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業小飯店生意火爆 送餐員一天收入300多元

2020-12-17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上班吃飯難?掏出手機網上訂餐

&nbsp&nbsp&nbsp&nbsp早報訊 昨天,上班族們迎來了猴年的首個工作日。與上班族們「整裝待發」投入工作不同,大年初七,島城很多餐飲店還是「鐵將軍」把門,上班族們遭遇「吃飯難」。跟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很多上班族熱衷於用手機軟體網上訂餐,雖然昨天島城下雪,但仍然沒有擋住送餐員的步伐,提前開業的小飯店也因此迎來了新商機。

&nbsp&nbsp&nbsp&nbsp上班第一天遇吃飯難

&nbsp&nbsp&nbsp&nbsp「往年春節後的第一個工作日,我們這些上班族的中午飯都沒有著落,要麼自己從家裡帶點飯菜,要麼大家湊錢去附近的大飯店吃一頓。」在南京路附近一家外貿公司上班的周瑜玲稱,去年春節後上班的第一天,她因為沒有提前準備,只好在單位泡了一包方便麵當午飯。周瑜玲告訴記者,他們單位附近的小飯店其實不少,但絕大部分小飯店過了農曆小年就放假了,有些飯店到正月初八開業,還有一些要等到元宵節過後才開門,在這之前,他們這些公司白領中午都會遇到吃飯難的問題。

&nbsp&nbsp&nbsp&nbsp網上訂餐破解吃飯難

&nbsp&nbsp&nbsp&nbsp「我跟同事中午吃的是披薩,是通過手機軟體在網上訂的餐,為了防止中午訂餐的人太多,送餐員人手不足,我們提前1個小時就預訂了。」在金水路工作的鄭建新講述,前些年春節後上班第一天遭遇吃飯難,主要是因為上班族們不知道周圍哪家小店已經開始營業,只能一家一家去碰。而訂餐軟體上能看到的小飯店,基本上全都是已經開門的,雖然只有排骨米飯、黃燜雞、拉麵和披薩等幾種飯菜,但只要手機訂餐,中午就能有飯吃,不需要大家再出門去碰運氣了。

&nbsp&nbsp&nbsp&nbsp記者在金水路採訪了騎著電動車送餐的孫超,他從前天就出門開始送餐,昨天中午生意最好。他告訴記者,受到下雪的影響,很多上班族不願意到外面吃飯,選擇在單位手機訂餐。他從昨天上午11時忙活到下午2時,已經送了30多單,大部分都是送到周圍寫字樓上的。他預計昨天至少能送50單,收入在300元以上。

&nbsp&nbsp&nbsp&nbsp一天賣500個「朝天鍋」

&nbsp&nbsp&nbsp&nbsp「往年我都是大年初八才開業,今年了解到很多周圍公司的白領,初七中午和晚上會遇到吃飯難,我就提前開業了。」記者在敦化路小學附近採訪了正在廚房裡忙活著的侯月志,他告訴記者,往年之所以初八才開業,主要是因為大年初七很多菜販子還在家過年,他們飯店買菜買肉不方便,最主要的是即使開業了,很多白領也不知道來光顧。但今年很多人用手機軟體網上訂餐,他店裡的生意很火爆,到昨天下午2時,他已經賣了500多個「朝天鍋」,仍然不時有顧客網上訂餐。(記者 黃飛 楊博文 攝影報導)

