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喜燒就是火鍋?日本料理被黑得真慘

2020-11-02 九行

相信凡是村裡有網的,最近基本都刷到了#因為拉尼娜現象,今冬將是六十年以來最寒冷的冬天#這則消息。

北方多地已經實現了提前供暖,南方雖然離解鎖冬天還有一段距離,但老藝術家已經開始囤火鍋底料了。

管它極寒不極寒的,吃火鍋,都是對冬天的基本尊重

吃火鍋是對冬天就基本的尊重/圖蟲創意

葷素菌菇投入咕咚作響的湯水中,用快速焯燙鎖住食材本身的鮮甜。各色醬料觸發風味,而圍坐舉杯、同涮一鍋喚醒友情。氤氳升騰的霧氣裡有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這就是火鍋帶給人的治癒

雖說中式火鍋應有盡有,但拗不過總有想通過吃吃吃來達成舌尖上雲遊的時刻。

周末部門聚餐,負責組織的妹子在線卑微發問:「領導要求不吃中餐但要有火鍋,集美們看看是訂泰式冬陰功還是日式壽喜燒呢?」

日式壽喜燒/圖蟲創意

一向有得吃就行的老藝術家,這次卻想拍案而起。

壽喜燒不是火鍋,不是火鍋,不是火鍋!

把壽喜燒當火鍋來吃,算得上是對日式料理的最大誤解,沒有之一。

壽喜燒,燒才是靈魂

壽喜燒為什麼不能被稱為火鍋,得從日本的鍋子料理說起。

日本料理中並沒有火鍋這個說法,那些食材和煮食材的鍋子打包一同上桌的料理,被統稱為「鍋物」。

食材和鍋子一同上桌的「鍋物」

可你要說日本沒有火鍋,日式涮涮鍋的粉絲們怕是要表示不服。

這道將片薄的食物在味增高湯裡涮熟並蘸醬食用的料理,起源於京都祗園的老牌料理店十二段家。

相傳該店某代繼承人在北京吃了涮羊肉,一口入魂,就將其復刻到了日本。除了把羊肉換成牛肉,還以水燒開的呷哺聲為這種日式涮涮鍋命名「しゃぶしゃぶ」。

京都祗園的老牌料理店十二段家/junidanya-kyoto

然而這種先上鍋後上菜、沸湯之中把菜涮的中式吃法只是特例,日本鍋物基本都是預先將食材放進鍋中與湯汁一同燜煮,細看之下,哪裡還有半點的火鍋樣子。

在食材的多樣性上,日本的鍋物可是絲毫不輸中式火鍋。除了常見的味增湯,還有豆乳、咖喱等特色湯底。

內容物也是將海陸空三界各種能吃的一網打盡,有連魚鰓魚肝統統不放過的魚鍋、以牛腸為主料的內臟鍋,還有曾經專供相撲選手、以雞湯打底雞魚牛各種肉類撐起一片天的力士鍋。

專供相撲選手的鍋物/《空腹》

壽喜燒雖然也是日本的鍋物代表,可和大多數燜鍋不同,人家的烹飪精髓,除了燜,還在「」。

壽喜燒,羅馬字寫做Sukiyaki,漢字寫做「鋤燒」。

鋤燒是一種起源於武士時代的庶民料理,鋤(Suki)指的是用以勞作的平鏟鐵鍬,而燒(Yaki)則為火烤的意思。是指當時外出耕作的農人們,勞動間歇因為飢餓隨手用農具當炊具,隔火烤制的食物

壽喜燒的產生與日本的農人有很大的關係/wiki

最早期的鋤燒,嚴格來說更像是鐵板燒的一種變形式。講究的是先煎烤肉類,然後以肉類煎出的油脂煎烤素菜,基本不額外添加湯汁。

為了保護農耕和受宗教影響,當時的日本是禁止食用畜肉的。勞動人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拿來燒的是不是抓到的鳥、捕到的魚就是自製的農家小豆腐。

