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農華優質農副產品配送中心有限公司 領跑生鮮產品標準化物流建設

2020-12-15 杭州日報

浙江農華讓生鮮商品「坐」在標準周轉筐裡搭載標準託盤,再直送浙江省內各超市門店。

通訊員 王宏 記者 鄭煒

不少「馬大嫂」習慣到超市「趕早市」,生鮮區櫃檯裡那些琳琅滿目又新鮮優質的各式農產品,似乎在誘惑著「馬大嫂」,趕緊把它們全部搬回家。

「馬大嫂」有所不知的是,為讓這些生鮮產品保質保量且儘早走入杭州市民的「菜籃子」,杭州聯華華商集團有限公司所屬子公司浙江農華優質農副產品配送中心有限公司時時刻刻地在組織生鮮商品參加「接力跑」。

而為了讓「接力賽」提速增效,農華配送想了又想試了又試。

現在,農華公司已經找到了讓生鮮商品「快速接力跑」的好辦法,其以標準化物流試點為契機,實行「生鮮商品帶板運輸提升項目」,讓生鮮商品「坐」在標準周轉筐裡搭載標準託盤,從生產基地進入位於勾莊的農華公司倉庫,再直送浙江省內各超市門店。

這樣做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農華公司物流試點項目負責人彭飛介紹,因為全程帶盤連筐運輸,途中需要人工裝卸的情況減少,生鮮商品倉儲周轉時間平均縮短1個小時;生鮮商品的損耗率也下降了,其中蔬菜的損耗率從之前的12.69%,下降至目前的7.08%,相當於損耗率下降了5個點,損耗額下降了4成。農華配送所涉及的生鮮商品物流成本一年降低了200餘萬元。

換句話說,通過農華配送這樣「上聯基地、下接市場」的農超生鮮商品流通實踐,我們也清楚地看到了,標準化物流所描繪的生鮮商品供應鏈轉型升級新路徑。

打造高效農產品物流平臺 構建「上聯基地、下接市場」的 新型供應鏈

天還沒亮,位於勾莊的浙江農華優質農副產品配送中心有限公司早已燈火通明,倉庫工人正用叉車將昨晚剛到的新鮮蔬菜和各類農副產品裝上貨車。滿載生鮮商品的貨車,飛快駛出基地,他們要在整個杭州迎接早晨之前,把新鮮農產品擺上超市櫃檯。

彭飛表示,農華公司日均出貨量達360噸,日均吞吐量700多噸,年吞吐量近30萬噸。

浙江農華優質農副產品配送中心有限公司給自己的定位是「上聯基地、下接市場」的高效物流平臺。它的成長過程,也是一部生鮮產品供應鏈的「轉型史」。

事實上,在以往的農產品產銷過程中,存在一個市場需求綜合性與農業生產專業性之間的矛盾。作為消費終端的超市、食堂每天需要的農產品種類很多,量卻不是特別大,比如雞、鴨、魚、肉、瓜、果、蔬菜每天都要,卻不會一下子要幾噸;而專業的農業生產合作社則以單一品種的規模化生產為優勢,生產終端和消費終端之間存在流通信息不對稱、產銷無法完全匹配等問題。

如何能「化零為整」、減少流通環節和成本,解決農產品銷售問題,讓杭州市民吃上性價比高的優質農產品?杭州開始構想,走一條「農商合作」的新路。

農華公司應運而生。其依託聯華集團經營,拓寬了農產品的流通渠道,提高了流通效率,為大型超市、餐飲和廣大消費者提供了更多優質安全的生鮮農副產品。

該中心已擁有3萬多平方米的常溫、冷藏和冷凍倉庫,建有蔬菜、淨菜、肉品、麵包、熟食、南北乾貨以及速凍產品的加工車間,配備專用配送車,集農副產品採購、檢驗、加工、儲存、展示、銷售、配送於一體。

G20杭州峰會期間,杭州聯華華商集團有限公司承擔了峰會食材的服務保障工作,具體由其子公司農華公司作為總倉具體承辦場地,進行食材的採購、倉儲、分揀和配送等各項工作。企業通過標準化物流建設,帶動整體供應鏈多板塊升級,保證峰會日常食材的配送到位,為「杭州精彩」綻放世界提供了有力保障。

