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二世的不滿:由於害怕另一場內戰,議會分為不同的組織

2020-12-19 曲水流觴憶青史

君主制和議會之間的憲法規定的權力分配的解釋存在衝突。土地所有者和城市商人和金融家之間也存在衝突,他們往往屬於英格蘭教會。持不同政見者,特別是貴格會和浸信會主義者,對英國聖公會(英格蘭教會)施加的壓力感到不滿。議會成員繼續認為一個國家應該由一種宗教聯合起來,議會正在制定法律,加強英格蘭教會的立場,這些法律認為那些拒絕接受英格蘭教會聖禮的人不能投票,擔任公職,講道,教學,上大學或集會參加會議。

英格蘭的新教徒在查理二世的宮廷中看到了輕浮和放蕩。1668年3月,騷亂發生了不道德行為。成群結隊的年輕人,其中許多人最近從與荷蘭人的戰爭中復員,現在因為美德的橫衝直撞,在倫敦拆毀了賣淫場所。憤怒的人心中就是他們所看到的國王查爾斯二世和他的宮廷的不道德行為,國王與高調的妓女一起從事婚外情。騷亂的領導人被指控犯有叛國罪,這使得倫敦人對查爾斯的敵意達到了新的高度。再次在倫敦,共和黨小冊子開始傳播。

在1670年的秘密中,查理二世開始從法國國王路易十四那裡獲得資金,以換取查爾斯努力放鬆對抗天主教徒的法律,逐步將英國歸還天主教,並支持法國人繼續對荷蘭人施加敵意。法國同意每年向查爾斯匯款。法國對荷蘭的敵意涉及貿易競爭,而且非洲大陸其他一些保守政權也認為荷蘭的想法是「有毒的」, 這對秩序和他們來說是危險的。

1672年,查爾斯與他的朋友國王路易斯在另一場反對荷蘭人的戰爭中加入,荷蘭人佔英格蘭人口的一半,法國人口的六分之一。同年,查爾斯宣布禁止反對者和羅馬天主教徒的法律被擱置,這是一種可疑的合法性舉動,因為憲法只在國家緊急情況下為國王提供了這種權力。

查爾斯和路易十四之間的討價還價包括查爾斯對荷蘭人提供海軍行動,查爾斯計劃入侵荷蘭共和國。然而,議會對戰爭以及與天主教偉大捍衛者路易十四的戰鬥並不熱烈。曾與荷蘭人交易過的蘇格蘭人喜歡和他們的新教徒一起享受和平。在前進的法國士兵面前,荷蘭人開闢了北海洪水,阻止了他們前進並阻止了法國的勝利,荷蘭組織了另一個歐洲國家聯盟對抗法國。

1673年,議會向查爾斯投票支持他繼續對抗荷蘭人的戰爭所需的資金,但條件是他恢復了針對異議人士和天主教徒的法律。到1675年,戰爭的經濟負擔和新教徒和議會對戰爭的反對導致查爾斯同意與荷蘭人達成談判解決方案。查爾斯計劃對荷蘭共和國的入侵從未實現過。

對天主教的敵意仍在持續,並在1678年升為歇斯底裡。兩名冒險家宣布,他們發現了謀殺新教徒的陰謀,將一支天主教軍隊從英吉利海峽帶到英格蘭,再次燒毀倫敦。據說該陰謀包括入侵的軍隊將查爾斯的天主教兄弟詹姆斯,約克公爵放在王位上。關於情節的信息被放置的地方法官去世了,許多人認為他的死是帕皮斯主義情節的一部分,這一舉動壓制了情節的證據。

此外,有消息稱詹姆斯的秘書在政治問題上與法國的天主教領袖相對應。關於陰謀蔓延的恐懼和確定性。一些天主教徒因涉嫌參與陰謀而被捕。出現了假證人,三十五名天主教徒被處決了。議會通過了一項一致決議,宣布為了謀殺國王,顛覆政府和摧毀新教而存在「該死的和地獄般的」陰謀。為了保護國家不受天主教的影響,議會提出了「排除法」。天主教徒被排除在王位的繼承人之外。

查爾斯認為選擇他想要的任何人作為他的繼承人是他的權利。由於害怕另一場內戰,議會分為不同的政治組織:託利黨和輝格黨。保守黨主要是英格蘭教會的成員。他們認為,「排除法」侵犯了君主制的權力,導致了另一場內戰。他們聲稱,「四十一」(1641年的革命)又來了。他們最重視法律和秩序。他們與仍然是英格蘭教會領袖的查爾斯結盟,他們相信英格蘭教會是唯一真正宗教的教師,也是對抗天主教絕對主義和異議者反叛的有效盾牌。

到目前為止,查爾斯試圖迫使蘇格蘭長老會接受符合英格蘭教會的主教。長老會抵抗,血液流下。

輝格黨贊成議會對國王權力的權力,他們願意讓反對者更多地參與政府,而不是保守黨。保守黨和輝格黨的名字起源於侮辱。保守黨是一個愛爾蘭語中的一個教皇歹徒。輝格是蘇格蘭長老會,牛和馬賊的名字。保守黨認為輝格黨是危險的策劃者。在輝格黨中,人們將保守黨描述為一個擁有英國面孔的怪物,一個法國人的心臟,一個愛爾蘭人的良心以及一個擁有驚人的嘴巴而沒有大腦的生物。