可偶爾有個頭疼腦熱的想補補身子,雞肉和蔬菜這種相對高級一點的食材就登場了。從村野小食變成了家常補膳,鋤燒進化成了「雞素燒」

雞肉壽喜燒/youtube

當然,烹調工具也不再是將就的鐵鍬,而是講究的鐵製淺盤和大鍋了。

江戶時代肉食禁令逐漸寬鬆,日本國民開始見縫插針地進補,山豬肉、鹿肉和馬肉也隨之悉數登場了。

因為切片紋路美麗,加上吃肉還沒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光明正大,以這些食材為主料的鍋物又分別被稱為「牡丹鍋」、「紅葉鍋」和「櫻鍋」。

被稱為牡丹鍋的豬肉壽喜燒/wiki

到了明治維新時期,為了增強體質以及和西方世界接軌,曾將拼死抵制畜肉的天皇,終於開始鼓勵全民喝牛奶吃牛肉了。

為了掩蓋紅肉的腥羶味,除了將肉切成薄片,還需要加入味噌、味淋、醬油和白砂糖等一眾調料。

放入鍋中的牛肉被切成了薄片/wiki

此外,必須用大量的蔥段入鍋悶煮。這種以牛肉為C位定番食材的料理,又被稱之為「牛鍋」。

而鋤燒和牛鍋的結合體,就是今天的壽喜燒了

壽喜燒的「東西之爭」

在中國,豆腐腦吃鹹還是吃甜、番茄炒蛋放糖還是放鹽是能招來南北大戰的。而在日本,關於壽喜燒怎麼吃,同樣能引起東西之爭

作為一道頻繁被影視作品點名的大眾美食,不斷被注入民間智慧的壽喜燒能玩出的花樣可真是太多了。

由雞素燒改造成的砂鍋燒/《料理仙姬》

比如《櫻桃小丸子》中就曾提到,因為家裡沒錢,在吃壽喜燒時,媽媽會用一部分豬肉代替牛肉。因為牛肉昂貴而以豬肉代替,這也是牛肉稀缺的日本東北地區常見的做法。而在中部地區,代替牛肉的還可以是魚肉或者雞肉丸子。

地處日本最南端的衝繩,因為氣候炎熱的原因基本不吃鍋物,可他們也有壽喜燒,只不過被簡化成了一道有葷有素的炒菜。炒菜的醬汁裡除了醬油,還會加入衝繩特產的黑糖。

然而圍繞壽喜燒怎麼吃,矛盾最激烈的還是關東和關西兩派

關西關東壽喜燒的食材差異/rosette.jp

在以橫濱和東京為首的關東地區,壽喜鍋更多地被稱之為牛鍋。聽名字就知道,關東派壽喜燒完全摒棄了「燒」的做法,而是預先調汁,即在鰹魚花和昆布熬煮的高湯中加入少許醬油味淋。

等肉類時蔬豆腐等食材一同入鍋後,再淋上醬汁,加蓋燜煮。

關東壽喜燒的做法/youtube

而關西派壽喜燒,不僅在名字上仍叫做鋤燒,在做法上也極大地保留了「燒」的精髓。鐵鍋幹燒,待燒熱後夾取和牛脂,在鍋底上刷上一層牛油。以牛油煎烤牛肉薄片,等牛肉斷生後再倒入醬汁。

因為醬汁是撒在表面而不能沒過食材,為了保證入味,關西壽喜燒的平鍋裡一次性只能碼放一層食材,吃完這層再碼下層,講究循序漸進

牛肉烤熟後必須馬上吃掉,接著才能放入時蔬。肉菜不能共存,是關西派的基本原則

在關西壽喜燒裡,肉和菜要分開烤/youtube

利用鍋內剩餘的油脂和湯水煎煮,蔬菜進一步析出水分,之後放入魔芋絲和豆腐等更耐煮的食材,最後以烏龍麵吸乾最後一滴湯汁進行收尾,一頓關西節奏的壽喜燒就算吃完了。

因為有高湯打底,調料的使用量較少,所以關東派壽喜鍋口感清淡,偏向鮮甜。而關西派純粹依靠食材本身出汁,除了醬油還大量撒入砂糖、清酒調味,風味較之關東而言,要更為濃鬱突出

