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魚入侵全球:在歐洲比「豬」還大,在中國卻「逃」不過童年

2020-12-22 大白畫西遊

想畢大家都知道,鯉魚對我們來說很常見,但對一些歐洲國家來說,鯉魚就是一場"噩夢"。鯉魚作為一種常見的淡水物種,分布在中國長江南北,但我國鯉魚體型相對較小,基本難以超過10斤,甚至還沒有度過"童年"。然而,在一些歐洲國家,我們經常能看到大鯉魚出現,體重通常是50或60斤,甚至是幾百斤,可以說是比豬還大。那麼,為什麼同樣是鯉魚,體重會有這麼大的差距呢?

鯉魚作為一種常見的、適應性強的淡水魚,原產於亞洲,喜歡生活在平原上的溫暖湖泊或流動緩慢的河流中。分布在除澳大利亞和南美以外的世界各地。鯉魚在中國和日本一直被用作觀賞魚或食用魚,在德國等歐洲國家被用作食用魚。

鯉魚雖屬溫帶淡水種,但具有耐冷、耐鹼、耐缺氧的生理特性,在某些惡劣的生活環境下仍能順利存活。當水溫相對適宜,食物豐富時,鯉魚的生長速度相對較快。我們一定經常看到亞洲鯉魚在國外猖獗的消息,或者經常在中國捕撈野生大鯉魚而成為頭條新聞。它也是鯉魚。為什麼鯉魚能在中國人中快樂地成長,變得像豬一樣胖呢?

1.無天敵

對歐洲國家來說,原產於亞洲的鯉魚是外來物種,因此在亞洲鯉魚到達後,沒有天敵能抑制它們的生長。在這種情況下,鯉魚的繁殖可以說是沒有障礙的,它們不僅可以順利成長,而且容易出現較大的鯉魚。

2.充足的食物

鯉魚從亞洲來到歐洲的最初原因是,歐洲國家希望依靠鯉魚的力量來抑制當地藻類的生長。對鯉魚來說,這些藻類是它們最好的食物來源,有如此豐富的食物來源,鯉魚不想增加體重有點困難。

3.無人捕魚

對於歐洲國家的居民來說,面對鯉魚這個多刺的淡水物種,他們一時找不到合適的烹飪方法。當沒有人想吃鯉魚時,鯉魚自然會生長得很平穩。

為什麼鯉魚在中國這麼難成長

在大多數中國人看來,鯉魚不僅意味著好的、有營養的肉,而且是以鯉魚為主要原料的。面對如此龐大的市場需求,野生鯉魚已經不能滿足我們的日常需要,因此大多數地區都有鯉魚養殖基地。

鯉魚可以用來做各種各樣的菜餚和佳餚,在許多國內美食愛好者的需要下,鯉魚也經常被捕獲。對喜歡釣魚的人來說,在天然水域捕撈野生鯉魚一直是他們的期望,因此鯉魚很難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

隨著時間的推移,龐大的鯉魚種群嚴重擠壓了當地魚類物種的生存空間,破壞了當地水域的生態平衡。面對無人居住的捕魚和進食的尷尬局面,歐洲國家的鯉魚數量也越來越多,甚至一度對當地居民的出現產生了影響。因此,在許多歐洲人的心目中,這種從亞洲遠道而來的鯉魚就像街上的老鼠,幾乎達到了人們叫喊和毆打的地步。對此你怎麼看,歡迎評論!