引入標準周轉筐循環共用模式

試點生鮮產品單元化運輸

大家常吃的芹菜,春節假期裡,在一些農貿市場,賣到10元一斤,而在部分超市,卻售價4元一斤。排除產地不同品種存異的情況,這個零售價差的背後,物流成本是一個方面。

而實際運作中,浙江農華優質農副產品配送中心有限公司發現,生鮮類產品從農戶到消費者一般要經過7個環節,流通環節多,流通中協作差,供應鏈被割裂,運輸成本居高不下;生鮮產品由大量分散的小規模農戶經營,難以對生產過程進行監督,產品質量得不到保障;在存儲、運輸過程中,經過多次集散和多次裝車和卸車,增加破損和汙染的機率,造成生鮮產品貨損率較高,統計數據顯示,國內果蔬等生鮮食品在流通途中的損失率高達20%-30%,安全問題也難以溯源,一旦出現安全和質量問題無法找到出事源頭。

為解決這些生鮮產品物流中的痛點,切實有效地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生鮮產品的競爭力,浙江農華優質農副產品配送中心決定以帶託盤運輸為切入點。

農華配送中心耗資購置託盤和垂直升降機等,對倉庫貨架、月臺進行改造,其不僅在中心內部規範使用帶託盤運輸,還將託盤傳遞至上下遊合作商,在門對門等一系列物流節點實現託盤的循環使用,有效地提高了裝卸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

因為所面對的商品是生鮮產品,不少生鮮品類在離開產地時有的使用紙箱包裝、有的被裝入蛇皮袋、有的乾脆就是一堆大散貨,這些生鮮產品被運至浙江農華優質農副產品配送中心後還需進行二次包裝,以便後程運輸配送。

為減少「倒筐」「翻箱」所帶來的貨損等不利影響,浙江農華優質農副產品配送中心引入了標準周轉筐循環共用模式,試點生鮮產品單元化運輸。

採用標準周轉筐

每公斤生鮮產品包裝成本僅為0.01元

在這一模式下,浙江農華優質農副產品配送中心以租賃的方式向合作基地提供生鮮周轉筐。

以周轉筐為單元訂貨、收發貨,促進農產品從基地直採到批發市場、銷售門店全程「不倒箱」,建立「產地直供、基地直採」供應鏈模式。隨著生鮮產品從田間地頭到配送中心再到各超市門店的流轉,周轉筐也隨之在生產方和零售終端之間流轉。

這種生鮮周轉筐尺寸與標準託盤匹配,且可以摺疊,摺疊後的體積是原來體積的1/3,不用時能摺疊堆放,節省存儲和運輸空間。

隨著標準周轉筐的運用,經由農華配送的生鮮產品,貨損率大為降低,其中蔬菜類的貨損率僅為7.08%,低於業內允許的合理的貨損率標準。

統一規格的周轉筐促進了供應鏈產品標準化,使得運輸、裝卸、交接更有效率。零售商將裝滿農產品的周轉筐從車上卸載下來後直接用於門店展示,降低門店的人工成本。生產商可根據產品上市時的峰值來確定使用數量,節省物流成本。

據浙江農華優質農副產品配送中心測算,使用周轉筐運輸的生鮮產品,每公斤產品的包裝成本為0.01元,包裝成本明顯低於採用紙箱等材料包裝的產品,這也為生鮮產品以更實惠的價格走向市民餐桌打下了基礎。

現在,在與農華公司達成戰略合作的杭州蔬菜基地,已全面使用周轉筐帶盤運輸,省內與農華配送合作的柑橘、葡萄等水果基地,也用上了周轉筐。未來,也會有更多的生鮮產品搭乘周轉筐安全快速地奔入杭州市民餐桌。