關西壽喜燒/《世界奇妙物語》

而在食材的選用上,東西兩派看似大同小異,實則細節處處藏著魔鬼。除了牛肉和香菇,幾乎很難在兩者之中找到完全相同的食材

都有蔥,但關西派用的是以蔥葉為主的青蔥,而關東派則是以蔥白為主的大蔥;都有豆腐,但關西派偏愛生豆腐,而關東派偏愛烤豆腐;都有魚肉加工的速食,關西派選擇了魚板,而關東派選擇了竹輪;

都有魔芋絲,但向來粗曠的關西派放的是直徑3-4毫米的粗魔芋絲「糸蒟蒻」,而關東派更為青睞直徑2毫米左右、形如瀑布的細魔芋絲「白滝」…

就連葉形羽狀、咋看像是同款的綠葉菜,關東壽喜鍋裡放的,是屬於菊科的茼蒿;而關西派pick的,則是屬於十字花科、和芥菜同根同源的細雪水菜。

關東壽喜鍋裡放的綠葉菜是茼蒿/wiki

除了這些看起來差不多實則差很多的食材,完全不同的配菜也有很多,比如關西派是年糕豆皮烤麵筋,關東派則是土豆芋頭大白菜…

以上隨便挑一樣出來,都能讓東西大戰三天三夜不停歇。

一道優秀的壽喜燒,離不開這些…

然而單就壽喜燒而言,關西派和關東派並非不能互相轉化。

2009年秋季版的《世界奇妙物語》曾講述過一個關於完美壽喜燒的故事。因為烹調方式、放置食材的順序不同,原本興高採烈前來拜訪未來嶽父母的男主險些崩潰了。

影片裡製作壽喜燒的片段/《世界奇妙物語》

最後,心心念念要用湯汁下烏龍麵吃的男主,在嘗過女友家用湯汁炒剩飯和雞蛋液的關東吃法後居然被打動了。這一刻,他從一個堅定的關西鋤燒派,變成了關東牛鍋派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種壽喜燒的打開方式,所謂完美壽喜燒,從來沒有可供參考的模板。但如果一道壽喜燒能集齊以下種種,倒也算得上是優秀了。

首先你需要一口好鍋。和推崇燉煮的其他鍋物不同,講究湯汁不能沒過食材的壽喜燒,鍋口要大,鍋底要平,鍋身要淺。這樣的鍋便於平放食材,讓其與醬汁充分接觸、吸收醬汁的味道。

壽喜燒需要用鑄鐵鍋來製作/wiki

而且必須得是鑄鐵鍋,既能迅速導熱鎖住食物的鮮味,還能持久保溫。

其次作為主角的牛肉要嫩吃,必須得片成薄薄一片,最先進鍋,也得最先入口。碼放的時候尤其要注意,不能和魔芋絲挨在一起。因為魔芋絲中有石灰,烤煮過程中析出的鈣質會導致肉質變硬顏色變黑,會讓寄託了壽喜燒靈魂的牛肉遭遇口感和賣相上的雙重暴擊。

最後,和重慶火鍋離不開香油一樣,壽喜燒也離不開新鮮雞蛋液

新鮮的蛋液對於壽喜燒而言十分重要/youtube

無菌雞蛋磕入碗裡,攪打九下半將其均勻打散。雞蛋液不僅能給剛出鍋、熱氣騰騰的食材降溫,保護脆弱的口腔和食道黏膜;還能全方位包裹,將湯汁和食材的鮮爽一口鎖住。有了雞蛋液的神助攻,你只管暴風吸入即可

吃完這樣一道壽喜燒,大概也會產生日劇裡一樣的感嘆:

冬天,果然還是和壽喜燒最配啊。

參考資料:

似鍋非鍋的壽喜燒,2017,一期一會和食研究所

北風呼嘯的冬夜裡,給我一鍋壽喜燒就夠了,2017,果殼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新人文浪潮計劃籤約帳號【九行】原創內容,未經帳號授權,禁止隨意轉載

你喜歡吃壽喜燒嗎?