保守黨的政治基礎更加鄉村化,輝格黨的權力基礎更加城市化。輝格黨人以犧牲君主權力為代價,要求排除法案。輝格黨人認為天主教和任意權力是不可分割的。

至少有一項成就。在公眾壓力和輝格黨的支持下,議會通過了「人身保護法」,查爾斯國王也表示同意。該法案加強了現有的人身保護法,保護人們免受官員的虐待。法律禁止未經審判的監禁,並要求政府解釋為何關押囚犯。該法令官員負責照顧囚犯的福利。它提供了一次沒有不當拖延的審判,並認為任何人都不能因同一罪行被審判兩次。

保守黨和查爾斯之間以及另一方的輝格黨之間的更多衝突正在進行中。同樣在路上也是歷史上反覆出現的騷亂之一:繼承問題。

相關焦點

  • 世界通簡史:蘇格蘭國王詹姆斯二世,無冕的查理二世,之間的聯繫
    1642年8月英國內戰爆發時,詹姆斯參加了他父親的軍隊,儘管他當時還年幼。1646年6月,他在牛津被議會軍俘獲,但他設法於1648年4月逃到荷蘭。1649年1月詹姆斯的父親查理一世被處死,隨後詹姆斯開始流亡。流亡期間,詹姆斯堅定地支持他的兄長,即無冕的查理二世。1660年5月,查理二世被立為英國國王之後,詹姆斯隨他的兄長回到英國,擔任海軍大臣。
  • 復闢君主查理二世是如何絕地逃生的
    8月22日,查理一世在諾丁漢的巖石山上升起王黨旗幟,正式向議會反對派宣戰,英國內戰爆發,年僅12歲的查理王子不得不隨父參軍。而在兩次內戰結束後,王軍不敵議會軍,查理一世被逮捕。議會隨後為他量身定做了一個審判法庭,並以叛國罪將其斬首。查理一世因此成為英國歷史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被處死的國王,查理王子也被迫流亡國外。他的童年草草地結束了。
  • 查理一世:英國歷史上第一個被公開處死的國王
    1625年6月12日,已經繼承英國王位的查理一世在英國坎特伯裡迎娶亨莉雅妲·瑪利亞為王后。查理一世不會料到夫妻之間信仰的不同,會在將來引發許多意想不到的災難。1625年6月,查理一世召開了第一次議會。由於議會對查理一世的寵臣白金漢公爵專權,再加上西班牙戰爭失利的不滿,所以拒絕了給國王徵收關稅的特權。查理一世一向獨斷專橫,他對議會的決定萬分憤怒。從此以後,議會與國王站到了對立面。
  • 查理一世:他如何成為英國歷史上第一個被處死的國王
    查理一世不會料到夫妻之間信仰的不同,會在將來引發許多意想不到的災難。 1625年6月,查理一世召開了第一次議會。 由於議會對查理一世的寵臣白金漢公爵專權,再加上西班牙戰爭失利的不滿,所以拒絕了給國王徵收關稅的特權。
  • 從「叛國者」之子到國王:「享樂主義者」查理二世的成功之路
    ▲英王查理一世畫像由於克倫威爾等革命派的過度施壓,信奉安立甘宗(英國國教)的封建殘存勢力輾轉聯繫上了在法國巴黎避難的查理一世長子——康沃爾公爵查理,這些舊貴族和保王派推舉其繼位為蘇格蘭國王▲查理二世畫像由於此前克倫威爾共和政權的懸賞令,法國、荷蘭兩國王室都拒絕接納查理二世,兩國毫不客氣地將其驅逐出境,查理二世無奈之下南下前往西班牙。
  • 《查理二世》歷史上查理二世是有名的花心國王
    歷史上查理二世是有名的花心國王,同時有好幾個情婦。此中刻畫得很好。倘若國人拍這樣的戲,非得編出幾個簡陋的市井化愛情故事,要不就索性把國王描繪成色情狂或者變態。相當失真。可是在<查理二世>裡,一筆筆的刻畫都是逼真。
  • 世界歷史:詹姆士二世地位得到加強,恢復天主教勢力
    查理二世實行的一系列違背新興資產階級利益妄圖恢復封建專制王權和天主教的統治地位的行徑,也引起了議會內許多人士的不滿,反對派與保王派在議會裡展開了激烈的鬥爭。在廣大民眾的支持下1679年舉行的國會議員選舉中反對派取得了國會壓倒性的多數席位。
  • 歷史上英法國王后代近況 查理後代擔任中介(圖)
    英國查理二世  當查理19歲的時候,他的父親查理斯一世就在內戰中被處死。在查理一世被處死後,年輕的查理被蘇格蘭議會立為蘇格蘭國王,以對抗清教徒的共和國。此後的1650年查理抵達愛丁堡;1651年元旦加冕,稱查理二世。同年8月,查理二世入侵英格蘭,但是被擊敗;10月查理二世抵達法國,法國和荷蘭拒絕接納他,被迫輾轉歐洲。
  • 內戰結束後的英國,私慾膨脹的長老派仍然貪得無厭