相關焦點

  • 男子當兼職送餐員一天賺三百 盯手機搶單(圖)
    原標題:送餐員成了兼職新寵    隨著網絡外賣的火爆,青島的馬路上閃現著眾多送餐員的身影,他們大多穿著統一服飾、騎著電瓶車、帶著保溫箱,穿梭於大街小巷,成為街頭一景。近日,記者調查發現,餓了麼、美團外賣、百度外賣等網絡餐飲平臺對送餐員的巨大需求,促使送餐員隊伍不斷壯大,並催生了兼職送餐員這一新行當。    據了解,僅國內一家網絡配送平臺,在全國就有兼職送餐員80萬人。    【搶單】 送餐員日賺上百元    26歲的李先生做兼職送餐員已經有近3個月。
  • 小縣城的簡易麵館,生意異常火爆,一天賣出上百碗,收入令人羨慕
    小縣城的簡易麵館,生意異常火爆,一天賣出上百碗,收入令人羨慕!說到美食,可能大家想到的都是那些大飯店,那些只有有錢人才能吃的東西,其實並不是這樣的,美食的意義有很多,並不是一個東西有多貴就能成為人們心中的美食的,在小編的心中,其實美食很簡單,就是那些看起來沒那麼好看,但是吃起來味道卻是很好的東西,小編我認為的最好吃的美食其實都來自那些街邊小攤,看著人們在擁擠的街邊,每個人拿著吃的都是一副開心滿足的樣子,其實是很幸福的。
  • 外賣送餐亂象頻出 飯店:保險沒用走路都可能撞車
    我在家騎摩託,騎電動車對我來說太簡單,我相信我的技術,而且我送餐快一年了,也沒出現過交通事故。」一名專門送外賣鴨貨的送餐員說,他們店裡一共有兩名專職送餐員,店裡的生意也挺火的,尤其是冬天,通過網絡訂購的更多,所以他每次出去送貨的時候,都會騎的稍微快些,然後趕緊趕回來,等著送下一個餐,這樣每單他都能多掙一些錢。
  • 天熱火了外賣,飯店急招送餐員
    天氣升溫,經六路上一家黃燜雞店的送餐生意也跟著紅火起來。前陣子每天接五六十單左右,跑上六七趟基本就能送完。但昨天從午飯時間開始訂單就沒有斷過,剛準備出門,送餐訂單就又「上門」了。「我都已經跑了十幾趟了,每趟送上十來份,就這還沒送完呢,今天生意好啊!」話音未落,老闆的訂餐電話又響了。  下午2:00左右,文化東路上一家名為米香居排骨米飯的餐飲店剛剛結束午餐派送。
  • 杭州送餐員一個月被偷4次 寫字樓、醫院成重災區
    另一邊,送餐員小吉更是氣憤:待送餐點被偷,是這個月發生在他身上的第四次了,而這次被偷距離上次僅隔了一天……點了杯飲料 半小時後送餐員告知被偷了魏女士30歲左右,因為孩子小,就辭了工作專心在家照顧,因為一個人在家看孩子,沒時間做飯,幾乎天天都要點外賣。
  • 超4萬名外賣送餐員在改變「日本餐飲業」,送一餐收入有多少
    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避免外出的趨勢加強,反而促進日本外賣送餐服務出現特需。有數據顯示,在今天4月7日日本緊急事態宣言發布後,提供送餐服務的「出前館」和Uber Eats的用戶增加6成。另一方面,送餐員的短缺,也在制約這個行業的迅速發展。
  • 外賣送餐員:一天幾十單 烈日下的城市「跑男」
    接單、取餐、送餐……當人們在空調屋裡享受美食時,炎炎烈日下卻有一群外賣員,他們穿著統一、騎著電動車,為客戶服務。 李富龍就是其中一位,他是一名90後,老家在扶溝,去年底來到鄭州當了一名外賣員,在關虎屯站點工作,負責金水路至北三環,中州大道到文化路附近區域的外賣配送。
  • 頭伏餃子館生意火爆 送餐小哥進屋沒地兒站
    頭伏餃子館生意火爆 送餐小哥進屋沒地兒站 2017-07-13 15記者走訪哈市多家餃子館了解到,餃子館生意火爆「一座難求」。據了解,餃子形似元寶,有寶便是金,有金即是福,「伏」與「福」諧音,因此,頭伏吃餃子的諧意就是「元寶藏福」。  為吃頭伏餃子上午10點半開始排隊  12日中午,記者途經一家餃子館,店內十幾張桌坐滿了顧客,屋外還有不少人排隊等待就餐。
  • 「外賣小屋」開進廣州大學城 大學生兼職當起送餐員
    兼職送餐員根據某外賣平臺近日的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1月-7月,廣州各大校園內每天都點外賣的用戶人數佔比七成,大部分訂單來自學生宿舍,還有一小部分訂單來自教師宿舍。數據顯示,某外賣平臺在全國校園市場中月交易額達43億元,日均訂單量近400萬,其中廣州大學城是全國交易體量最大的,用戶數超23萬,日均訂單8萬。
  • 外賣巨頭大戰中的送餐小哥:撐起300億市場的落寞青春
    如今,他驚訝於現在工作同以前遊戲的相似,「沒想到現在當了送餐員,也是跑一個個地方,然後漲經驗值,同樣是為了升級」。只是「打怪」變成「送餐」。    「現實永遠比遊戲殘酷。」說這句話時,是12月2日上午10點,周武一天的送餐生活開始了。
  • 外賣餐廳在公廁開店 送餐員勸消費者不要點