北美最好吃的城市,差點被烤翅毀了

不夠醜,我真不敢跑到這義大利小鎮

去了嵐山,我終於明白為什麼賞秋要去京都

編輯 | 二叔公

排版 | 麥兜兜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

商務合作請添加:xzk96818

請註明九行+合作事宜

其他合作及申請加入旅友俱樂部

請勾搭老藝術家 travellerstories

相關焦點

  • 料理 | 壽喜燒就是火鍋?日本料理被黑得真慘!
    一向有得吃就行的日站君,這次卻想拍案而起。壽喜燒不是火鍋,不是火鍋,不是火鍋!把壽喜燒當火鍋來吃,算得上是對日式料理的最大誤解,沒有之一。壽喜燒為什麼不能被稱為火鍋,得從日本的鍋子料理說起。日本料理中並沒有火鍋這個說法,那些食材和煮食材的鍋子打包一同上桌的料理,被統稱為「鍋物」。
  • 日本美食壽喜燒
    在日本,火鍋寫作「お鍋」(鍋物料理),每逢秋冬就成為日本國民「冬季最想吃料理」NO.1。常見的可以分為海鮮火鍋、山產火鍋、什錦鍋、雞肉汆鍋、河豚鍋等等。壽喜燒又可以被稱為鋤燒,也是日本的傳統美食之一。古時候田間勞務的農民們在休息時,會用自己身邊的鐵製農具如鋤、犁的扁平部分放在火上燒熱以後,在此上面燒烤肉類或蔬菜等。雖然在那個時候不一定衛生,但是應該是很好吃的。
  • 義隆日本料理 |壽喜鍋就是改良過的中國火鍋?
    義隆日本料理,店鋪位置在青島市市南區江西路157號,門頭醒目,門口就是車行道,如果開車過來用餐,提前考慮停車哦。【環境】這家日本料理店,面積不算大,裝修風格簡約適度,物品擺放也頗具日式風格。一進門,右邊就是服務臺,左手邊是一個大魚缸,裡面有三隻可愛的河豚,一隻大龍蝦,還有一隻鰻魚。河豚非常可愛,店裡音樂舒緩,一隻在隨處遊弋,另外兩隻像是要死掉似的,垂直⊥頭向下墜落,偶爾還會翻起白肚皮,不過,稍微振奮人心的音樂響起的時候,這兩隻河豚又變得興奮遊了起來,非常好玩兒。
  • 日式壽喜燒,從鋤頭上誕生的料理。
    確實,火鍋的特點使它成了冬日餐桌的常客,不僅如此,能和親朋好友熱熱鬧鬧地吃火鍋,則成了火鍋的又一魅力所在。然而,全世界不僅中國人民愛吃火鍋,其他國家也有類似的料理,比如歐洲的芝士火鍋,日本的火鍋壽喜燒,而這之中,日本人對火鍋的熱愛似乎也不遜於國人。
  • 日本傳統的美食——壽喜燒
    壽喜燒是日本的一道菜餚,於火上燒烤肉類果腹因而得名,依地域不同,而有不同的配方與程序。壽喜燒又可稱為鋤燒。據說最早起源於日本古早年代,農人們於農事繁忙之餘,簡單利用手邊可得的鐵製農具如鋤、犁的扁平部分,於火上燒烤肉類果腹因而得名。
  • 降溫必備|壽喜燒是火鍋嗎?
    氤氳升騰的霧氣裡有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這就是火鍋帶給人的治癒。 可漫漫冬日,天天吃火鍋終究不是良策。 同樣是一鍋好物,「壽喜燒」將鮮美發揮到了極致,鍋底和食材的搭配組合花樣眾多,在滿是紅油的火鍋世界,它就是小清新般的存在。
