大陸已有兩百家分店,臺灣連鎖加盟企業需要更多高學歷的人投入市場。

  宋耿郎說,能夠學以致用,固然很幸福,但人生的過程本來就十分複雜,任何決定都不能太過「理想化」。他從政大碩士班畢業後,先留校當助教,月薪5萬多,但結婚9年的妻子因「個性不合」求去,並帶走3個兒子,家庭劇變讓他進退失據,才繼續念博士轉移生活重心。

  但念了兩年,覺得不感興趣,加上以博士學歷謀職,企業也未必會要,毅然決然離校。

  宋耿郎說,會離開臺北,回到豐原故鄉,「也想離開臺北傷心地」;回到豐原後,博士生的光環,不能幫他就業,因此選擇賣雞排,也有不錯的成績。

  臺大昆蟲博士賣爌肉飯 發揮研究精神

  擁有臺大博士學位的周文一,在偏遠的臺東都蘭部落開小吃店賣爌肉飯,他說,研究資源分配不均,讓他光為了研究,就自掏腰包超過1000萬元,他對學術界很失望,他現在「以研究昆蟲的精神專注在美食上」,生活反而更踏實。

  昆蟲博士周文一在臺東縣東河鄉都蘭村開小吃店,賣傳統爌肉飯,他說,職業不分貴賤,服務人群很快樂,不任教職而開小吃店,生活更踏實。

  周文一原本就讀空軍官校,畢業前一周休學到臺灣大學旁聽,兩年後考上臺大植物病蟲害研究所,並拿到博士學位,他專精於昆蟲研究,在昆蟲研究界中頗具名氣,尤其是天牛,他發現許多新種天牛並命名,曾出版「臺灣天牛圖監」,裡面收錄618種天牛圖片與資訊。

  周文一前年舉家從臺北遷移到臺東都蘭,上月間開了一間「藥神食堂」,主打他研發的各項創意料理。他表示,從小就向阿嬤、母親學煮菜,開小吃店也是他的志向,傳承阿嬤的白菜滷與媽媽的爌肉飯。

  「職業不分貴賤!」周文一說,他研究美食的精神,正如研究昆蟲般堅持。端上搭配小黃瓜、以紹興酒浸泡切薄片的豬心,他得意地說:「這盤是我研究了兩天兩夜、吃了20顆豬心研發而成!」還有特製的「六神湯」,再搭配獨門醬料的「山蘇,就醬辦」,都是精心之作,他處可吃不到。

  周文一說,每天從準備食材到關店休息,工作時間超過18小時,累歸累,卻感覺生活更踏實。他並未放棄研究昆蟲,只是將研究工作從「正職」轉「業餘」,反而可以更不受幹擾與限制,完全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做真正要做的事。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

