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的老家裡有條件的都會餵上十來只母雞,平時母雞下的蛋也可以用來給身體補充點營養。可是這些母雞對溫度非常敏感,它的產蛋時間會非常不固定,天太熱它會歇著不產蛋,天太冷它也會歇著不產蛋。這樣下來,一年當中自然餵養的土雞就只能下一百枚到一百二十枚左右的雞蛋,餵養的母雞少了,雞蛋還有可能不夠吃。
其實母雞產蛋是受多種因素影響的,天冷和天熱,母雞的產蛋量都會下降,而且具體的產蛋量還跟母雞的品種有非常大的關係。所以,一些比較大的養雞場一般來說都會餵養大批量的蛋雞,來保證雞蛋的供應。而農村裡就沒有這樣的講究了,基本上都是餵養的本地的土雞品種,而且一餵就是兩三年。
隨著母雞年齡的變化,它的產蛋能力也會逐漸衰退,這是一種自然現象。農村裡也不是職業養雞,餵養的母雞下的蛋夠日常所需就足夠了。可是每逢過年的時候,家裡都會來一些客人,這個時候就需要拿出土雞蛋來招待別人,但是冬天的時候,母雞是很少產蛋的,這個時候雞蛋就不夠吃了,怎麼辦?往往在這個時候,有經驗的人家就會在夜晚的時候,在雞窩裡點亮一個燈泡來給母雞群增溫,而且效果也非常明顯,基本上點上三夜之後,母雞的產蛋量就會提高。
而且農村裡也不會將母雞一直餵著,隨著一些老母雞的產蛋量越來越低,每當過年過節的時候,他們都會選擇一些餵養時間比較長的母雞用來煲湯,而且老母雞煲的湯,比剛滿一年的母雞煲出來的湯的香味更加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