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吳容編輯 | 昝慧昉
7月16日晚間,絕味食品發布公告稱,旗下全資子公司投資的廣州絕了小龍蝦產業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絕了小龍蝦基金」)已完成備案手續。這意味著,絕了小龍蝦基金可以開展投資業務,絕味食品將通過股權投資的方式投資於從事小龍蝦、牛蛙、蟹等水產品加工、銷售的企業。
這一布局在今年較早時候開始。
4月21日,絕味食品召開董事會,審議通過《關於全資子公司擬參與設立投資基金的議案》,同意全資子公司深圳網聚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網聚投資」)作為有限合伙人出資設立絕了小龍蝦基金。公告顯示,絕了小龍蝦基金的目標規模為人民幣1億元,深圳網聚認繳出資額達到7900萬元。
天眼查信息顯示,絕了小龍蝦基金於2020年5月18日在廣州成立,股東除了絕味食品的全資深圳網聚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深圳網聚」)外,還包括華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廣州聚毅卓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三者股權佔比分別為79%、19%和2%。
作為餐飲界的網紅,小龍蝦產業近年來呈現爆發式增長。根據《中國小龍蝦產業發展報告(2020)》測算,2019年中國小龍蝦產業總產值達4110億元,同比增長19.28%。
絕味食品也不是頭一回盯上小龍蝦這一品類。
在絕味食品天貓旗艦店,目前有一款名為「絕味招牌蝦球」的小龍蝦產品在銷售,生產商為湖南阿瑞食品有限公司,大份的售價35元,小份為20元,不過兩款的月銷量和累計評價都為零。
絕味招牌蝦球。
試圖在小龍蝦市場分一杯羹的滷味品牌不止絕味食品,還有周黑鴨和煌上煌。
早在2017年5月,周黑鴨便宣布高調進軍小龍蝦市場,推出子品牌「聚一蝦」,在湖北、江浙的線下直營店和天貓、淘寶旗艦店等進行了首發,頗有大幹一場的架勢。
隨後,周黑鴨投資10億元在湖北潛江建立了「聚一蝦」項目。該項目佔地450畝,包括周黑鴨滷蝦生產基地及調味品生產線,試圖從供應鏈前端進行投入,在原材料上獲得話語權。
但上市不過4個月後,周黑鴨小龍蝦蝦產品就悄悄停售了。
來到2018年1月,周黑鴨二次開賣小龍蝦。這次推出的冬季版小龍蝦產品主打「小清新口味」,在滷煮過程中加入了數種綠色蔬菜,其口味微麻微辣,不會過分刺激。
主打「小清新口味」的周黑鴨小龍蝦。
根據周黑鴨公關相關負責人對界面新聞提供的說法,目前周黑鴨小龍蝦產品在進行工藝升級,還在內部走審批流程,預計新品會在8月上架售賣,不過鋪貨渠道尚不清楚。
之所以加碼小龍蝦,和滷製品賽道過於激烈不無關係。
周黑鴨和絕味食品、煌上煌作為三家「鴨脖界」的上市公司,有著三足鼎立之勢。藉助加盟模式,截至2019年年底,絕味食品、煌上煌分別擁有門店10954家、3600家門店,出於競爭壓力,此前長期堅持直營的周黑鴨在去年也開放了特許經營。
同時,為了提升競爭力,在推出小龍蝦以外,上述三家公司在較早時候也加碼了其它品類,包括香菇、魷魚、藕片等。相比起小龍蝦,它們在供應鏈上更具穩定性。
小龍蝦作為季節性非常強的農副產品,每年三四月到七八月份為銷售的旺季,當季要價比平常高出不少;而小龍蝦對環境要求又比較高,一旦出現極端天氣就會大面積減產;此外,小龍蝦的產地過於集中,主要在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等5個省區。
在2017年停售小龍蝦之前,周黑鴨創始人周富裕曾對界面新聞表示,「不滿意現在周黑鴨小龍蝦銷售的味道,仍然有很多問題在之前測試的時候並沒有暴露出來,現在一步一步解決這些問題。」
他還表示,小龍蝦仍然有很多技術壁壘,比如新鮮的小龍蝦涼了就會變柴的問題一直未能解決,這就是機會,可以花費功夫研究這個技術壁壘。
未來如何攻克技術壁壘、打破季節限制,實現小龍蝦穩定供貨,依舊是加碼小龍蝦的企業們所需要面臨的考驗。