    網絡送餐平臺是否已經規範?近日,新快報聯合廣東廣播電視臺TVS1經濟科教頻道《南方財經報導》記者組成廣東315晚會調查組(以下簡稱調查組),再次暗訪網絡外賣平臺現狀,發現情況仍讓人擔憂。髒亂差的小餐館只需要給中介一點小錢,就可以順利通過平臺審核。調查組記者用公廁和停車場作為地址申請開店,竟然都能通過網上審批流程。
  • 外賣之故事篇|一個送餐員的真實世界
    △都市裡飛馳而過的送餐員。快字當頭對於滿街飛馳的送餐員,我平時並不在意,因為自己不怎麼叫外賣,對他們與時間賽跑的生活,還是在單位附近一家餐館就餐時才有所了解的。在收銀臺前,他們不停地催促,餐館的女主管笑盈盈地拿著對講機給後廚喊話:「兩份餃子快一點啊,我們的騎士都著急了。」「外賣騎士」是一個很浪漫的稱呼,他們的制服上也真真切切地寫著「騎士」二字。
  • 衡水市春節期間中檔飯店生意火爆
    衡水新聞網-衡水晚報訊(記者袁佔林)春節期間,呼朋喚友去飯店吃頓飯已是不少市民的選擇。在中央「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的號召下,這個春節,「節儉實惠」成為市民「年夜飯」的關鍵詞。衡水市區餐飲業呈現出小飯鋪大多歇業、高檔酒店少有人問津、中檔飯店生意火爆的局面。
  • 農村集市上火爆的小生意,一天收入600塊,投資少利潤高,穩賺!
    看到這個五顏六色的小吃,人們就感覺特別的有激情,好奇,這究竟是一道什麼樣的小吃,看著好好吃的樣子,這個小吃是我們農村集市上賣的相當火爆的一道小吃,這個小吃叫做特色炒酸奶,這個炒酸奶裡面添加了各種配料,讓這個炒酸奶不僅僅是賣相特別的完美,而且吃起來的味道也是獨一無二的,在農村集市上風靡一角啊
  • 「囚禁」主題飯店生意火爆,把客人鎖籠裡用餐,網友:著火咋辦?
    歡迎各位看官們看到小編為你帶來的內容,如果對社會資訊、奇聞異事感興趣的,那麼關注我就沒錯了,會給你帶來最新穎的內容,最有趣的話題,一定不會讓你失望,(聽說關注我的顏值都特別的高)好了話不多說,我們往下看,今天帶給大家的是什麼!
  • 新加坡腳踏車送餐員申訴:被要求騎40公裡送魚湯
    右圖:送餐員申訴這一餐若真要送達,將耗上三四小時。(取自面簿)送餐員接到一項長途工作,要他騎腳車從武吉班讓到後港取魚湯,然後再送回武吉班讓給顧客,全程超過40公裡,卻只給5元送餐費。陳思偉(30歲)告訴《新明日報》記者,在冠病疫情暴發前,他原本是一名經理,但因冠病暴發而失業,從7月起就當起送餐員,10月份後轉到Foodpanda平臺送餐。
  • 為啥現在許多的飯店不樂意和外賣小哥合作了?原因令人深思呀
    如今快遞業務和外賣業務可以說是非常的火爆,我們平時走在路上,隨處都可見到快遞員和外賣小哥的身影,因為現在網購和點外賣的人真的好多,這兩種工作說實話也挺賺錢,但也不容易,賺的都是辛苦錢,只要你樂意不怕吃苦,多跑幾趟一個月七八千的工資很輕鬆。
  • 一家飯店僅僅用這四點就打敗了附近送餐的同行
    有一家飯店,看著周邊的飯店都開啟的了送餐服務,因為送餐服務,許多家飯店的生意火了許多,這讓這家飯店老闆動起了心思,他也想做送餐服務,但是面對競爭激烈的局面,他需要想一個方法。傳統的營銷方法,例如:發傳單、發名片、發外賣單、打電話推銷之類的,都被這家飯店老闆一一PASS了,最後經過深思熟慮,飯店老闆開始了他的送餐營銷之路。首先,以成本價將10道可口好吃的、質量優良的菜品進行組合,並設定送餐價格。
  • 外賣送餐員一個月收入過萬,是真的嗎?辭職員工揭露真實情況
    來源 | 都市現場綜合鳳凰網、當代生活報轉載請註明來源12月25日,在山東煙臺,外賣送餐小哥張磊接到一個特別的訂單。這是一位熱心市民在外賣平臺點了25杯熱飲,備註寫著:「麻煩送給環衛工人,謝謝。但有人真正了解過外賣送餐員這個行業嗎?當他們把外賣送到你的手上時,你知道他們怎麼工作,怎麼掙錢的嗎?今天小編根據一個辭職員工的講述,為大家揭露很多不為人知的「內部信息」。一般外賣小哥的收入大致是這麼算的:工資+送單數*每單5-6元(也有說3-4元的),正常來說,慢慢熟悉路況和店家,一個月5、6千還是沒問題的。細節上有差異,但掙多少主要還是取決於每天的送單數。
  • 當送餐員遇到饞嘴貓,神偷技能請不要用在快遞員身上
    當一名送餐員奔波在路上的時候,支撐他咬牙前行的信念肯定是家人。而送餐員最害怕的是什麼?相信您隨機採訪任何一名送餐員,關於上面的問題永遠只有同樣的答案:就怕飯菜送到客戶手中已經涼了,客戶惱怒給我差評。送餐員在送餐的時候一般都會將餐車停在樓下,儘快上樓送餐,然後趕往下一家下單顧客住處,由於時間很短,幾乎所有的送餐員都會將未送達的外賣放在車中,而且不會鎖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