接下來,浙江農華優質農副產品配送中心將運用人工智慧等新技術,讓託盤和周轉筐更加智慧地跑起來,讓標準化物流帶來的「綠色福利」惠及更多人。

相關焦點

  • 勾莊的杭州農副產品物流中心 杭州最大的菜籃子
    當然是餘杭勾莊的杭州農副產品物流中心了。  從武林廣場沿環城北路走上塘高架一路往北,10多分鐘就到了南莊兜(杭寧高速收費站),東西兩邊就是杭州農副產品物流中心所在地。  這個以農副產品交易、加工、倉儲、配套為主要功能、省內規模最大、品種最齊全的農副產品交易市場,正準備打造成一個現代都市農業綜合體。
  • 新疆加快冷鏈物流產業發展步伐
    相較而言,庫車小白杏、伊犁蟠桃、尼雅黑雞、福海冷水魚等農畜水產品,由於冷鏈物流設施建設相對滯後、產銷渠道不暢等,難以滿足大量運往內地市場的需求。6月26日,新疆農副產業流通發展促進會會長郭建軍告訴記者:「推動新疆冷鏈物流發展,實現優質農產品全程『不斷鏈』冷鏈運輸,對於豐富內地果品、肉品、水產品市場,帶動新疆優質產品高端產業鏈發展意義重大。」
  • 精耕細作、積極創新,家樂園打造高效生鮮物流配送中心
    集團旗下的家樂園物流中心位於好望角物流園,包含常溫和生鮮兩個運作倉庫,使用面積共計約15000平方米,為集團大賣場、社區生鮮店、便利店以及批發客戶提供物流配送服務。隨之帶來的是物流中心人員對於門店生鮮訂單匯總、採購、收貨、加工、揀貨、配送等工作量的增加,物流中心如何真正有效的降低損耗、降低成本、提高人員及設備的統籌利用效率和揀貨的準確率、提升對門店和批發客戶訂單的滿足率以及提升企業對於生鮮品更加精細化的管理,成為擺在家樂園面前亟需解決的問題。
  • 杭州農副產品物流中心水產品市場凍品乾貨區試營業
    杭州農副產品物流中心水產品市場凍品乾貨區試營業 2012年05月28日 07:15:37   位於杭州農副產品物流中心園區內的水產品批發市場二樓新推出凍品、乾貨、海鮮調味品及延伸製品,今天起該二樓開始試營業。
  • 通河農副產品物流產業園項目三期明年將建成投用
    -項目名稱:洛陽通河農副產品物流產業園  -投資總額:12億元  -項目概況:該項目位於瀍河回族區310國道與啟明北路交會處,佔地面積556畝,將建設成為一家集市場交易、冷鏈倉儲、物流配送、檢驗檢疫、電子商務、食品加工等於一體的綜合性、「一站式」大型農副產品物流中心。
  • 天貓喵鮮生:用標準化培育生鮮電商的爆發
    這也是天貓喵鮮生做出的重大改變:深耕全球源頭生鮮產品產地,只做進口優質食材。在具體經營模式上,喵鮮生將分散的貨源統一進口入庫報關、統一物流服務,來實現一站式購齊。  何春雷告訴新京報記者,天貓生鮮之所以深入各個源頭產業鏈,是為了解決目前生鮮產品流通中存在的跨境難、成本高等問題,進而培育整個生鮮產業的市場規模。
  • 美菜網:自建物流體系的生鮮B2B標杆(附下載)
    三是中間物流環節重資產重運營:生鮮品類自身的非標準化決定了物流配送同樣具有非標準化的特徵。 基於此,美菜網加快自建物流配送,並投入建設冷鏈物流體系,打造多溫層配送體系,從而把控全流程配送質量。同時,通過信息化方式科學規劃配送路徑,提升配送效率。
  • 京東生鮮配送區域擴大 自營水果可達243城
    寧夏消費者吃到了雲南特產醜橘不知火,廣西消費者品嘗到墨西哥進口牛油果,雲南消費者買到了澳洲進口臍橙……今天下單,隔天新鮮送達,這個「雙11」,京東生鮮對自營水果配送區進行擴大,讓更多二三線城市消費者不僅品嘗到全球甄選優質水果,更可以體驗到京東一流的物流配送服務。
  • 生鮮電商混戰:資本加速入局?冷鏈物流急補短板
    通過利用折扣迅速獲客、做大規模降低成本、建設生鮮倉庫提升配送效率、整合上下遊資源獲得全產業鏈利潤,電商企業有著傳統生鮮企業不具備的競爭優勢。  在龐超然看來,未來的競爭可能會更加激烈,但可以預計將有更多生鮮電商企業實現差異化發展,在冷鏈物流布局、農產品和市場標準化建設、提供生鮮消費增值服務等方面推陳出新,同時也為消費者帶來更多優質的商品和服務。
  • 廣東大菜園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及廣東大菜園農產品物流中心、大菜園...
    1月9日,海豐縣省級蔬菜產業園物流中心、廣東大菜園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廣東大菜園農產品物流中心、大菜園連鎖直營店(海悅名城店、富嘉名城店、雲嶺山莊店)同時開業。  廣東大菜園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農產品種養、收購、加工、包裝、配送服務,魚肉果蔬連鎖直營店、網絡商城,農產品安全檢測、農業旅遊觀光、農業技術培訓於一體的惠民服務企業。  公司首期投入資金2000萬元人民幣,創建海豐縣省級蔬菜產業園廣東大菜園農產品物流中心、廣東大菜園蔬菜生產基地及首批連鎖直營店。