  • 日本美食|寒冷天氣,咱再來鍋暖暖的日式火鍋壽喜燒
    日式火鍋大多清涼爽口的夏日料理,如鮮嫩生魚片、爽口壽司等,分為壽喜燒火鍋、海鮮火鍋、高湯火鍋、山產火鍋等分類,講求使用純美的高湯調味、使用藥味佐料。現代,冬日最美好的事之一就是居酒屋喝兩盅小酒、吃一鍋暖暖的牛肉壽喜燒。看店家很熟練的會碼好了壽喜鍋的四大件:雪花牛、壽喜鍋、蔬菜盤、生雞蛋,溫好了一壺清酒。美哉~~
  • 壽喜燒:從農家樂到國民美食
    」隆重登場,雖然看著、吃著,似乎都不及咱們的火鍋熱鬧,但壽喜燒對於日本人意義,一點兒不比涮羊肉之於北京人遜色。但在日本人眼中,壽喜燒就是壽喜燒,和涮鍋扯不上半毛錢關係。高級之處一是用上好的和牛牛肉,另一是使用濃鬱日本特色的湯汁。壽喜燒因此逐漸成了日本料理的代表。
  • 「舌尖上的故事」壽喜燒——簡約溫暖的火鍋
    小二說「瞎說」篇:壽喜燒是日本的一道特色菜餚,在食材與作法上卻極為單純、一點都不複雜,充滿了日本料理特有的簡約精煉精神。啦啦啦「故事」篇:壽喜燒又可稱為鋤燒。據說最早起源於日本古早年代,農人們於農事繁忙之餘,簡單利用手邊可得的鐵製農具如鋤、犁的扁平部分,於火上燒烤肉類果腹因而得名。由於佛教、神道等各種影響,西元765年,天武天皇旨禁人民食用獸肉。
  • 深夜放毒,日本的壽喜燒,是怎麼來的呢?
    提起日本的美食,除了壽司、刺身之外,大家會不會想起日本的火鍋——壽喜燒呢?醇厚的湯底配上上等的牛肉,想想就覺得好吃。不過小夥伴們雖然吃過壽喜燒,但未必知道它背後的文化吧,今天就和小編一起了解一下這種日式美食吧。
  • 吃一次日本壽喜燒,讓你愛上獨自一人吃飯的感覺
    吃一次日本壽喜燒,讓你愛上獨自一人吃飯的感覺。都說香港人一年四季都有顆打邊爐的心,在家吃火鍋,切好食材,放進鍋中一併煮熟即成,非常簡單方便。今天帶來日本家常菜,壽喜燒。這款火鍋的特點是其湯汁發甜但不膩口,接下來也會分享如何調配完美比例,做出美味火鍋,讓你愛上獨自一人吃飯的感覺。
  • 暖冬鍋物料理特輯-日本壽喜燒(すきやき)篇
    暖冬鍋物料理特輯-日本壽喜燒(すきやき)篇上一篇的暖冬鍋物介紹了日式的涮涮鍋,這篇就來介紹下日本的另一種適合冬季使用且方便製作的鍋物:壽喜燒壽喜燒(日語:すきやき)壽喜燒發源於日本的19世紀,是由類似燒肉的方式改良而形成的一種日本特有的鍋物料理,早期的壽喜燒有點類似鐵板燒,據說戰爭時期民間鐵製品匱乏,平民在農閒時只好把肉放在鐵質的農具上進行燒烤後食用,後來有了相應鍋具後逐步改良做法,從而演變成現在加入醬料烹煮的鍋物形態。
  • 日本的壽喜燒美味絕倫,上等的牛肉更是唇齒留香!
    說起壽喜燒啊,不得不說的是,在日本,它是除了火鍋以外還能將三五人聚在一起的理由,壽喜燒不同於火鍋,但是呢,也有一些形式有點相似吧,壽喜燒和火鍋不同的在於壽喜燒是利用食材給清湯寡水的湯底味道,而火鍋呢,是調配好湯底之後賦予食材味道,其實說難理解吧,也不會,而日式壽喜燒的精粹就在於,當你每涮一樣食材的時候,湯底的味道就會吸收所涮食材的精華所以會改變它一次味道。