相關焦點

  • 鯉魚入侵全球,在歐洲胖得像豬,在國內卻活不過「童年」!
    鯉魚入侵全球,在歐洲胖得像豬,在國內卻活不過「童年」!殊不知,鯉魚有著超凡的繁殖力,每條雌性鯉魚能產卵300萬枚;再加上適應能力強,既耐寒、耐鹼,又能在缺氧環境存活,鯉魚迅速佔領了國外淡水區域的一壁江山。奇怪的是,席捲全球的鯉魚在不同國家卻有著身形、體重上的巨大反差:在美、英等國,鯉魚的重量動輒達到幾十斤乃至上百斤,肥得像豬一般;而我國的鯉魚則比較小隻,超過10斤重的都算少見,大多連「童年」都活不過。
  • 亞洲鯉魚入侵全球:在歐洲胖的像頭豬,為何在中國活不到成年?
    就拿中國鯉魚來說,在我國鯉魚憑藉它討喜的外貌和吉祥的寓意,深受我國人民的喜愛,特別是過年時,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會有一道「紅燒鯉魚」。除了其寓意外,它的肉質和營養也較高,同時還具有觀賞性,我們看的錦鯉就是在食用鯉魚的基礎上培育出來的觀賞魚。但是這樣一道美食,在歐美等國,卻泛濫成災,變成了當地人頭痛的存在,這是為什麼呢?
  • 鯉魚入侵全球水域,在美國「長成豬」,在中國為什麼活不過幼年?
    參考資料: 1、亞洲鯉魚泛濫美國「懸賞」百萬美元求解 .大眾網.2017-02-08 2、「保衛五大湖」: 美國開始大規模毒殺亞洲鯉魚.人民網.2009年12月07日 3、亞洲鯉魚「入侵」美國 傳中國公司欲加工銷回國 .環球網.2013-06
  • 亞洲鯉在美國胖成「豬」,成為噩夢,在中國為什麼「活」不過童年
    但是亞洲鯉在中國「活」不過童年,但是在歐美,在河流裡活得自由自在,十分安逸,因為優渥的生存環境,肥得和豬一樣,動輒五六十斤。亞洲鯉甚至成為了歐美人的噩夢,這估計讓很多中國吃貨不解,為什麼不吃了他們呢?歐美人為什麼不吃了亞洲鯉亞洲鯉顧名思義,原產於亞洲,1963年,美國為了防止水體中浮遊植物肆意生長、淨化水體,從中國引進了草魚, 並在隨後幾年引進了鱅魚、鰱魚和青魚,從此開啟了亞洲鯉侵略全球的徵程,或主動引進,或外來入侵,它們迅速在歐美安營紮寨。
  • 鯉魚,為什麼在國外長得又大又胖,在中國,卻活不過「童年」?
    據《每日電訊報》報導:澳大利亞鯉魚泛濫成災,政府懸賞捕捉鯉魚。看到這個報導,相信很多中國人會感到困惑,我這平時都還捨不得天天吃呢,他們那為什麼還泛濫成災?鯉魚,為什麼在國外長得又大又胖,在中國,卻活不過「童年」?
  • 亞洲鯉入侵到全球,在美國都長豬仔那麼大,在中國為啥活不過童年
    在中國鯽魚在過年時候被視為吉祥物,年年有餘的寓意,其實說到魚,許多人都傳說李唐王朝有一個奇怪的規定:不準吃鯉魚!因為「鯉」同「李」,所以捕到了鯉魚必須立刻放生,倘若捉到了販賣鯉魚的,則要處以杖六十的刑罰!但是也沒有到泛濫的地步,其實說起來還是咱們中國人多,在鯽魚還沒有長大的時候,就已經被捕殺,到了飯店,和餐桌上了!
  • 在歐洲釣鯉魚是一項非常高大上的運動
    不是說亞洲鯉魚在國外泛濫成災嗎?來歐洲之前也以為是這樣,其實這裡有一點誤解。我就給簡單介紹介紹。鯉魚英文是Carp,在中國,鯉魚特指一個魚種,但是英文的Carp指的是一類魚,幾乎囊括了所有的鯉科魚類。通過前面加前綴來區分魚種。咱一樣一樣說。
  • 又一物種在歐洲泛濫,體型胖得像頭「豬」?它們為啥不去中國?
    說到物種入侵,相信小夥伴們都不陌生。如果一個物種數量太多的話,會嚴重影響當地的生態環境。例如澳洲之前的小龍蝦泛濫,美國的牛蛙泛濫等等,都讓當地人頭疼不已,可見物種入侵對一個國家影響有多麼大了。歐洲物種泛濫的情況相對較少,但也並非沒有。
  • 澳洲鯉魚泛濫,胖得像頭豬,老外連吃都不敢吃
    原本生物的生活、遷徙,都是由自己的自然規律,不過,在人類的介入下,很多物種都「被迫」跟隨著人類離開自己的棲息地,去往另一個地方,很多物種也是在這種情況下完成了「世界入侵」。不過,世界很大,不同地方的人,飲食文化也都各不相同,比方說在我們眼中代表著很好的寓意,很多家庭經常會買來食用的鯉魚,在國外並不受寵,特別是對於西方國家來說,鯉魚入侵後不僅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而且還讓老外想要去想辦法毀滅它們,原因很簡單,因為老外根本就不敢吃。為何老外討厭吃鯉魚?
  • 5大物種入侵引發5場巨大生態災難
    美國是全世界接納移民最多的國家,其實不光是人,連動物也喜歡移居美國,不過它們帶去的可不是智慧和知識,而是殺戮和傷害,導致美國人民頭痛不已。目前攻擊性和毒性很強的亞洲大黃蜂正在入侵美國,當地居民對此極為擔心害怕,稱之為「殺人大黃蜂」,並試圖在它們泛濫之前將其徹底消滅。
  • 湄公河鯰魚「入侵」中國,卻為何活不過童年,網友:不夠吃啊!