  • 義烏搭建全新農產品供應鏈 為農副產品配送行業賦能
    中國義烏網7月23日訊(記者 羅德慧 編輯 童曉)今天(7月23日)上午,由義烏市市場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與深圳市望家歡農產品集團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的義烏望家歡農產品供應鏈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該公司位於浙中農副產品物流中心內,主要採用深圳望家歡標準化配送系統,為包括教育系統在內的各類企事業單位提供農副產品食堂配送業務。
  • 「解讀」新冠及生鮮電商背景 國家發布首個「電商冷鏈配送」標準
    此外,《國務院關於積極推進「網際網路+」行動的指導意見》中指出,鼓勵發展社區自提櫃、冷鏈儲藏櫃等新型社區化配送模式,完善冷鏈倉儲建設等關鍵問題。同時各地方政府也相繼出臺冷鏈專項規劃,給冷鏈物流發展創造有利環境,冷鏈物流行業發展前景巨大。
  • 縣消費扶貧農副產品倉儲配送中心「上線」
    紅網時刻8月28日訊(衡東分站通訊員 劉星野)8月28日,我縣消費扶貧農副產品倉儲配送中心舉行開業儀式。據了解,消費扶貧農副產品倉儲配送中心是由湖南樽富農林綜合開發有限公司負責建設,座落於河西新區,公司佔地面積1800多平米,擁有專業配送團隊100餘人,帶動貧困戶608人,以「助農增收、助農脫貧,直接幫扶」的宗旨,以「公司+基地+專業合作社+貧困戶」的合作模式,打造產、供、銷為一體的農副產品倉儲配送中心,實行線上線下雙軌。
  • 寧波農副產品物流中心 蔬菜市場和肉禽蛋市場正式開業
    本報訊(記者孫佳麗 實習生湯銘)昨天上午,寧波農副產品物流中心蔬菜批發市場和肉禽蛋批發市場正式開業。市場內,採購商既可以購買到黑龍江的土豆番茄、海南的冬瓜玉米、新疆的高原蔬菜及周邊地區蔬菜,還可以購買到豬肉、牛羊肉、凍品海鮮和蛋類,滿足了一站式採購的需求。
  • 運達商城:打通農副產品配送「最後一公裡」
    疫情期間,為滿足市民日常生活需求,減少線下採購帶來的聚集接觸風險,通遼綠色農副產品批發市場有限責任公司創新銷售模式,聯合通遼市運達農產品物流有限公司共同研發了
  • 「物流圖表」生鮮農產品供應鏈的中國特點
    由於生鮮產品標準化程度低、保質期短、損耗率高等特點,我國生鮮產品銷售以線下農貿市場及大型農產品交易中心為主,線上滲透率較低。而生鮮產品傳統產業鏈仍存在著鏈條較長、流通環節多、整體效率較低等問題,隨著冷鏈物流系統的建設以及新一代消費群體逐漸成熟,未來生鮮電商具有較大的成長空間。
  • 蕪湖、合肥、馬鞍山先後入選國家物流標準化試點城市
    託盤循環共用省時降損耗物流服務急需標準化   初冬,江城蕪湖路燈璀璨。在三隻松鼠股份有限公司的物流配送中心,一排排貨架直聳屋頂,一箱箱貨物整齊碼放,倉儲運作井然有序。   「標準化託盤讓貨物快進快出,確保第一時間送到消費者手中。
  • [公告]百聯股份:上海聯華生鮮食品加工配送中心有限公司評估報告
    2016年 8月 31日上海聯華生鮮食品加工配送中心有限公司股東會決議,上海不夜城股份有限公司將所持有的 10%股權轉讓給聯華超市股份有限公司,轉讓完成後上海聯5上海財瑞資產評估有限公司上海聯華生鮮食品加工配送中心有限公司因股東股權轉讓行為涉及的股東全部權益價值評估報告 華生鮮食品加工配送中心有限公司由聯華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全額出資
  • 紹興地區規模最大、品類最全的農副產品批發市場上線
    5月26日上午,浙江新農都諸暨物流中心市場(以下簡「諸暨新農都」)盛大試營業,這也是紹興地區目前規模最大、品類最全的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和其他農批市場相比,諸暨新農都最顯著的特點是配套設施更加齊全、食品的安全檢測充分到位,努力讓每一位消費者買得放心、吃得安心。
  • 長沙打造全國農副產品交易集散中心
    此外,2017年底,長沙家禽批發市場項目活禽交易板塊全面開業;紅星農副產品全球採購中心項目一期市場交易區、冷庫、配送中心等主體工程建成;黃興海吉星國際農產品物流園一期全部投入使用。  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四大市場活力迸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