  • 美食回憶錄之壽喜燒
    料理一詞來源於日文,後來在中國也被廣為接受。中國對外來飲食文化一直抱著寬容的態度。尤其是與中國一衣帶水的日本,它的很多文化都漸漸地影響著中國。在飲食文化方面,我們所熟悉的有壽司、生魚片、蕎麥麵等。日本人對火鍋的造詣頗深,他們的火鍋是不同於國內的。
  • 你知道日本壽喜燒的吃法嘛~
    壽喜燒的日文叫作「すき焼き」,其中「すき」的意思其實就是一種農具的意思 壽喜燒日文名稱「すき焼き」的由來,據說是在野外的農作業時,將豬肉放在叫作「鋤(すき)」的鐵製農具上燒烤而來的,所以說壽喜燒原來是一種鐵板燒料理。 「關西風壽喜燒」和「關東風壽喜燒」的不同
  • 異國他鄉的火鍋,日式壽喜燒
    所以說那個經常出現美食番的日本吧,在日本,美食番是非常經常出現的一種動漫種類,而今天燒的飯也跟他有關,靈感也是來自於動漫之中哦。那就是極其適合在冬天裡吃的一種!中國的四川,還有重慶像這種東西發揚光大到了極致啊!那就是火鍋!日式的火鍋也可以被稱之為壽喜燒,有點像大雜燴一樣的東西。
  • 日本美食攻略之壽喜燒
    壽喜燒,這個乍看有點喜慶的名字譯自「すき焼き(Sukiyaki)」,通俗點說,就是日式牛肉火鍋。但事實上,正統關西風味的壽喜燒並沒有火鍋的感覺,不會吃得一身味道、也沒有滿屋子熱氣騰騰,壽喜燒的情緒是很收斂的,必須要整個房間安靜下來,才能聽到油脂與鐵板間「刺溜刺溜」的聲音,跟京都風情很像。其實最早的時候,它有個更接地氣的名字,叫「鋤焼」,即放在農民扁平的鋤頭上,以此作鐵板來燒烤,上面可以放自己喜歡的魚類、雞鴨肉啊蔬菜等等。
  • 自己吃的壽喜燒來自關西還是關東?
    壽喜燒是日本的牛肉火鍋,又名鋤燒,最早是日本農民用鋤頭等鐵製農具的鐵板扁平處烤肉吃而得名。壽喜燒現在已經成為日本料理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日本菜中的鍋物主要是指壽喜燒。壽喜燒傳到中國,因其在日料分類屬於鍋物,也因其本質上是火鍋,所以在國內又叫壽喜鍋。
  • 電飯煲也能做出日式小火鍋—壽喜燒
    壽喜燒(すき焼き Sukiyaki),俗稱「日式小火鍋」,每到嚴寒的冬日,日本人都會燙上一壺清酒,跟家人朋友圍坐在一起煮上這麼一鍋。
  • 上海人為什麼愛吃壽喜燒
    看似做法很簡單,但決定壽喜鍋美味與否的還有它的湯底。用日本的醬油煮製而成,必不可少的還有「出汁」,是日本料理裡特有的用牽引原材料原味的湯汁。提到日式火鍋,可能大家腦海裡第一反應就是壽喜鍋了!但是!日式火鍋哪有那麼單調!石 狩 鍋,鮟 鱇 鍋,內 髒 鍋,螃 蟹 鍋,相 撲 鍋,壽 喜 鍋...《魯迅日記》曾有記載:「 晚內山君邀往書店食鋤燒,因與廣平挈海嬰同去」。鋤燒即是壽喜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