    在中國,我們也曾面臨過許多外來生物的入侵案例,在我國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中說道,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生物的入侵,71種已經對自然生態造成了威脅,在這外來入侵裡,一半以上是植物入侵,動物入侵只佔三分之一。
  • 入侵美國的「鯉魚精」,胖的像頭豬,愁壞了美國,饞壞了我們
    鯉魚,又叫鯉拐子、紅魚等名字。我國大多數人對於鯉魚都應該不陌生,提到鯉魚一般都能想到「糖醋鯉魚」、「紅燒鯉魚」等名菜。在我國,鯉魚是用來吃的。但是,在美國,鯉魚是一種入侵生物,而且美國人從來不吃鯉魚。美國還是歐巴馬的那時候,曾經拿出了5000多萬美元來向鯉魚「宣戰」,希望能消滅掉入侵到美國的鯉魚。在美國,鯉魚沒有了天敵,不再是中國這種不到「十斤」的小鯉魚了,而長成了100多斤,1米多長的「巨型鯉魚」,這些巨型鯉魚不僅僅破壞了美國的生態環境,而且還堵塞了河道,甚至有一些巨型鯉魚會攻擊過往的漁民,嚇得美國的漁民都不敢出去捕魚了。這成了一場生態災難。
  • 生物入侵:亞洲的鯉魚,澳大利亞的兔子,到底有多瘋狂?多厲害?
    美國鯉魚,澳洲的兔子究竟有多瘋狂?前段時間亞洲鯉魚在美國泛濫成災。美國政府為了防止亞洲鯉魚進入五大湖,打算投入180億美元,修巨型堤壩。消息一經傳出,中國的吃貨們坐不住了,有人表示要組團去美國吃剁椒魚頭。
  • 河蚌入侵美國 螃蟹入侵德國 中國吃貨們成了救世主
    最近,美國新澤西州遭遇了一件令中國吃貨流口水的糟心事。原來,在新澤西州的一個池塘裡發現大量肉質豐厚的河蚌,而這些河蚌都是入侵物種。圖說:中國河蚌出現在美國新澤西的一個池塘裡。這些河蚌個頭個個比巴掌還大。面對這些巨型河蚌,美國聯邦野生動植物官員犯了愁——這根本不是美國本土生物,而是來自遙遠的中國,學名「背角無齒蚌」。對美國來說,這種河蚌一旦進入自然環境中大量繁殖,就會改變了河道原有的生態環境。河道裡原有的貝類會被驅逐,原本在河裡生活安逸的魚類生存也會出現危機。面對這河蚌,美國人可是如臨大敵。
  • 入侵物種禍害全球,本土生物打不過外來者,最重要原因長期被忽視
    你第一印象想到的大概就是澳洲的野兔子和歐洲的信號小龍蝦、美國的亞洲鯉魚。魚:咱就是這麼跳!你能怎麼著~其實國內同樣被入侵物種困擾著,我國生態環境部會定期發表《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截至去年的數據,全國已經發現660餘個入侵物種!
  • 最兇的「青蟹」大批入侵澳洲!中國吃貨準備好拯救世界……
    由於澳洲墨爾本正遭歐洲青蟹入侵現在政府公開鼓勵各位前!去!捕!撈!除了菲利普港的潮間帶以外全墨爾本的歐洲青蟹你隨便抓!據悉,這種歐洲青蟹原產於挪威與冰島之間的挪威海,被認為是全球最具破壞力的100 種入侵物種之一。它們性情兇猛,侵略性極強,因此又被稱為「海洋蟑螂」。除了吃海洋植物以外,歐洲青蟹還會吃生蠔、蛤、貝類、小魚等。有時候兇起來,甚至連自己同類都吃!
  • 「長臂大蝦」入侵我國,在越南可長到3斤,到中國後卻活不過童年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推進,各個國家之間的交流也越來越多,我國有越來越多人口走出了國門,外國也有許多人來到中國。不過,除了人類之外,也有一些其它物種隨著人類的腳步,來往於世界各地不同的國家。
  • 太平洋生蠔泛濫丹麥 亞洲鯉魚稱霸美國…… 外來物種入侵 靠吃能否...
    (原標題:太平洋生蠔泛濫丹麥 亞洲鯉魚稱霸美國…… 外來物種入侵 靠吃能否解救?)
  • 歐洲這個國家苦不堪言,豬的數量比人還多,遊客:正在趕來的路上
    說到歐洲,大家腦海裡第一眼就想到是社會福利多,不用工作還有錢拿,天天喝咖啡,天天說大覺,這應該是多數人對歐洲的見解了吧,但實際上,這並不是全部的歐洲,在歐洲,有些國家的生活水平還不如亞洲的一些小國,大家平時所知道的都是撿好的說的,所以才有一些誤解,另外,也不全是一些國家生活都是無憂無慮的
  • 胖成豬、還會「飛」,美國人真的不吃亞洲鯉魚嗎?
    很多人或多或少都有聽說過亞洲鯉魚在美國五大湖裡「翻江倒海」的事,為此美國耗資百億美元治理但還未見成效,而且部分長到如「豬」一般大,差點把美國人給逼瘋。有些人不禁納悶:美國人為什麼不吃亞洲鯉魚呢?一些文章指出美國人不吃亞洲鯉魚是因為魚體內重金屬超標、魚刺太多、肉腥氣、不喜歡吃淡水魚等等...那美國人真的不吃鯉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