相關焦點

  • 臺一博士改行賣炸雞排走紅 日賺2萬元(圖)
    人民網6月3日電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政大博士宋耿郎頂著高學歷光環,放下身段賣雞排,雖然被郭臺銘數落浪費教育資源,但是宋耿郎的雞排店反而聲名大噪,一家接一家店的開,算是創業有成,一天賣超過400片雞排,日賺將近20000元新臺幣。
  • 君若有志非蓬蒿,行行狀元不是考
    今非昔比,過去那種「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一考定終身的制度一去不復返,「萬馬齊過獨木橋」情景也已經被打破,路路通羅馬,行行出狀元,人生的世界多姿多彩,上大學只不過是其中一個景象而已。中國自隋朝開科取士,打破「九品中正制」,讓貧寒之士有機會可以躋身貴族,國家可以擇才選優,擢拔人才,可以說科舉考試對社會進步起到了極大的貢獻,其優越性不言而喻,因而一直延伸到現在
  • 行行出狀元!看河南小夥把棉花糖玩出「花」(圖)
    行行出狀元!看商丘這個小夥如何把棉花糖玩出「花」□記者丁豐林文圖本報訊做一個棉花糖,在別人手裡不過賣三五塊錢,但在殘疾小夥孔永華的手裡,就能賣一二十元,而且供不應求!生活在濟源市的商丘小夥孔永華,在兩年前迷上了製作棉花糖,近乎痴迷的他先後投入了三萬多元,買了十幾臺機器,鑽研了一年多時間,現在他能做出各種造型的棉花糖,在夜市上擺攤賣,一晚上就能掙七八百元。
  • 臺大新校長楊泮池︰博士賣雞排也有學問(圖)
    臺大新校長楊泮池︰博士賣雞排也有學問(圖) 2013年03月17日 16:29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廣東清遠餐廳服務員「秒」擺桌子走紅抖音 網友:行行出狀元
    都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近日,抖音上廣東清遠一位餐廳服務員「開掛」擺桌子的畫面,動作極其熟練,引來無數網友稱讚。視頻中,一位餐廳的服務員正在收拾桌子供新的客人就餐。他兩手一揮,桌布就已經迅速抖開鋪在了餐桌上。
  • 360行行行出狀元!中國豆腐大王誕生,靠賣豆腐年入10億
    近年來,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層出不窮的商機造就了各式各樣的新職業,而不少創業者也很好地詮釋了「360行行行出狀元」這句俗語。有靠養豬登上中國富豪榜的秦英林夫婦,靠賣辣椒醬聞名全球的陶華碧。而在並不起眼的豆製品領域,也有一家賣豆腐的公司,年收入達到了10億人民幣。
  • 行行出狀元 土耳其藝術家用蛋糕糖皮創作卡通雕塑屢獲大獎
    行行出狀元 土耳其藝術家用蛋糕糖皮創作卡通雕塑屢獲大獎 (/5) 2018年01月09日 15:
  • 行行出狀元!河南90後小夥自創「紋身」灌餅,一天淨賺七八百元
    河南商報記者 韓忠林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最近幾天,河南新鄉一位90後小夥,將雞蛋灌餅做出了新「高度」,引起網友關注。 與傳統雞蛋灌餅相比,他不僅會製作五彩斑斕的果蔬灌餅,甚至還把卡通形象、遊戲人物做到灌餅上。
  • 重慶刀工達人視頻點擊上億 行行出狀元!
    重慶刀工達人視頻點擊上億 行行都能出狀元!標籤:餐飲美食產業行業、重慶、豆腐切絲穿針網絡爆紅、刀工達人視頻點擊破億、話題事件看法觀點態度為將中華傳統優秀廚藝進一步推向世界舞臺,董政霖主動放棄了多家星級酒店、高檔餐廳的高新聘請,選擇從事最基礎的烹飪教學。
  • 一個賣豬肉的北大學子為母校捐款9個億,行行出狀元!
    高考狀元,北大畢業,賣豬肉,這些仿佛天然對立的詞彙,在同一語境下,激起千層浪。 他說," 這不是錢的問題,是身份認同的問題。" 北大校長許智宏說," 行行出狀元,北大的學生同樣可以做一個普通的勞動者 ",陸步軒在書裡不以為然懟了回去: 既然北大學生賣肉完全正常,那麼何不大刀闊斧地實行改革?在北大開設屠夫系,內設屠宰專業,拔毛專業,剔皮剁骨專業,那樣賣起肉來豈不更專業。
  • 古代科舉狀元放到現在大約是哪級學術等級?博士生?博士生導師?
    在高考中獲得本省第一名的考生,經常會被人們稱為「高考狀元」,於是就有人將大學生和狀元進行對比,甚至有人認為大學生已經相當於古代的「進士」了,這其實都是不對的,高考狀元其實說的是高考的第一名,這裡的「狀元」和水泥工行業的「技能比賽第一名」意思是一樣的。
  • 三百六十行,行行都出狀元郎,藍啟寧靠種紅薯致富建起了樓房
    其中一位農友開玩笑說「現在市場活躍,商品流通快什麼東西都有賣的,唯獨紅薯很少有賣的,即使偶爾有人賣,價錢也偏貴,一斤一塊多錢,我看種紅薯賣倒是個賺錢的行業。」說者無意,聽者有心,藍啟寧把這話「當真」了。他想:以前紅薯拿來充飢,家家都種,如今紅薯是「點心」,供不應求,物以稀為貴,看來種紅薯致富指日可待。於是,他和妻子商量決定,當年就用一畝多土地種紅薯。
  • 行行出狀元!螺螄粉聞臭師年入百萬,廣西25萬個就業崗位
    事實上,我們其他行業也是這樣,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愛崗敬業,認真對待每一件小事,每一步,追求極致,我們普通人其實一年百萬入不了夢。本期的內容就到這了,你有什麼想法?評論區一起討論下吧!記得關注我哦!本文由百家號作者風風火火的三炮首發,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 臺灣「博士雞排」的心路歷程
    但一說「博士雞排」,很多人就會聯想到2013年鴻海董事長郭臺銘在媒體上說的那個人——到政大法律系、政大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博士班卻去賣雞排,根本是「浪費教育資源」「應該課人才浪費稅」。這篇文章就是博士雞排宋耿郎寫的,這位博士生雞排店老闆,娓娓道來他不寫博士論文卻去賣雞排的心路歷程。
  • 中國最盛產高考狀元姓氏排行榜 王姓狀元最多
    值得關注的是,全國有520所中學培養出高考狀元,「國字號」或「省字號」名牌中學壟斷各地區狀元;雲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培養35名狀元,雄居中國校友會網2013中國頂尖中學排行榜榜首,勇奪中國「高考狀元搖籃」美譽。恢復高考36年來,王姓高考狀元最多結果顯示,在中國校友會網調查到的1977-2012年中國各地區高考狀元中,共有260多個姓氏入列。
  • 博士賣雞排學謙卑 臺大教授:最擔心班上第一名
    博士賣雞排學謙卑 臺大教授:最擔心班上第一名 2013年04月07日09:57 來源:中國新聞網
  • 北大狀元賣豬肉20年,如今年入18億,豬肉都哭了
    提起養豬事件不得不說起20年前從北大畢業後因生意失敗開始賣豬肉的「北大屠夫」--陸步軒。1965年他出生於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並於1985年考入北大中文系。1999年,北大畢業的陸步軒因生意失敗開始賣豬肉。2003年,因在西安街頭賣肉的事被媒體曝出,被稱為「北大屠夫」。 他曾道歉給母校抹了黑,「北大畢業還不是照樣賣豬肉?」
  • 河南一大叔靠賣油茶養家供出博士:如此報導,是賣慘,還是勵志?
    青鋒河南商丘賣油茶的一位大叔自稱幹了35年,家裡培養出一個博士,一個在讀大學生,最小的孩子還在上小學。媒體公開報導稱,自稱賣油茶的大叔說,「靠著油茶,打算把三個孩子都供到博士後」。這樣的報導,到底是賣慘,還是勵志?真是讓人難以說得清楚。油茶本身就是一個行當,自古以來,恐怕不少人以此為生,養活了不少人,也讓不少人過上了富足的生活。否則,過去那些能夠稱得上成功的商人,都是天上掉金子,讓他們一夜暴富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