    長老派發動政治驅逐開始全面掌握議會第一次內戰結束之後,由於議會在反王權戰爭中,發揮了比較重要的決策和領導作用,因此當王權勢力開始不斷遠離之時,議會派開始成為有效統治英國的臨時政府。由此中小資產階級以及廣大人民群眾,對這個由長老派控制的議會心生不滿,一場反議會行動即將開始。長老派開始在宗教思想上進行高壓統治在英國第一次內戰爆發的前期階段,議會派軍隊戰事吃緊,對此不得不邀請蘇格蘭軍隊前來支援,並於公元1643年9月,雙方籤訂了"神聖的同盟和合約"。
  • 查理二世為逃難曾躲在樹上,卻最終憑藉實力贏得人民愛戴
    在十六世紀四十年代末,保王黨在徹底被奧利弗·克倫威爾擊敗後,克倫為二憑藉模範新軍和議會的權力將當時的國王查理送上了邢臺。在同年的五月份,克倫威爾決定成為國王建立政權,所以他成立以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為基礎的政府,轉身成為了歷史上的第一軍事獨裁者。
  • 國王查理一世繼承了「神聖羅馬帝國」皇位後,企圖樹立歐洲霸權
    由於歷史原因,16盤紀的西班牙農村各地經濟發展水平不同,農民的狀況也有差異。卡新提爾地區由於商品貨幣關係的發展,大多數農民以繳納貨幣地租為件,世襲使用僧俗封建主的土地,並且獲得一定的自由,有權離開土地。但是農民的分化使他們當中的許多人成為僱農,或者四處漂,成為乞丐和流浪者。
  • 被迫害的基督教徒,靈性主義的誕生,為什麼受到查理二世迫害?
    1664年,查理二世下令禁止舉行未經當局許可的宗教集會。許多宗教團體繼續秘密聚會。但是,貴格會基督徒宣稱,秘密聚會等於說謊,因此,他們徑直違抗查理二世的命令。數以千計的貴格會基督徒隨後被關進了監獄,等到宗教寬容於1689年實現時,數百名貴格會基督徒已經死在獄中。在福克斯的追隨者中,最著名的是威廉·佩恩,賓法尼亞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 查理一世被砍頭、查理二世太荒淫,英王儲怕沾同名先王「晦氣」名字...
    英國王室今已經有41位國王,重名者眾多,其中叫愛德華和亨利的各有8個,叫喬治的6個,叫威廉的4個,叫理察的3個,叫伊莉莎白、瑪麗、詹姆斯和查爾斯(Charles,舊譯「查理」)的各有2個。不重名的只有史蒂芬、約翰、安妮和維多利亞4個人。  前兩位「查爾斯」名聲差  查爾斯對自己名字的「嫌棄」要從歷史上兩個重名的君主說起。
  • 查理一世被押上斷頭臺
    克倫威爾出身鄉紳之家,他曾在劍橋大學讀書,兩次當選議員是議會下院中代表新興資產階級利益,反對封建王權的政治家又具有出色的軍事才幹。1644年7月2日,英格蘭北部的馬斯頓荒野裡,王軍與議會軍兩軍對峙,一場決戰即將展開。但直到黃昏,誰都沒有冒險發動進攻。眼看太陽下山,烏雲漸起。往常夏天常有陣雨在雨中開展,誰都佔不了便宜。王軍統率羅伯特親王估計對手也多半這樣想就傳令肯定準備安營做飯。
  • 女婿有風險,英國國王詹姆士二世丟了女兒,還被佔了王位!
    「保護我們的財產和自由的議會!」「信仰自由!」「我們不要天主教!」「國王詹姆士二世是暴君!」等標語隨處可見,主要就是譴責國王,要求信仰自由,保護議會。英格蘭人還從來沒有碰到過這種事情,一時間人們議論紛紛,各種猜測不絕於耳。
  • 英倫、歐陸的興革之查理二世,一個「快樂」的國王
    導讀:英倫、歐陸的興革之查理二世,一個「快樂」的國王1660年5月29日,剛好是他30歲生日,查理二世進入倫敦,當時倫敦市民的喜悅超過英格蘭歷史上任何事件。倫敦市的2萬名民兵護衛著他,旌旗招展,寶劍林立,通過灑滿鮮花、遍懸織錦繡畫的街道,小喇叭聲、鐘聲高聲喧囂,半個城的人都出來夾道歡迎。
  • 州政府遭暴力威脅,極端民兵組織蠢蠢欲動,「美國內戰」又要爆發?
    據美媒12月14日報導,由於對川普試圖推翻大選的各種做法感到厭惡和失望,密西根州共和黨眾議員保羅-米切爾深感憤怒,決定「退出共和黨」。保羅認為,目前的共和黨已經成為「某個候選人」,追求政治權力和實現自己野心的工具了,它們已經拋棄了民主和憲法的立場,保羅表示,自己已經受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